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姐还以为她会问苗慧相关的问题,结果是这个,微微怔了怔。但紧接着思考起来,说道:“大姐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以前我真是这么觉得的。我刚当上售货员的时候,也跟你这样有干劲,但后来有人跟我说,对顾客态度再好,不如守好柜台里这些东西。卖得再多又怎么样呢?还是个售货员,反倒是丢了东西,搞不好还得拿工资来填。”
“我在供销社干了快十年,从来只看到楼上人员调来调去,门市部的人除了退休顶岗就没动过。时间长了,我也觉得就这样吧,没有了劲头。”
林青青没有顺着她的话说,而是问:“你觉得门市部人员没有动过的原因是什么?”
“我以前觉得是因为我们售货员大多是顶岗来的,没啥文化,可上午听你那些话后,又觉得不是这样。”
“我记得苗姐是高中学历。”林青青说道。
“楼上都是中专毕业的。”何大姐说完觉得自己这么回不大好,说道,“那是我以前的想法,但上午听了你的话后,我觉得可能有别的原因,所以想问问你。”
说着何大姐停住脚步:“之前对你态度不好,是我太小人之心,总觉得你要是升职了,说不定就是抢了我的机会。现在大姐也想明白了,你看得比我清楚,就算你升职也是你该得的。反倒是我,年纪大一把了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浑浑噩噩过日子。”
何大姐的话,真心与否林青青不知道。但她觉得对方能找自己说出这番话,心里还算是个有成算的。
毕竟她能坚定不移地做这些旁人看来徒劳无用的努力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她是穿来的,又是刚进供销社,不像其他人在死水里待久了,早已经放弃希望;二是因为她入职前高主任给过她保证,她知道高主任的野心,也有奋斗的目标,所以才能保持清醒。
所以不管何大姐是真心觉得抱歉,还是假意想要套取信息,林青青都无所谓。供销社这一池水平静太久,该混沌起来了。
林青青说道:“多的我不能说,我只能告诉你,付出总能得到回报。”
她说地含蓄,但在何大姐看来,这相当于保证了,顿时面露欣喜。
……
何大姐没有将下班后她从林青青口中追问到的话告诉别人,但二楼上午发生的对话却穿了出去,有人没想明白,继续浑浑噩噩,但也有人一扫之前的懒散,对待顾客热情起来。
高主任将门市部的变化看在眼中,将林青青叫过去询问情况。
谈话过程中,林青青顺势提议,让高主任将她们之间的约定公布,并建议将约定内容改成——谁能在三个月内,让柜台业绩翻三倍,就升谁做门市部经理。
高主任听后,眼中流露出一丝兴味:“你就不怕自己给别人做了嫁衣?”
“您会否定我之前的努力,更改新柜台的售货员人选吗?”
高主任毫不犹豫说:“不会。”
林青青浅笑说道:“既然如此,如果真是技不如人,我认赌服输。”
高主任闻言一愣,但想想又觉得这才是林青青,倘若她不是这样的人,也不会主持办起服装厂,也不会被她注意到。想到这里,高主任点头说:“可以,我这两天会让徐同志通知下去。”又问林青青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我觉得还可以设置一笔奖金,好比业绩第一能有八块,业绩第二的五块,业绩第三的三块。”
林青青说道,业绩翻三倍的要求太高,哪怕许诺能升主管,也未必能打动所有人。但按业绩发奖金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更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进青山供销社后,林青青做的这些事,绝不只是为了一个门市部经理的位置,而是为了高主任的野心。但那不是她一个人努力能够完成的,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在哪里都适用。
这也是她昨天说那些话的原因。
高主任神色凝重,沉吟片刻说道:“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
……
合同已经打印回来,中午林青青回了趟家属院,跟谢宝山说起这件事。因此下午谢宝山和她一起去供销社,再次确认过合同后盖下印章。
同时,谢宝山将余合同约定的第一批,共两百件衣服拿出来,由林青青清点,高主任确认无误后登记在册。
事情办完,高主任和谢宝山寒暄,问他要在这边待多久。
谢宝山说道:“这次过来是为了跟你们的合作,现在事情办完,这两天就要回了。”
“不多待两天,看看新柜台的布置?”高主任笑着问道。
林青青说:“我今天下午和苗同志办理交接手续,把柜台空出来,估计明天上午就能把柜台布置好。”专卖兴丰服装的柜台本身就是卖成衣的柜台,重新布置费不了多少时间。
谢宝山听后说:“那我明天过来一趟。”
送走谢宝山后,高主任到二楼门市部,让林青青现在清点库存成衣,下班之前和苗慧做完交接。
苗慧本来以为是将成衣柜台拆分,一人管一半,林青青管的柜台再带着卖那劳什子兴丰的服装,这会听说成衣柜台还是她一个人管,林青青管新的成衣柜台就忍不住了:“主任,一个柜台哪放得下这么多衣服,而且我就一个人。”
高主任不是林青青,会跟她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说:“一个柜台放不下那么多衣服,那你就一个款只摆一件衣服,反正地方就这么大,你自己安排。至于这么多成衣你一个人管,这事林青青来之前你能做,她来了你反倒做不了了?”
