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服气的,是她手上的功夫竟然一丁点都没落下, 重新当上纺织女工, 还是那么的眼疾手快,每小时断头数少的惊人。
周围的工人全都发出叹服声:“秦厂长可真厉害!”
“怪不得这姓秦的家属能当上厂长。”
“如果没有这姓秦的家属, 这纺织厂不一定办得起来。”
“厉害厉害!”
听着周围人的赞扬,李师傅备受鼓励,小声跟周围人说:“这是我带出来的徒弟。”
“李师傅您可真厉害!”
“名师出高徒啊!”
秦想想从车间出来, 在心里感慨难道她一辈子就跟纺织厂扯不开关系了吗?在未来, 开私人服装厂更有经济效益。
纺织厂赚钱能力弱, 以后大量的纺织厂亏损倒闭,而服装厂是高附加值的行业,一块同样的布料,做成两款不同的衣服,哪怕消耗的布料相当, 但是价格却能相差五到十倍。
等以后大家穿得起衣服了,对服装款式也挑剔起来, 愿意为款式设计好看的衣服付出更高的价格。
纺织行业迟早会没落。
不过现在大家连衣服都穿不上,当然是纺织厂更重要。
秦想想:“既然是我当厂长,那我要做一些改革,尤其是车间女工, 以后机器出现问题,呼叫机修工,不能再使劲儿敲机器,全都改成举牌。”
“出现故障举红牌。”
当初秦想想在车间里就挺烦这个,原本车间机器轰隆声大,而女工为了让机修工注意,更是使劲儿敲机器发出巨大刺耳的动静,听得人全身都不舒服。
“秦厂长,咋个就要改规矩了?我听老师教,也是得敲啊,这样敲着多顺手,举个牌,举半天都没人发现。”
“对啊,还是敲机器方便。”
“其实举牌也好,在车间里待久了,耳朵都听不见声音,尤其是这敲机器的动静也忒大声了点。”
秦想想:“也是为了保护大家的耳朵。”
尤其是保护她厂长秦想想的耳朵,可不想每次下车间听那些刺耳的敲机器声。
“以后文明生产,不要破坏国家机器,咱们有些机器是进口的,不能乱敲。”
除了规定以后女工们不能敲机器,要举红牌报错外,秦想想也要求给不少岗位戴口罩,免得把浮尘棉絮吸进鼻子里,很不舒服。
“少了敲机器的声音,一整天耳朵确实舒服多了……”李师傅有句话没有说,机器损耗也少了点,“得亏咱们厂是新建的,女工大多是新人,你要去老纺织厂让旧人改革,哪怕你是神仙厂长你都改不了一丁点。”
“老工人形成了习惯,她改不了的。”
秦想想:“只要想改,肯定能改。”
“越是老资历,哪怕你是厂长也奈何不了他。”李师傅笑着摇摇头,她不是个守旧的人,倒是喜欢做改变。
李师傅拍拍秦想想的肩膀:“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当厂长,工厂才有‘生气’。”
“都是年轻人,都有蓬勃的生命力。”
秦想想笑着摇摇头,觉得李师傅想得太好了,她们这些新厂也有很多的问题。她是个咸鱼,她一个咸鱼懒鬼知道懒鬼的心思,军方家属安置那边想得好,开了纺织厂,可以为军人家属增加就业。
但是家属没有穷苦家出身的女工费心卖力,很多人丈夫工资足够,不愿意吃车间的苦。在家里当家庭妇女,也有当家庭妇女的好处,除了经济上受制于人外,也必须得承认日子过得还不错,当然,这一点就全靠她家男人的良心。
他们海军大院愿意来纺织厂当女工的并不多,家庭条件差一点的才来赚钱补贴家用,但凡好一点的,都不愿意那么辛苦,男人也不准她们出来赚钱。
好几个报名的家属,秦想想猜测她们待不了几天了。
还得她来当个坏人。
“秦厂长,我上不了夜班,给我排早班吧。”
“我也是,我们都要上早班,你想想办法,区分早晚夜三个班工人算了,让上夜班的专门上夜班,大家熬通宵受不了。”
秦想想:“这个我也没有办法,没有人愿意一直上夜班,只能大家分摊着干,如果受不了的,那就转长日班工作。”
“白日班工作岗位人满了。”
秦想想一摊手:“那没办法,我也没辙,能干的下就继续干,干不下可以去人事处登记完了直接走。”
家属里面一群人互相望了望,全都很犹豫,真的打退堂鼓的也有,可是想想一个月多五十块钱,一年最少都是六百块钱,还经常能拿到工厂福利的布料,不少人又舍不得走。
“那我走了,我还是在家里待着吧,年纪大了,受不了上夜班。”
“我也走了。”
留下几个年轻的,互相看看,选择坚持住,她们一是为了钱,二是为了布料,都还年轻,都想多赚点钱,给自己多做几身漂亮衣服。
纺织厂机器开始二十四小时连轴转。
高蓉连续上了三天夜班,这个强度让她有点吃不消,但是白天有大量时间补觉,同时上完三天班还有一天休息的时候,她又觉得还算可以,能咬牙坚持下去。
一轮循环十二天,其中只要上三天通宵夜班,还算熬得住。
休息的那一天,高蓉对着林秀琴大倒苦水:“在车间工作真辛苦,我还在技术含量最高的细纱车间,哎呦可没累死我,也就是以后每个月六十块钱的工资能留住我。”
高蓉抱怨的时候还带着三分炫耀,六十块钱的工资,比林秀琴高了起码两倍,她是家里除了公公外,工资最高的那个。
林秀琴:“你不是学徒工吗?”
