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拿起话筒,直接委屈哭了:“姚主编,我压力太大了,大家都考上了,就剩我了,要不我还是回省城去工作吧。”
“你来我这边散散心吧,等你冷静下来再做决定行吗?”姚栀栀不想看到这么一个好苗子就这么消沉下去。
毕竟两人都是苦出身,又都有糟糕的童年和青少年记忆,她是真的对李雪同病相怜。
李雪想了想,应道:“好,那我明天去打票。不过这么一来,可能要麻烦你了。”
“不麻烦,来吧。”姚栀栀笑着调侃道,“不过我家两个孩子皮得很,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没事,孩子皮一点热闹。”李雪现在自己在家复习,已经快被寂寞折磨疯了,丁灿和赵麦苗住校,只有礼拜天才回来,她确实需要去人多的地方透透气。
离开的时候,正好看到张旺带着妹妹过来找汤凤园说事情,汤凤园笑着介绍他们认识了一下彼此。
张旺客气地点点头:“原来你就是李雪,久仰久仰。”
李雪哭笑不得:“张大哥说笑了,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
“不不不,你大义灭亲,巾帼不让须眉。”张旺由衷地赞美这个身世凄苦的女同志。
李雪脸上一红:“谢谢你。”
张旺看出她脸上的落寞,鼓励道:“别灰心,就差十几分,再努努力就够上了。”
李雪一脸的诧异:“你知道我考试的事?”
张旺笑道:“当然了,我跟小祁关系很好的,他爱人的朋友我当然也听说过。”
李雪羞赧地笑笑:“谢谢你,我会加油的。”
张旺笑着目送她远去,转身问道:“汤阿姨,小祁给我打电话,让我办个咨询事务所,实际上就是搞私家侦探,我想问问,目前政策上有没有什么阻碍,需要准备什么手续?”
汤凤园不奇怪,长霄这孩子老早就让张旺暗中帮她盯着周围的一些不安分的人了。
这两年长霄两口子上大学去了,不在嶷城,有好几个案子都是张旺帮忙提供的线索。
现在政策松动了,鼓励个人经济,长霄想让张旺开个什么事务所,确实正当其时,没事还可以接点私活儿赚赚外快。
不过,政策方面的事情,确实需要等她问问,于是她笑道:“不着急吧?你先物色一个铺面,手续的事我来找人打听一下。”
张旺笑道:“好,那就拜托了。要是真的能行,我就把门卫的工作辞了。”
汤凤园默默叹气:“孩子,你也老大不小了,真就打算这么带着妹妹过下去啊?不考虑谈个对象?”
张旺摇了摇头:“阿姨,我要是谈了,对方容不下小妹怎么办?算了。”
“我看李雪就挺好的。”汤凤园不忍心看到两个好孩子孤零零的,真心想撮合撮合。
张旺这次倒没有直接拒绝,沉思片刻,他说道:“等等吧,先让她好好复习,明年再考一次。我又不着急。”
汤凤园听着有戏,笑道:“你也觉得这姑娘不错吧?”
张旺坦然道:“不确定,不过她自己吃过寄人篱下的苦,应该不会亏待我妹妹吧?不过不急,我先找个赚钱的行当,就算真的想跟人家好,也得有本事养家不是?”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汤凤园很是欣慰,再过两年长霄他们回来,到时候张旺这边想赚钱还不是易如反掌,她对自己儿子还是有信心的,肯定不会让张旺吃亏的。
总之,这事有希望,真好。
*
李雪来到北都的时候,刚刚下过一场大雨,街头落叶满地,秋风萧瑟,到处都是裹紧了大衣低头赶路的行人。
因为来过一次了,所以李雪认得地方,再说姚栀栀上学也没空接她啊,她便自己过来了。
正是下午放学的时间,胡同里到处都是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戏声,烟火气十足。
李雪走着走着,嘴角不受控制的上扬。真好啊,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她没有,但是看到别的孩子这么开心,她也能够感受到那种纯真无邪的力量。
果然,人就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待着的时候顾影自怜,期期艾艾,一到人多的地方就心情愉悦起来了。
甚至不需要额外的开解和安慰。
也许她也应该结婚,有个自己的家,有个自己的女儿,把女儿当成小时候的自己,重新养一遍。
那样的话,她的心里会踏实很多吧?
