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看大燕的字个个都觉得眼熟,但真要她辨认,她是辨认不出来的。
更何况,光认出来还不够,还得会写。
戚妤可不想一手字让人觉得不漂亮,所以找女师父迫在眉睫。
除此之外,她放在马车上的行礼昨日就被送到了昭阳殿,昨天没顾得上,今天倒可以好好整理一下。
戚妤的包袱不重,多放着衣物,还有一个木匣。
她将木匣抱出来,打开后,一百两黄金换成的一千两银票还好好的放在里面。
锦榕见此悄悄离开,再回来后抱了一个红漆雕花木匣,比戚妤手上的雅致考究许多,且锁头巧妙,很难破开。
锦榕姑姑道:“娘娘,用这个木匣装。”
戚妤接过匣子,边看边道:“姑姑太体贴了。”
她当下就将银票换到了这个匣子里,然后放好,这是她的私房钱。
虽然离开皇宫后她很快就能回家,但钱这东西么,自然是多多益善。
不久后,李昌到昭阳殿,求见她。
戚妤让人将李昌带到暖阁,她则先一步至此。
暖阁很小,在这里说话也不担心被人听到。
李昌见到戚妤,先是道:“奴才见过瑜贵妃娘娘,娘娘万安!”
戚妤亲自沏了两杯茶,她道:“快快请起。”然后让人将茶递给李昌,并让人给李昌搬个凳子。
陛下面前的红人,分量可不轻,虽不至于让她这个贵妃亲迎,但顺手给个体面何乐而不为呢?
李昌果然觉得舒坦,当下道明来意:“娘娘,小李子那人所做之事确实不地道,奴才已经将他所收的贿赂列了个账册,娘娘看看,可有什么疑问?”
戚妤接过账册,翻看起来,单单小李子一人去民间采选美人,从美人身上和其他地方就搜刮了五千两纹银。
戚妤震惊的无以复加。
小李子可仅是一名得李昌看重的太监啊。
当然,其中不乏美人们主动给的,光周妙茵一人除了将自己的一百两黄金如数奉上后,又给了小李子八百两纹银,其他美人给的少,可也不下一百两。
怨不得小李子昨日在偏殿会为周妙茵说话,也怨不得明知她特殊,她的马车还是被挪到最后面了。
对比起来,戚妤觉得自己真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不过小李子栽跟头还要归咎于明明他们的身份已经反转了,小李子仍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就算没有李昌动手,戚妤也会亲自找出小李子的错处。
李昌今日来自然不是让戚妤看看小李子从中赚了多少,而是道:“娘娘,这五千两白银奴才已经换成银票,如今全数奉上,小李子也会得到应有的教训,您看这事……”
李昌将银票整整齐齐码在桌上。
戚妤没有看向桌子,笑道:“自然算完,有劳公公了。只是这些银票您还是收回去吧。”
李昌起身,同样没有将视线放在银票上,往后退了一步:“娘娘放心收,这些银票不算什么。”
说完便请辞离开,不给戚妤拒绝的机会,戚妤只好让宫娥送李昌一段路。
她则看着这些银票有些犯愁。
戚妤思索了一会儿,吩咐道:“这些银票就搁在这不必收,让人无事不要来暖阁,今日之事也不要传出去。”
宫人称诺。
没两日,锦榕就找好了女师父,戚妤将早上和下午的空闲时间全都利用了起来。
锦榕说的秋千和纸鸢也只能等将字认的七七八八再玩。
太后只是太后,戚妤她们不需要每日都去请安。
因此即便太后传了裴夫人进宫,戚妤也没有和裴夫人碰面。
不过正常请安,她们也是碰不到面的,请安时辰是在天刚微微亮,而女眷入宫,则只会在上午到。
乌时晏连着几日没来昭阳殿,锦榕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让人悄悄打探了皇帝的行踪。
这日,戚妤在练字,锦榕姑姑进来道:“娘娘,陛下刚去了长信殿,您要不要去看望一番太后?”
戚妤摇了摇头。
大抵是赵婉仪进宫了,不然乌时晏也不会去太后那里。
她要是去,那可真是太热闹了。
戚妤问:“长信殿可有旁人在?”
