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剑知回到家里,便看见亲妈吴雪雁对着秦想想肚子里的孩子,念东北话版《荷塘月色》,他在感觉到欣慰的同时,又觉得这胎教,会让他拥有两个东北大妞女儿?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黎剑知:“你们婆媳俩继续念,我来给你们做饭。”
“剑知,我这边还有一道数学题,问了想想,她也不会做,等会儿你来给我们讲讲题目!”
黎剑知心花怒放:“妈,那你们再多做点题目,碰上不会的,打好标记,我回来给你们讲题上课。”
自打带着老婆随军上岛,黎剑知便一直想给自家老婆上课学数理化,却都被秦想想躲了过去,现在他妈吴雪雁来了,反倒带动了自家老婆的学习。
夫妻俩半夜一起做“数学题”——这才是闺房之乐!
夜里黎剑知拿着数学书走进卧室,秦想想靠在床上,腰边垫着好几个枕头,她抬脚把黎剑知踹下床。
“带着你的数学书,滚。”
黎剑知:“给孩子做胎教,咱们说不定能养出个数学天才闺女。”
秦想想:“你闭着眼睛做梦吧,哼哼,做梦来的更快!”
“你害我身陷囹圄!”
秦想想摸摸自己的肚子,苦命道:“唉——生在这种老黄牛家庭,周围全是老黄牛,想安安生生当一直睡懒觉的三花猫怎么那么难?”
黎剑知:“你自己要给婆婆讲题上课。”
“我没有!”
黎剑知:“口嫌体正直。”
“她做不出来,我看不过眼!!!啊啊啊,走开走开,别出现在我面前,我不知道我就不管了!!!”
黎剑知失笑:“互相上课学习是一件好事,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给别人讲题,这样更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秦想想安详的闭上眼睛:“快把你的知识从我的脑海里拿走。”
黎剑知坐在她身边,低头吻了吻她的脸颊。
“我已经找政委提前请假,等你生产之后,我陪在你身边……”
秦想想警惕道:“你不会想在我坐月子的时候给我讲数理化题目吧?”
黎剑知大呼冤枉:“我有那么丧心病狂吗?”
“如果妈碰上了不会做的题目,我当然要给她讲题……”
秦想想:“那可太好了!”
黎剑知:“?”
“我听见数理化题目就犯困,我肯定睡得特别香,你们带着孩子讲题吧……咱家孩子都不用担心’夜哭郎‘,有她们爸爸像个魔鬼一样,在她们耳边喃喃低语念数学公式。”
秦想想在军医院里生下了两个女儿,这两个闺女生得顺,没受什么罪就生下来了,两个红红嫩嫩的“小猴子”,两闺女外表长得不一样,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
秦想想真正见到两个刚出世的闺女时,心里那一颗大石头沉沉的落了下来,一切都尘埃落定。
“我有三个女儿!”
事实证明,她秦想想有女儿命,“看这小鼻子小眼睛,将来肯定都是漂亮的大美人,都是我秦想想的女儿。”
“我闺女怎么能长得这么好看呢?”
黎剑知:“最小的女儿像我,你看这鼻子,是不是又高又挺?指不定小闺女将来是我们家女儿中长得最漂亮的,因为像爸爸的女儿好看!”
秦想想:“胡扯!像妈妈的才好看!”
“能生出女儿,那都是我的功劳!”
黎剑知:“你这么说是违背生物学常识,生出女儿是我们两人共同的努力,你不能归功于你一个人。”
秦想想:“……你什么都不懂!”
她秦想想带着眼前这个拖油瓶老公逆天改命了!
“果然梦里都是相反的……”
曾经的那个梦,已经离秦想想越来越远。
两个小闺女吃了几天奶,逐渐变得又白又可爱,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让人心都化了。
秦想想把两个闺女摆在自己身边,大女儿穗穗也趴在床边,嘴里奶声奶气说是要给妹妹念故事书。
黎剑知站在卧室门口,看着里面温馨的景象,嘴角向上一扬。
眼前的这副画面,让他想起《小妇人》中的几个姐妹们,姐妹们互帮互助,互相关心,家庭和谐。
真没想到他黎剑知竟然还能有三个女儿。
如果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不,如果这是一本故事书,他竟然不是男主角,而是从男主角升级成了男主角的岳父吗?
“爸……我有三个妹妹!”
黎剑知托着下巴:“嗯,幸福吗?”
“这以后都是你手底下的兵。”
黎小胖:“……”
难道未来三个妹妹指着他说——死鬼男人!
第237章 唱歌 一个敢教,一家人敢学…………
秦想想舒舒服服地开始坐月子, 和其他产妇相比,她有个与众不同的优势,那就是睡眠特别好, 晚上睡着了之后, 那叫一个雷打不动。
哪怕夜里孩子再怎么哭闹, 她困死了也起不来, 一睡睡到大天亮。
从生小胖开始,她坐月子期间白天给孩子喂奶, 晚上由其他人帮忙喂两次, 孩子每四个小时左右喂一次,白天吃母乳, 夜里喂奶粉。
在六七十年代,奶粉也是个稀罕物,他们家条件好, 吃得起奶粉, 有些人家里, 奶水不足,孩子只能吃米糊,或者找别人借奶。
黎剑知也赞同这么混着喂,母乳和奶粉混着喂,要么干脆就只喂奶粉, 不然全母乳喂养,太过于虐待产妇, 刚刚生产过本来身体就虚弱,孩子三四小时就得吃一次,全让妈妈来喂养,不让人睡个整觉, 生产队的驴也没那么虐心呀!
