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水乡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乡村原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5 MB   上传时间:2025-11-15 19:28:50

一阵忙乱过后,郭家船出发,往霞照行去。

次日船到霞照,郭大贵早带了人在景江码头等候,接娘和小妹去城西坊那边住。因为沈家陪嫁的园子修好了,和郭家买的宅子打通连接在一处,十分宽敞。又正值春夏之交,园内景色优美,故而沈寒梅要接婆婆小姑过去住。

正在换船,就见韩希夷过来打招呼。

吴氏诧异道:“韩大少爷!怎么这样巧碰上了?”

韩希夷刚要说“是巧”,眼瞥见清哑双目炯炯地看着他,便说不下去了。若说巧,便是撒谎;若说大家同路来的,也大有嫌疑,最后他只好含糊说“晚辈也才到。”一面对清哑笑,“郭姑娘。”

清哑没应声。却目光了然。

她心中,韩希夷确实不一样了。

不管接受不接受,纯善美好的真情是不该被轻视和亵渎的,更何况他选择的表达方式直击人心。自然打动她。

韩希夷发现了清哑的变化。

他确信她听见自己吹箫了,且有触动。

他眸光骤亮,神情却小心翼翼起来,犹如看着一颗刚冒头的嫩芽,生恐阳光太炽热,晒焉了它;又恐风雨来临。摧残了它,因此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对着她紧张又期待,不知说什么才好。

吴氏察觉他不对,问他从哪来。

韩希夷忙回道,他从乡下来。

这是讨巧了,乡下地方大着呢,当然也包括绿湾村,所以他没撒谎。他可不敢在清哑面前撒谎。

他一面和吴氏郭大全寒暄,眼角余光仍关注清哑。

盼弟在旁偷偷瞧了他几眼,只觉俊逸非常,感觉承受不住,禁不住把脸红了,垂下头,满心黯然:要是她能跟清哑姐姐一样拔尖就好了,韩少爷说不定会喜欢上她,可是眼下……他都没注意她。

郭大全和韩希夷略叙了几句,约定有空再聚,便告辞离去。

吴氏带清哑去城西坊,郭大全夫妇仍旧回槐树巷郭家。

船离开码头,清哑心中一动,走到窗边向外看。

果不其然,韩希夷站在岸边,一直目送船离开……

另一边,方初乘一艘小船拐入一条树阴森森的水道。

他回望码头密集的船只,只看见心中那一艘船。

心中弥漫淡淡的感伤,恰似春愁。

春愁,因春而发的愁绪,那也是极美的!

他舍不得清除它,反复咀嚼、体味,因此催生它更加蔓延,遍布心田……

他在一处僻静地上岸,在窄窄的街道上漫步。和原先的方少东比,他褪去些许锋芒,多了些沉默,更从容淡定。

谢家别院,李红枣匆匆回禀谢吟月:“郭清哑到了。”

谢吟月抬头,“到了吗?到了!”

李红枣应声“是!”接着又道:“方大少爷也来了。”

后一句话声音明显降低,眼睑下垂,似乎不敢看谢吟月。

“他们同时到的?”谢吟月问。

“是!”李红枣肯定道,“还有韩大少爷,也是同时到的。”

谢吟月沉默不语,眼神却异常明亮且专注。

清哑他们乘船来到城西郭家,沈寒梅早在水边迎候。

她越发丰润娇媚,显露少妇风采。

接了婆婆小姑后,在园中安排了住处,一应伺候人手和茶饭等事无不尽心尽力。清哑等人也忙着安置行李,规划行程。

第二日,清哑便上街去了。

她在船上便看见霞照变了不少,更繁华了。她便想去街上看看。郭家做的是纺织买卖,从社会链接来看,纺织下游便是成衣。自然要关注人们喜欢用什么样的布做衣裳,以及民俗和潮流变化。

因她在五桥村出了事,吴氏不放心她出去。

清哑便叫了张恒,加上细腰细妹。主仆四人出行。

至于躲避不出,她想都没想过。

人家真要刻意对付她,不出门也没用。

盼弟没去,清哑把她交给沈寒梅。沈寒梅出身富贵之家,无论吃穿待人接物都自有见解。又平和亲人,教导盼弟再合适不过了。

走在街上,清哑打量身边两个人,忍不住微笑。

细腰和张恒,典型的美女与野兽搭配。

细腰艳若桃李,冷若冰霜,风头压过清哑。

张恒虎背熊腰,面相粗犷,路人纷纷避让。

细腰很看不上张恒,心想一个卖鱼的。会几下把式,还装得高深莫测,恨不能将他满脸胡须给扯了,看他还装不装!而且,她对于吴氏将这么一个狗熊似的男人放在女儿身边,跟她分立左右,私心觉得很不妥,又无权置喙,只好忍耐。

她挑衅过张恒几次,张恒都很好脾气地忍下了。一副好男不跟女斗的样子,气得她越看他不顺眼。偏清哑挺看重他,叫他“赵大哥”,细腰便不好做的过分。

清哑叫张恒“赵大哥”是为了掩藏他身份。表面上,他仍然是她从五桥村带回来的渔夫,而不是什么张恒。

且说一行人是乘船出来的,每到一处,清哑他们下船,上街去逛。逛过了。再回到船上,划向另一处,或者告诉船娘直接去下一个地点等候。

清哑看到了谢家新出的织锦,一眼判定是从她的图稿衍化出来的。

在茶楼,她听见人们议论郭家专利引发的纠纷,褒贬不一。市井百姓哪懂其中区分,只说既然郭织女公开教天下人织布,怎么又弄出个专利来,不许人碰呢?

