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他知道为什么赵光义构陷赵光美时,会以自己为弃子。

  赵普为相时极为专横,常包庇他人不法之事。卢多逊经常在陛下面前状告他,致使十载为相的赵普被陛下罢相,调出京师。

  所谓的金匮之盟,应当就是赵普迎合赵光义重返京师的手段。

  赵光美死于此“盟誓”提出的三年后。

  自己被诬与赵光美合谋,显然就是赵光义与赵普刻意为之。

  好在如今赵德昭已为太子,赵普也不可能再获得重用。

  唯一的隐患……

  那就是依旧得陛下盛宠的赵光义。

  【秦念:等赵光美忧悸而死,赵光义就“呜咽流涕”,声称“方欲推恩与之复旧,遽兹殒逝,痛伤奈何”。】

  秦念打这行字的时候都想笑。

  赵光义简直就是个精分。

  赵光美死了,他就搁那假哭,说什么“正打算施恩于他,与他恢复旧情,他突然去世,朕很心痛”。

  装悲痛不是不行,政治家基本素养嘛。

  问题是这位不装全套啊!

  【秦念:然后转头就造谣赵光美是他乳母耿氏的儿子,认为他对赵光美“盖无负矣”。对此,赵匡胤,你怎么看?】

  【赵匡胤:光美与光义,感情的确不甚深厚。】

  【秦念:这话说的,该不会是觉得他对你就感情深厚?】

  【赵匡胤:……】

  赵匡胤就是这么觉得,但他知道要是直接承认,秦念肯定会继续揭光义的短。

  那就只能沉默。

  可惜,这种沉默在天幕的判定下就等同于默认。

  赵光义嗫嚅不能言。

  他知道兄长爱他,可总觉得这种偏爱只是在安抚他,待赵德昭长成,就是他将死之际。

  于是随着赵德昭越发年长,赵光义的疑虑就越严重。

  赵光义毫不怀疑,等到兄长真有易储的举动,他必然会行弑兄篡位之举。

  如今赵德昭已成太子,兄长却依旧在设法庇护已经无用的他。

  诛杀欲要“弑兄篡位”的逆贼,天下只会觉得大快人心。兄长想要庇护他,才会为天下、甚至为后世前朝之人所耻笑。

  【秦念:赵匡胤,你是油盐不进啊。】

  【赵匡胤:……】

  【刘彻:既然赵匡胤爱赵光义至此,又为何欲要更易皇储?】

  赵匡胤放过“弑兄”且“篡位成功”的弟弟,刘彻已经无法理解。

  当初他听的马氏兄弟欲刺杀他,哪怕未能功成,刘彻都怒火中烧,不诛其三族不足以平心中之恨。

  赵匡胤却还对赵光义百般维护,甚至还相信弟弟对他感情深厚?

  更不能理解的是,既然偏宠到这种地步,又为什么想要更易皇储?

  【秦念:这就不知道了,只知道老赵是有易储的想法。】

  开宝九年二月,赵匡胤指派赵德昭在宋州迎接吴越国王钱俶。

  而在乾德三年,负责慰劳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是赵光义。

  秦念认为接待其他国君属于储君该做的事情,这很像是易储信号。

  至于为何萌生易储的想法,秦念猜测可能是赵光美劝的。

  因为赵匡胤放弃迁都之后的七月,极其反常地分别在十一日、十三日、二十五日都去探望了赵光美,很像是在安抚这个弟弟。

  要知道在此之前,赵匡胤经常去找赵光义,却从来没有找赵光美的记载。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秦念过度解读。

