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想想上前跟阿姨聊了几句,发现这沈阿姨对经营小本生意很有自己的那一套“察言观色”功夫,她对邻里很熟,并且也熟知季节,天气之类的带来的销量波动变化,每次都会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每天豆腐的量,确保不剩下不浪费,天天都是新豆腐……
秦想想:“这应该算是‘菜市场经济学’吧?”
除了这个沈阿姨,另一个则是百货大楼卖被套的白大姐,据说这白大姐家里很穷,夫妻俩努力攒了一点小本钱,才决定做这个小本经营。
他们在百货大楼租下了最偏僻没人要的位置,那个角落没有人流量,就连百货大楼经理,都劝说他们不要租……白大姐夫妻俩还是咬咬牙租下了。
租下之后,白大姐特别主动站在百货大楼门口跟人推销,逢人就笑,碰见顾客有需要,她就上前搭把手……但是几天下来,根本没卖出几件货。
旁人就说她傻……人家不买你的东西,你还跟人笑什么笑。
然而,白大姐仍是坚持笑脸待人,遇上人需要帮忙,都热切搭把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奇迹就来了,很多人家里需要更换被套,第一个就想到她。
这白大姐的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
“这沈阿姨,这白大姐……这些都是天生的经商人才,人家想不赚钱都难。”
秦想想寻思着:“跟着这些人学做小生意,虽然不一定懂学院派的经济啊管理类的知识,但是跟人家学着做市场小生意,绝对亏不了。”
“能赚到钱就行,咱们学校起码也不算是‘误人子弟’。”
在八十年代,大部分人的服务意识都很差,从来没有“顾客是上帝”的想法,这种思潮还在萌芽当中,毕竟往上数个几年,“不能随意殴打顾客”才是很多人的共识。
哪怕在以后,明明知道要把顾客当上帝对待,要笑脸迎人,要经常给出小恩小惠来维持老客户之间的关系……道理都懂,但很多人当老板仍然做不到。
“把这沈阿姨,还有白大姐都请到咱们商学院当老师吧,一个是‘菜市场经济学’,一个是‘销售经济学’……”
“校长——”
此时才毕业没两年,和秦想想同一届毕业的筹建组副组长温成康几乎要崩溃了呀。
“校长,咱们能不能找点专业的人才,有文凭有学历的,最好是大学教授,能把人请过来上课就好。”
秦想想:“……”
经济学管理学的对我们不屑一顾,目前都隔岸观火,或许有人愿意,但都不情愿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怕成为众矢之的对象,更怕最后落得像个笑话。
“大学教授是吧……好,我找。”
秦想想决定来一个反向思维,那些搞经济管理的不来是不是?那么我找其他专业的!
听说首都就有一个搞核物理的,八十年代初去米国硅谷参观回来,明明原本是个学术天才,偏偏他就受刺激不想搞学术,他想经商了!但是经商又没半点天赋(X)……这类人才智商高,懂技术,而且还向往经商,书本学习能力极强,他们应该主动学了经济和管理类的课本知识,只是实战销售面对客户面对市场的能力不行……
沈阿姨白大姐这类人才,懂直接面对市场销售,缺乏书本商业管理系统知识。
而这个搞核物理的,身上懂技术,又学过经济管理知识,奈何经商实战不行。
这两类人才凑在一起,也算是“中和互补”。
秦想想:“……我真是个天才。”
秦想想自己也很心虚,但是先凑一套草台班子再说,有技术,有销售?至少能赚到钱……起码这个学校不亏本。
这么想着,秦想想给沈文博教授打了个电话:“沈教授,我想请您帮个忙,您是否认识一些‘不务正业’的高学历人才,比如您的老同学啊,朋友学生啊,或者是认识的其他学校教授……”
“‘不务正业’?”
秦想想:“就好比,之前好好搞着化工,突然着了魔一样想要做买卖经商赚钱的。”
沈教授:“……”
秦想想的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沈教授,“有,还真有不少!”
