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洁说:“如果我们输了,对航天事业来说,没什么损失,但我们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一院在首都,是其他大院眼中的“中央军”,所有资源都会向一院倾斜。
六院不同,六院在大西北,经济发展较慢,很多研究不方便展开,他们是“地方军”。
王志笑道:“常老就是要让你们积极起来,原本你们分开工作倒是挺有冲劲,聚到一起后……唉,还是得让人来带你们,回头看看谁手里的活儿少。”
“不用担心,”明宇说,“我们尽量减少研究点心的次数,不过不同的师傅做出来的点心味道就是不一样……”
王志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明宇:“……,不讨论了。”
几人边说边走出去。
六院的人还没走,见几人过来,裴蕴玉朝王志伸出手,淡淡道:“王所。”
站在裴蕴玉身后的康兵瞥了眼云凝几人,对王志的态度不是十分友好,“这一次我们是竞争对手了,王所不是来窃取情报的吧?”
裴蕴玉制止道:“王所是前辈。”
“不管是谁,只要在一院,都有优待,哪像我们,风餐露宿,要点儿材料都费劲。”康兵嘀咕道,“这次是给我们机会吗?他们都提前两个月了,我看是给他们找点儿刺激吧?”
此事是常盼儿临时决定后才把六院的几人叫来,为了开个协调会,还要坐火车千里迢迢赶过来,怎么就不能让一院的人去六院开会?
沈正清看起来年轻些,模样清秀,他担忧地拽了拽康兵。
裴蕴玉没再阻止康兵,她掠过一院、二院的话题,对王志说:“王所,我们还要再向常老请教,今天开会表现不太好,希望下周一能再开一次会。”
王志点头,“只要你们不走,随时欢迎。”
裴蕴玉瞥了一眼王志身后的三人。
康兵冷笑道:“叫了一帮年轻的来糊弄我们,指不定是为了迷惑我们,其实把专家们偷偷留在所里继续研究。”
云凝拧眉。
一院的待遇的确比六院好,这是事实。
他们能在一院工作,是件很沾光的事情。
但就像康兵无法选择自己在哪里出生,他们出生的时候,也没人问过他们的意见。
第一次见面,彼此还不了解,就吃枪药似的,云凝实在无法理解。
她看向明宇,问道:“哪家卖点心的商店手艺比较好?”
明宇:“回去路过,我带你去买。”
连洁说:“我也要,我懒得做饭,晚上就吃点心得了。”
三人边说边向外走去。
王志:“……”
康兵:“……”
他无语道:“这三人到底是谁啊?点心?有没有搞错,太目中无人了!”
裴蕴玉轻轻蹙眉。
沈正清低声道:“一院的点心……我也想尝尝。”
康兵:“喂!”
六院来势汹汹。
云凝瞬间紧张起来,恨不得晚上直接在办公室睡觉,回到办公室就开始努力工作。
王志跟着走进来,“你们不要有太大压力,我相信你们的水平。”
秉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云凝打听道:“六院的实力如何?”
“六院的11所还是很不错的,参与过很多项目的研究,裴工行事风格比较强势,但能力在线,是个挺不错的年轻人。”
云凝问:“其他几个人呢?”
“不太了解,康兵的父亲好像是他们大院的高级工程师,也是11所的。其他两个都很年轻,我没见过。”
看来他们主要的“敌人”就是裴蕴玉。
其他人也不能忽视,能来开会的都是所里的精英。
王志说:“我看了你们的方案,很不错,压力别太大。”
云凝神色凝重,“不行。”
王志:“真的不错啊,我没诓你。”
云凝说:“不行!还得继续加!要拿出必胜的法宝!”
连洁撸起袖子,“继续改!把性能调整到最优,逼着几个科室去实现!”
王志:“……”
就连明宇都没嚷着要回家,拧着眉认认真真地画图。
王志稀奇道:“你都不嚷嚷着要下班了?”
只要没太重要的事,明宇就会积极地下班。
偶尔所里需要加班,他还有可能不给领导面子直接走人,我行我素惯了,现在如此老实,王志真不适应。
明宇严肃道:“不要打扰我工作。”
王志:“……”
他们三个看起来不像是在搞科研,更像是要和人家拼命。
王志无奈道:“还有个消息,这届毕业的大学生马上就要分配过来了,你们缺人的话,可以挑一个。”
“还真缺一个,”连洁笑嘻嘻道,“缺一个跑腿的,平时给我们送送文件,或者去食堂打饭,会方便很多。”
前两个月他们的时间用在画设计图上,后续制作要和各个科室联系,少不了跑上跑下。
“跑腿也行,”王志道,“都是从这一步过来的,明天人来了,我分给你们一个。”
云凝举起手,看向明宇和连洁,“有一个特别爱干活的,我能推荐吗?”
明宇问:“你的朋友?”
“我刚来那天,他来过,还帮忙打扫卫生了,最积极的那个!一心干活,心里只有干活!”
云凝想把孟海要过来。
孟海比邵珍几人有天赋,但他和云凝一样没学历,云凝好歹还认识王志,孟海一点儿背景都没有。
就这样等领导挖掘,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干活最积极地……
明宇和连洁认真回忆好一会儿,异口同声地问道:“陆凌啊?”
就他最积极!
第82章
分配到11所的几人是梁桉大学的毕业生。
每年离校前,学校会公布分配结果,大家都想着分到家乡工作,但协调起来很困难。
还有些情侣,也会因为分配到不同的地方而分开,现在就有“分手季”的说法。
大学毕业生见习期一年,转正后才正式定级。
他们刚进所里,除了特别优秀的,都是从跑腿开始。
等熟悉工作后,才有可能交给他们更复杂的工作内容。
危明珠就是被分到11所的一员,这是危建国努力找关系的结果。
危建国最大的愿望,就是危明珠也能进入研究所工作。
危明珠唉声叹气。
她确实很喜欢做裁缝,她还把想法告诉过家里几个表哥表姐,尝试询问他们的意见,不管年龄大还是年龄小的,一致认为危明珠疯了。
现在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十分优秀的,危明珠大学毕业,还能分配到研究所,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
在所里多坚持几年,将来起码也能评个中级工程师,风风光光地过一辈子。
她居然想做裁缝?
裁缝?家里的女人都会做吧。
有的时候危明珠都怀疑自己,她可能是真的疯了。
危明珠被分到热力学分析室。
与她一同来的还有个小师弟,师弟还未毕业,他是因为所里缺人提前到岗。
危明珠觉得孟江的名字有点儿耳熟,她好像应该认识,但又想不起来。
孟江全程都很激动。
他跟着主任来到热力学分析室,左顾右盼。
孟海进11所工作已经好几个月,比他进得还早。
过年时他回家过寒假,被父母好一顿数落,说是他给家里丢人了。
他们家在村子里算是过得不错的,他有两个舅舅,都离开村子在城市工作了,一个在教育局,另一个就在梁桉。
孟江能抓住这次机会提前报道,舅舅没少出力,送了不少礼。
孟江想不通,孟海那种性格都能进11所,他怎么还要托关系?
好在热力学研究室听起来比所谓的手工计算小组厉害些。
主任把二人带到办公室,向科室其他人员介绍他们。
危明珠一眼便看到寇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