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想想:“……”
她一条咸鱼也没兴趣当武则天,就怕成为赵-想想-匡胤,被迫黄袍加身。
陆素心在旁边抿着唇露出一丝笑意:“你们俩说这些话小心着点。”
现在是一九七五年,已经没有前些年风气紧张了,开个玩笑,说说古代帝王将相也不算什么。
薛晓琳:“这缂丝工艺真漂亮啊,就是有些太艳丽了,这么华丽的东西,在国内,也只有以前那些资本家才能穿得起。”
秦想想:“现在国内还有很多缂丝厂,也都是做外贸。”
“外贸?外国人拿来做什么?是绘画吗?”
缂丝这种工艺,经常用来“作画”,丝织画卷,很多花鸟山水绘画墨宝,都以缂丝工艺,织成丝织画卷,可想而知是多么贵重的工艺。
秦想想:“我知道立本人购买大量缂丝和服腰带,还有僧侣的袈裟。”
薛晓琳呆滞:“原来和尚袈裟也是缂丝工艺做的?怪不得呢,怪不得呢,怪不得那么艳丽,怪不得西游记里面的黑熊精还有金池圣僧觊觎唐僧的袈裟,肯定用的也是最好的工艺。”
“厂长,大概就是您这样的手艺人,能织出唐三藏穿得锦澜袈裟……”
秦想想的脸黑如锅底:“薛晓琳,你跟你表哥还真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说出来的话没一句是我爱听的。
“厂长,你也看出来了?哈哈,我爸也说我跟我表哥很像。”
秦想想:“……”
行吧,这周振邦大概也是个“铁邦邦”。
秦想想此时缂丝的图案是一副十分繁复细致的牡丹图,整幅作品大概是一副书画作品的大小,需要的工时却相当漫长。
古代一件龙袍需要匠人们花费一年时间制作,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事,而是真实事件。
当然,现在没有皇帝,也不织龙袍,到也没必要那么小心翼翼。
这缂丝工艺,也和真丝一样,不是适合普通人的奢侈品。
秦想想:“想想古代那些缂丝作品,再看看我眼前的……这得做到猴年马月去?”
得想办法偷懒啊!
秦想想一心二用,手上继续动作,却在脑子里琢磨着搞点“偷工减料”的方法。
纯缂丝作品复杂,但是古代也有把缂丝和刺绣以及彩绘融合起来的纺织物,其表现力会更加多样化,也省点事,因为其中缂丝工艺最复杂,一共要经过十六道工序,十分精细,如果能用刺绣顶替一部分,能减少很多工时,而用彩绘……则更大的节省工时。
怎么在保持美观的同时,尽量节省工艺制作耗时?
秦想想这条咸鱼,在别的地方没什么主意,但在偷懒这一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拼接、刺绣、缂丝、彩绘……怎么融合在一起最省事,还要够“漂亮”,太丑了的话,作精想想表示拒绝。
其实古代的缂丝作品秦想想也不是特别喜欢,适合做成袈裟一类“华丽耀眼”的东西,工艺太过于“艳丽”,现代人审美不喜欢过去的艳丽。
并且这时候色彩表现多样化,已经能够染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休息的时候,秦想想站在窗边,突然看见了窗外阳光透过树叶投下的光影,她的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一道合理偷懒的灵光。
“陆师傅,我觉得缂丝也没必要跟以前那样,织得那么满,可以像影子一样,若隐若现的,还能省点丝线,也能省些功夫!”
秦想想:“而且……缂丝经常用来作画,古画又有虚实相生的道理,大概都喜欢那一份朦胧之感。”
“很多颜色也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喜欢高饱和度的靓丽颜色,喜欢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号,或者是哑光色……”
“对啊,其实丝线也是,也可以和仿真丝一样,做酸碱处理,用酸处理丝线,降低反光度,从视觉上能做到一种深浅过度?”
……
秦想想想到了这个偷懒的好主意之后就开始动手去干,陆师傅看她和“养猪沈教授”凑在一起处理丝线的样子,看得她直抽气。
沈教授很有钻研精神,陪着秦想想捣鼓出了一种“哑光丝线”,这种丝线经过测试之后,对人体皮肤无害,并且哑光丝和亮光丝相对比,增加了几分层次感。
捣鼓出这玩意之后,秦想想就开始研究新的“偷懒缂丝法”。
秦想想:“这才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还能用到织布缂丝上!”
古代的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以及水墨晕染,光影过度的朦胧美,而秦想想此时研究的“偷懒缂丝法”,恰好适合复刻水墨画。
采用稀疏缂织以及交替使用不同光泽度的丝线,能达到更好的水墨晕染效果,更加有层次感,远看效果逼真,近看细节丰富……当然,最主要的是,省时省力,工时和材料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秦想想:“这就是我发明出来的懒人缂丝法……等等,不行,我得取个好名字,不能这么直白。”
“晕染缂丝法,水墨缂丝法?嗯,我这就叫’影缂法‘。”
秦想想:“我这影缂法,不跟传统缂丝一样具象华丽,适合展现水墨画意境,比缂丝更懒惰,比刺绣稍华丽……这玩意画龙点睛添加到衬衫上,一定很好看!”
“而且还真的挺有艺术感。”
秦想想动手打板给自己做衬衫,版型更加收腰利落,左侧胸口上方,用“影缂法”织上小巧精致的缠枝花纹,端庄大气,又带着点儿现代化的时尚。
秦想想心道:这么好的衣服,我就自个儿笑纳了。
“你这衣服……”陆素心在见到秦想想亲手做出来的衬衫时,已然惊呆了。
陆师傅摩挲过图案:“这真漂亮啊!”
