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公公回头看向美人们,视线落到戚妤身上,数十个美人,他唯一看好的只有戚妤。
众美人走过宫道后,被引到一处偏殿静候,
偏殿的宫娥一问三不知,周妙茵悄悄给宫娥塞了银子,问她们何时才能面见皇上,宫娥将银子收下,仍低着头什么也不说。
美人们见此不由失望,周妙茵的语气带上了气急败坏。
恶狠狠瞪了一眼宫娥。
戚妤看了一圈偏殿,发现正东边用几层帐幔做帘子隔开了偏殿,帘子还是放下的,便不在意地扭过头,去找水喝。
戚妤的五感不错,看的远听的细,因此她不喜吵嚷,慢慢就容易忽视一些事,常让人觉得高傲迟钝。
因原剧情中,她就是作为替身放在乌时晏身边,十足的工具人属性,这些缺点作为女配也算不得什么了。
不容易横生波折。
戚妤听到帐帘后两道低声说话的声音。
其中一道正是已经离开的小李公公。
他态度谦卑,不一会儿,另一个人许是也满意,赞赏了小李一句。
紧接着,两人便离开了帐帘后。
戚妤这才往帐幔隔开的方向看去,她静静喝完水,将水杯放下,便往那个方向走去,很明显,帘子后还有空间。
另一边,周妙茵与一美人低声争执起来,周妙茵气愤地跺着脚,绣鞋上的珍珠闪着漂亮的光泽。
戚妤被晃了一下眼,微微分神后再次将目光移到放下的帘子上。
她的目光似能透过帐帘,直看到里面。
戚妤伸出手,刚碰到帘子,就见一只修长漂亮,骨节如玉的手从里面掀开了帘子。
他手上的青筋淡淡,指甲圆润,明明像是养尊处优许久的男子,手指上却带着去不掉的疤痕。
戚妤微微仰头。
帘子半掀,里面站着人也显露了出来。
是个身形高大,却有些削瘦的男子,一双眼睛阴鸷沉郁,似飞鹰紧紧锁定游鱼,目光落到戚妤脸上不曾有移开的痕迹。
偏殿内的众人见到男子绣有龙纹的玄色长袍,又见宫娥下跪请安,纷纷跟随,云云呼皇上。
又有美人的手抚上发髻腰饰,悄悄整理着。
戚妤想,许是方才周妙茵的动静,她才没听到帘子后的脚步声,不知道自小李公公离开后,又有人来到了帘子后。
一天之内,她不仅见到了女主,还见到了男主。
戚妤低头,想先行礼,却被方才瞧的仔细的手托起了下巴。
她目光稳稳往下看去,没有直视圣颜,任由对方打量。
他问:“她是谁?”
后赶来的小李公公话中带着喜意:“此女名唤戚妤,河东郡人,良家子,父母世代种田为生,只可惜双双没有福气,早亡,奴才找到戚姑娘时,她寄居在舅母家。”
捏出来的家世小李公公在最初就跟戚妤对过不下十遍,为的就是不与赵婉仪的赵家攀上丁点关系。
若戚妤有半点是赵婉仪姊妹的可能,那皇上是留还是不留,是不是还得将人送回到裴夫人身边,博裴夫人一笑?
那他们大费周章将戚妤带到皇上面前可就白费了一番功夫。
他们料定戚妤也会跟着隐瞒,毕竟都走到这一步了,谁不渴望帝王家的荣华富贵?
