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将杜如晦的脉象与症状发出来。
看着相当专业,不像是随口编的。
——秦念自幼跟着姥爷练武, 老一辈的练家子当然都有老中医好友,她在耳濡目染间知道中医诊治常用的术语。
复制粘贴搜索,秦念也没能在网上找到描述一致的病情。
秦念原本以为李世民会随便编个病症,她再随便编个治疗方案给台阶,剧本里的杜如晦就能保下。
就算是为了沉浸感,那也该是在网上复制一个她能找到的病历,她再把治疗方案粘贴到群里。
怎么这么不上道?
纠结一小会后,她拨通李爷爷的电话。
那些专业的术语让秦念怀疑这是来自某个患者的真实病历。
假如这是李世民的扮演者根据中医书籍随口编造,她最多被李爷爷笑话几句。
………
李世民很是焦急, 担忧秦念的太医也商议不出结果。
终于, 秦念再度发言。
孙思邈望着天幕, 发现后世对肝气郁结之症的治疗方式与现今迥异。
病症严重到陛下复述的那般,孙思邈也不敢说能治疗这位病患。
若后世的治疗方式有效,那就是医道大幸。
【秦念:肝硬化不能操劳,禁酒禁食肥肉与内脏。】
李爷爷根据病症和脉象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肝硬化。
再三确认这份病历是秦念的编剧朋友从古书上翻出来, 询问治疗方案只是增加剧本真实性后, 李爷爷才将治疗方案告诉她。
也就是说李爷爷确定这是真实的病历, 甚至担忧根据他人描述的病症给治疗方案会出现医疗事故。
秦念暗骂李世民的扮演者脑子有病。
他发的居然是真病历!
倒不至于考据到这种地步。
还好她出于谨慎找了外援,不然她的扮演就得出现大瑕疵。
【李世民:谢秦皇!】
杜如晦已经离席,因为陛下怕他操劳,命太医送他回府好生治疗。
他对陛下的厚恩感激涕零。
若不是陛下的真情感动后世秦皇,让后世太医隔着千百年时间为他诊治, 今年就是他的死期。
如此厚恩, 杜如晦决心无论前路再怎么艰难, 都要尽全力辅佐陛下。
【秦念:你朝的太医治不好杜如晦,是因为你朝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
【李世民:医疗体系?】
各朝各代的皇帝都紧盯天幕。
佛道巫蛊为何盛行?
因医道不兴,因人皆惧病死。
秦念也一如往常那般没有藏私,将医学院体系和盘托出。
………
李世民时期。
“‘每日诊治几十上百人的医生,医术远比只治疗达官显贵的太医高明’……有秦皇此言,医道将大兴!”
孙思邈决定收拾行李入京。
他不愿意接受陛下授予的爵位,但愿意去即将落成的医学院担任老师。
独自于民间行医,能救不少百姓。
但去医学院既能每日行医,研究后世秦皇所重点提及的“外科手术”,还可以教导大量学生,救治更多百姓。
………
李治时期。
正在长安的孙思邈抚着长须。
他被新帝接入长安,但依旧不愿意当官,就推荐徒弟刘神威入太医院。
太医院,孙思邈不愿意去。
但这医学院,孙思邈义不容辞。
尤其是秦念所言可治疗许多绝症的“外科手术”,孙思邈虽已年迈,但还是想要于医道求索。
纵然他不能窥得其中大道,也能培养弟子继续深研。
【秦念:房玄龄与杜如晦二人,在二凤起兵时就跟随他,起到的作用和张良萧何差不多。】
“秦皇实在过誉。”
房玄龄实在不敢与谋圣并论。
“玄龄何必自谦,天幕禁止谎言,这就是秦念对你的赞誉!”
杜如晦的病可治,李世民已转悲为喜。
房玄龄也不好违逆陛下之意。
秦念突然提及张萧二人,房玄龄想到的其实是:
这位秦皇恐怕又是要讥讽汉高祖。
【秦念:但他俩却不需要设法自污名节。房玄龄位极人臣时想要辞官归隐,二凤没有答应且极为信重他,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秦念:刘邦,你怎么看?】
【刘邦:……唉。】
早在看到秦念将这两人比张良萧何时,刘邦就知道大事不好。
等到真被点名,刘邦只得长长叹了口气。
【刘邦:子房已经回朝任职,萧相往后亦无需自污。吾有诸多过错,好在有秦皇的劝告,吾已及时改过。】
张良与萧何相视,却并不是相视一笑。
萧何不笑,是因为此时陛下虽然承诺改过,但只是改错,本性又怎么会改?
如今的认错,不过是不希望秦念纠缠此事。
若是笑出来,萧何深知必然会被陛下所记恨。
张良不笑,是因为他虽然决定继续辅佐陛下,却没想到秦念抛出的政务一件接着一件。
都不是朝夕之功。
再想到待吕……
张良更是觉得前程灰暗。
甚至怀疑秦念像是忘了之前说他名不副实那般多次提起“谋圣”一词,是在提醒陛下及吕后不要放过他。
【刘彻:只是随同李世民杀兄囚父,如何能与萧何张良媲美?】
秦念懵了一秒。
随后才反应过来:她对二凤的上位只介绍了玄武门继承法。
按照刘彻的人设,他肯定不知道二凤其实是起兵反隋,大唐立国二凤的功劳最大。
那有此问就不奇怪了。
【李治:阿耶亦是起兵反暴隋,四方征战以平天下!】
【刘彻:?】
【秦念:简单点说,二凤既是杀兄囚父的乱臣,也是起兵反隋、定鼎天下的贼子。】
【李世民:……】
李世民实在分辨不出秦念是褒是贬。
从语气看,他觉得这是褒扬,但这用词实在奇怪。
不过秦念已多次褒词贬用,反过来贬词褒用应该也是他的用词习惯。
【秦念:不同的点在于,刘邦用兵远不如韩信,大汉建国过程中军功最盛者为韩信。】
【秦念:在大唐代隋的连年征战中,李世民就是最能打的那个“将军”。他虽是夺了他爹的皇位,但这天下本就是他打下来的。】
“阿耶,秦念此言有失偏颇!”
李世民连忙否认。
李渊连忙看向天幕——
还好,世民这话是对他说的,不是对天幕所言。
不然他不仅被秦念无意间中伤,还要看世民这违心之谎为大唐臣民所见。
“这天下本就算得上是你打下来的,秦念之言并无偏颇之处。”
李渊早就看开了。
观天幕许久,他也学到了不少。
若是遇到这种无法反驳的贬低,大可以效仿汉高祖直接承认。
如此一来,连秦念这种人都不好继续纠缠。
还能博个心胸宽广的美名。
【刘彻:他那么爱哭,怎么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