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连溪冤得很,“自然是他来之前已中毒。”
申天鸣冷呵了声,“你为杏林,他若先前中毒,你如何能看不出来?但你却只字不提,分明是故意而为。”
丁连溪咬牙道:“为断臂止血耽误不得,哪来那般多的功夫望闻问切?”
“巧舌如簧。”申天鸣只说。
“申将军。”冷沉的一声落下,携着不加掩饰的锋芒。
申天鸣的面色又难看了几分。
秦邵宗淡淡道:“申将军莫要忘了,当初抓到的夜袭俘虏亦是毒发身亡。对方擅用毒,且最初袭营直奔你们而来,申将军是否想过朝廷人马才是他们的目标?”
申天鸣反驳说,“那日扎营时并无偶遇所谓路人,倘若对方是真贼寇,焉能知晓我方扎营位置?”
说来说去,他依旧怀疑北地操控一切。
秦邵宗轻啧了声,不愿和这等蠢人费口舌。
“君侯,贼首已擒获!”这时外面传来了丰锋的声音。
屋中几人闻言出去。
黛黎方才没进屋,只站在外面听他们争执,如今见丰锋和胡豹同来,还压着一个五花大绑的男人。
那人相貌平平,皮肤晒得黝黑,和庄稼汉无二。只不过在他瞧见和秦邵宗一同出来的申天鸣时,突然冒出一句,“还望君侯莫要食言。”
在场众人脸色皆变。
“竖子休得胡言,君侯何曾应过你什么!”丰锋呵斥道。
胡豹同样也怒道,“混账东西,你分明知晓已穷途末路,所以干脆乱攀咬。”
黛黎看看邓千峰,又去观察申天鸣,后者面沉如水,额上青筋隐约可见,俨然是在暴怒边缘。
“丁先生,快为此人诊脉,看他是否中毒。”黛黎提醒道。
丰胡二人如梦初醒,顾不得和邓千峰打嘴仗,赶紧将人压到丁连溪面前,让其探脉。
这一探,果不其然,邓千峰亦中了毒。
后续急忙解毒不多说,总之随白剑屏等人回来的秦祈年,一归来便见村中气氛相当凝重。
待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秦祈年气得发抖:“荒谬,我父亲想杀他,何须用毒?”
秦宴州摁住转身欲走的少年,“先等那贼首解了毒再说,此时莫要生事端。”
朝廷的领队已死了一个,若是另一个也出了事,还真不好交代。
白剑屏还在汇报,“……君侯,我审问了几个活口,他们的口供统一在寨中有一百一十九个成员。但我点了尸首和余下的活口,加起来仅有一百一十个。”
少了九人。
山寨坐落于山腰上,这九个很可能趁乱逃入山里了。
秦邵宗转了转扳指,“正常,总有些特别机灵的。不过也无事,这些人不敢回来,必定干扰不了后续。”
白剑屏颔首,转而有些迟疑。
“还有事?”秦邵宗问。
上峰问起,白剑屏只能说:“君侯,解救出来的女郎中,有一个自称来自青州,是南宫青州嫡女之婢。她说奉恩主之命来兖州伺候南宫小娘子,不料路途险阻,在青兖二州边界的小县采购物件时不慎被拐了去。后来她择机出逃,只是运道不济,刚出了狼窝又入虎穴。属下问过她南宫青州相貌和其家中成员名字,她皆答得上,身份多半是真的。”
秦邵宗长眉微扬,关注点在其他,“南宫雄携女来了兖州?”
兖州是北地和青州结盟拿下的。北地盘子大、事务多,且他当初赶着回渔阳成婚,留了心腹和一批玄骁骑后,率军北上。
他不意外南宫雄会在兖州,却意外于对方将女儿带在身旁。
秦邵宗:“把那女婢带来。”
白剑屏领命,很快,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娘子被领到秦邵宗面前。
文心来时已知晓要见何人,当即战战兢兢拜下,“奴拜见武安侯,侯夫人。”
秦邵宗开门见山,“你先前说奉恩主之命来兖州伺候小主,你家小娘子何时去的兖州?”
文心不敢隐瞒,“去岁冬末。”
黛黎在心里思索了下。
去岁冬啊……
她记得去年冬季,秦长庚曾提过一嘴,说南方战局尘埃落定,刘荆州吞并了益州,一跃成为南方霸主。
南宫雄在此时将女儿从青州带离,难道是想和南方势力联姻?
但黛黎又觉得不大可能,青州东接冀、兖,南连徐州,前者暂不谈,后面相当于隔着一众明面上归属朝廷的州牧。他和身在南边的刘荆州相隔千里,没理由把手伸得长长的往那边递橄榄枝,真不怕被人折了手?
黛黎没想明白。
秦邵宗沉默片刻,挥退二人。
南宫一家如今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诏书”……
“长安那边酝酿得差不多了,把那半截金玉轴拿来。”秦邵宗看向丰锋,后者眸子骤亮,爽朗应声。
听见金玉轴,黛黎嘴角抽了抽。
秦邵宗眼尖,“夫人这是什么表情?”
“佩服你旧物新用罢了。”黛黎移开眼。
秦邵宗趁着院中无人,动手把她脑袋转回来,“既然是佩服你夫君,为何不看着他?”
黛黎:“……我怕他飘飘然随风去。”
秦邵宗失笑。
“不可能!陛下怎会宣你入京?”申天鸣一脸见鬼地看着秦邵宗,“诏书呢?陛下的诏书何在?”