戚妤确实不会戳破此事,她是突然出现在河东郡,十八岁之前一片空白,有人给她一个挑不出错的身份,她高兴还来不及。
原书中,“她”就是作为女主的替身,被男主养到宫里,等时机成熟,将“她”与女主身份互换,“她”则顺理成章病逝在裴府。
这是戚妤要完成的剧情。
而她的系统,是个只能识别任务进度,等到任务进度一满,才会将她送回去的小废物。
除此之外,其他功能一概没有。
这一路上,戚妤看似在分神,实则给系统写了一篇又一篇投诉信。
现如今,她已经勉强接受现实,毕竟原书中替身没遭一丝罪,在宫中是宠妃,被换到裴府,还得了一个温润如玉的夫君,只可惜为了避免在枕边人面前暴露,非得病逝假死不可了。
假死的替身女配拿着这些年积攒的财富,成了隐形富商,衣食无忧游历天下,只除了没在京城出现过,但在番外中还冒了次头,证明活的好好的。
乌时晏收回了手,留下一句:“将她留宫,封妃。”
便准备拂袖离去,那样子,其他人也像是不用看了。
其他美人见此哪坐得住,离周妙茵最近的美人拽了拽周妙茵的袖子,周妙茵脑子一热,声音娇的直想让人软了心肠,她柔柔地唤了一声:“皇上。”
小李公公早收了周妙茵的银子,戚妤对此心知肚明,而周妙茵也铁了心想进宫。
相处的这么些日子,虽然戚妤鲜少开口,但对这些美人还是有些了解。
周妙茵虽是商贾之女,但家中庶子当道,若周妙茵此番无功而返,就要草草嫁个比她大二三十岁的当地官员。
所以明知皇上不近女色,她仍要试试留在宫中。
小李公公道:“皇上,若只戚姑娘一人……那里恐不好交代。”
只留这么一个相似的人在宫里,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
乌时晏离开的脚步蓦地一停,他自然知道小李子指的是谁,眉梢微拢,随手指了几个人:“她们也留下,其余事李昌来操办。”
几个人中周妙茵赫然在列,她面露惊喜,虽然不知道皇上和小李公公在说什么,但能留下就是好的。
一路上她撒的银子,几乎是孤注一掷要留在宫里,已经断了回去的路。
一时间,周妙茵看戚妤都顺眼了不少。
但从方才的话中不难判断出,戚妤一枝独秀,初封便是妃位,她们是怎么都赶不上的。
周妙茵眼神不由复杂起来。
乌时晏抬步离开,戚妤不期然与小李公公的视线撞上。
小李公公一路上审视的目光在此时已经转变为恭敬谨慎。
他连忙走近,笑脸相迎道:“姑娘可唤奴才小李子,一路上有哪里得罪过姑娘的,还烦请姑娘大人不记小人过,轻抬手放奴才一马。”
戚妤漫不经心移开视线,脸上一丝笑意也无。
摆明了不好相与。
作者有话说:
----------------------
第2章
小李子仍是笑着的模样,是他们送进宫的人,无论如何也翻不出他们的五指山。
因此他并不怕戚妤的脾气,这也是李昌公公赋予他的底气。
未被选中的美人失落不已,很快离开了偏殿。
殿内只剩戚妤、周妙茵与两位美人,分别叫吕舒和邓月槐。
吕舒和邓月槐对这个结果也是喜的,她们都是小户人家的姑娘,进了宫,吃穿不愁不说,还不用干活,自然是乐意留下。
吕舒便是方才拉周妙茵袖子的人,与周妙茵关系颇好,周妙茵也照拂吕舒,大概是她走第一个位置,就让吕舒走第二个位置。
而邓月槐则是与周妙茵争执的人,邓月槐是个急脾气,方才吕舒挡了邓月槐,邓月槐自然拉着吕舒不服。
周妙茵为吕舒出头,就与邓月槐对上了。
三人都有一副好相貌,周妙茵自信明媚,吕舒楚楚动人,邓月槐娇蛮可爱。
戚妤看着三人,想着,四个人也够凑一桌麻将了。
大燕没有麻将,但图纸简单,她可以画出来,再交给工匠做出来。
四人在偏殿没呆多久,就出现了几名宫娥与一位人人都畏他敬他几分的宦官。
此人正是李昌。
面白无须,目光精明,但五官神态看着和善极了。
李昌公公道:“周美人,吕美人,邓美人,请三位美人随宫娥去往披香殿。”
戚妤抬眼,听出来这是方才与小李子在帐帘后说话的人。
而后他又离开去请来了乌时晏。
只怕那帐帘从里面看,能清晰看到偏殿内众人的模样。
所以她准备掀开帘子的时候,乌时晏就看了她有一会儿了,直至她有动作,这才先一步掀开帘子。
周妙茵不明白了:“为何叫我们美人?”
李昌笑道:“这是皇上刚封的位份,三位美人到了披香殿,自有宣旨的太监来宣旨,奴才在这里先贺喜三位美人了。”
邓月槐忙道不敢当,视线转到戚妤身上:“公公,不知戚妤初封的位份是?”
李昌眼皮抬也没抬:“邓美人方才没留心皇上说的话吗?戚姑娘自然初封便是妃。”
妃与美人,中间隔的可是天堑。
邓月槐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周妙茵与吕舒也止了笑意,不明白陛下为何只看上了一位木头美人。
还是个得势便张狂的,连小李公公都不放在眼里。
李昌说完这句,又看向戚妤,转眼便和气了起来:“戚姑娘,陛下如今在温室殿,要您过去伴驾,您看?”
戚妤道:“请公公引路。”
李昌道了声请,便领着戚妤往温室殿走。
一路上,李昌也介绍了温室殿,历来是皇帝冬季取暖的寝宫,不过陛下身体畏寒,所以现在也没挪出温室殿。
他们经过花园,戚妤看了眼开的正粉的桃树,对乌时晏的畏寒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昌有意与戚妤保持友好的关系,便透露了些信息,他道:“陛下一年到头有九个月都是在温室殿中度过,手炉暖炉常伴身侧,陛下不喜浓香与血腥味,姑娘即便受伤了也万万不要在陛下面前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