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242节
小说作者:火星少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5 M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2:51

  她记得当时陈盈盈来清河古镇上班, 陈父陈母觉得女儿放着城里好端端的工作不干非得要跑到一个小县城里来,很是不喜欢。当然,陈盈盈其实也是想要避开他们的催婚。

  陈盈盈闻言, 脸上露出几分小得意:“嘿嘿,此一时彼一时,我爸妈现在可喜欢这儿了,隔三差五就要过来。”

  她妈迷上了宋嫂鱼馆和五号区的刺绣课程, 她爸喜欢在古镇里转悠,到处走一走。因为清河古镇的关系,安平县花了大力气整治市容市貌,县城的河道都被疏通了,而且水质也改善了,很多人都在那儿钓鱼,她爸就爱钓鱼。

  陈盈盈后来自己在安平县租了整套房子,她爸妈就会时不时来住个几天。因为她这几年的事业发展得实在好,他们现在对于陈盈盈不结婚的事情也看淡了,家庭关系和睦不少。

  “我爸妈对那别墅满意得不得了,巴不得马上就能住过来。”陈盈盈笑着说。

  她买的也是别墅,只不过没有路晓琪那栋大。员工折扣加上自己这两年的收入,直接全款购入,很是豪气,也给父母在亲戚面前挣够了面子。

  经过员工小区,看到青瓦白墙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树掩映之中。院墙内,新移栽的花木已然吐露新芽,几株早开的海棠点缀着粉白的花朵,显得格外清幽雅致。

  旁边几个新入职没赶上内部购房福利的员工,看着环境清幽的清河苑,脸上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一个胆子大些的年轻女孩忍不住开口问道:“路总,咱们古镇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内部福利房呀?这小区环境也太好了吧!”

  呜呜呜呜,为什么她没有早点毕业。

  听那些老员工透露出来的价格,真的是太划算了,父母甚至都可以支援她一点,可是,她没有购置资格啊!

  听到她这样问,大家都目光炯炯看过来。

  路晓琪笑了笑:“应该还是会有的,等到二期开放后,如果能够达到预期。咱们就可以考虑再建一批员工福利房了。”

  二期完全开放后,员工也肯定会比现在更多,建房的成本对她来说其实并不高。她希望让每一位为古镇付出的小伙伴都能在这里安家。

  听到她的话,有好几个员工明显更加斗志昂扬了。

  ……

  到了农庄,早已经得到通知的大婶们将她们热情迎了进去。

  清河古镇的一线工作人员们大多是年轻人,但农庄这边大多是年龄偏大的大婶阿姨和叔叔们。他们原本都是这附近的农民和居民,手上的田地被清河古镇租赁下来,自己也过来上班了。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想到忽然天上砸下了个大馅饼。要知道,原本这个区域是安平县最穷的一个区域,属于没人搭理的那种。

  所以大婶阿姨和叔叔们也都做事很尽心,很热情。虽然不如古镇里的年轻姑娘小伙儿们养眼以及优雅明媚,但路晓琪看中的本来就是她们的这份淳朴与本真。

  和这片土地相通,让人觉得舒适、安心。

  既然来了,那当然也不会立刻就坐下来办公,大家都先各处溜达着看一看,让脑袋放松下来。

  时节已至,农庄那片广阔的田地仿佛被一只巨手泼上了浓烈耀眼的金黄颜料。油菜花轰轰烈烈地盛放了,连绵成一片望不到边的金色海洋,微风拂过,花浪起伏,散发出混合着泥土与蜜香的蓬勃生机,与古镇内的雕梁画栋是截然不同、却同样动人的景致。

  不少得知花讯的游客也慕名而来,在田埂上、花丛边拍照留念,欢声笑语不断。

  现在农庄还不要门票,但只对游客开放了外围区域。

  路晓琪和陈盈盈沿着田边的小径慢悠悠地走着,享受着阳光和花香。忽然,陈盈盈眼尖,指着不远处田埂边缘一个用竹竿和纱网搭起的简易棚子叫道:“你看那边!是泡儿!”

