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水乡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866节
小说作者:乡村原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5 MB   上传时间:2025-11-15 19:28:50

清哑便不知说什么好了。

她有些无聊,把目光投向外间门口。

这么在家养胎,不让劳神不能劳累;怕吹风,外面不让去,幽篁馆除了竹子也没别的可看;怕人吵了她撞了她,人多的地方也不让去;连吃东西都限制了,忌口好多,她都快闷死了。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方初。

想曹操曹操到,方初高大的身影忽然就出现在外面。

清哑眼睛一亮,忙站起身下床。

方初也看见她眼中的惊喜,也笑了,大步走进来。

孩子们纷纷叫他,他随口答应,脚下不停地走过隔扇门。

巧儿忙收起针线,起身叫道:“姑父。”

方初也答应一声,眼睛却一直望着清哑,问:“今天怎么样?有没有难受?可想吃什么?觉得闷吗?”

第1097章 方家出情种?

清哑只回了两个字:“还好。”

嘴里说着还好,面上却现出无聊的神情,又抱怨道:“要是在家,园子里花也开了,草也青了,鸟儿也多……这儿什么都没有。”

以前有事忙的时候,她从未这样煎熬过,也没工夫惦记方初;如今整天闲着,便尝到了那些深闺或深宫女人望眼欲穿地等待一个男人的情形,好在她和她们不同,不用和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

方初将她眼中期盼看得真切,自然要安慰。

他也挂念她,特地回来陪她吃晚饭,吃完再去前头忙。

他笑着扶她在床沿坐下,道:“这里自然比不上江南。”

京城这边哪有江南风光柔媚呢,要到二月底才会春光明媚。

他便岔开话题,说些其他的事给她听。

这下换巧儿无聊了。

她捧了杯茶给方初,就在旁听他二人说闲话——是真正的“闲话”。无非是方初今天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巧儿觉得干巴巴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姑姑却听得津津有味,没什么好笑的也会笑。

听着这些琐碎家事,巧儿觉得没劲。

她心思飘忽起来,想起严暮阳。

严暮阳不会对她说这些没营养的话,他说得很含蓄、很微妙,眼神也很动人、意味深长,每一句话都让她回味无穷,有时到晚上才咀嚼出他真正的用意,气得趴在枕头上骂他。

可惜严暮阳不在这里。

他住到蔡家去了,全心温书,准备参加会试。他不是没地方住才住到蔡家的,是为了方便向蔡大人请教。蔡大人受严未央委托,对他很重视,也愿意全心指点提拔他。

这科考不仅本人要有文采,其中还有些窍门。

比如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新任礼部尚书,其背景和文风喜好是怎样的;还有顺昌帝欣赏什么类型的文章、在朝政方面的倾向;最近朝堂发生的大事;上次会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等等。

熟悉这些,并分析解析,对应试举子有很大好处。

方瀚海也备了厚礼,送方利一同去了蔡家。

方利和严暮阳还常去请教龚大人。

龚大人作为他们的蒙师,自然更加不遗余力地指点。

许翰林也看在方制份上,出手指点他们。

所以说,科举看似公平竞争,其实也不公平,没有条件的寒门子弟若无人提携、不得指点,便是读了一肚子书,在考场上也会“差之千里”,得不到好名次还不算运气差,名落孙山常见。

巧儿仿佛看见严暮阳金榜题名,嘴角露出浅笑。

正月十八,是方制大定的日子。

方瀚海和严氏再次亲自出面,和龚大人、许翰林一道去王家下大定,蒋妈妈也随同严氏一起去了。

王家那边,睿明郡王妃也回了娘家。

内院,几位王家太太陪同严氏、许夫人、龚夫人吃茶,方家的定礼摆在堂中央,供人观看。凡见的人都眼露羡慕和赞赏,觉得方家果然出手不凡,这定礼不见一点俗气,又珍贵又吉祥。

一对灵芝头的白玉如意,玉质乃极品。

丹凤朝阳和凤戏牡丹镶珠嵌宝头面,都镶了金刚钻。

这三样聘礼是极品,其他各种彩缎和首饰礼物也不用一一细数,耀花了众人眼目,排场很隆重,一点不像庶子娶媳妇。

王三太太觉得面上很有光,严氏的态度也让她满意。

说笑间,有人问起方制到底是如何被选中的。

对于这个问题,王家早有准备,并不打算掩饰,否则的话,人们要怀疑王瑛和方制有私情,再不然以为王家图方家的财富,故意把嫡女嫁商贾庶子,必须要将方制的画展示给客人看。

王三太太忙吩咐人去将那两幅画取来。

众人见她一派坦然,可见这女婿有些本领,所以才不露怯。

众人便纷纷凑趣恭贺,夸方制有才。

睿明王妃听了很不耐,眼中不屑一闪。

她实在想不通,为何族兄这样糊涂,将王家如此出色的女儿嫁与方家一个庶子为妻,且这个庶子还声名狼藉,这简直太儿戏。

别人问起来,她都觉得没脸极了。

当日,她刚回京时曾经劝阻过王源和王大人,可惜他们已经做了决定,回天无力了。王妃愤愤以为,这都是方初的算计。以一个庶子攀上王家,真打的好算盘,做的好买卖!

