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火星少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5 M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2:51

  “我可以去,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医术不过关或者是人不过关,我都不会签字的。”

  汪景德:“赶紧来!不是我说,这次这位张大夫,真的厉害!”

  他一顿夸,让李老也免不得有些好奇起来,吃完午饭后便去了省城医学院。

  张仲景这时正在汪景德的陪同下看医学院的一些情况。

  今天他吃完早饭就过来了,苏隽陪同。路晓琪和宋五嫂则陪李冰去了省城博物馆。

  省城医学院给了张仲景很大的惊喜,他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们往返于各个建筑物里去上不同的课,深觉得这才是杏林该有的朝气。

  但是他也有疑问:“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如今的老医师们竟然不会藏私吗?”

  他自己教徒弟的时候是倾囊相授的,但是他这样的在当时是异类,更多的人选择敝帚自珍,将自己的真实本领藏起来,只传给家中下一辈,对外面来拜师的徒弟只教个皮毛。

  前来陪同的钱成海觉得他的问题有点奇怪,笑起来:“医生是个讲究资历和经验的行当,尤其是咱们这样的内科中医,年纪越大反倒越吃香。虽然教是教了,但这些学生哪能这么轻易就学会?总得要十年八年的,才能崭露头角。”

  他轻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年轻医生们可不容易呀。

  又想起自己儿子,更忧愁了。别说十年八年,就算是十几二十年,不也有不开窍的吗?

  汪景德在一旁点头:“现在最愁着的,反倒是担心年轻人不来学医了,更不来学中医了。好苗子都是要抢的。”

  苏隽在一旁原本是沉默地听着,这时忽然开口:“是因为现在的人太多了,所以医生也需要很多很多才可以。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以前的竞争意识。”

  他们以前人就那么多,市场就那么大,而且很多平民是看不起病的,一个城镇只能供养得起几位大夫,自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但现在根本不担心这个,或者说大部分时间都不用担心这个。

  汪景德一乐:“对,年轻人说得对。咱们国家每一千人所拥有的医生数量才堪堪能达到3,但是那些老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5甚至更高。而这里面,中医的占比就更少了,所以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行啊。”

  张仲景忍不住笑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

  每一千人就能拥有三个医生,放在古代,那可是奢望!可他们听上去竟然还是不满足,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他又看了看现在医学生们的课程设置,没想到这些年轻人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什么生物学、化学……他都听不懂,只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张仲景的视线很快便在一门学科上停止不动了。

  瘟疫学。

  他的手都开始有着细微的发抖,整个人也都陷入到了怔忡之中。在旁边的苏隽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张大夫?”

  张仲景被他一喊,这才回过神来,但心中浓郁的哀伤依然还是久久不能散去。

  他问汪景德和钱成海:“如今的瘟疫,研究到了哪一步?”

  “您这话要回答起来可就大了。”汪景德适才和他已经聊了很久的医理,对他十分敬服。他脑海中已经隐隐给张仲景安上了一个人设,就是那种醉心于祖传医学,待在小地方一心行医对世事极少关注的不世出的高人,不知道现在瘟疫学的发展也很正常。

  他和钱成海一起为张仲景介绍了一番,然后说:“现在中医疫病学也是上头很关注的重点学科。你看,像是帝都中医药大学就以温病学理论作为指导开设了这个学科。我们医学院也有筹备这个学科的打算。到时候,少不了要请你们来开设几次讲座。”

  张仲景有些激动:“但凭驱使,绝无二言。”

  他忽然想起来路晓琪问过自己的心愿是什么,原本他觉得自己并无执念,淡泊宁静。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或许隐隐的开始有了一些想法。

  李老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在讨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张仲景听着后人讨论自己的书,觉得有趣的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想,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是这样想的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听到有一些细节,两人针对书中的用语吵起来的时候,他还指正了一下:“这句的原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原文其实是这样……”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当时写的,又结合了一下最近研习后世医术的心得,将那句话又改了改。

  钱成海和汪景德面面相觑:“……原文是这样的吗?”

