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苦情文女主[七零]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流烟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2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2:18

  关注下来周晓芳心里也有些诧异,因为林青青不但记下了所有产品的价格,还不用算盘就能算出需要的钱。

  于是趁着人少的时候,周晓芳又问:“你算钱怎么这么快?完全不用算盘?”

  “主要是今天来的人买的东西都不多。”林青青呃了声说。

  周晓芳回想了一下,今天来的人在她们柜台的确买的东西不多,最多也就三四样。但她已经习惯了算盘,让她心算她短时间内真有点算不清,又劝林青青:“虽然你心算准确,但我觉得你能用算盘还是用算盘比较好,免得哪天一着急算错了。”

  “我实话跟您说吧,其实我不会用算盘。”林青青老实交代。

  周晓芳心里也不惊讶,她进供销社前也不会用算盘,说道:“我教你怎么打吧。”

  林青青顿时眉开眼笑:“谢谢周姐。”

  “嗐,咱们都是同事,你跟我客气啥。”周晓芳笑道,拿起算盘边打边跟林青青说口诀,一遍过后问,“记住了吗?”

  “差不多。”林青青沉吟说。

  “那你来试试。”周晓芳将算盘推给林青青。

  林青青拿着算盘打起来,因为才刚记住口诀,她打得不算快,中间时不时要停下来想想,但不管快慢,算盘是顺利打下来了。完了后林青青问:“周姐您看我打得怎么样?”

  “还成吧。”周晓芳心情复杂说道,她当初背了一星期才勉强将算盘打下来,没想到林青青不到半小时就记住了。

  但她转念一想,这样也好,林青青早点学会,自己也说不定能调个柜台,便说:“接下来再有人买东西,你就用算盘算价格吧,先熟悉熟悉。”

  林青青一口答应下来:“好。”

  后面再有人来买东西,林青青就不再心算了,直接用算盘。其实她打算盘还没有心算来得快,也没那么准确。但林青青知道做柜台少不得要用到算盘,与其这时候偷懒以后手忙脚乱,还不如现在老老实实把本事学会。

  所以她很沉得住气,一直克制着用算盘而不用心算,所以到下午下班,她算盘已经打得很熟练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第65章 、自行车

  林青青在供销社的工作顺利开展的时候,老家的信件也到了。

  她和谢巍到部队后就发了电报回去报平安,等安顿下来后,又写信回去说明了这边的情况。信件寄回去花了几天时间,那边又写信回来,所以他们现在才收到信。

  信一共有三封,一封是李杏芳寄过来的,内容家长里短,主要关心他们在这边的生活。一封是谢宝山寄来的,主要是为了告诉林青青服装厂的发展,以及就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林青青探讨。最后一封则是李娟寄来的,关心她的生活情况,又在最后半开玩笑问她部队有没有合适的青年,让她给自己介绍介绍。

  第一封是林青青和谢巍一起回的,第二封则是林青青自己写回信,到了第三封,林青青回信前特意问过谢巍。

  谢巍听后想了想问:“李娟?是你宿舍那姑娘?”

  “嗯,圆脸的那个。”林青青说道。

  谢巍沉吟片刻说:“我们团里的确有不少未婚青年,但是副营级以上干部大多结婚了,如果是副营级以下干部,短期内两人恐怕得两地分居。”

  陆军不像空军晋升快,升到副营起码二十六七岁,像谢巍这样二十八岁升到团长的少之又少。而七十年代的人结婚都早,军人可能晚一点,但大多二十一二就定下了,等升到副营孩子都满地跑了。

  所以李娟要是奔着随军能离开农村的想法,恐怕并不能如意。

  林青青想了想说:“那我先问问她的意见吧。”

  谢巍点头,也说了几个人选,其中有个叫吴海源的也是新阳县人,只是老家不在玉田公社,而是隔壁望乡公社的。吴海源今年二十二岁,已经是副连,也算年轻有为。但谢巍虽然了解他在部队里的情况,老家那边却只知道他没有对象,家里几口人什么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林青青原本想直接写信问李娟的意见,听到这里放下笔说:“我们要不要打听清楚对方的情况,要是他乐意,我再给李娟写信问她的意见。要是他不乐意,我在心里就不提他了。”

  “成,我回营后问一问。”

  ……

  第二天回营后,谢巍抽时间把吴海源叫到跟前打听了一下他

  的情况。

  吴海源虽然是副连长,但上面还有好几位领导,和谢巍接触真不多,乍然被叫过来心里有些忐忑。但听着听着他觉得不大对,鼓起勇气问:“团长,您是……想给我介绍对象吗?”

