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三步走——汇总已有的证据,找谢大友评估,看看够不够扳倒李华夫妇;如果不够,那就收集更多的证据。同时,要联络一些别的苦主,人多力量大。最后,找到一些参与顶替或者替考的学生,让他们做污点证人。
前面的好办,污点证人需要费点功夫——没有人傻到好端端的去得罪领导,并把自己违法乱纪的事情拿出来说。
但是,事有例外!
比如张铁山!他作为褚令怡的前夫,肯定知道不少内幕。
再比如褚令怡本人,她现在声名狼藉,以后想离开家庭重新回到社会工作,难度很大,如果有人愿意资助她开个小卖部,挣点零花钱呢?
作为回报,让她站出来作证不是很合理吗?
不过褚令怡现在攀上了罗调度,未必愿意为了一个小卖部就出来作证,还是得考虑一下别的污点证人。
总之,大家行动起来,你有你的人脉,我有我的关系网,多打听,多调查,会有希望的!
三个女同志相谈甚欢,尤其是李雪,长期活在小姨的威压之下,难得有这么畅所欲言的时候。
姚栀栀叮嘱姚敬宗:“爸,二姥爷那边你去个电话,让他去给钢铁厂的领导施压,让李雪的叔叔婶婶把工作和抚恤金还给她。还有教育部门的领导,都得靠你来想办法了。”
“这个好说,老陶和老常在这边工作多年,认识不少大领导,这事只要他们愿意插手,很快就能解决。”姚敬宗没有任何的犹豫,女儿的要求合情合理,必须应下。
何况那个李华想害他亲家,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等白景秀和李雪走后,姚敬宗直接出去了,他亲自去找老陶谈谈。
等他夜里回来的时候,脸上满是轻松的笑。
姚栀栀一看就知道,事情很顺利,她把泡好的大红袍端过来,问道:“怎么样爸?”
姚敬宗笑道:“明天就有消息,大概率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不声张,直接去那边调查。你安心念书,等你陶伯伯的好消息就是了。”
姚栀栀也笑:“我爸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小马屁精!”姚敬宗笑呵呵的,想起姚卫华前几天发来的电报,问道,“你三哥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考虑好了,答应他呗!”姚栀栀拿这个哥哥没办法,他闹着要她全家去他那边过年。
姚敬宗笑道:“那好,那今年过年,我跟你妈妈去东北找你大哥过。”
“嗯,好。”姚栀栀默默叹气,大嫂升职了,成了研发部门的领导,轻易没办法出入境,那可是国营企业。
只能分开过了。
她也考虑过让三哥回来过,可是三哥太忙走不开。
她一想到去年为了让她安心考试,三哥特地放下买卖回来陪了她好几个月,她就不忍心让三哥失望。
去就去吧,反正嶷城的冬天太冷了,正好去三哥那里暖和暖和。
睡觉之前,姚栀栀给汤凤园打了个电话,告知婆婆这边的情况。
汤凤园还挺意外的,没想到李雪这孩子这么有觉悟,那可太好了。
外人的举报远没有亲属的指证有说服力,只要李雪站出来,那胜算真的相当大了。
不过她还是提醒道:“你记得叮嘱李雪,回来什么也不要表现出来,以免打草惊蛇。”
“放心吧妈,我都跟她说了,她很聪明的。”姚栀栀想了想,还是说了件事,“据李雪所说,她小姨可能会用生孩子的事攻击你。”
“就这?”汤凤园笑了,“这个李华真是没什么本事,只会盯别人的肚皮了。放心吧,妈不怕。”
*
李雪回来的时候,姚栀栀给她打了飞机票,这样省时间,免得露馅儿。
可是李雪是坐火车去的,还是比她从省城回来的时间晚了一天。
李华不得不吃了两天的桃酥和饼干,衣服没洗,全留着给李雪干呢。
李雪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正站在水池前洗衣服,便听李华阴森森的问道:“现在才回来,你干什么去了?不会是瞒着我,讨好你姨父去了吧?”
