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其中的“四翟之隶”,就是“蛮隶、闽隶、夷隶、貉隶”,都是指周王朝对外征战时获得的战俘。

  【秦念:没错。按照周礼的“伐其国,俘其民”,因战败被俘及被迫归降的异族,哪怕是平民也会被视为俘虏,归纳为奴隶。】

  董仲舒目光呆滞。

  周礼竟是将战败的异族、以及战败后归降的异族全部视为奴隶?

  儒家既然崇周礼,为什么没有记载这么重要的历史?

  因为春秋笔法。

  不利于儒家的不记载。

  董仲舒:“……”

  他原以为剔除崇古,剩下的就是精华。

  然而崇古的侧面居然还有春秋笔法隐去的史实,这也会造成儒学的谬误!

  【秦念:周礼的要求是“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秦念:到了儒家,就不知道发的什么癫,变成“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第56章

  各朝儒生想要反驳, 却无法反驳。

  “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记载了周天子的姻亲臣属、阳樊大夫苍葛所言。

  这是周礼对异族的态度。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出自《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子对儒家治国之术的总结。

  这是儒家秉持的对待异族的方式。

  【李世民:原来如此。】

  李世民曾经只当儒家崇周礼,儒礼皆继承自周礼。

  却没想到儒家的隐史自孔子而起,而孔子为了推行儒家的“仁”,会刻意隐去周礼中的“不仁”。

  “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虽然也记载于典籍之中,但隐去异族俘虏皆奴隶之后, 这段话就会被误解。

  让后人误以为“刑威”只针对尚未归附的异族, 等到异族臣服后就应以柔怀之。

  李世民就是这样被误导。

  好一个春秋笔法。

  【秦念:周礼能以刑威将吞并的异族版图彻底纳入华夏, 变当地的夷狄为华夏子民。】

  【秦念:而儒家的“柔远人”,却使得华夏向外实质扩张的速度锐减,翻开史书满眼都是“攻占”“反叛”“攻占”“反叛”。】

  以大唐的极盛,本该让华夏文明迎来大扩张时刻。

  然而“天可汗”的荣耀随着唐太宗的离世, 异族再度成为华夏大患。

  开元盛世更是如同幻梦, 梦醒之后一片狼藉。

  秦念不得不为之叹息。

  奴隶制时代的商周尚且可以扩大华夏的疆域, 变夷为夏。

  大唐的极盛却如同昙花一现。

  【李世民:后世亦是以怀柔治理异族,且亦受其害?】

  李世民没想到这个问题能够问出来。

  但天幕规则似乎越发宽松,没有作出限制。

  【赵匡胤:……】

  赵匡胤无法作答,他面临的根本不是对异族怀不怀柔的问题。

  【朱元璋:是。】

  朱元璋给出了答案。

  他亦是以怀柔的方式治理异族,虽然他还不知道大明的怀柔会带来什么后果。

  但看秦念之言, 以及大明亡于异族, 也不难看出大明的羁縻政策重蹈唐朝的覆辙。

  【李世民:大唐羁縻之政的失败已经证明怀柔为错, 为何后世还要效仿此法?】

  【朱元璋:……】

  【朱棣:儒家的史书,将唐朝羁縻政策的失败,归咎于李治对异族不够怀柔。】

  【李治:……?!】

  李治震惊地看着天幕。

  武照连忙安抚自家的陛下:“不必动怒,既然儒家改史之事已为秦念所恶,后世已然为陛下正名!”

  【李世民:秦皇,朕现在知道你为何极恶儒家!】

  李世民面色铁青。

  此前的“弟媳”“攀附”“射眼”之说,虽然令他不喜,甚至算得上动怒。

  但直至此刻,李世民才生出对儒家的杀意!

  儒家竟敢将自身怀柔的过错归咎于雉奴!

  而儒家这般改史,不仅是毁谤雉奴的声誉,更是令后世皇帝重蹈覆辙。

  ………

  各朝大儒茫然。

  他们早已将改史视作理所应当,认为那是引导君王仁德。

  可如今却是看到改史的后果——

  错误的政策,被错误地延续下去。

  【刘彻:因俗而治亦是源于儒家的怀柔,是否也有弊端?】

  刘彻对儒家的学说彻底失去信任。

  刚好此前他就意识到秦念反对“因俗而治”,于是有此问。

  【秦念:“因俗而治”可以降低当地的治理难度,但同样也会显著降低对异族的同化速度,甚至几百年后异族依旧是异族。】

  【秦念:可降低难度是要付出代价的——未被同化的异族随时可能叛变,尤其是在王朝虚弱之时。】

  秦念当然知道,大唐的疆域之所以那么广袤,正是因为怀柔政策下,异族不会拼死抵抗。

  一旦对异族采取强硬手段,异族的反抗也将异常激烈。

  可相比怀柔带来的虚假繁荣,强硬的政策才能真正同化异族。

  哪怕强硬也就意味着治理难度拔高。

  但也只有在王朝强盛时把高难度的事情办完了,才不会将隐患留给后世。

  【朱元璋:……竟是这般缘由。】

  明朝也能看到许多朝代的史书。

  然而直到秦念说出来,朱元璋才意外地发觉:

  周朝不过八百多年,就将自身与各诸侯国吞并的土地尽数化为“中原”,将臣服的异族转化为华夏子民。

  秦国所攻占的巴蜀、南越等蛮夷之地,也早就稳定地隶属华夏。

  究其原因,分明就是因为强制推行秦言秦文秦法。

  但采用儒家的“怀柔”与“因俗而治”之后,各朝许多新增疆域都是在不断得而复失。

  像西域、北境,就至今未被纳入大明版图。

  【秦念:正如大唐——大唐强则已,天可汗嘛;大唐若有内忧,则外患必现。】

  秦念的用词并不尖锐,李世民却觉得这是比尖锐更难听的讥讽。

  天可汗一词,在此刻分外难听。

  他仿佛能看到大唐因何而亡:

  内部土地兼并、流民四起,唐军需镇压叛乱,就难以维持对异族的压制。

  外部群狼环伺,则亟需更高的税收供养军队前去镇压,于是税赋更重、流民更多。

  内忧外患齐聚,就是亡国之危。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李世民:请秦皇详说治夷之策。】

  此刻李世民彻底抛弃儒家的“柔远人”。

  既然唯有周礼才能尽快化夷为夏,那他就该效仿周礼的“刑威”!

  可周史为儒家所隐,或许只有秦念知道详情。

  【秦念:严格控制对本族奴隶的贸易,有华夏血脉的下一代奴隶也应视为本族奴隶。】

  【秦念:给予本族奴隶成为自由民的机会。比如为奴十载或二十载,主人就必须放他们自由。】

  这一点,既是为了加速民族融合,也是秦念在尝试让各朝剧本里的奴隶获得自由。

  虽然这只是剧本,而不是历史。

  但正如穿越后改变历史的小说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哪怕只是在小说中改写,也能稍抚意难平。

  ………

  李世民没看懂。

  他问的是如何治夷,秦念为何提及本族奴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