“没有!我能干!”苗慧闻言连忙说,“就是凭啥她管新柜台,我就得管现在的柜台?”
“凭什么?因为合作方是她找的,合同是她谈的,她让人免费给我们供货,卖出后结款,你可以吗?”高主任冷声问,“你要是能办到,我也可以给你单开一个新柜台!”
苗慧当然不可以,垂头耷脑说道:“我明白了。”
“既然明白了,以后就好好做事,别想那些有的没的。”高主任说着扫视二楼一圈,将其他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说道,“你们过去工作如何我不追究,但未来,我希望你们能摆正态度,好好做事。”
“是!”大家齐声喊道。
高主任说这些话是为了敲打一下大家,在正式公布前,不准备透露奖励那些事,因此没有接着往下说,只单独点了下林青青:“交接好之后跟我说一声。”
林青青连忙应下。
她做事高主任很放心,说了句“大家做事吧”就上楼去了。
高主任一走,苗慧就重重地哼了一声,对着林青青恨恨说道:“你别得意!”
林青青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应该得意的,没搭理苗慧,拿起本子和笔开始清点库存。
苗慧看她这样气得不行,但她拿林青青没把那,只能双手抱胸冷着脸,一动不动坐在板凳上。
苗慧执迷不悟只知道和林青青较劲,其他人心里却因为高主任的话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果说前几天林青青说高主任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将信将疑。如今听了高主任那番话,他们心里已经完全不怀疑了——供销社,要变天了!
这样说可能有些夸张,但这变化对他们这些供销社的老员工来说,绝对是翻天覆地的。
有人心里不安,如鞋帽钟表柜台的售货员,也有人踌躇满志,如从林青青口中提前知道消息的何大姐。
不光如此,何大姐还在心里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和林青青搞好关系。
林青青对其他人的想法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她没有过分关注。以往大家安于现状是因为供销社内部像一汪死水,可如今有人投入石子,肯定会有人发生变化。一旦池水流动起来,那些安于现状的人,还能坐得稳如泰山吗?
所以她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做好手头的工作就好了。
因为是工作交接,所以清点完柜台库存后,林青青又去仓库清点了一番。全部清点完毕后,林青青拿出早上的清点表格,算出剩余数量,进行账实核对。确认无误后,林青青将表格和自己盘点的草稿递给苗慧,让她清点过后确认没问题签字,两人之间的交接就算结束了。
苗慧接过表格和她的草稿后却看都不看,淡淡说道:“我待会再点。”
“高主任让我交接完给她回话。”
“知道了!不就是跟高主任说了几句话嘛,看把你得意的。”苗慧不耐烦说道,觉得林青青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林青青抬手看了下时间:“现在四点半,我五点半上楼找高主任。”一个小时足够盘点了。
苗慧一拍柜台问:“你什么意思?觉得故意耽误你工作?”
听苗慧越说越不像话,何大姐站出来装作诧异问:“小林说你耽误她工作了?别是你听岔了吧?”
苗慧不知道何大姐是故意的,张口解释说:“她没那么说,但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不然为什么特意跟我说五点半上楼找高主任?还不是想告我的状!”
何大姐问:“告你什么状?”
“当然是说我故意耽误她工作。”
“看,这就是你想岔了,”何大姐笑了笑说,“高主任让小林跟你交接完告诉她,咱们六点钟下班,小林可不得五点半上楼找高主任?难道还卡着点去?”
