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心思一动问:“你见过那两款裙子?”
“我有两个表妹是兴丰服装厂的员工,她们前几天来我家穿了两条新裙子,说是她们工厂发的福利。我觉得两件都挺好看,但只托人买到一件,还有件荷叶边的没有,我还以为公社供销社有卖,结果也没有。”
林青青说得一本正经,其他人听得目瞪口呆,但没有人拆穿她的话,甚至谢巍还很捧场地说:“我说你怎么要来供销社,原来是为这事。”
“是啊。”林青青点头,又对售货员说,“你们这一次可一定要进新款回来。”
中年女人连忙说:“我一定会跟我们经理反映情况。”
林青青见目的达到,便说:“那等你们进货了我再来买。”说着找借口把准备付钱的谢珊叫走。
……
等出了供销社,谢珊才反应过来,自己衣服还没买呢。只是人都已经出来了,再看班车也差不多要出发,她放弃了回去把衣服买下来的想法,跟着大家往前走。
谢珊放弃买衣服,徐丽娜心里却琢磨着怎么跟林青青开口。眼看班车快出发,现在不说就没时间说了,再说她也不是贪小便宜,而是没带布票回来,便开口说:“弟妹,你们服装厂的衣服能单独卖吗?”
“二嫂你想要?”林青青面露疑惑问。
徐丽娜解释说:“嗯,我看中了跟你身上衣服款式一样的那件浅蓝色裙子,但我这次没带布票回来,所以刚才没把裙子衣服买下来,想着要是能直接跟服装厂买,就托你帮我买一件,钱我现在给你,票等我回去就给你寄。”
林青青听后一口答应下来:“可以啊。”
徐丽娜听了心里一喜,连忙就从包里拿出钱给林青青。但林青青却没收钱,只说:“太多了。”
“不多啊。”徐丽娜刚才问了价格,给林青青的多也就多几分,便说,“我手上没零钱,几分钱就算了。”
“你给的是供销社的卖价,我们服装厂直接卖你价格要便宜一些。”林青青说着,还了一半钱给徐丽娜,“我按照服装厂卖价收钱。”
衣服便宜了徐丽娜当然高兴,只是担心给林青青惹麻烦:“这样成吗?”
不光她,其他人也有些担心,但林青青却说:“没什么不成的,出厂价和供销社的价格本来就不一样,而且,二嫂要是能帮我们拉到订单,这钱我都不收你,衣服白送给你。”
徐丽娜没听懂林青青的话,问:“拉什么订单?”
“我们服装厂刚开始做自己品牌的服装,所以合作对象不多,就连咱们镇上供销社也是周书记指定,让他们从我们服装厂进一批货,”因为是自家人,林青青没瞒着这些事,说道,“但咱们公社只有这么大,只在公社供销社销售能卖多少件衣服?这么下去咱们大队服装厂什么时候能有发展?”
徐丽娜如今跟以前不一样了,和谢青山说开后,她不但和李杏芳关系缓和不少,对兴丰大队也有了归属感。听林青青这么说便问:“是啊,这样下去咱们大队服装厂什么时候能有发展
?”
谢青山理性一些,说:“可我们也不会拉订单,能怎么帮你们呢?”
这话正问到了林青青心坎,她当即就把之前想出的办法说了,不过因为县城只有徐丽娜一个人,所以计划稍有改动,林青青说:“你约几个小姐妹,隔三差五去供销社问有没有你身上衣服的同款,强调是兴丰服装厂做的就行了。”
徐丽娜面露狐疑:“这样能成?”
“这样当然不能成,到时候我会安排销售过去谈合作。”做生意都是这样,生不如熟,供销社找的供应商基本都是合作多年的品牌,兴丰服装厂贸然找上门,别人当然不乐意跟他们合作。
可如果有人隔三差五就去问,提起兴丰服装厂呢?
到那时候,他们再上门就不是陌生品牌,只要销售技巧得当,不说大订单,谈下小订单总是很容易的。
林青青说:“你办成这事,不管订单谈没谈下来,我都会和厂里申请衣服免费送你。还有珊珊,你不是喜欢那条修身的裙子吗?”
谢珊一脸惊喜问:“我也可以?”
“真不用钱?大队里能同意吗?”徐丽娜问,服装厂可是大队名下的,虽然出任厂长的谢宝山同时也是大队长,但他上面还有书记呢。
“队里会同意的。”林青青说道,之前将衣服发放给员工,赵书记刚开始也不同意,但后来不也被说服了。如今不过几件衣服,这个主她还是能做的。
而且要是能成,赚的可不是一两件衣服的钱,几件衣服当广告费,太赚了好吗?
