不过这都是学校的事,江小娥对这些还真不太关心, 就她了解哪怕部分学校停课了, 也会安排好在校的学生,就算没有老师来教学,考试成绩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能正常毕业。
吃过早饭她就挎着背包去了郊外。
和原先到的时间点差不多, 她到的时候其他小伙伴们正帮着把养蜂机扛上了货车。
除了养蜂一体机之外,还有从外面采购来的蜂蜡。
就连这边剩下的五个蜂箱,也带去了四个。
留下一个做实验正好,再多他们这边也养不活。
全部都装上了车,江小娥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就坐上了副驾驶,一路朝着永安大队去了。
昨天王主任就和公社的人打好招呼,赵干事特意大清早赶去了永安大队,连同王三能几个等在了小道上。
通往永安大队大多都是小道,车辆开到一半就开不进来了,他们也就等在了这里。
在等待的过程中,赵干事左右反复瞧了瞧,最后道:“老王啊,过冬地里的活不多,你看看要不要派些人把这条路给清出来?以后来往的车辆多了,总不能次次都把货卸到半路上,到时候搬来搬去也麻烦得很。”
“能啊,当然能!”王三能连忙答应下来,这是唯一一条大队通往公社的路,要是真能清出来对于他们大队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听赵干是这意思,公社肯定是大力支持大队养蜂,要不然养蜂场都还没成立,干嘛现在就提出来了?
虽然清路对大队的社员来说是件麻烦事,但还是那一句话,有的大队想麻烦都还麻烦不了呢。
反正这几个月地里的活也没那么多,寻些人过来清理一下也不是不行。
“那行,这事你就放在心上。”赵干事跟着说,“等回去后我替你们申请一笔资金,肯定不会太多但也绝对不会让你们白忙活。”
王三能听得眉开眼笑,“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安排妥当!”
瞧瞧,他就知道养蜂基地落在他们大队有好处。
养蜂基地都还没成立呢,好事就跟着来了。
哪怕赵主任说了资金不会太多可能也是钱啊!
往年过冬地里的活不多,社员们就只能窝在屋里干巴巴坐着,今年虽然要干活了但不是白干!
谁不愿意年前挣上一笔,过年吃顿好的?
他敢肯定这消息要是传回大队,一定很多人赶着来报名,不过干活的人选他得好好挑。
而且这次,倒是能让自家小子去。
养蜂的活为了避嫌,也为了告诉小江同志以及公社的人他是在认真挑选,首先排除的就是自家人,特意选了一个干活能力强又会来事的年轻小子。
可这次清路的活,肯定得选不少人。
他这次要选自家小子总没人会说什么吧?
那么多人中他儿子在其中也不算太显眼,再来他儿子干活也差不了哪里去,就算有人要挑刺也没得挑。
正想着要选哪些人时,边上的赵干事就大喊了一声,“来了!”
一辆货车就停在了前方,司机探头看了看,“同志,前面还能开吗?”
“开不了了。”赵干事摆了摆手,先是对副驾驶的小江同志打了声招呼,跟着说:“不过没事,我特意弄了辆板车来还找了几个壮小伙,让他们拖回去就行。”
江小娥没意见,挎着包就跳下了车。
赵干事掏出烟,往司机手里递了几根,跟着让王三能招呼招呼,他就绕着货车走了半圈来到小江同志身边,“小江同志你们可真有能耐啊,我接到王主任的电话时都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快就把机器做好了,厉害啊厉害,年纪轻轻就这么厉害……”
江小娥淡淡地回了一个笑,听着他不断地夸奖也没上头,好不容易等他歇了口气便赶紧转移话题,“赵干事你来得正好,等会把机器搬过去一块试一试效果。”
“行啊,那等会就一块去试试。”赵干事巴不得去试一试,倒不是不信任对方,人家都把机器给运过来了,那肯定是提前试用过。
他想跟着试一试,是因为在永安大队还没有人用过这个机器,他就算当不成使用机器的第一个人,那也可以当第二个!
一边说着聊着,机器已经被扛上了板车。
王三能指挥着人用麻绳将机器固定住,又叫人护在板车的两边以防出现意外,安排好后,便道:“小江同志、赵干事,那咱们就先把机器运到养蜂基地?”
“行,一块去!”
先前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聊过选址的问题,最后一致商量在养蜂基地的地址选在了柚子林的附近,以后这片区域的蜜源主要靠的还是柚子林,离得太远就有些不方便了。
所以这几天永安大队这边也没闲着。
王三能带着大队的社员们在柚子林附近的空地上搭了一个有些四不像的棚子。
木块、石头、碎砖以及其他不同的建筑材料,显得不伦不类,但也算是一个临时的厂房了。
赵干事在边上解释着,“因为时间赶得急,就想着先搭建一个用用,等过了年再重新搭建一个正规的厂房,把该配备的东西也都配备上。”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钱”。
过了年就能看到效益,有了效益才能大方得起来,到时候再决定要不要多投入。
不过也无所谓,要让他来想,公社投入是迟早的事,这几天他们没事就往永安大队跑,可是亲眼看到蜂箱里的蜜越来越多!
在他看来,那是绝对有搞头!
只要能产蜜,怎么都能卖得出去。
甜丝丝的谁不喜欢?
而且那些老中医都说了,多喝蜂蜜水对身体有好处,要是有的卖谁不愿意买?