因此缘故,王妃今日对严氏淡淡的,不冷不热。

严氏也不大趋奉她,只和王家几位太太说话。

一时丫鬟将画取来了,展开给众人瞧。

睿明王妃听众人纷纷赞不绝口,以为她们定是奉承之词,便伸头瞧了一眼,想挑些毛病出来打击方家,给严氏没脸。至于她堂嫂,她暂时顾不得了。这也是帮王家压方家一头。

然一看之下,不由愣住。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诗词书画这些东西,除非差别悬殊,不然很难分出个高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但内行的人都能看出个好歹,若刻意将好作品贬低,别人一是怀疑你别有用心,再不然就会觉得你不懂鉴赏,妄自评论,贻笑大方。

王妃当然具备鉴赏的水平。

方制这两幅画,她无法自欺欺人地说不好。

实在是画得太传神了,蕴含的情感太丰富了。

那题字也写的很有功底,绝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写出来的,很有书画大家的潜力,假以时日,将来必有成就。

看着第一幅画上的洛神,这次方制连美人眼睛的处理也朦胧梦幻的很——因为他没见过王瑛,只能这样处理;不像在家里画洛神,多多少少带有清哑的影子,眼神很像清哑——王妃一刹那间有些疑惑,怎么方家出情种,一个两个都这样深情?

面对众人夸赞,严氏笑说:“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尤其喜欢画。以前淘气还不显,这几年用功,立马就显出来了。”

王大太太喜悦地看着她,暗赞她对庶子大度。

有人便问,为何方制不自己作诗作词。

严氏坦然解释道:“他擅长作画,这方面有天分。作诗作文章就不如人了。这孩子实诚,也不隐瞒,就扬长避短。”

众人便看向王三太太,想知道王家的想法。

第1098章 表哥表妹间的故事

王三太太微笑道:“我们老爷说,作诗、作画、做文章,都要胸中有丘壑,否则难出佳作。方三少爷能别出心裁答题,且答得高妙,这也是他的才能。我们自然不能因此挑剔他。”

严氏笑道:“我们老爷也说呢:王羲之书画大家,谁敢说他无才?当然,制儿比王大家差远了。他父亲要他潜心努力,向古人学习。又要他考科举。说:‘读书是为了明理,你即便不为了考功名,也该多读书。书画是一家。书读多了,画才有内涵和意境,否则终究是画匠,而不能成为名家。’他这几年读书都用功的很。”

这些话都是方瀚海教导方制的话,她拿来用了。

她没敢说方瀚海要儿子“考个进士回来”,怕将来考不上,遭人笑话,不如谦虚些,留有余地。

众人听了纷纷说有理。

独王妃听得心烦、不以为然。

方制纵然画得不错,也不值得王家选他做女婿。严氏商贾之妇,真一张好利口,简直舌灿莲花,说的方制成了王羲之了。

她心里不耐,又不好表现出来,便低头装喝茶。

蒋妈妈一直若有若无地关注她,就在她揭开茶盏盖时,手指一弹,对着一个用托盘托着一茶壶四处为人添水的丫鬟手腕弹去。那丫鬟手一凉,尖叫一声,托盘撒手,“哗啦”一声,瓷壶跌得四分五裂,热水也溅了一地,众人一齐转头朝她看去。

睿明王妃也停止喝茶动作,朝响声处看去。

就在这瞬间,蒋妈妈朝王妃的茶盅里弹了点东西。

这边,王大太太看着那丫头脸色一沉,就要发作。

严氏抢先一步拍手道:“好!碎碎平安!好兆头!”

一面对蒋妈妈道:“赶快打赏!”

蒋妈妈忙笑吟吟地掏出两个荷包,上前赏那丫头。

那丫头骇得面色惨白,哪里敢接,只惶惑地看着王大太太。

王大太太笑道:“亲家太太这样宽宏大量,是她的福气。”

遂命那丫头接了,然后谢赏。

严氏笑道:“她肯定也是无意的,这才巧呢,才是真的‘岁岁平安’呢。若有意把个茶壶往地上摔,倒显得假了。”

众人纷纷附和,都说这是个好兆头

王三太太见严氏把这失礼的事件翻转过来,分明照顾王家脸面,自然感激,又暗赞她脑子反应快、应对得体。

出错的丫头接了赏银,感激地拜谢了严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9页  当前第8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6/9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水乡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