林青青一脸笃定,徐丽娜也不操这个心了,一口答应下来。谢珊也是一样的,保证说:“我回去就发动我文工团的小姐妹帮你们宣传!”
谢玉梅也说:“我也回单位帮你们宣传。”
几人商定好这件事,班车也要出发了,谢青山徐丽娜带着谢远鸿上去县城的车,而谢玉梅夫妇和谢珊上的则是去市里的车。
李杏芳这一路都表现得很平静,可当她看着他们上车,还是忍不住用手捂住眼睛。
……
因为儿子女儿的离开,李杏芳心情低落了一下午。
晚上林青青躺在床上和谢巍说起这事说:“大队里的人总羡慕娘,说你们几个兄弟姐妹有福气,
可想想娘说不定也羡慕别人一家人都在一处。”
谢巍正在脱衣服,听见她的话动作顿住,说道:“两全其美的事总是少有。”
“我就是想到,如果我们走了,娘说不定也会这么难受,心里……”林青青侧起身子看着谢巍说,“挺不是滋味的。”
谢巍脱掉裤子躺到床上,将林青青揽进怀里说:“娘听了你这话肯定高兴。”
“但也肯定难受。”林青青说。
“你要是舍不得娘,等你跟我去部队稳定下来,咱们把娘也接过去。”谢巍提议说。
林青青觉得这主意可行,但转念一想说:“那大哥不就远了?你部队离家远,二哥二嫂过去也不方便。”
谢巍沉吟说:“那就两边住,去咱们那里住几个月,回来住几个月。”
“这样倒是不错,就是太奔波,不知道娘愿不愿意。”林青青靠在谢巍身上,轻声说道。
“愿不愿意也得问过她才知道,”谢巍想了想说,“等咱们先安顿下来吧,到时候再写信跟娘商量这件事。”
林青青点头:“嗯。”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
第48章 、干杯
林青青的婚假不像谢巍那么长,三天一过,她就回去上班了。
经过上半年的兵荒马乱,如今妇联办公室不像之前那么忙,李冬梅看着年纪小,办事却很稳妥,林青青休假这三天里她一点岔子没出。所以上班后林青青只用了一上午了解这几天李冬梅的工作情况,下午就去服装厂了。
其实服装厂上轨道后,林青青有意淡出管理,所以平时管事的都是谢宝山,她只有有事才过去。
她下午过去是要跟谢宝山详谈之前答应徐丽娜和谢珊的事,而且这几天她想过了,只徐丽娜和谢珊还不够,想要最短时间打出知名度,占据市场,还需要更多人加入。
所以,林青青打算让服装厂职工回去发动亲戚朋友,让他们来给服装厂打广告。只是这样一来,光送衣服肯定不行,一两件衣服不足以让人卖力干活,而衣服给太多一是容易加大服装厂的生产压力,二给了人也穿不了,卖的话又容易成投机倒把。
最后,林青青决定采取微商代理的模式,但受时代限制,形式又有不同。现代微商是代理找总部拿货,自己销售,双方并没有形成雇佣关系。
而现在,为了规避投机倒把的风险,林青青决定以聘用的形式招收代理,代理拿下订单,可以获得相应的提成。这样一来,代理没有了风险,只要努力就能有额外收入。而对服装厂而言,得到了一批不需要底薪的员工。
而且代理不局限位置,甚至于他们可以排除掉玉田公社,请其他公社、乃至县市省城的人。
听完林青青的想法,谢宝山沉吟许久说:“如果他们没有带来订单呢?”