搭建厂房那都是时间的问题,别说是正正规规的厂房了,到时候说不准还能解决养蜂工住宿的问题。
“五、五妹!”
江小娥看到前方激动的人,对着他招了招手。
不过程华并没有走上前,对着她咧嘴笑了笑后,就去旁边干活了。
一个月二十块工资的活,他可不能偷懒!
“你哥干活可真是一把好手啊。”赵干事又在边上夸着,“每次我过来就没见他歇过,力气大干活又认真。”
一旁的王三能也跟着点头,“还真是,他要是咱们大队的人估计能拿满工分,下了工后他也没闲着,还帮着一起来盖厂房,老大一块石头他一个人就能扛起来。”
这话还真不是奉承,他没赵干事那么能夸,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
他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嘛,遇到这种力气大干活又认真的小伙子怎么可能不喜欢?
虽然说话结巴,但人看着既老实又本分,老熊这些天教他们养蜂,程华不说是学得最快的那一个,却也是认认真真地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宁愿多做一些也不会偷闲躲静。
不过也不单单是他一个人做得好,小江同志送来的三个人都还挺不错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子,但看着没什么小心思,都是愿意听愿意做的人。
程华没过来,熊表舅倒是走过来了。
看着卸下来的机器,就跟小孩看到玩具似的眼睛都亮了好几度,双手不断地擦着衣摆,略显激动的道:“这就是养蜂机吧?哎哟,可真气派啊。”
“还真是,我刚刚看着都不敢直接上手,就怕给弄脏了。”赵干事很赞同他的话。
有些话不好说,但他看到养蜂机的第一眼时就忍不住和先前的脱粒机对比一下。
他知道两台机器的性能不一样,在作用上面完全没得比。
他能比较的就是外观。
脱粒机很好,好的不得了,但是对比眼前的这台养蜂机,脱粒机的外观上就明显地能够感觉出没那么气派。
怎么说呢……
就感觉一件衣服上打上了几个补丁,穿起来还是很舒服很暖和,但是明显能看出它不是一件崭新的衣服。
可眼前的养蜂机就不同。
很新,阳光照下来都还在反光,每一条焊接的缝隙都特别光滑平整,他甚至感觉这台机器不是小江同志他们靠手工做出来的,而是从生产线出来的作品一样。
有了这种对比后,他第一个感觉就是惊叹,随后就是觉得他们这几个年轻人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两台机器间隔的时间没多久,他不懂复杂的结构和性能这些,但他有眼睛会看,能看出在制作两台机器的手法上有很大的差别。
突然间他挺羡慕小江同志的父母。
能有这么个闺女多长脸啊,也不知道他小闺女好好培养能不能也有出息……
正想着就感觉有人捅了捅他的肩膀,回过神看着轻轻撞着他的老王,“怎么了?”
“你不是说想去试试?你要是不去我就去了啊。”王三能也是眼巴巴瞅着,要是赵干事不上他就上去了。
“去!我当然要去!”赵干事赶紧上前,在小江同志的教导下,开始一步步操作起来。
使用方法不难,也就几个步骤而已。
不单单是教赵干事,还有养蜂基地以熊表舅为主的五个人,教会后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并道:“压制出来的人工巢础就先搁在一边,下周三蜂箱会送过来,到时候再分箱安装,这些蜂蜡估计能……”
心里算了算,她道:“估计能制作三百片人工巢础,一个蜂箱三片,再有不够就在采割蜂蜜时将一些破损巢础上的蜂蜡割下来。”
大致够用,就先紧着用一用。
以后的不够再补就是了,等见到钱,这边该置办的东西肯定会置办上。
弄了大概两个小时,好奇的人都上手试了试,试过之后就是熊表舅五人轮流使用,毕竟以后他们才是主要使用的人。
等程华弄完后,江小娥这才走过来找他说话,“这几天怎么样,还适应吗?”
“很、很好。”程华重重点着头,他手舞足蹈又比划又结结巴巴说着,任谁都能看出他很是欢喜。
江小娥时不时顺着他的话接一接,确定他并没有在这里受委屈后才放下心,其实她也知道,二哥在这里很难受到委屈,在这边愿意护着他的人不少,但不亲眼看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她道:“过几天何阿姨会过来看看,你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带过来?”
“不、不用,都够够了。”程华摇着头,他是真觉得什么都不需要了。
大队给他们准备的屋子就在附近不远,虽然是空置了好些年的破院子,但在他们住进来之前就特意收拾过,门窗都有,屋檐也被修缮过,里面铺了干草垛,往上放了两块木板,半新的柜子桌子,能安排的都给他们安排好了。
大队长还说,等开春可以让他们在院子外面开一片自留地,可以种点蔬菜什么的。
他以前干过不少活,但还没种过地。
不过罗婶子会,她说开春闲了就教他,只要他想种,蔬菜瓜果都能种。
程华正打算等过年回家,问问家里人爱吃什么,到时候他一并种上,种好后就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对比起在城里,他其实还挺喜欢这里。
虽然每天都得干活,但是他觉得在这里自己更有用,月月能拿工资,还能种菜供给家里,一个人待在这里生活,不会再拖累他最喜欢的家人。
有时候是挺想家的,想得不得了。
王大队长却跟他说,想家随时可以回去,他们这边离城里远但好在有直达的大巴车,只要他舍得车费,天天晚上回早上来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