秦邵宗慢悠悠地拿出一截金玉轴,那金玉轴并非独装,它旁侧还连一小段残破的蚕丝质绫段。
单论材质而言,这的确是天子所用的诏书。
秦邵宗:“携诏信使原先北上,大抵后来知晓我改道来了兖州,遂追寻而来。不过多半是日夜不歇地赶路,信使力竭,因此后续遇到逃窜的山贼余孽时,无力抵挡,以致险些全军覆没。”
申天鸣瞠目结舌,还是坚持那句“不可能”。
“有什不可能?申将军作为传诏领头之一,难道还认不得这诏书材质吗?”秦邵宗又道。
申天鸣当然认得,他避而不答,只说:“你方才说信使险些全军覆没,既然是‘险些’,那就是还没有。人何在,让他们来见我!”
秦邵宗表情平静,“他只剩一口气,如今还在全力抢救中,怕是来不了见你。申将军,长安已乱作一团,你阻我入京究竟目的何在?万一今上被奸人所害,谋害韩皇室这罪名你能否担得起?”
申天鸣哑口无言,许久才憋出一句,“长安何故乱作一团?”
秦邵宗回答说:“那传诏信使只说长安内有谶言出世,似城中有奸贼与外人勾结,但具体是何谶言还不知。”
第152章 你不用继续当爹
雕车竞驻于天街, 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这如梦似幻的一句, 用于形容长安同样合适。①
长安,天子脚下的皇城地, 永远有其他地方拍马难及的繁华富丽。
这片富庶地每日上演着或大或小的事,大的能牵动皇城内外的所有达官贵人,小的只发生在三口之家,转眼了无痕迹。
而最近, 长安暗流涌动, 民间的茶馆被一众小说家者占领。
“啪!”一声惊木扎耳。
堂中茶客心神一震,专心致志。
“今日我们来浅谈北地的武安侯, 此人真真是武曲星转世,十一岁便随父上阵, 首回就提了个乌桓士卒的脑袋回来。刚及冠就敢于万人中取王子狼耶首级,重创乌桓元气, 再保我大燕边陲十年安稳!”
茶客无不喝彩。
青衣说书人一抚羊胡, “自古英雄配美人,武安侯再娶的黛氏不单有花容月貌,更是慈悲为怀。去岁风头无两的龙骨水车,正是经她之手推波助澜才从北地迅速传到中原。所谓农为民本, 本固国安。此番侯夫人入京正是为了封君一事。”
“且说武安侯待妻如珠如宝, 一送再送,竟硬生生从渔阳将人送到了他新平乱的兖州,亦不舍得与妻儿分离。说来也巧,恰逢金蛟出世,在长安无恶不作, 搅得满城风雨,叫人不得安宁。”
说到“恶蛟”,堂中茶客无不颔首。
先前长安城中地龙接连小翻身,每一回必翻出一份谶言。
“韩燕将亡”传得阖长安皆知。
太后震怒,绕开执金吾另派羽林军彻查。但一连两个多月,愣是分毫线索都未查到。
堂中有人小声道:“可不就邪门了么,倒塌的房舍中既有新建的、也有才建五六年,根本不存在什么年久失修。”
“查了几个月,仍一无所获,反而越查越玄乎。”
“难道真是恶蛟咬死了白狐?才引发一切的后续?”
“我觉得多半是。若非如此异象,怎会引得各路州牧齐上京、聚于一堂呢?光是我听闻的,就有谢司州,南宫青州,姜豫州……”
“啪!”又一声惊木响。
青衣说书人敛了堂中议论才道,“州牧震守一方,无诏不得上京。但如今妖邪危害长安,而食君之禄需为君分忧,各地豪杰纷纷入京除恶蛟,咱们长安啊,也是许久未有这般高朋满座了。但说昨日武安侯携夫人抵达长安,不少高门感动得涕泗横流……”
底下有人不住小声道:“怕不是感动吧。我三表兄的舅公的远方表亲的哥哥的女儿嫁给了袁家的门房,我听闻昨日袁家许多主子愁得一整日都没用膳。”
“袁家和太后母家王氏是姻亲,担心也正常。英豪齐聚一堂,这船舵一旦掌不好,京城多半要变天了。毕竟各家的兵马可都安置在城外三十里。”
“嘘,不可太直接!”
被布衣们明里暗里讨论着的豪杰之一,此刻正在京中最负盛名的食肆里。
“夫人,这道莲子葫芦鸭不错,你试试。”秦邵宗向黛黎推荐,又感叹道:“长安果然是天底下掐尖儿的黄金窝,连一只鸭子的做法都能玩出花来。”
北地民风粗犷,餐食相对也豪迈许多,比如先前黛黎吃的汤面,单是那面碗就比她的脸还要大。
而被点评“不错”的莲子葫芦鸭,其下的雕花白瓷碟长度不足七寸,碟上的葫芦鸭更是巧妙。
整鸭已脱骨,却仍保持着表皮的完整,还特地被固定成吉祥的葫芦形状,鸭内填充以莲子、海参和蘑菇等食材,鸭肉被各类食材熏陶许久,别有一番风味。
黛黎夹了一筷子,细嚼慢咽,说了句“确实不错”以后,又倒回去吃她先前已夹了几筷子的白玉佛手。
这道菜名字起得好,卖相也好。它通体如玉雕似的晶莹,像一只掌心朝上的素手,配上底下深色酱,赏心悦目。
“净吃那白萝卜作甚?一顿都吃不了多少肉食,不怪乎先前一场风寒就能让夫人卧床几日。”秦邵宗拿个小瓷碗挑了几块葫芦鸭,而后往黛黎手边一放,“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