现在没有了王公贵族,没有皇帝需要穿龙袍,缂丝这种工艺不适合为普通人服务,而眼前这种改良过的措施,保留了几分缂丝的重工,又增添了现代的简约,还带有几分水墨画的朦胧。
“你做出来的衣服真好看。”
秦想想心想:给自己做的当然用心好看啦!
当厂长不就是图这个。
第224章 文工团 我总觉得在里面说话声音特别好……
秦想想给自己做了身衬衫, 同样给自家男人做一身,儿子、闺女还有婆婆和陆师傅,通通都来一件, 自己的里衣内衣也通通都搞上搞上。
秦想想:“别的不说, 还是自己绣出来的纹样最好看!”
秦想想对自己的手艺极其满意, 哪怕她再懒, 也对自己特别好,要吃好穿好, 服装上的工艺容不得半点马虎。
家里人也要穿着打扮好看, 避免辣到她秦想想的眼睛!
她给黎剑知做了一套水墨画墨竹影缂衬衫,她把衣服带回去的时候, 黎剑知都要给她跪下了,黎团长不可思议道:“这是你亲手做的?”
以后的奢侈品牌高定衬衫也莫过于此,这上面还是纯手工的, 缂丝工艺!
七十年代……穿这么奢侈的衣服?
黎剑知知道缂丝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丝织品, 比苏绣要贵多了, 一副十几米的缂丝作品,甚至价格上亿。
秦想想整出来的这个“丐版缂丝”,简约化了缂丝工艺,但是也别有韵味,甚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工艺审美。
黎剑知小声道:“我老婆要是开汉服店估计得卖爆……”
“当然是我给你亲手做的啦, 我还能给你穿别人的衣服?……你在说什么呢?”
秦想想督促黎剑知换上墨竹墨韵衬衫,黎剑知微微一笑, 当着秦想想的面直接脱衣服,把小作精闹得个大脸红,换上衣服的他,仿佛化身古画里走出来的翩翩公子, 玉树临风,赏心悦目。
“可惜了,只有上半身能看。”黎剑知整理衣领,“找不到合适搭配的裤子。”
秦想想:“????!!!”
她刚还想着凑合着能看,结果这死鬼男人竟然说不合适,比她要求还高!
秦想想皱着眉头:“那我再给你做一身搭配的裤子。”
黎剑知将人搂进怀里,轻轻拿起心上人的手,唏嘘感慨:“我这辈子纯属享福来着的。”
“想想,你辛苦了?”
秦想想依偎在他怀里,不怀好意道:“你也别想得太美,这可是你老婆我用懒人缂丝法做出来的衣服,跟传统缂丝相比,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
黎剑知:“这是天才的专属懒人缂丝法,咱们这些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我给小胖补衣服……歪了。”
“我给小胖补裤(-)裆,只能采用我十几年老海军纯’鱼骨风格‘的针法。”
秦想想忍不住吐槽:“你不仅擅长鱼骨风格,还有渔网风格。”
黎剑知沉默:“人艰不拆。”
“反正咱家小胖是大哥,养糙点没事,看看他一身肥肉,活脱脱高老庄猪八戒。”
黎剑知换上自家老婆亲手做的墨竹衬衫,没舍得脱下来,穿着楼上楼下地走一趟,然后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家小秦亲手做的?”
“她这个厂长可真是德才兼备!这么能干,还要不要人活了!”
秦想想这套“懒人缂丝法”,被陆师傅在飞燕纺织厂里发扬光大了,做出来不少影缂衬衫,长裤,阔腿裤,以及影缂丝巾。
陆素心:“我之前帮助修补过文物缂丝制品,我知道很多古代的纹样,想想,你挑着些加上去。”
秦想想:“我们厂里也有不少马王堆纹样。”
陆素心:“马王堆是汉代的,老古董了,那时候工艺还比较浅显,集大成者,最复杂精巧的,还得是宋代,用宋时的纹样改良。”
“陆师傅,在这方面,您有学问,听您的。”
陆素心:“你这个小姑娘最有奇思妙想。”
“用你这个影缂法做出来的丝巾真是绝美啊!”
陆素心都没忍住,亲手制作了一套“梅”、“兰”、“竹”“菊”四君子系列丝巾,用影缂法追求如同水墨画般的朦胧意境,艺术感极强,美不胜收。
秦想想:“陆师傅,您亲手做的丝巾,要不就送给我?”
“行,这一套都给你!”
秦想想幸福到流眼泪,她就跟一个幸幸苦苦的老农民一样,终于等到了收获的那一天。
含辛茹苦地学了这么久,可算是从陆师傅这里弄来好东西了。
等几年还要陆师傅给她亲手做旗袍——等等,指不定等几年,她自己的手艺活都上去了。
没有人比她秦想想本想做得更好,届时该怎么办?
还得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秦想想这“影缂法”纺织物在小范围内传播开来——主要是在飞燕纺织厂,很多女工人们都喜欢,比印花更加立体华丽,而且是缂丝工艺,这样做出来的丝巾手帕,比商店里卖得印花手帕不知道好看多少倍。
并且这是她们厂里的东西!很多女工报名来学影缂,自己动手制作,陆师傅就在这边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