“对,但我这个月能拿四十,我在细纱车间,我要是转正了,我就有六十块钱,师傅说我干得好,我能多拿钱。”
林秀琴嘴角抽了抽,眼底藏着微妙的讥嘲,这个高蓉实在是个极品,又爱占便宜,又是个伏地魔,你说她偷懒吧,她说自己在工厂里能评优。
真是倒反天罡。
别说是林秀琴,就连秦想想都觉得高蓉这个人很奇妙,之前她又嚷嚷着受不了要干早班,又抱怨下车间辛苦,但她在车间里干活很卖力,也不偷懒,哪怕秦想想也挑不出她什么错处。
在这一点上,秦想想是欣赏高蓉的。高蓉做事不贪快,也做的细致认真,从质量上来说,她属于中上层女工,年底若要评优秀女工,她真的能去拼一拼。
林秀琴:“你们工厂现在有什么问题?”
林秀琴自己是学纺织专业的,她觉得自己肯定比得过这个年代的所有人,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当纺织厂厂长,哪怕纺织厂根本没有出息和前途。
到了八(-)九十年代,大批大批的纺织厂倒闭。
秦想想这个纺织厂最初目的是做军布,那么到了八十年代大概率经营不下去,因为百万大裁军的影响,所需军布越来越少,秦想想哪怕此时是风光无限的厂长,未来也要落得个下岗再就业的场面。
林秀琴过去听过不少老纺织厂的故事,八()九十年代,国营纺织厂大批量经营不善倒闭,厂长都带着去路边给人擦皮鞋,也有的女工在旁边卖凉茶,让人唏嘘。
可这些 都是十年后的事情,至少七二年的国营纺织厂效益非常好,所生产的纺织品仍然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黑市上的布票比猪肉票还要值钱。
高蓉:“我们工厂里什么问题都没有,楼上那个小秦,她管理能力很不错,我之前也嫌弃老女工敲机器让我耳朵难受,现在全都改成举牌,真的,安静多了。”
“举个红牌省力气。”
高蓉羡慕道:“这个秦想想真的是命好,长得又漂亮,家庭条件又好,嫁的男人也很不错,真是个让人羡慕的女人。”
林秀琴开口道:“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有些人看着家庭和美,实际不然。”
“可我们秦厂长就挑不出什么毛病,人家确实条件好啊,嫁了个军官,她丈夫长得很英俊。”
林秀琴压下上扬的嘴角:“万一她男人有那方面的毛病呢?”
作为原书的作者,林秀琴很自信秦想想的丈夫黎剑知不是个正常人,哪怕是现实的军官“黎剑知”,快四十岁还娶不上老婆,生活作风又很“精致”,这样的男人大概率是个同性恋。
不是同性恋也是性冷淡。
秦想想等同于当了个“同妻”,这日子也就表面好看,她内心的怨气又有谁能知晓?
高蓉好奇道:“你是指哪方面?”
林秀琴道:“遇见长得越好看的男人越要小心,可能这些男人,他好男风,他不爱美女,他喜欢男人。”
高蓉:“啊???!!”
林秀琴的声音震耳发聩,惊掉了高蓉的下巴,她真觉得不可置信,同时有点看不懂眼前的林秀琴。
她以为林秀琴想要嫁进大院当军官太太,于是她就举秦想想的例子,意图让林秀琴羡慕秦想想,这样林秀琴会更加讨好自己。
可林秀琴现在在说什么?她难道在暗指秦想想的丈夫喜欢男人?
林秀琴:“你留心多观察观察,肯定能明白其中的微妙。”
高蓉麻木地摇摇头,她觉得自己不明白,两个男人搞在一起,这可能吗?
可她想想又觉得有点刺激。
林秀琴:“如果你们纺织厂出了什么问题,你可以向我来请教。”
“没有人比我更懂纺织。”
等纺织厂出现问题,她的存在,就是神兵天降,力挽狂澜。
第106章 通融 她感觉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变化。……
和林秀琴说完话后, 骑着自行车再回到大院里,高蓉看着一个个巡逻的士兵,她的目光不由得有些疑神疑鬼了起来。
这男人也能喜欢男人?
林秀琴让她“留心观察”。
难道林秀琴作为一个护士, 她知道一些奇奇怪怪的秘密?
“高蓉, 你帮我去卫生院拿点药, 我觉得不舒服。”坐轮椅的奶奶指使孙媳妇高蓉去家属院附近的医院拿药, 在苟老太太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她总要找人拿点止痛药。
高蓉点点头, 医院离家属院近, 每天都有军医和几个卫生员值班,当然无论是军医还是卫生员, 都是男的,她走到医院门口,今天值班的是个橄榄球头型, 带着银丝边圆框眼镜的男军医, 姓张, 今年二十七岁,军医大学毕业,还没结婚,这家伙有点秃头,两鬓染上了白头发, 他刚毕业分配到这边来时才二十三岁,那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三十五六的人, 现在依旧如此。
“张军医,我家老太太喊我来拿点药。”
张军医点了点头,给拿了点普通的药,而旁边值班室里, 则有两个年轻男卫生员在嬉笑打闹,两人都是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
其中一个男卫生员突然从背后抱住了另一个男卫生员,一个人笑着让他放开,另一个偏偏不放手,两人如同掰手腕一样,发出一些不明所以的声音、
两人都穿着军装,身材瘦高,一双腿细直直的,比女人的腿还要纤细好看,打闹时露出来一段脚踝,很白。
“你放开我!”
“我不放!”
“你叫我一声哥我就放过你。”
……
两人笑着打闹,明明是充满兄弟战友情的温馨场面,看在高蓉的目光中却渐渐变得诡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