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了钱罗朗也没乱花。
给家里置办了一些要用的粮食和物件,凑了些钱给卢老师送了些礼物,再有的大花销也是他请几个小伙伴一起下馆子。
那是他头一次请客,花了他人生中最大一笔饭钱,但丝毫不觉得肉痛甚至希望小伙伴们能再多吃一点。
而这次回家,如果不是急着给家里带去这个好消息罗朗宁愿走上三四个小时也得把车费钱省下来。
穷惯了的他,能挣也舍得给自己在意的人花钱,但好像花在自己身上就觉得心疼。
坐在大巴上的罗朗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他想着这个习惯得改一改,他永远都成不了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但这么努力的自己好像也值得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
带着这个想法罗朗一路回到生产大队。
正好碰到社员们下工的时间,和经过的乡亲们打了招呼后他就跑到了母亲身边,将她手里的竹筐背在身上,咧开嘴角道,“妈,我回来了。”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罗母笑的眯眼,从上往下打量着儿子,是越看越欣喜,“挺好的,看着还胖了些。”
“那是。”罗朗凑到了母亲耳边,小声说着,“我这几个月长了六斤呢。”
其实对比其他人他还是显得又瘦又小,但他还能长,这两个月不只长了六斤他还长高了四厘米,等过两年成年肯定不是伙伴中最矮的那个。
“小罗,听你娘说你去外地了?”
“外地是什么样?和咱们这一样吗?”
“那肯定不是,怎么可能和咱们这山嘎嘎一样,是不是有很多筒子楼?对了,大海!你见过大海吗?”
“你是怎么过去的,坐火车吗?火车是什么样子呀?”
周边人纷纷好奇着,罗朗是他们大队唯一走出去的孩子,而且他不但上了中专,以后说不准还能成为城里捧着铁饭碗的工人。
更别说他居然还去了老远老远的地方,他们这边有不少人连大队都很少走出去,这怎么可能不让人羡慕?
“去了南城,南城没有海,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去见见大海,我们是坐火车过去的,绿皮火车,就跟大队长家挂的日历年那样的火车……”
罗朗也不嫌麻烦,有人来问能说的他就说了。
周边的人听的是津津有味,尤其是那些还小的孩子们,眼里是特别的向往。
所以他便多加了一句,“冯大姐,你也别羡慕我,你要是想的话就送家里的孩子去上学,只要好好读书他们也有走出大山的机会。”
“能行吗?”
“读书也太费钱了……”
“算了算了,我家一个女娃娃读什么书?”
罗朗听的不乐意了,“女娃娃怎么啦?我组长就是女同志,这次去南城还是她带的队,维修的后半程也是她领导,只要愿意学,女娃娃不见得比男娃娃来了差。”
“真的假的?”
“算了吧,就算学得好又有什么用?长大了不还得嫁人?”
“你说得是,读书可得花不少,要送也得送我孙子去。”
罗朗皱了皱眉头,刚想说些什么就被罗母拉开,“走走,咱们回去,你弟弟妹妹可想你了。”
从人群中走出去,罗朗哼声着,“妈,等明年就送童儿幺妹去读书,学费我来掏,不管是童儿还是幺妹我都希望他们有走出大山的机会。”
“那得不少钱呢。”
罗朗小声,“没事,我有钱。”
他没继续说下去,就算周边没人他也不打算在外露财,谁知道会不会被人偷听了去。
可他没看到的是,因为他先前的那番话让几人脸色微怔,全都不由自主地打量着家里还小的孩子,或许他们真的可以让儿子/闺女走走读书的路子?
跨过大山,外面的世界肯定很大很大吧。
罗朗没看到这些,他只是带着母亲快速回到家,先和跑来的弟弟妹妹乐呵一会,等父亲扛着锄头回来,又和他说了些话。
罗父应该是从罗母那边听了些什么,等冲洗掉身上的泥土后,他就对儿子道:“就按你说的,明年就送童儿幺妹去读书,不过学费的事不用你操心,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些,家里能掏得出。”
咬咬牙,怎么都挤得出来。
其实他也不是不知道,大儿子这段时间攒了些钱,由他来掏学费肯定不困难,但没这个道理,童儿幺妹只是他的弟弟妹妹,这不是他的责任。
而且说起来家里最亏待的反而是罗朗。
罗朗能走出去,是因为他师父。
要不然,到现在和大队的其他人没两样,得跟着他们吃不少苦,现在日子比原先好了些,受益的倒是他弟弟妹妹了。
罗父没说这些,只是劝说着他: “先前是因为你阿爷的病,家里的日子才过得艰难,这两年该还的也都还上了,我和你妈是干活的好手,以后就算供着你弟弟妹妹上学也不算太困难。”
“行吧。”罗朗没去争辩,如果是之前他肯定还得争一争,他又不是挣不到钱没道理他兜里鼓鼓还让家里过着苦日子。
但现在不同了,小娥姐给予他的东西能彻底改变他家的未来!
他略显兴奋的道:“爸,你知道我这次回来是为了什么?”
