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可好奇的?”沙曲道,“什么都没有,就敢说要造东西卖东西,你觉得能成功吗?如果成功如此简单,那我们国内人人都是企业家。”
夏鹏云:“……”
沙曲还真是看云凝不爽。
也能理解,他们已经计划一辈子了,现在让他们改,没几个人能做到。
尤其大院又很注重思想方面的影响。
夏鹏云很好奇云凝能不能把这事做成。
如果真成了……说不定还能对大院有帮助?
沙曲几人离开十分钟后,云凝和连洁就来到生产处。
生产处的同事好像已经认识她们了,见她们过来,便低下头议论着什么。
等她们走近,又赶紧若无其事地分开。
连洁扫了几人一眼,对云凝说:“你现在算是惹众怒了。”
云凝道:“新事物嘛,总得有接受的过程。”
“别管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有话可以当面说,背后说算什么本事?”
云凝:“可能是担心当面说吵不过我们,没关系啦。”
两人云淡风轻地走过去。
低下头的同事们默默抬起头。
不是,她俩当着他们的面大声蛐蛐是什么意思?这音量,主任在办公室里都能听到!
云凝和连洁“声势浩大”,她们敲门前夏鹏云便听到声音了。
他无奈地笑起来。
总部绝大部分人都不赞同云凝的提议,云凝的性子又摆明了不是好惹的,他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
敲门声很快响起。
夏鹏云起身去给两人开门。
云凝来的目的,夏鹏云心知肚明,云凝也知道他很清楚。
简单寒暄后,云凝直奔主题。
自行车的设计图有了,但生产方面还需要夏鹏云配合。
夏鹏云仔细看着云凝的计划书。
计划书很简单,只涉及生产、售卖自行车。
说实话,夏鹏云看到后有些失望,他以为云凝会拿出更厉害的计划书。
这里的厉害指的是能赚更多的钱。
夏鹏云曾经去航天强国参观学习,目前国内的情况和国外差距还是很大的。
钱很重要,经费很重要,赚钱也很重要,夏鹏云很明白这一点。
他放下计划书,客气道:“云工,我其实很好看你,但你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恐怕帮不了你什么。”
连洁冷笑。
生产处处长帮不了什么?
这和刁难有什么区别?
连洁看向云凝。
云凝却没有一点儿生气的意思,反而笑着说道:“夏处长谦虚了,这里最能帮我的就是您了。”
连洁道:“这项目是……”
云凝制止道:“项目是我们大家的,必须得靠夏处长。”
连洁蹙起眉。
云凝朝她眨眨眼,连洁只好暂时保持沉默。
项目是常老定下的,是常老允许云凝去尝试,连夏鹏云都不配合,岂不是驳常老的面子?
拿常盼儿压人是很有用,但目光要放长远,现在得罪夏鹏云没有好处。
而且……
云凝总觉得夏鹏云的态度也没那么坚定,和沙曲不一样。
她笑道:“其实最近几年政策已经松动了,街上卖东西的比从前多很多,还有一些私人店铺也开起来了,这是趋势,商业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大院也是如此。”
夏鹏云也跟着云凝一起笑,他不动声色道:“有的行业可以商业化,有的行业不行,云工认为我们属于哪个行业?”
云凝说:“自然是前者。”
“这话在外面说,可真会挨骂。”
“没有回报的付出是不持久的,我们现在可以靠着拨款继续搞研究,未来呢?至于技术,哪部分技术该保密,哪部分技术可以用到民生,也是可以有标准的。”云凝说,“A国最初靠什么赚到了钱,我们也清楚,不管是哪个国家,想要发展,都离不开钱。”
夏鹏云不为所动。
连洁很不理解。
就算夏鹏云不赞同,该提供的支持也得提供吧?这是定下来的任务,还能推脱?
不过云凝看起来一点儿都不生气。
非但不生气,心情还不错。
连洁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云凝说:“商业化的过程是漫长的,自行车只是开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把全部资源投入进去。如果自行车的销量还不错,就可以继续从材料方面下手,生产更多民用物品。”
夏鹏云道:“自行车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凤凰、永久,人家都做了多久了?真要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我们拿什么和人家竞争?生产出来没人买,难道全部内部消化吗?”
大院里有反对商业化的人,也有夏鹏云这种不看好自行车项目的人。
连洁恍然大悟。
夏鹏云不是反对商业化,他是担心赚不到钱。
这个角度……倒是很正常。
连洁也没仔细考虑过生产自行车究竟能不能卖出去,只是云凝说,她觉得可行,就跟着做。
连洁琢磨道:“凤凰牌和永久牌自行车都是知名的老牌子,我们现在才开始,是有些晚了。”
她再次看向云凝。
云凝果然是有备而来,她再次把计划书推给夏鹏云,“要挤进一条成熟的赛道肯定不容易,我不想和他们竞争,我想要的是……合作。”
永久牌和凤凰牌自行车都是深入人心的老牌子。
现在与他们竞争实在不明智。
更何况云凝从不认为普通的自行车是他们的竞品。
夏鹏云挑了下眉,饶有兴致地问道:“哦?怎么合作?”
第137章
航天大院生产的自行车必须与普通自行车做区分。
凤凰牌和永久牌自行车已经算是耐用,他们就得找新方向,比如更好骑。
“火箭结构力学可以用来设计车架,减少踩踏力量流失,用更小的力气走更多路。自行车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重量,即便是力气很小的人也可以轻松搬动……”
云凝滔滔不绝地介绍。
夏鹏云忍不住跟着云凝一起思考。
云凝说的这些的确很让人动心。
在自行车已经普及的前提下,一辆好骑的自行车就是可以宣传的点了。
但……
夏鹏云说:“你说的这些,好像不足以让我换一辆自行车。”
首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
家里的自行车还好好的,为什么要换新的?
云凝笑道:“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我们的目标群体,不能是普通工人。”
夏鹏云一时没能理解。
云凝说:“航天技术应用在自行车上,最大的难题是成本无法降低太多,我们不要为难自己,生产出来的自行车就是比普通自行车高。高两倍、三倍,甚至是五倍。”
夏鹏云一时没忍住,“这么贵?!卖给谁?!”
云凝坚定道:“高收入群体,追求潮流的人。”
夏鹏云差点儿昏厥。
他怎么从没听过这种理论??
云凝说:“这很简单,既然是航天大院生产的自行车,在大众心中本身就是‘高端’的,这时候想用低成本抢占市场太不明智,不如直接走高端路线。据我所知,目前的自行车品牌都没有太好的高端产品,可以填补空白。当然,究竟是合作还是我们自己搞,还能再讨论。”
夏鹏云还是无法接受,“你确定会有冤大头愿意花大钱去买??”
连洁已经听明白了,她举例说道:“普通的衣服我们可以直接扯布找裁缝做,但还是有人追求进口货、喜欢香江的风格,这就是追求潮流,我们的目标就是他们,对吗?”
云凝点头,“算是吧。”
夏鹏云想到女儿经常嚷嚷着想要一双国外产的运动鞋,每次都被他呵斥。
他最讨厌外国货。
但这不正好能说明,国内是存在追求潮流、追求质量的群体吗?
夏鹏云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