  谢巍第一次干这种事,被直接问出来虽然能保持镇定,但还是不自在地咳嗽了一声说:“是我媳妇有个朋友,也想找军人,跟我打听团里有没有合适的。我想着给她介绍太远的不合适,嫁过去没人看顾,就说了你的情况。”

  吴海源是个愣头青,第一反应是:“团长您媳妇的朋友?多大年纪?”

  谢巍结婚了团里的士兵都知道,但见过他媳妇林青青的就没几个人了,只能凭空猜团长夫人是什么样子的。根据谢巍的年纪,大家觉得十八.九岁到二十六七都有可能。吴海源还是想找个年纪相当的,所以得事先问清楚。

  谢巍记得林青青提起过,李娟是前两年下乡的知青。

  下乡知青一般是初中或者高中学历,谢巍估了下说:“二十岁左右吧,应该跟你差不多,是下乡到我们公社的知青。”想想又补充说,“她现在是我们大队服装厂的工人。”

  吴海源之前收到老家来信,他娘说起过兴丰服装厂,听说发展得很好,前阵子还面向全公社招工。他娘觉得有些可惜,要是他们也是玉田公社的,说不定他妹妹也能考进服装厂。

  再想下乡知青虽然在乡下,却是城市户口,学历少说也是初中毕业。而他自己初中毕业就来当兵了,不由迟疑:“这……条件会不会太好了?人看不上我吧?”

  谢巍看他犹犹豫豫皱眉说道:“看不看得上你得问过了才知道,你一个大男人能不能干脆点?黏黏糊糊像什么话!”

  吴海源一听连忙说:“听从首长指示!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那你就把你家里情况老老实实跟我说清楚,”谢巍说着顿了顿,“不准有不实信息。”

  领导介绍对象吴海源哪敢隐瞒,老老实实将情况给说了。谢巍了解情况后又问了一遍他的意见,吴海源张口就想说他乐意但怕人看不上他,但想着谢巍说他黏黏糊糊,连忙说:“我非常乐意!”

  ……

  周六再回家,谢巍就把

  吴海源的态度说了:“他说愿意,就是担心李娟看不上他。”

  相亲这种事,林青青也不敢替李娟打包票,甚至信里李娟说的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开玩笑她都不确定。要不是这时候通信不方便,她肯定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先问清楚李娟的意思再看怎么办。

  但现在寄封信回去少则一周多则半月,而发电报太贵说不清,所以林青青才先问谢巍再给李娟回信。只是说着说着,事情就发展到这一步了。

  林青青说:“我把吴海源的情况写清楚,问李娟的意见吧。”

  谢巍嗯了声,又说:“对了,我有几个战友明天想来家里吃饭。”

  “明天?怎么这么突然?”

  谢巍揉了揉眉心点头:“嗯,就是明天。”

  那天吴海源回去后,就被营里其他人追问谢巍找他什么事。吴海源人老实,就把谢巍要给他介绍对象的事说了。结果没两天,谢团长媳妇年纪小的事就传出去了,他那些战友都是爱凑热闹的,之前没人提就算了,听说这件事后,都起哄说要见见弟妹。

  都是战友,谢巍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见林青青面露难色,谢巍问:“你那天要上班吗?”

  “班倒是不用上。”林青青本来打算周末去市中心百货大楼逛一逛,顺便把自行车给买了,不过这事推迟几天也行,“有几个人?我是不是得准备些菜?”

  谢巍想了想说:“加四个人,菜你不用太费心,整两个青菜,弄一叠花生就行,我让他们带两个荤菜来。”

  “那要不我再炒个溜肥肠?”林青青问。

  谢巍想了想说:“也行,你那天真没事?”

  “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林青青说着把自己的计划说了,“这周去不了下周去也行。”

  听她说起,谢巍才想起自行车还没买,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我们早点去市中心,下午早点回来,吃饭是晚上,要是来不及去国营饭店吃也行。”

  “这样行吗?要是他们提前过来了怎么办?要不我一个人去,你在家等他们过来?”