问医生,医生肯定说尽量全母乳喂养好,这其实就跟被自家养的猫抓了,问医生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一样,医生的回答,百分之百说:“你必须得打狂犬疫苗。”因为医生也不清楚你是不是在说谎,打了总比没打要保险,能规避医患纠纷。
同样的,医生不知道你喂什么奶粉,也不知道你怎么喂,当然说全母乳喂养好。喂母乳当然是对孩子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
但也没必要过于牺牲自己,该合理休息就得休息,实在喂不了那就是喂不了,不代表不爱孩子,无需自责。
纯粹吃奶粉长大的孩子,也照样活得好好的,还有吃米糊长大的,也活得坚韧长生。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就跟猫咪罐头和猫粮混合喂养的道理差不多,肠胃不好的猫咪,罐头和猫粮不要混合在一起同一个时间点喂养,一次只喂一种,等上一顿消化排空后,再喂另一种,就不容易导致肠胃问题,并且小猫不懂饱,容易吃撑,不要喂食太多,宁愿少喂也不多喂。
有黎小胖这个哥哥珠玉在前——垃圾桶一样,什么都吃。
几个妹妹肠胃也好,比较好养活。
“老三黎青禾,小妹黎青澜,小禾和澜澜。”
秦想想和黎剑知商量好了名字,老大黎青峰,二妹黎青穗,三妹黎青禾,小妹黎青澜,包括山川河流,饱满的禾穗,丰收的田园意象,念起来也朗朗上口。
老三黎青禾是个天使宝宝,吃了睡,睡了吃,不哭不闹,无忧无虑;旁边的双胞胎妹妹则要闹腾不少,会哭会闹。
和其他双胞胎不同,旁边的妹妹大哭大闹,姐姐黎青禾则顶着一张和父亲黎剑知一样面无表情的嘟嘟小脸,冷静看着妹妹哭,都懒得开口应和一声。
黎剑知:“老三长得像你,但又感觉很像我。”
秦想想:“……表情像!”
而明显活泼乱跳的小妹黎青澜,则长得像黎剑知,性格嘛……亲爹黎剑知锐评:“从婴儿时期就能看出是头社牛。”
她不怕生,谁抱都笑,每天醒着的时间比姐姐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手脚不停乱动,嘴里也没闲着,小嘴叭叭叭说个不停,自己说话自己乐呵。
家里三个闺女,大女儿样貌性格都像亲妈;第二个女儿青禾,长得像亲妈,表情像爸爸;最后的闺女,活脱脱一个长得像黎剑知的社交悍匪。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咱们闺女也是各有各的不同。”
秦想想坐了个双月子,重新回到纺织厂上班,婆婆吴雪雁帮忙看孩子,顺便在工厂养猪教室上课,她学得很认真,沈教授夸了她好几回。
吴雪雁谦虚道:“活到老,学到老!”
“我儿子在家总是鼓励我多学习,说我年纪不大,将来指不定还有大造化……”
旁边人夸赞道:“秦厂长和丈夫思想好啊!”
沈教授见状也是感慨万千,很多知青回城了,他这样的下放教授,兴许也有回到学校的机会,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他可能要跟飞燕纺织厂道别了。
有老友悄悄跟沈教授传递消息,让他安心等候回校,沈教授应付了几声,心里不见得高兴。
老友说:“在海岛待了几年,委屈你了!”
“实不相瞒,我还怕回到学校不适应学校的条件……”
老友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已经熬过了后者,还怕接受不了前者?回到学校里,你的好日子来了啊,老沈。”
沈教授别有深意叹一口气:“我怕回到学校后,学校条件太艰苦。”
老友:“????”
沈教授惆怅:“由奢入俭难啊!”
飞燕纺织厂食堂的饭菜还属于其次的,最重要是云杉木装修的上课教室,音色动听,声音悦耳,就连沈教授自己都陶醉在自己的上课声中。
如果回到大学——还没有这样的条件!
沈教授:“没想到我下放几年,反而还过惯了好日子,呜呼哀哉。”
何止是沈教授对养猪室念念不忘,就连文工团的赵娜也对养猪室念念不忘,更是帮飞燕纺织厂做宣传,吸引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著名歌唱家陈暮云来到了飞燕纺织厂,特意探访纺织厂的文艺排练厅,全厂的人跟着激动不已。
陈暮云也是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几乎全国的人都曾在收音机或者播音喇叭里听见过她的歌声,陈暮云过来,全厂轰动。
“歌唱家来我们厂里唱歌啦?”
秦想想见到了陈暮云,客套寒暄后,陈暮云说:“我想在贵厂排练厅练习唱歌,为国庆的文艺汇演做准备。”
秦想想答应了:“随便用吧,咱们厂这下有福利了!还能亲耳听见您的歌声。”
陈暮云是知名女高音,秦想想现场听她在排练厅里唱了几曲,只感觉自己全身上下鸡皮疙瘩都不自觉冒出来了,身体在战栗,灵魂跟着声乐颤抖。
秦想想会弹钢琴,她唱歌不算好听,也不算难听,至少都在调上,没有特意学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