第333章 实至名归 秦想想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
沈教授给秦想想推荐了三个人, 第一个人选,叫姜国华,曾经是交大自动化院系的副教授, 自从八十年代初, 前往米国参观过米国汽车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 他就迷上了人家那边的“无人工厂”, 认为未来就是工厂无人化,全机器自动化操作, 认为国内未来, 工厂也会大量推行自动化,无人化。
姜国华心里有了概念, 便辞职创办公司,并且尝试去罐头厂,为罐头厂设计了一款自动处理黄桃生产线……结果机器效果太差, 维护成本过高(机器成本足够雇两百个女工手工十年工资), 最后项目胎死腹中, 本人债务累累。
秦想想:“……这?????”
这还真是不作不会死,做了就会死,原本一个好好的教授,图啥呢。
如果他是个秦想想这样的咸鱼懒鬼,估计就不会失败了。
沈文博:“听说这姜国华现在日子过得不是很好, 帮人家维修机床还债……都不愿意见老朋友,这会儿不少准备辞职下海的人, 都以他为戒。”
“你如果邀请他去你们飞燕工厂——可能他应该愿意吧。”
“他们这些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其实还应该像秦厂长您这样的企业家学习。”
秦想想咽了咽口水,沈文博还不知道她是打算请人来当“商学院的老师”,不过, 就连秦想想自己,都觉得事情开始往十分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秦想想记录了一下姜国华的联系方式,给标上“自动化”教授的标签。
沈教授介绍的第二个人则是朱崇贵,这个更厉害,曾经是中科院物理材料专家,也是辞职下海经商。
这个朱崇贵也跟姜国华差不多,他依靠自己的材料学知识,并且据说!据说他还做了前期市场调研,觉得市面上的“菜刀”性能不行,不够锋利耐用。
“菜刀,每一个人家里必不可少的东西,我选的这个方向,绝对市场广阔……大家家里都需要一把又锋利又耐用的菜刀,不用经常磨刀,拍蒜拍黄瓜更是轻而易举。”
带着这样美好的期盼,朱崇贵研制了一种高性能菜刀,认为他公司所制作的菜刀,比市面上所有的菜刀都要好,然而,定价也是普通菜刀的“五十倍”。
“虽然是贵了点,但是这把刀能用几十年!”
朱崇贵这个人,脑子也比较轴,认为一定要使用“好料子”,做到“高性能”,成本就那么高,也不能卖便宜了……最后,最后的结局大家肯定能猜得到。
“他之前天天在菜市场跟人推销,说自己菜刀的高科技含量……最后被人当成骗子赶出菜市场。”
秦想想:“……”
“他还用黑板,在上面写满了物理学公式,试图让周围人能明白他菜刀的价值,但是没人听他的。”说到这里,沈文博也不禁苦笑了几声,他心想,自己曾经如若不是碰上了秦厂长的“点拨”,恐怕他也是这样脱离群众的知识分子。
秦想想:“我倒想亲眼看看是把什么样的好刀。”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中科院物理材料专家研制出来的超出市场五十倍菜刀价格的——“菜刀”!
给她家死鬼男人买这么一把菜刀,看看他厨艺能否有所上升。
这些教授,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创业道路,简直比看小说还要精彩。
第三个人,则是沈文博曾经的老同学,孟凌云,是个化工天才,毕业后被分配在国营油漆厂,他不太适应国营的体制问题,非常想要创新改进材料,而厂长觉得他过于异想天开胡来。
沈文博:“他前段时间跟我联系,想要辞职下海经商,老婆孩子不答应,觉得他一把年纪没必要再折腾,现在还没做下决定。”
“大概就这么三个。”
秦想想声音有些微微颤抖:“好,好,谢谢沈教授您给介绍的人才。”
这何止是“人才”,这简直就是“卧龙凤雏”!