第337章 婆媳联手2
李雪知道小姨为什么单独带她来嶷城, 因为小姨自始至终都不信任她。
既担心她年轻的身体会成为引诱姨父堕落的罪恶源头,又担心她跟年龄相差不大姨表兄弟勾勾搭搭。
其实她根本不愿意留在小姨家里,小时候那是没得选, 因为所有的亲人里头只有小姨愿意接纳她。
她被接去小姨家的时候, 小表妹刚刚出生, 小姨那会儿正在跟婆婆闹矛盾,没有人照顾小姨和孩子,她便被小姨以抚养她的名义要了过去,实际上是让她当童工去了。
可即便是当童工, 她对小姨也是心存感激的, 毕竟她不用再被亲戚们踢来踢去,流离失所了。
再说了, 小姨愿意养她, 她帮小姨带带孩子做做饭不是应该的吗?
她甚至会主动去做小姨没有叮嘱她的事情,勤快得像是古代大户人家豢养的家生奴婢。
那时候的她太小太天真, 以为小姨是什么好人, 小姨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结果每次小姨跟婆婆吵架, 最终挨骂挨打的都是她——小姨会故意歪曲事实,让她去传话, 搅弄是非。
她是个急于报答小姨的小孩子, 根本没有分辨能力,所以那段时间,姨父很讨厌她。
后来她逐渐长大, 逐渐看清了小姨的真面目,会下意识地向姨父那边靠拢,以至于小姨总是疑神疑鬼的,以为她要勾搭姨父。
她又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 怎么会看上那样的老男人?
别说是姨父了,即便是她的姨表兄弟,她也看不上——一个大男子主义唯我独尊,一个没有主见,什么都听小姨的。
她在小姨家,唯一能够说上话的也就只剩一个小表妹了,可是小姨见不得她好过,更见不得她跟小表妹姐妹情深,便故意做局冤枉她,几次三番,小表妹只好对她敬而远之。
她在小姨家,彻底被孤立了。
她知道,小姨是故意的,这样她就只能紧紧地抓住小姨这棵大树,不敢忤逆小姨分毫。
可她是人啊,不是没有感情没有思维的机器,更不是一个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行尸走肉。
她太难受了,太想挣脱了,所以她才会冒出大胆的想法,去找汤所长的儿媳妇。
现在,小姨又想冤枉她,她不禁失笑:“姨父有多讨厌你,就有多讨厌我,我讨好他那不是给瞎子抛媚眼,自讨苦吃?”
“那你干什么去了?”李华平等的仇视和厌恶每一个年轻的女人,又平等的歧视和打压每一个年老的女人。
就连她自己的女儿,她都看着不顺眼,要不是她男人坚持要女儿上高中,女儿已经被她逼着学裁缝去了。
在她看来,一个女人,学得再好也不如嫁得好——李华自己就没多高的文化水平,她的工作全是她男人安排的。
她把自己身上成功的经验用来打压和规训自己的女儿,还沾沾自喜得很。
可惜她拗不过她男人,最后只好逼着李雪去学手艺。
李雪学了三年裁缝,手艺大成的时候,又被她带来了嶷城,安排去了火车站上班——火车站有员工福利,员工和家属乘车免费。
这么一来,小姨想回去看望儿子孙子,就方便多了。
李雪的一生,就是被叔叔婶婶吃干抹净,又被小姨榨干每一滴剩余价值的可怜虫。
她不想再被压榨被剥削下去了,她想挣扎,想要反抗,想要脱离种种的束缚,自由自在的活着。
好在,姚主编是个好人,不但耐心地听她吐完了苦水,还跟她讲了自己的例子——看,我也是苦过来的,还差点死在芦苇荡里,现在的日子不是挺好的?你也可以。
姚主编还叮嘱她,等待别人拯救是不切实际的,必须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力量不够的时候就默默蛰伏,等待厚积薄发,时机成熟了,就要看准目标,一击致命!
