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琳:“你是不知道,文工团那些人说,咱们厂里的养猪室,比人家专业的排练厅还要好!”
……
周振邦:“????”养猪室???排练厅??
这飞燕纺织厂究竟是个什么魔幻地方。
台上的演出精彩,台下的故事也极其精彩,在演出结束前,李指导员和刘干事上台说话,“为了特别感谢秦厂长,我们团里这两天创作了一个表演节目《军嫂厂长谱新篇章》,虽然还没排练完毕,但是趁此机会,也想展现在厂里所有职工面前,让大家品评品评,给出节目改进建议……”
秦想想惊呆了:“????”什么鬼?
黎剑知摸了摸鼻子,忍不住有点想笑,他一脸含笑的目光看向一脸懵逼的老婆。
这下尴尬到抠脚趾了吧。
其实每次的部队文宣节目,他也是特别服气的,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节目里,秦想想被塑造成了“日夜奋战在一线,励精图治,思念丈夫化为力量”的完美军嫂厂长形象。
秦想想确实想就地昏厥过去。
就连黎剑知都有点遭不住,因为他的形象也……在这里省略八百字“高考作文”。
夫妻俩这会儿都如同架在火上炙烤,脚趾扣地。
第227章 孩子 不说谁知道这是纺织厂?……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秦想想这边夫妻俩坐立难安的同时, 薛晓琳和尹萍萍等人则在一旁看得热泪盈眶,感动的稀里哗啦。
“这个节目太感人了!”
“完全写出了我们厂长的心声!”
秦想想耳朵里扑捉到这些话,只觉得两眼一黑, 她的内心疯狂呐喊:谁日夜奋战了?我明明只想睡觉!老娘睡眠情况好着呢!……那些所谓的好点子都是为了偷懒!还有, 她跟黎剑知哪有说过那么多肉麻的话!这都是些什么跟什么。
见多世面的黎剑知这会儿已经调整好情绪, 他脸皮厚道:“老婆, 组织需要你这样的典型,你就……忍忍?”
秦想想毫不留情道:“去你的。”
黎剑知看见台上歌颂自己和老婆的“伟大爱情”, 就是可惜了, 只是看别人台上演绎,不是两人亲身上阵。
回想曾经三十六岁的黎舰长还在打光棍, 面对此时的境况,真得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老婆和孩子。
节目结束,群众反响强烈, 《军嫂厂长谱新篇章》得到了大量群众支持, 文工团众人说, 会坚持继续创作节目,在军区系统和地方宣传系统陆续上演。
“让大家都了解秦厂长的事迹!”
秦想想:“如果这个节目不受欢迎,一定要撤下来,别再演了。”
“怎么可能!这明明大受欢迎!秦厂长,您就别害臊了, 我懂,我们都懂, 当事人就该谦虚一点,谦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文工团演出结束后便要离开,赵娜等人极为不舍,她们舍不得“养猪学习室”, 离开前,赵娜央求薛晓琳:“我想在你们厂里定制一条演出长裙。”
“能不能用上你们那影缂法?”
薛晓琳答应:“好,我跟厂长说这个事……如果你要是不嫌弃我手艺,我为你亲手制作一套。”
“啊?!那可就太好了。”
赵娜欢欢喜喜走了,薛晓琳跟秦想想汇报这件事,秦想想一听影缂独唱礼服(领唱礼服),她内心疯狂心动。
在七十年代,只有文工团和地方歌舞团以及话剧团的演员,才能穿上舞台礼服,并且所有的化妆品,专供这些文艺演员。
普通人没什么机会接触到舞台礼服,也没机会接触化妆品……除非是学生,参加六一和元旦的文艺演出。
只有在文艺演出上,才能穿上漂亮的衣服。
秦想想大义凛然道:“我来给赵娜设计一套领唱礼服……不过,为了测试实用度,我给自己也做一身,亲自尝试才知道效果好不好,同样也给厂里做几套演出服装,方便大家表演的时候穿。”
“太好了,厂长!您想得可真周到。”
秦想想心道:我要给自己做一套漂亮衣服!一套漂亮的礼服!要给小闺女穗穗也做一套!