挂了电话,秦想想深深地吸一口气,给自己做一些心里预设,然后鼓起勇气,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毕竟以下三位:
1、上海交大自动化教授。
2、中科院专家。
3、国营大厂化工天才。
无论哪一位说出来,至少也是“名声赫赫”,这足够有“智商”,也有“学历”了。
秦想想唏嘘:“总感觉我在和死鬼男人一样,制作一锅乱七八糟的菜。”
她现在开始打开潘多拉魔盒,首先联系姜国华。
“姜老师,您的自动化流水线好,太好了,只不过面对国内现下的环境,显得太过于超前,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咱们国家现在人工成本太低了,全机械化生产暂时派不上用场,绝对不是您的思路有问题……”
“我们‘商学院’就需要有您这样‘超前’的好老师,来教一教学生‘技术的边界’在哪里,让技术,符合时代特色,得让技术弯下腰干活……”秦想想一通胡诌,化身大忽悠,邀请姜国华加入“商学院”这一锅黑暗料理之中。
姜国华一脸茫然,他脸上还带着油污,成天最是失魂落魄,不愿意见曾经的朋友,也不愿意接受惨淡的现实,还琢磨着自己究竟错在哪?究竟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现在却有一个人,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情真意切”邀请他去当老师。
并且是——“商学院”的老师。
事实上,姜国华觉得电话另一头的人已经疯了,如果她不说自己是秦厂长的话,自己早已经把她当成疯子看待。
“商学院?你,唉,我……我一个搞自动化的,我能去商学院教什么?教怎么让生产线自动破产吗?”
秦想想努力捂住自己的嘴,差点儿笑出声,心想这教授挺幽默的嘛。
真要有这本事就好了。
她用脚经营这么多年纺织厂,都还没有破产。
秦想想:“姜老师,没错,我们商学院就需要您这样懂技术的一流人才!”
“……那好吧。”姜国华还是比较愿意去当老师的,毕竟他现在已经落魄成这样了,本来也是别人引以为戒的嘲讽对象,也不怕其他的。
不过……这个商学院真的没问题吗?
姜国华去联系沈文博,问起这位秦厂长是否是传说中的秦厂长。
“是,是我给秦厂长介绍的你,人家那边需要人才。”
姜国华懵逼了呀:“老沈啊,这么多年来,我仿佛第一次认识你,原来你才是最疯魔的那个人。”
人家创办商学院,你给介绍我,这得多大仇。
“什么?”
姜国华:“你介绍我去当商学院的老师?你怎么想的啊?”
沈文博:“??????什么?!”
联系完了第一个,秦想想趁热打铁联系上第二个,第三个,油漆厂孟凌云那边比较容易,人家早就有辞职下海的冲动,秦想想一说商学院,他就决定过来见见世面,尤其是听说了沈阿姨和白大姐这样的“商业经济人才”。
而朱崇贵,则在电话里,仍然带着知识分子的倔强,试图跟秦想想说明他菜刀的“价值”,并且认为秦想想是个大学生,听得懂物理公式,“我这把刀,绝对值这个价!”
“凭什么他们认为不合理啊?凭什么说我是骗子啊?我懂真正的科学!”
秦想想:“……”
一个中科院的物理材料专家向自己兜售菜刀,实在是令人感到“大汗淋漓”,真是汗流浃背了。
“朱教授,要不,您把菜刀拿过来让我们看看,听您嘴上这么一说,我觉得这菜刀肯定是好东西,估计是卖法不对,这样吧,您不如就来我们学校,来教教学生,怎么把‘挂在天上的技术,落实在凡间的地上’,菜刀,多接地气啊,凡间家里人人都需要有的东西。”
“顺便您也过来,跟我们这边菜市场的沈阿姨,来学学怎么在菜市场跟凡人说话卖东西。”
朱崇贵:“……学习菜市场……你说什么?让我去商学院?”
“嗯。”秦想想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