她最喜欢的就是那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真是相见恨晚,这世上居然是有人懂她的,真好!
所以,哪怕现在被小姨质问,她也是笑着的,她找了个非常合理的借口:“我去钢铁厂转了一圈,想看看能不能把抚恤金要回来,也好孝敬小姨啊。”
李华的火气一下就消了,还好,这孩子没白养,知道要钱孝顺她呢。
于是她问道:“你叔叔婶婶怎么说的?”
“不肯见我,不想给钱。我得想想别的办法。”李雪问出了一个埋在心里很多年的问题,“小姨,你可以让姨父出面去帮我要钱吗?钱要回来都给你,我不要,我就是不甘心,我爸妈的抚恤金,凭什么给他们啊,他们都没有养过我一天。”
李华无奈:“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婶婶的娘家爸妈是大领导,我有什么办法。算了吧,你有这份孝心就行了。”
李雪没觉得她婶婶的娘家爸妈是多大的领导啊,真要论大小的话,还没有姚主编的爸爸职级高呢。
难不成是有别的隐情?
是什么呢?她这些年一点自由都没有,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小姨全家的衣服,给他们全家做饭。
等到全家吃完饭,她还得把碗筷洗了,夏天烧好洗澡水,冬天要准备好泡脚的药桶。
一切忙完已经八九点了,然后才有空写作业。
即便如此,她的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优秀,那是她一天中唯一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她每天都分外珍惜,所以她学得很认真,很用心。
可惜她初中毕业就被迫学手艺去了。
现在再看,人家姚主编就上了个高小,结果还考上大学了,真是比她还努力还用功呢。
所以她不能再自怨自艾了,她得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于是她撒了个谎:“怪不得我听人说,我叔叔婶婶整天跟他们笑话你和姨父,说你们就是怂包一对,养我一场连抚恤金都不敢要,白瞎了姨父大领导的身份了。”
这话成功激怒了李华,她立马走过来,质问道:“谁说的?”
“小姨,这个你就别问了,总之,我昨天去钢铁厂那边打听的时候,不止一个两个这么说呢。再说了,我又不认识他们,你问我,我也说不出来名字啊,反正我见人就喊叔叔阿姨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李雪开动脑筋,准备让小姨和叔叔婶婶狗咬狗。
到时候小姨忙着跟叔叔婶婶吵架,估计就没有时间来破坏汤所长的婚姻了。
李华气得火冒三丈,立马冲出家门,找供销社打电话去了。
她的两个儿媳妇对她都是表面客气,背地里编排,她心里有数,但是这份表面上的客气已经足够了。
电话是大儿媳接的,听她讲明缘由,问道:“妈,你起码告诉我是谁说的啊,要不然我怎么去找人核实呢?”
李华反问道:“怎么,你知道了姓名,还能去找人当面对质吗?别人会承认吗?你只要找两个在钢钢铁厂有亲戚的熟人,拐弯抹角的试探一下不就知道了?”
大儿媳才不想多事呢,敷衍道:“那好吧,我今天问问看啊,不过我娘家妈妈最近生病了,明天我得回去照顾她,要是我今天问不出来什么,你就让老二媳妇去问吧。”
李华翻了个白眼:“那你记得跟她说一声。”
-----------------------
作者有话说:李雪的处境跟我小时候的处境差不多,区别是,她是小姨养的奴婢,我是亲妈养的奴婢。
这世上就是有一种人,她自己生为女性,没有能力向父权父权开炮,便把魔抓伸向了比她更弱小的女儿,打骂虐待,那都是家常便饭。
我这一生都在用来挣脱我妈带来的阴影和折磨,但是女儿又会天然的更容易看到母亲的苦难和挣扎,所以我摇摆过一阵子,直到去年年底,我弟弟结婚,我妈在明知我要养两个孩子,且孩子爸爸生病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开口问我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