第94章
罗父一听, 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甭管你因为什么回来,只要你回来爸妈就高兴,你等会, 前些日子你妈在山上挖了不少甜菜, 专门给你留着呢。”
“对对对, 我现在就把它给煮上。”罗母早就从地窖中将甜菜拿了出来, 她说着:“炖一炖,什么都不放就特别甜, 你小时候特别爱吃。”
只要是孩子就没不好这一口。
那时候公公的药钱差点把他们一家子压垮,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给孩子买糖吃了, 她家罗朗小时候唯一能尝到的甜,就是从甜菜和一些野花上尝到的。
是他最喜欢的食物。
前些日子她在山上捡菇子的时候运气好, 正好就挖了两株, 本想着一株留给大儿子另外一株两个小的吃,不过当哥哥的心疼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念着哥哥, 两株一直留到现在。
“不着急不着急,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罗朗将爸爸妈妈拉到桌边, 就说起了去养蜂的事,越说越兴奋, 不过最后还是强调了一下,“小娥姐说了, 一开始两三个月拿不到工资, 但咱们先把位置占上,等以后养蜂基地正式成立你们有经验又是老人,被招揽的机会很大。”
这话说完, 对面两人久久没发出声音。
罗朗看着爸妈脸上的神色,不由有些好笑,当时小娥姐跟他们说的时候,他脸上应该也是这种不可置信又特别惶恐的神色。
肯定是特别激动,激动得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是知道对于他们这种乡下人能拥有一份铁饭碗是一件多么困难又触不可及的事,现在突然告诉他们自己能拥有,狂喜又害怕,混乱的情绪就跟一股气堵在嗓子眼,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哥,你是说爸爸妈妈也能有工作了吗?”
倒是边上的童儿先反应过来,他年纪还小不是太懂得有工作的意义,但他也明白这是一件好事,见大哥点了点头便蹦蹦跳跳地大喊着,“太好啦太好啦,我爸爸妈妈要有工作啦!”
“暂时还不算工作,只是先过去帮帮忙。”罗朗笑着纠正他,而这会罗爸先反应过来,他猛地站起了身,显得紧张又无措,“朗啊,你说真的?”
他们……
他们也有机会捧上铁饭碗?
“罗朗,这、这个名额真的给咱们家吗?”罗母紧紧盯着儿子,眼里不知不觉中早已经积满了泪水,稍稍眨了眨眼,脸上就落下一丝泪痕。
“嗯,小娥姐说了给我一个名额。”罗朗只是抬手给妈擦了擦眼,并没有安慰什么,要不是他今天抗住了,也得像妈妈一样在小伙伴们面前掉泪珠子了。
他道:“估计就这两天的样子,你们打算谁去?”
“让你爸去。”罗母先道,“家里的事有我,我肯定能照顾好,养蜂我也不一定能学好。”
罗父却有些犹豫,“我这一去家里都得你扛着了……”
“我扛怎么了?我又不是扛不住。”罗母笑着,“你就说说,咱们大队像我一样能拿满工分的妇女有几个?就算你不在,我照样也能扛起来。”
罗父皱着眉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些年多亏了孩子妈跟他一起扛,不然他们家还真不一定能扛到现在。
在大队拿满工分的妇人是真没几个,可少数那几个都还不是被逼着干出来的?
但凡家里有人撑着,也不至于让她们像个男人似的干苦力。
他犹豫了一会,还是道:“孩子妈,还是你去,你向来比我聪明干活又精细,以后你养蜂我就继续在大队挣工分,咱们两多辛苦几年攒攒家底,以后孩子们结婚也能多帮衬一些。”
要说他不心动那肯定不可能。
但他也心疼孩子妈,孩子妈要是没嫁给他,也不用过这么多年的苦日子,而且他以后要去养蜂了,地里的活还是得让孩子妈去干。
他虽然没养过蜂,但觉得再累应该也累不过地里的重活,想想以后孩子妈一直得下地,他到底有些心疼。
“你怎么这么啰嗦,我一个女人学什么?还是得你去。”
“就你去,家里我会照看着,童儿他们也不小了,还能帮些忙。”
“你……”
“我……”
“爸妈你们别吵了!”罗朗有些哭笑不得,他赶紧道:“谁去都行,小娥姐没保证,但我估摸着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添名额,到时候再过去一人就是。”
“当真?”
“罗朗你没开玩笑吧,两个工作指标?”
罗父罗母瞪大眼,激动得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一个指标他们都觉得万分惊喜,没想到还有可能是两个!
“是不是真的以后才知道,咱们先把这一次给定下来。”罗朗同样也没说得太肯定,他知道小娥姐会这么说那一定没啥问题,毕竟她所说的每一句话最后都实现了。
但每一次小娥姐所说的话都会给自己留一些余地,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有样学样了。
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让罗母先去。
人选一决定下来,罗母就特别的紧张,不住地问着,“我能行吗?我要是做的不好怎么办?我不会给你添麻烦了吧……”
“妈,你这辈子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罗朗眼里带着些崇拜,他从不觉得自己的母亲差劲,即使她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但是她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爸爸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阿爷去世之前就曾经跟他说过,说他们罗家最对不起的就是他妈妈,从她进门到现在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不说,为罗家生儿育女,还一起担起了顶梁柱的责任。
至于妈妈能不能学会,他敢肯定可以。
养蜂不是什么太有技术性的活,技术含量都已经容纳在他们制作出的养蜂机中,只要够认真够细心,一定可以胜任。
他妈妈一直都是干活的好手,要不然十个工分可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
罗朗知道光这么劝肯定劝不了,哪怕说得再多该紧张还是会紧张,这一点他以前也体会过。
与其去劝,倒不如给她找一些事做,“去永安大队之前得找大队长开张介绍信,还得跟他知会一声,好提前找个人来顶替你先前的活。”
这个倒不怕提前泄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