她在稿纸上画图,决定设计在一侧肩部至腰线的位置,运用“影缂法”缂织出水墨画晕染的兰花图案。远看是素雅的渐变,近看更是惊叹细腻的缂丝肌理。
这样的衣服极致优雅,充满东方韵味,格调远胜其他。
秦想想给闺女设计一款背带裙和男童的背带裤,说是给工厂“儿童合唱团”制作一款合唱衣服,同样运用影缂,缂织出闪烁的星星和月亮等图案。
经过厂里众人的努力,衣服很快做出来,送去给赵娜,工厂自留了一批。
“这衣服可真好看!以后咱们厂里搞文艺演唱,都能穿这些衣服?”
“厂长还给儿童设计了合唱团的衣服,可好看了!厂里职工的孩子都可以购买一套。”
“这……也太贵了。”
“工厂文艺宣传队要制作一批演出服装,厂长说了,咱们普通职工可以租借衣服。”
“那我们可以借衣服拍照?”
“对啊!”
赵娜收到这套衣服时,其他文工团的人眼睛都看直了,尤其是白雪梅,她的演出服装充满了浮夸的亮片,原本这也算漂亮出众,但是跟影缂长裙比起来,自己的衣服就跟廉价暴发户一样。
“这衣服确实很有艺术感,还带有咱们的传统文化!”
“真漂亮的衣服啊!”
白雪梅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在全军汇演现场上,赵娜一身独唱礼服宛如水墨丹青,在灯光下,影缂的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如诗如画,震撼人心。
底下评委和观众都惊叹:“这衣服太漂亮!既有革命激情,又有艺术高度!”
赵娜的节目凭借出色的歌喉以及绝美的服装,夺得了第一名。
“还多亏去了一趟飞燕纺织厂,她们的养猪室,是我这辈子遇见过最好的练歌厅!那滋味真是让人迷醉,有机会,我还要上飞燕纺织厂练歌!”
白雪梅见赵娜被众人围着,她的脸色极其难看,她在练功房里精心练习的曲目竟然比不过赵娜,而赵娜竟然说是在“养猪室”里练出来的。
“什么养猪室,养猪室怎么能排练节目?跟猪唱歌吗?”
“白雪梅,你没亲眼见过就别乱说话,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云杉木装修的排练厅,用得都是高级的北欧进口云杉木,他们厂里还为儿童制作了一批云杉木小提琴,那简直是我见过最好的小提琴……”
“他们厂里自制乐器的水平很高!真的太吓人了!不说谁知道这是纺织厂?”
云杉木?纺织厂自制小提琴?养猪室?
这些词汇凑在一起,弄得白雪梅懵逼了,这纺织厂究竟什么一回事?
而她没有去飞燕纺织厂,究竟错过了多少东西?
秦想想自己穿上了改良影缂法礼服长裙,她站在镜子前,莫名觉得裙子有点挤,感觉自己长胖了一点点?
“不对劲啊。”
她揉了一把脸,心底出现了一个猜测,等到去工厂厂医院,她验了血,又做了个B超,结果很快出来,显示她怀孕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她并不觉得特别惊讶,仿佛也在意料之中,在梦里,她也生了好几个孩子……现在梦里和现实早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儿子小胖已经成长为勤劳向上的好少年,她还有了漂亮像自己的女儿,还有印象中林秀琴这个女主,这个女主直到今天都没有找到“新男主”。
陈锐锋这个旧男主和妻子赵阳阳住在他们家楼上,五年下来,两家人相安无事,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活。
而她秦想想,莫名其妙成了纺织厂厂长,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劳模”,更是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典型军嫂……
“我不会又生个女儿吧?”秦想想忍不住开始许愿,她给孩子亲手做了一套漂亮的小背带星空裙,她还想给闺女做蕾丝花公主裙,或者是粉色的天鹅蛋糕裙,还有蓝色的美人鱼裙!