  不过,《伤寒杂病论》在张仲景死后被他的徒弟们保管,的确是因为战乱而散佚四落,现在的版本是后人整理出来的,后来又校订过好几稿。可是,为什么张大夫知道原文是怎样的?

  苏隽以手握拳,放在嘴角轻咳了一下提醒他。

  张大夫,不要穿帮呀!

  这时,在门口听了有一会儿的李老一直在心中咀嚼着张仲景冒出来的那句原文,越琢磨越觉得这句原文放在这里用以解释书中的这个病案实在是太妙了。

  他忍不住冲了进来:“先生可是有老版的《伤寒杂病论》?”

第52章 他看到了两千年后的成都……

  张仲景回过头去。

  李老一眼就认出来这位张大夫竟然就是中午他在手机视频里看过的那位, 不由得愣了一下。不过,他也顾不得那么多,热切地说:

  “不知张大夫看过的是哪一版?”

  “老李!”汪景德惊喜地站了起来。

  老李这人可算得上是张仲景的粉丝, 每次有什么拜祭医圣的活动他都要去参加的。他可来得正是时候。

  张仲景笑呵呵站起来, 在汪景德和钱成海的介绍下和来人见了一个礼, 听了他的问题后未免有些踟蹰。老版的《伤寒杂病论》他没有,原版的倒是有。

  斟酌了一下, 他回答:

  “先前家中的确是保存了一版, 不过后来不知遗失在哪儿了, 已经找不到了。若是李大夫想要看, 等有时间了我可以抄录下来。”

  正好自己也再修订一版。

  李老有些遗憾:“那就多谢张大夫了。”

  他倒没有怀疑张仲景是自己乱编, 刚刚那句话字字精妙, 若是能编出来拿只能说他有医圣之姿!

  有了这么个小插曲,李老又认出了张仲景是昨天在车祸现场挺身而出的人之后,原先的一些顾忌和偏见就全然抛开了, 对他生出了不少的好感。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拉着张仲景讨论医案和医书,十分热切。

  待他发现,张仲景对医圣的理论和汤方有着十分深刻的见解之后, 简直和他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那份热情的劲头看得汪景德忍不住嘴角抽了又抽。

  这还是当时在电话里那个傲娇的对这件事不置可否的老李吗?

  在走的时候,李老在举荐表上签了名。他总算是注意到了张仲景在这个时代所用的名字。

  “张长沙?”李老有些惊讶,喃喃念出来,然后抬起头,眼里十分欢欣,“张大夫,看来您与医圣的确是有缘分。他老人家也有个别名是张长沙。”

  张仲景本名叫张机, 在长沙做过太守,也是在长沙他开始行医,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打开官衙大门,容许百姓进来求医。他端坐于堂上,为百姓看诊。坐堂大夫这一个称呼也是源于此。

  也因此,他有一个名号就叫张长沙。

  张仲景笑呵呵说:“……都是凑巧,凑巧。”

  苏隽在后面听着,嘴角微微扬起来。

  有了老李的签名,举荐表很快就交到了有关部门。接下来,张仲景只需要通过专家组的考核就能够拿到省内名医的认证,然后顺理成章地获得行医执照。

  高兴地回到酒店后,正好遇到路晓琪和李冰他们也回来了。

  苏隽问:“今日博物馆之行可好?”

  路晓琪清了清嗓子,神色有些微妙。苏隽了然,知道肯定事情有点超出了她原本的想象。

  路晓琪带李冰和宋五嫂去博物馆,原本是想让他们看看历史。宋五嫂还好,看得还挺有兴趣,但李冰对于博物馆的形式显然有些不太理解。

  “为何连以前做饭的炊具都能放在这儿?”李冰皱起眉,看着玻璃柜子里摆放着的青铜器,“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玩意儿……”

  甚至还有他们以前用过的筷子、笔架……

  这到底有啥好看的?