“没有订单就没有提成,对我们而言,不过损失一件样衣。”林青青回答说。
谢宝山听后沉默下来,如林青青所说,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而坏处也不过是损失一件样衣,以及代理带来订单后,他们需要支付相应的提成。但有了订单,服装厂就能生存下去,甚至扩大规模,这样的付出并不算什么。
考虑过后,谢宝山同意了林青青的提议,召集服装厂各级领导开会探讨这件事。
厂长和副厂长都同意了,其他人
自然不会反对,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第二天上午,谢宝山召集全体员工开大会,讲这件事公布下去。
听说拿到订单能有提成,不少员工蠢蠢欲动,虽说代理只能是玉田公社外面的人,但谁家没两门亲戚呢。
会议第二天,兴丰大队不少人前往其他公社走亲戚,还有亲戚离得远些的,写信寄过去商量代理的事。不光大队社员,知青队的知情也有不少写信联系家人的,一时间兴丰大队一票(邮票)难求。
会议第三天,陆续有人来到兴丰大队服装厂,都是来谈代理合作的。经过筛选,服装厂定下三个代理,都是附近公社的人。
会议第四天,徐丽娜寄回来一封信,为兴丰服装厂带来第一笔订单。虽然订单不大,只订购了五十件衣服,但这个订单就像是一枚定心丸,那些原本担心忐忑的人,在看到订单后纷纷松了口气。
而赵书记原本对服装厂的决定颇有微词,在看过徐丽娜的信后也没了言语。
因为是第一笔外来订单,谢宝山对此非常重视,亲自带人去县城,顺利将合同签订下来。随着县城订单签订,其他公社也陆陆续续传来好消息,虽然都是小笔订单,但累积起来也让生产主任陈秀芳感到不小的压力,向谢宝山提出招工的事。
……
兴丰服装厂第三次招工轰轰烈烈开始的时候,林青青已经交接完了手头的工作。
由林青青提名,经过大队开会讨论决定,由陈秀芳接任副厂长一职。至于妇联那边就简单多了,李冬梅这半年在妇联忙前忙后,公社妇联领导也都记得她,林青青走后她接任工作顺理成章。
交接完工作,离谢巍假期结束也没两天了,林青青不再去大队部和服装厂,就在家里准备随军要带的东西。
要是按照林青青前世的作风,她肯定只带随身几件衣服,剩下的到地方再买。但这年头买什么都要票,他们手里的票买不齐那么多生活用品,所以能带上的还是都带上。
于是随便一收拾,就装了两个大编织袋,另外还装了几个小袋子。
收拾完林青青觉得这些东西够了,再多的他们也拿不了。但李杏芳觉得谢巍远,风俗习惯和石城不大一样,怕她吃
不惯那边的食物,又装了两袋咸菜、若干特产以及两条过年剩下的腊肉。
本来李杏芳还想把家里养了半年的老母鸡杀了让他们带走,但因为林青青说夏天东西不经放,他们过去还不知道什么情况,说不定来不及做就肉就坏了才打消念头。
只是当时念头打消了,到他们出发这一天,李杏芳还是一早起来把鸡给杀了,顿了锅鸡汤,另外又烧了两条鱼,林林总总做了一桌菜给他们送行。
林青青哭笑不得,不过她虽然觉得没必要,却也知道当母亲的总想把好吃的留给孩子,便笑着说:“好丰盛啊!谢谢娘。”
“有啥好谢的,你们填饱肚子,路上平平安安的就成。”李杏芳笑着说道。
因为谢巍和林青青吃完饭就要去公社坐车,中午谢宝山和宋燕都回家里来吃饭,也算是给他们送行。
吃饭时宋燕问起部队的情况,主要是林青青过去怎么住。
“到了部队我就拿结婚证去申请房子,一般两三天就能下来。部队分的房子有简单的家具,到时候我们再看看要添置什么,等弄好了就能搬进去住了。”谢巍简单说道。
李杏芳问:“那房子弄好前青青住哪?”
“住军区招待所。”谢巍说道。
“方便吗?”李杏芳有点担心,有点想让林青青在家住段时间,等谢巍把房子什么的都弄好了再过去。
林青青却笑着说:“没什么不方便的,我来兴丰大队前也住了一段时间招待所,里面床柜子都有,棉被比家里还厚实,住着倒比自己家要舒服。”
就是招待所住着有点贵,所以林青青之前也想要不要晚点再去部队,但谢巍说住也住不了几天,既然如此,她还不如这次跟他一起过去。这样两个人在路上有照应,也免得她到时候一个人奔波,他在部队还要担心。
听林青青这么说,李杏芳便不多说什么了,问:“那屋子里的家具啥的都齐全吗?”
“大件都齐全,一些小东西等住下来再慢慢添置。”谢巍说道。
听他安排得好好的,李杏芳也不说话了,谢宝山却想起什么问:“那弟妹的工作呢?是等那边妇联接收,还是等上面安排?”
“等上面安排。”林青青说道。
她在妇联的工作有编制,按规矩是能随调过去的。但随调得看部队那边妇联的人事安排,有岗位留给她才行,按照谢巍战友的经验,等一年半载都算是快的,慢的话两三年都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