  谢巍思索着说,“明天出门前我跟说一声,让他帮着招呼人就行了。”

  听他这么说,林青青也不反对了,吃饭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

  商量完事情后,林青青坐在书桌前继续写信。

  书桌是搬进来就有的,之前断了条腿,后来谢巍用钉子把书桌的腿又钉上了,又用木板固定好。之前书桌本来放在次卧,但林青青想着要用,就把它搬到了主卧,放在床和后窗墙壁中间。

  书桌用了应该有几年了,表面凹凸不平,被林青青用厚纸壳盖住,用钉子钉好,看着也很整洁。书桌上放了几本书、一面镜子,还有就是林青青用的雪花膏。

  虽然原身因为年轻,皮肤底子好,但林青青没把护肤不当回事,条件好了之后还是买了雪花膏。

  信是写给李娟的,她先问了李娟的意思,又说了吴海源的情况,说她要是愿意,就给两人交换联系方式。写到这里林青青顿住,问洗完澡回来的谢巍:“吴海源有相片吗?”

  “应该有。”入伍都是要照相的。

  林青青本来想寄一张吴海源的照片给李娟,但想想八字还没一撇,现在交换相片也太早了,便继续写信说李娟要是愿意,就寄一张照片来,下次她回信再给李娟寄吴海源的照片。

  给李娟的信林青青之前就回了部分,这会收尾就好了。

  写完信,林青青将信纸折好装进信封里,然后贴上邮票,等着明天投递出去。

  ……

  第二天林青青和谢巍先去邮局投信,然后再搭车去市中心。

  七十年代国家发展还是第二产业为主,靳市就是时代潮流中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这里到处工厂林立。而一到周末,市中心人头攒动,看起来十分繁华。

  公交车停在百货大楼门口,林青青抬头看去。

  百货大楼位于街角,建筑偏欧陆风格,圆弧大门,高高的尖塔式的阁楼,在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建于民国多少年的字样。

  百货大楼共有四层,一层都是落地窗,从窗外能看到里面林立的柜台。上面几层窗户是圆弧状的,有些是彩色玻璃,有些是磨砂的,可能更换过。

  林青青扭头去看这条街,都是类似的建筑,只是街道不长,一眼就能望到头。而在这条街上,各种招牌延伸,有国营饭店、银行、以及电影院。

  看林青青往后看,谢巍问:“怎么了?”

  她前世生活的城市也有这样的长街,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了保持特色,在后来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太多改动。而她穿越后见到的建筑虽然没什么特色,却带着年代的陈旧感,有些灰扑扑的,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

  因此,当她置身这条街道,难免有种时空错乱感。

  但林青青没有说出来,只是摇头说:“没什么。”抬脚走进百货大楼。

  林青青这趟过来,不只是为了买自行车,她还想了解一下靳市百货大楼的情况。所以进去后两人没有急着上楼,而是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逛着。

  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只是神情懒散,不怎么爱搭理人这一点和街道供销社如出一辙,但百货大楼的柜台比街道社区供销社更规整,供应的产品也更齐全。

  如果说街道供销社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那么百货大楼就能刺激人们的购物欲8望。供销社里很多东西只有最基础的,但百货大楼里同类产品能摆满一层柜台。

  就拿鞋带来举例,供销社里卖的鞋带只有两个颜色,军绿色和黑色,基本能满足大家对鞋带的需求。但百货大楼除了这两个颜色的鞋带,还有白色红色和蓝色,另外还有圆形的和扁形的。

  鞋带只是最细微的,还有糖果糕点,供销社里的糖果只有两种,软糖和硬糖,而百货大楼里光软糖就有十多个品牌,还有国外进口的巧克力等。

  林青青越看,心情越沉重。

  下周三她就会轮转完所有的柜台,结束轮转后她必须选择一个柜台,在三个月内让营业额翻三倍。

  来百货大楼逛之前,她还想能不能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实现这一点。但现在林青青知道,这条路行不通。

  虽然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卖的产品大头依靠计划分配,有小部分自行采购。但供销社采购部去的基本是乡下农村,或者近地方的工厂,而百货大楼的采购部去的是首都,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苦情文女主[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