  路晓琪当时就没忍住,偷偷笑了好久。

  当天一起吃晚餐的时候,她便把今日的见闻和几人说了。

  宋五嫂笑起来:“的确是稀奇,几个破了的瓷碗也能被摆上去。”

  “不过是日常所用器皿,却偏偏放置得如同是稀世之珍。”李冰表示他不理解但他大受震撼,当然最让他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里面有好多墓葬品,“怎可做掘人坟墓之举?!”

  秦国还保留着浓郁的巫文化,对于死后的世界很看重。盗墓在秦国是要被处以极刑的。

  路晓琪连忙为考古工作者们辩护:“考古和盗墓可不是一样的。盗墓完全就是为了钱财,挖人祖坟。考古却是保护性发掘,而且发掘出来的东西其实是在补充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认知。”

  如果没有考古,他们这些后人根本不会知道原来自己的老祖宗们那么牛逼,他们在那样蛮荒的年代就可以炼制如四羊方尊那样的青铜器,还能织出连现在都复原不了的纱衣。

  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民族自信心和华夏的文化认同。

  听了她的解释,李冰和苏隽等人若有所思。

  宋五嫂笑道:“看到后面,我的确有如小路说的这般,觉得我们这些过去的人其实也还挺厉害的。”

  李冰叹口气:“罢了罢了,总归现在知道了,人死后一场空。若是这些物件能如路小友所说在千年后还能有点用处,那便也值了。”

  一行人吃完饭,照例逛了逛才回到酒店。

  第二日,张仲景收到了通知——要凑齐专家评审的事件,考核被定在了十天之后。

  路晓琪有些歉疚:“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只能先走了。”

  他们没办法在省城停留十几天那么久。他们去完杭州之后便各有各的事情要忙。她要陪李冰去蜀地,苏隽要回去管古镇那一摊子杂事,而宋五嫂也想好了,她要回去盯着古镇里酒楼的装修,为后续的开业做准备。

  张仲景无所谓地挥挥手:“无妨,无妨,你们去忙自己的就好。钱大夫说了,他也会在省城等我一起考核。”

  他已经和汪景德说好了,这十天他就在省城医学院里待着。汪景德给了他权限,让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堂,自由的去听课。条件是,等到名医认证通过后,便要在学校里做三次中医学的讲座。

  张仲景对这个安排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他已经看准了自己想要上的课,微生物学、疫病学是重点,其他的西医相关也都准备去听听。

  路晓琪听到他这么说,而且钱成海也在就放下了心。

  第二天一早,他们几个便登上了去往杭州的高铁。宋五嫂和苏隽自不必提,忐忑极了,颇有些近乡情怯。即便是李冰,也对战国时这片原本属于越国后来又被楚所灭,最后在华夏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城市很是期待。

  一出高铁站,就看到了戴着大墨镜正在等待着的赵飞燕以及小助理。

  路晓琪噗嗤一笑,打趣她:“皇后娘娘现在颇有明星相了!”

  赵飞燕现在坐拥两百多万的粉丝,已经算是有了一定影响力的网红,也是清河古镇的一株摇钱树。

  路晓琪所有展开的项目都是处于支出阶段,只有顺带着成立的MCN公司有了些回报。而里面运作的人,其他都还没到接广告的阶段,只是挂了橱窗,也能有些不错的小收入。

  但赵飞燕,却实打实的是广告商的宠儿。

  她这段时间在杭州排练舞剧,有助理跟拍,也会发一些VLOG上去,观看和点赞数都很不错,在同类型里算是拔尖的。而且她美貌有气质,崛起过程很励志,职业有光环,又没有负面新闻,形象简直是一流。即便是广告费高一点,品牌方都更愿意选择她。

  如今她接广告,一条就可以报价六位数,短短两个月,就成为了年入百万的富婆。也难怪,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要往网红圈里钻。

  赵飞燕取下墨镜,眼中含着笑意:“小路,你一见面就取笑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