不过……还是再考一次看看吧,实在考不上的话,再考虑成家吧。
来到四合院门口的时候,小月亮正领着一群孩子,抓着蚰蜒、臭大姐,还有几个奇形怪状的甲虫,呼啦啦从她身后的胡同里冲了过来。
因为跑得快,有两个孩子撞李雪身上去了,叫她哎呦一声,踉跄着差点摔倒。
还好小月亮反应迅速,赶紧回头扶了她一把。
一看,是之前来过的李雪阿姨,小月亮立马笑着招呼道:“阿姨好,我妈妈还没放学呢,先进来喝杯茶吧。”
盛情难却,李雪自然应下,进了院子,看到姚敬宗正在给孩子锯木头,不禁凑过去问了问:“姚伯伯,这是做什么啊?”
“做昆虫观察箱。”姚敬宗大汗淋漓,别看入秋了,一做木工活儿,立马衣服湿透。
李雪没有见过什么观察箱,很是好奇,赶紧递了一条毛巾过来:“擦擦吧,风大,别着凉了。”
姚敬宗笑着接过毛巾,擦完往脖子上一搭,宛如一个陕北老汉,继续忙去了。
李雪不想无所事事,便帮忙把院子里零散的木料子整理起来。
正忙着,小星星也从邻居家回来了,身后呼啦啦跟着一大群小孩子。
这下热闹了,小妹妹带了十几个孩子在捣鼓显微镜,大哥哥也带了十几个孩子,要孵小鸡。
院子就这么大,很快就变得拥挤不堪。
李雪看了眼,不禁笑了,真有意思,两群孩子为了抢一个木头箱子吵起来了。
最终两边各自把自己的老大推了出来。
小妹妹对大哥哥,李雪不用看,也猜到结果是什么。
果然,不等小月亮开口,小星星直接认栽:“算了,先让我妹妹用吧,走,我带你们去吃糖。”
第365章 家有顽童2
姚栀栀回来的时候, 家里的两群孩子们还在搞他们的科学观察呢。
小星星让姥爷帮他弄了个保温箱,里面接了个电灯泡,一直对着鸡蛋照着, 可是即便这样, 温度也是不够的, 于是他又灌了几个热水袋,垫在孵化鸡蛋的稻草窝下,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
白天的时候他上学,这个活儿是姥爷负责的, 这会儿他在给小伙伴们演示和讲解怎么分辨受精的鸡蛋和没有受精的鸡蛋, 那头头是道的样子,像个老学究一样正式。
而小月亮则直接摆上一桌子的实验器材, 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放大镜, 先从最基本的外形观察开始,带小朋友们认识蚰蜒。
一旁的王小飞已经有了一点经验, 赶紧戴上一次性手套, 拿着镊子, 准备帮忙。
还有几个小朋友则分作了两组,一组负责记录观察的步骤和结果, 一组负责速写, 用2B铅笔,在美术本上画下这只想要逃跑的蚰蜒。
小月亮像个老师一样,从蚰蜒的外表、习性、毒性等讲起, 一点也不逊色于旁边的哥哥。
姚敬宗在两个孩子面前,则分别架着一台相机,帮助他们留下珍贵的记忆。
李雪在旁边给姚敬宗打下手,时不时抬头看一眼, 满是怜爱和欢喜。
姚栀栀笑着走进来,李雪赶紧放下手里的木工笔,帮她把书包接过来,好奇道:“上大学了还要背这么沉的书包啊?”
姚栀栀无奈:“有什么办法,这两个家伙天天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两口子要是回答不上来,可不得翻书吗?”