苗慧一时哑然,可她心里还是不平,僵着脸坐着。
“再说了,你盘点库存要的了多久?一个小时足够了。”何大姐说着看她满脸不平,在她开口前继续说,“你也别觉得我是偏帮小林,大姐这也是在为你考虑呢。你想啊,交接是你她一个人的事吗?”
苗慧心不甘情不愿地说:“不是。”
“是吧,交接是两个人的事,小林做完了她该做的,那这事完不成,最后会怪到谁头上?高主任前脚说让我们摆正态度,好好工作,你后脚工作出了岔子,高主任怎么想你?”
苗慧心想,是哦!林青青看她不痛快,别说在高主任那替她描补,不说她坏话就不错了!
想到这里苗慧坐不住了,拿起拿起本子开始忙活起来。
何大姐劝服苗慧也不居功,只在对上林青青目光时微微一笑,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而林青青回味着何大姐的那个笑容,眼中掠过一丝兴味。
……
周一下午,林青青和苗慧交接完工作。
周二上午,林青青帮着苗慧将两个成衣柜台的衣服规整到一起,该挂的挂,该叠起来的收进仓库。柜台空出来后,林青青便去楼上将谢宝山带来的衣服拿下来,分款式颜色将衣服挂到柜台后面的墙壁上,多余的则叠放在柜台里。
供销社以前的成衣,不论男女都是以黑白蓝绿为主,红色不过是点缀,整体显得沉闷。但兴丰服装厂的衣服颜色就多种多样了,有基础的黑白蓝绿,还有淡紫浅咖,衣服挂上去后,不止单个柜台,整个二楼门市部看起来都生动起来。
用何大姐的话来说:“上来看到这一排衣服,我的心情都好不少!”
不光何大姐这么说,鞋帽钟表柜台的售货员也表示赞同。就连高主任下来看到林青青不止的柜台都不住点头,说这样好。
唯有苗慧,听见其他人夸赞附和,心里一直在嘀咕骂他们“马屁精”。但等到高主任夸赞林青青布置得好的时候,心里又忍不住羡慕嫉妒。
她进供销社一年可从没听到高主任夸她,再看二楼新柜台花里胡哨的,真不知道林青青何德何能。
不过,柜台布置虽然不怎么样,衣服倒是挺好看。
想买。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1章 电风扇
谢宝山下午来到供销社,他准备搭乘晚上六点前往省城的火车离开,走之前想着昨天答应的事,在供销社下车,上二楼看布置好的柜台。
说实话,虽然要求腾出一个柜台专门卖兴丰的服装,但谢宝山心里对这个专卖柜台没有什么概念,也就没想过自己看到柜台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因此当谢宝山走上二楼,看到焕然一新的柜台,以及柜台外询问的顾客时,谢宝山一时忘记了言语。
片刻后,他抬手用手背压了压眼角。
等到顾客买下一条连衣裙离开,谢宝山才走到柜台前问:“怎么样?”
林青青喊了声大哥,然后说道:“从上午十点到现在,卖出去了两条裙子。”
兴丰服装厂在石城那边已经打开了销货渠道,光公社供销社一天就要卖十几条兴丰的裙子,现在玉田公社都以穿上兴丰服装厂的衣服为荣。因此但从数据来说,青山供销社销量不说比公社供销社,连兴丰大队的供销社都不如。
但玉田公社毕竟是大本营,兴丰的服装在公社供销社卖了好几个月,已经打开了局面,销量好是正常的。而靳市这边完全是陌生的时常,今天才第一天铺货,半天时间能卖两条裙子已经非常不错了。
更何况,这是第一个专卖兴丰服装的柜台,心情自然和以往不同。
想到这里,谢宝山自己来了靳市。
之前林青青打电话回去谈合作的时候,赵书记以兴丰在石城还没扎下根,就往靳市扩张无异于孩童没有学会走就先跑,而且合作模式还是劳什子代销为由,坚决反对兴丰和青山供销社合作。
当时大队里和服装厂都有对这次合作表示怀疑的,觉得林青青虽然是兴丰走出去的人,但她如今已经不是兴丰人了,她怎么想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