锦榕道:“太后娘娘传了裴夫人进宫,娘娘您或许不知道这个裴夫人……”
戚妤笑着听她讲述关于赵婉仪的事。
“奴婢虽未见过裴夫人,但听说裴夫人长的极好,但在奴婢心中,没人能比得过娘娘。”
戚妤心里软的一塌糊涂:“姑姑也是最好的姑姑。”
话音刚落,便有宫人禀报,佩玖回来了。
佩玖被领进殿内,戚妤将她上上下下看了一遍,见无碍,又问了几句,得知她那日在温室殿外跟着一个太监离开后就被交由一名姑姑学宫规,没受什么苦楚便放心了。
佩玖抬头看了一眼戚妤。
佩玖觉得自己的变化就很大了,整个人沉稳了很多,不再咋咋唬唬,但见到戚妤才明白自己的变化还算小。
戚妤将佩玖交由锦榕带着。
毕竟是在宫外就跟着她的人,且佩玖没有家人,真放出宫还不知道在哪儿为奴为婢,不如做昭阳殿的大宫女,出了昭阳殿也有人给三分颜面。
戚妤见到佩玖,觉得暖阁那叠银票可以过明面了,便对锦榕姑姑道:“姑姑,陛下从长信殿离开,可以派人以本宫的名义将陛下请来昭阳殿。”
锦榕笑弯了眼,连忙称诺,不给自家娘娘改变主意的机会。
她可是最盼着贵妃娘娘有一颗争宠的心。
佩玖随锦榕姑姑退下,离开前她发现戚妤身边一片静谧,宫娥都尽量不发出声音。
还未等她询问,出了殿,锦榕姑姑就指点她道:“娘娘喜静,不喜人废话。”
佩玖眨了眨眼,隐约知道戚妤一路上为什么对她和其他美人爱答不理的。
能入选的姑娘,平白得一百两黄金,可以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自然按耐不住心中的雀跃,与人在一起就爱说说话。
戚妤若喜静,能理她们才怪,不发脾气都是她涵养好了。
不,现在应该称娘娘了。
第5章
乌时晏午后方至昭阳殿。
戚妤上前行礼,扫了一眼发现李昌并不在他周围,含笑屈膝道:“臣妾参见陛下。”
乌时晏抬手,两人一起进入殿内。
戚妤跟在他后面,见他自进入殿内后一言不发,便问:“陛下到昭阳殿却不看臣妾一眼,是因为今日见了赵姑娘?”
乌时晏看向她,眉头皱起,此时他也发现戚妤早早挥退了伺候她的宫人,而他带来的人,侍立在外间。
自然这句话只有他们二人听到了。
他摩擦起手上的扳指。
戚妤见他如此反应,不由一笑:“臣妾失仪,和陛下开了句玩笑。”
乌时晏扫了她一眼:“无碍。你今日找朕,所谓何事?”
戚妤抿了抿唇,脸上的笑意收了几分,眉间也带了一抹愁绪,正色道:“本来不想让陛下烦心,但这件事臣妾实在拿不定主意,便只好让人去请来了陛下。”
“请陛下随臣妾去暖阁。”
路上,戚妤将小李子的事简单跟乌时晏说明了,当然,有关李昌的,自然一句带过。
李昌让她放心收,她却不敢放心,李昌是多少年的老狐狸了,即便相互给了笑脸戚妤也仍是谨慎,怕李昌给她挖坑。
戚妤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跟李昌对上,提起他自然会模糊些事。
但乌时晏不傻,他能稳坐帝位,让天下呈现一副海清河晏的盛景,对各方势力的平衡以及人心的把控都称得上绝佳。
小李子有问题,李昌在此之前真的不清楚吗?
将银两送到戚妤手上,是拉拢戚妤还是拿捏戚妤一个把柄,亦或者两者都有?
权宦和后妃牵扯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在宫中织出一张密网,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乌时晏稍微一思索,便明白了戚妤的态度。
她不想与李昌有利益瓜葛,不想卷入这些东西。
五千两银票于她而言着实有些烫手,这才想在他面前过个明路。
银票还在桌子上好好放着,戚妤道:“这银票在昭阳殿放着臣妾心里不安稳,不如由陛下收走?”
乌时晏知道这是戚妤百般思量的结果,不然也不会踌躇这几日了。
因此并不过分为难道:“此事朕心里有数,这些银票你拿着。”
“臣妾受之有愧。”戚妤自然是拒绝。
乌时晏见此摊手:“那朕也没法拿走。”
他身为皇帝,双手拿银票或让旁人收走算怎么回事?
五千两于旁人来说很多,但对他来说不过是私库里的一件珍玩。
戚妤闻言唇角不禁扬起,顿觉乌时晏生动了许多。
有一部分是他不要银票的大方,很能博得好感,更大一部分是让人觉得他沾上了活人味。
戚妤第一次见乌时晏时,只觉得他目光阴鸷,手也冰凉,有一种苍白鬼气。
但几次相处,发现他并不凶残,也不漠视人命,只是古怪了些,不过也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