姚栀栀进屋喝了口水,干脆打开书包,给李雪看看里面都的些什么。
有专门讲解昆虫的,有专门讲解鸟类的,还有讲恐龙和原始生物的。
有的书是全英文的,李雪只能看懂一些常用的基础性的词汇,不禁感慨:“像你这样养孩子,真是怪辛苦的。”
“不辛苦,教学相长嘛,我也能学到知识。”姚栀栀笑着放下茶缸子,转身去厨房看了眼。
新来的保姆是沈卿婉的三姨,离婚后回不去娘家,又不好赖在婆家,便来城里找沈卿婉,让她帮忙找了个工作。
这阿姨人挺好的,话不多,手脚又勤快,姚栀栀很喜欢。
这会儿晚饭已经快好了,看到姚栀栀,阿姨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卤鸡爪给她:“快,尝尝咸淡。”
姚栀栀连筷子一起接过来,她都这么大了,可不想要长辈喂她吃饭,尝了一口,稍微有点淡,她便让阿姨加了点盐。
这锅鸡爪子明显是给院子里的孩子们准备的,旁边还煮了一锅茶叶蛋。
姚栀栀瞧着茶叶蛋都裂开了,入味了,便直接端了出去,来玩的孩子们一人一个。
李雪瞧着她这大方的样子,忍不住咋舌,这样不亏吗?又要招呼这群孩子玩儿,又要招呼他们吃的。
姚栀栀看出她的惊讶和不解,回到厨房端鸡爪的时候才解释了一句:“没事的,懂事的家长会让他们带零食给星星和月亮的。”
一般都是接孩子的时候带,也有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回礼,比如水果糖啊,腌渍的话梅啊什么的。
李雪好奇:“每个孩子都会带吗?”
姚栀栀摇摇头:“也不是,也有家里实在是拮据的,我也不去计较这些,毕竟都是些孩子,他们能陪星星月亮玩耍就不错了,免得孩子寂寞。”
那倒也是,李雪扪心自问,要是她小时候有个这么阔气的同学家长,她肯定也要跟着同学去玩的。
一是为了起吃吃喝喝,二是为了长见识。
她怕姚栀栀烫着手,过了门槛便帮忙把锅端着:“我来吧,你刚端了茶叶蛋,歇歇。”
到了院子里,孩子们看到一整锅的卤鸡爪,兴奋坏了,张嘴就冲李雪道谢。
李雪受之有愧,赶紧解释道:“不是我做的,你们应该谢谢姚阿姨和里面的奶奶。”
“谢谢叔叔阿姨,谢谢爷爷奶奶。”孩子们干脆全都谢一遍,一个不落。
不过他们的观察还没结束,有个馋猫忍不住去伸爪子的时候,小月亮立马呵斥道:“贺峰,我可是说过的哦,不准吃独食,等会大家一起吃。”
贺峰是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子,他姐姐贺岚在小星星那一组,听到动静,赶紧过来拍开贺峰的爪子:“饿死鬼投胎啊你,急什么?回头爸妈知道了肯定揍你!”
贺峰委屈地吸溜一下鼻子,把占了卤汁的爪子塞进嘴里吮吸,一副饿狠了的样子。
李雪默默叹了口气,真是造孽,要是将来她的孩子也这么委屈,她可受不了。
还是得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才能成家啊,要不然,对孩子不公平。
她宁愿做姚栀栀这样的,哪怕自家提供零食,哪怕别的孩子不是每个都会回礼,哪怕吃点亏,也不要自家的孩子去别人家做馋猫。
她大概理解姚栀栀为什么让她过来了,等到孩子们做完实验,小星星跟小月亮像两个领头羊,带着大家一个一个洗手,喷酒精消毒,仔细得很呢。
姚栀栀叫上李雪,去厨房端晚饭。
出来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吃上茶叶蛋和卤鸡爪了,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很是融洽,好像刚刚根本没有贺峰想吃独食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