“现在我连缂丝手艺都学会了,不给闺女做衣服,那简直亏到了姥姥家。”
反正家里也不缺钱,多养个孩子就是多双筷子的事。
两个小闺女围着她喊妈妈~
想想那个场面真是令人心跳加速。
“等我年纪再大一点,我就有两个漂亮的女儿……我要好好保养自己的脸,到时候人家说,我和自己的女儿像是姐妹!”
秦想想回去之后把怀孕的事情告诉了黎剑知,“死鬼男人,你手下又要多个大头兵,有我给你造兵,速速感谢我。”
黎剑知愣了一瞬,“老婆,你辛苦了。”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再多一个孩子也好,热热闹闹的。”
在千禧年之前,在商品化住房还没有全国大量推广的时候,多是职工分配住房,单位自建房,普通人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不用背三十年房贷,结婚也并不需要买房,单位都会分配房子,每个月租金水电就几块钱,占工资比例少之又少。
不用背房贷,这会儿养娃也轻松,大院里孩子多,基本不用特意遛娃,也不用小心翼翼带娃出去玩,因为大院里大大小小那么多孩子凑在一起,互相消磨精力。
“现在的孩子好啊,孩子跟孩子玩,不用大人陪着孩子消磨精力。”
秦想想:“孩子本来不就该跟孩子一起玩吗?我小时候我只跟孩子玩,玩得开心的时候都不想回家。”
黎剑知:“是啊,这时候的孩子幸福,没有几个大人使劲儿围着你,时时刻刻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些大人的观察下,他们二十四小时全面监视你,对你不断指手画脚,你做任何事情,他们都要从旁指导,让你从小就感觉到无与伦比的窒息……”
不过,自由和安全也是一种悖论,以后的大都市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太过于恐怖,电梯坠楼,小区被车碾压……
这会儿在大院里,孩子们受伤要么是玩闹时候不小心摔到磕出血,哪怕被车撞——也是自行车撞,最危险的就是夏天下河游泳,每年只听说有几个孩子溺水身亡,其他的意外并不多。
秦想想:“你以为是皇帝吗?还那么多大人时刻盯着。”
黎剑知:“以后的孩子,那可比皇帝还尊贵。”
黎剑知想到自己一个战友,夫妻双方的工资,都给孩子报几十万一年的各类辅导班,光是兴趣特长班就有三个。学区房,辅导班,特长班……制造社会焦虑,人人都挤着要当人上人,生怕落后于别人,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疯狂收割家长的韭菜。
以后社交媒体太发达,网络上子虚乌有的炫富贴多,妖魔鬼怪言论也多。高考一结束,就有人发帖说考上专科,读大学了,要买新的手机电脑和平板,加在一起三四万,父母不答应,那就是原生家庭物质条件太差;还有就是两三千块钱一个月大学生活费根本活不下去;月薪六七千的人根本没资格生孩子;家里有几百个存款四套全款房子,但是不敢生孩子怕养不起……这里面很多帖子,黎剑知都怀疑是人为编的,但是却给很多年轻的孩子和家长营造焦虑的氛围。
在网络媒体上看人家条件这么好还抱怨焦虑,刺痛多少人的心。
“等孩子出生后,咱们一家人去赶海,春天去山上拔笋摘野菜,六月摘杨梅……”
第228章 双胞胎 我哥哥好厉害的!
得知儿媳又怀孕了, 婆婆吴雪雁特别高兴,“好,家里热闹一点的好, 也别嫌孩子吵, 年纪越大越容易感到寂寞, 年轻时候嫌孩子烦, 年纪大了,又喜欢听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就是鲜活的生气。”
婆婆吴雪雁已经来岛上探亲好几个月了, 说了经历过广交会后再回去, 又忍不住在纺织厂里待了一段时间,这会儿原本要回去, 又得知儿媳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