细妹听了气坏了,就要冲过去跟人理论,被细腰拉住了。

小丫头愤愤嘀咕道:“织女怎么了?织女就不吃饭了?”

已经有人在辩驳了,并不难区别,所以大家很容易就弄通其中道理。

看来,对于有心人故意误导,郭守业父子已经做出反应了。

离开茶楼,他们来到田湖十字柳堤。

已经是三月底,田湖周围花草葱茏,树荫稠翠;湖中窜出点点新荷,蜷曲着尚未展开,已被游船上的人们注目。

柳堤南端一处亭内,谢吟月正靠在栏杆旁看着湖面。

锦绣进来回道:“姑娘,郭姑娘来了。”

谢吟月便站起身来。

那边,清哑已经走入亭内。

这里有连续几间敞亭,疏篱间隔,篱边和亭柱旁种了许多藤萝。每至春天,绿色的爬藤爬满篱笆墙,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

谢吟月转过一道方形篱笆门,正迎上清哑。

“郭姑娘,这么巧!”

她若无其事的口气,仿若跟好友久别重逢。

清哑瞅了她一眼,没有出声,脚下不停准备走过去。

谢吟月没想到她竟然不理自己,心下暗怒,侧身往中间移了一步,恰好把路堵住。

清哑停步,静静地看向她,仍未说话。

细腰往两人中间一插,冷冷道:“请你让开!”

细妹和张恒在旁看着,没有上前。

而对面的锦绣却纹风不动,任由主子出头。

细腰反不便动手了,总不能把谢吟月推开。

谢吟月毫不在意,扫了细腰和张恒一眼,然后目光越过细腰,看着清哑轻笑道:“姑娘害怕我?还是不屑理会我?当年姑娘心心念念希望我与方少爷退亲,如今可算得偿所愿了,自然不屑理会我。”

清哑仍旧不出声。

谢吟月又道:“不瞒姑娘,当年姑娘说这话时,我还觉得姑娘很可笑呢。谁料几年间物是人非,方少爷竟然真的弃我而去,还是为了姑娘。若非亲身经历,谁说我也是不信的。我还清楚地记得,姑娘那时对方少爷何等疾言厉色:在谢家用银票砸他脸不说,大口啐他;在金缕坊更骂他伪君子。”

“我骂他,因为他有廉耻心。”清哑终于开口了,目光直视谢吟月,“你,还有谢吟风,我从来就不想理,因为你们毫无廉耻心。道不同不相为谋!跟你们说话讲道理等于对牛弹琴!”

这是她当年在金缕坊对谢吟月说的话。

那时,她只说了前半句“因为他还有廉耻心”,但方初仍然迅速领会了她的意思,明白她讽刺谢吟月毫无廉耻,于是当场发怒。

今日,她明明白白把这话对谢吟月说了出来。

饶是谢吟月一贯稳重,也不禁气得红唇微颤。

锦绣再不能沉默,大声道:“郭清哑,你太过分了!”

细腰闲闲地说道:“你主子自取其辱,怎怪我家姑娘!”

刚才清哑一直不出声,任凭谢吟月装模作样混说,她早气不过了,谁知清哑来了这么一句,她只觉爽快。

细妹也抿嘴微笑,觉得自家姑娘说得好。

张恒紧紧盯着对峙的二女,不知想什么。

谢吟月已经平复下来,抬手制止锦绣,看向清哑。

那澄净的眼眸中映着她的倒影,也流露出对她的鄙视。

在郭清哑的心里,谢吟月就是一个卑劣的女子!

她从心底里鄙视她,从她们第一次相见开始。

第一次她到谢家,那时她还是一个村姑,面对锦绣五少东却毫不自卑胆怯,清澈的眼眸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他们每一个人。她放弃江明辉时,并不狼狈可怜,相反,她那时就开始鄙视她了。

哪怕作为对手,她也是被郭清哑俯视的。

郭清哑从未平等地将她作为对手过,她不屑理睬她!

谢吟月被这个认知刺激,刚平复的心情又波动起来。

“真巧的很,方少爷也和姑娘一样想我呢,说我是卑劣的女子。”谢吟月轻笑,神色似落寞,“姑娘不知道吧,他一直劝我不要同郭家争斗,我们便开始争吵。想来,他心里觉得我心性鄙薄,不如姑娘干净纯善,所以越来越不能容忍我。他常去姑娘家附近听姑娘弹琴,还把竹丝画的作坊起名叫‘清园’。上次姑娘入狱,他从京城疾奔回来,见面就斥责我不该诬陷姑娘,劝我收手。我说没有诬陷,凭官府秉公处理。他不信,便同我决裂了,当时便起了退亲的念头……”

“……姑娘被封为织女也是他暗中促成的。真想不到,他会为姑娘谋求这么大的荣耀。我原来还不信这些,直到那一天,他亲口告诉我:他就是喜欢姑娘,如论如何也要退亲!方伯伯提出苛刻条件,希望阻止他。但他不顾一切,最后断手出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9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9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水乡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