  或许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样,赵匡胤只是去探视生病的弟弟。

  【秦念:但话又说回来,他这个想法也不算坚定,应该是怕赵光义伤心,做得犹犹豫豫。】

  秦念也是这时才意识到,赵匡胤会放过“还没造反”的赵光义可太正常了。

  开宝九年四月,赵匡胤想要迁都洛阳,群臣反对,连禁卫首领都反对。

  但这些都没能劝服赵匡胤,直到——

  “王叩头切谏”、“王又言:‘在德不在险’”。

  有人说这是赵匡胤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太大了,所以不得不放弃迁都。

  但秦念不这么认为。

  因为其他人的反对根本动摇不了赵匡胤。

  开宝九年八月赵匡胤又组织起军队攻打北汉,并且多次得胜。

  这就足以说明他依旧可以随意调动军队,他能调兵去攻打北汉就能调兵来清君侧。

  以赵匡胤的武力值,他要是铁了心易储——

  说句不好听的,他完全可以轻松单杀赵光义,都用不着军队。

  赵光义的“叩头切谏”才是重点。

  这些人以及赵光义都反对迁都,以赵匡胤的能力,也必然能从中看出赵光义对皇权的渗透。

  赵匡胤放弃迁都,就是放弃易储,甚至对赵光义的权势丝毫不觉忌惮:

  开宝九年六月赵匡胤步行去赵光义的府邸监工建池塘,七月又亲自去视察建成的池塘。

  这分明就是一个明知赵光义根基深厚、却并不在意的超级扶弟魔!

  【刘彻:犹豫?】

  【秦念:他起了易储之念后,就以开封无险可守为由想要迁都洛阳,这样就可以脱离赵光义经营十几年的势力范畴。】

  【刘彻:既然军权在赵匡胤手中,又何须以此来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在刘彻看来,只要军权在手,大不了屠了开封那些与赵光义勾结的乱臣贼子。

  何须被迫迁都?

  【秦念:老赵可心疼他弟弟了,哪里舍得强行夺权?朕怀疑他原本打算在迁都洛阳之后,依旧将开封交给赵光义。】

  【刘彻:……?】

  既然有易储之心,怎能如此优柔寡断?

  这是皇权之争!

  刘彻简直不能理解后世皇帝的想法。

  李世民对着儿子哭,已经很让人费解。

  这赵匡胤更是离奇!

  【刘彻:赵匡胤,你是这么想的?】

  【赵匡胤:……朕现在不知将来之事。】

  赵匡胤庆幸这话没有被视作谎言。

  他确实不知未来之事,但他心知倘若决定易储,他必然会为光义留下退路。

  【秦念:老赵,赵光义只是对着你磕头谏言,你就当场放弃迁都,也就是放弃易储。】

  赵匡胤从洛阳回到开封后,就下诏增加赵光义和赵德芳的食邑,“光美、德昭并加开府仪同三司”。

  没错,就给赵德昭加了个虚职待遇,甚至没给封王。

  不封王,不给实权,在秦念看来就是赵匡胤在易储上稍微试探了一下。

  赵光义一磕头,赵匡胤当场滑跪。

  【刘彻:他死得不冤。】

  【秦念:是啊,他把易储当作儿戏。但对于赵光义来说,那就是严重威胁到个人乃至全家的安危。】

  【秦念:于是等到老赵将军队派去攻打北汉,赵光义瞅准机会就把他干掉了,并在军队班师回朝之前坐稳皇位。】

  赵匡胤是被杀还是猝死,其实秦念也一直拿不准。

  烛影斧声最早出自宋代僧人的《续湘山野录》,显然不可信。

  但赵光义各种骚操作加剧了他篡位的嫌疑,所以秦念更相信是弑兄。

  赵匡胤死在军队攻汉之际也极其可疑。

  如果这些武将不在边关,赵匡胤死之前又没有明确立赵光义为皇太弟,这些将领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拥立赵德昭。

  赵光义崇文,又在文臣中根基深厚,显然不符合这群武将的利益。

  赵匡胤死在大军在外征伐之时,简直就是赵光义登基的最佳时机。

  何况赵匡胤的身体素质可算不上差。

  《宋史》记载:

  开宝八年九月,赵匡胤在近郊打猎,被马摔下来一点事都没有,还拔刀将马刺死。

  开宝九年九月初一,亲临绫锦院;二十七日,亲临城南池亭;十月初六,他还亲临西教场。

  就这个身体素质,怎么能在九年十月二十日在宋军征伐北汉时精准猝死?

第78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