  只见那棚子底下,一片低矮的绿色植株上,点缀着无数鲜红欲滴的小果子,像一颗颗红宝石,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诱人。

  路晓琪很得意:“我就知道今天来能有这个吃。”

  她特意让赵过栽的。泡儿其实就是各种山莓黑莓覆盆子的统称,小时候野外山上常有,现在却不多见了。这东西不耐运输,因此水果店里也难找。

  陈盈盈恍然大悟:“我说怎么这几天鱼馆里的饭后水果居然有这个!”

  老食客群里都有人特意说了,大家都很惊喜,毕竟这就是大家童年的滋味。

  两人弯下腰,钻进了那低矮的棚子里。

  棚内阴凉湿润,弥漫着一股清甜的果香。熟透的泡儿轻轻一碰就落入掌心,果实饱满,颜色深红。路晓琪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放入口中,瞬间,一股纯粹而浓郁的酸甜滋味在舌尖炸开,带着阳光和泥土的芬芳,是城市水果店里任何浆果都无法比拟的鲜灵。

  “好甜!而且好香!”陈盈盈也吃得眯起了眼睛,手上动作不停,专挑那些熟得发紫的果子摘,“这比我们小时候在山上摘的野泡儿味道还足。赵叔赵叔这农庄,真是块风水宝地,种什么都好。”

  路晓琪一边吃一边暗自嘚瑟,那可不!

  他可是赵过啊!

  两人闲聊着,不一会儿就用随手找到的大片树叶折成了简易的小兜,摘了满满两兜鲜红透亮的泡儿。

  “够啦够啦,再摘就吃不完了。”路晓琪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收获,满意地笑道,“拿回去给他们都尝尝鲜。”

  于是一群人踏青回到农庄的院子里,就看到桌上放着一筐满满的泡儿,顿时觉得开会好像也不是什么难熬的事情了。

  市场部与运营部一坐下来便立刻重拾了之前争吵的话题——二期酒店的运营风格到底要走什么路数。不过可能是因为周围的环境实在是过于风和日丽,花香袭人,面前还摆着清甜的野果,双方的火气的确是小了很多,讨论虽然依旧激烈,但更多是观点的碰撞。最终,双方依然把决定权交给了路晓琪。

  路晓琪拈起一颗泡儿放入口中,感受着那酸甜滋味在舌尖化开,又环视了一圈这充满生机的农庄院落,目光最后落在远处那片灿烂的金色花海和其间漫步的普通游客身上。她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我支持运营部的意见。”她语气平和却清晰有力。

  市场总监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而运营部员工们则扬起了下巴,显然很是得意。

  “路总……”市场总监还打算要挽回一下。

  路晓琪伸手制止他。她这两年的磨炼下来,虽然有时候还是嘻嘻哈哈,惫懒没个正形,但当她认真起来的时候颇有那么些不怒而威的气势。

  市场总监立刻就闭嘴了。

  “我支持运营部,其实也并不是因为成本问题。”她淡淡说,“成本不算什么,如果能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即便是贵些,以咱们的现金流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市场部与运营部面面相觑。

  那老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路晓琪放下泡儿,笑眯眯的:“泡儿好吃吗?”

  运营部一个女孩子下意识点头:“好吃,小时候的味道。”

  路晓琪也点头:“我也觉得好吃。小时候其实家里零食也挺多的,但现在感觉都不如这个好吃。所以,我就让赵叔种了些。这其实就是我想要把小时候的味道给留住。其实清河古镇也是,大老板,哦你们知道是谁吧?”

  大家精神一凛,赶紧都点了点头。

  大老板啊,隐藏在幕后从来都没有出面过的那位神秘大佬!清河古镇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的存在,而且从来不怀疑“他”的存在。不然,路总哪来的资金?哪来的那么多前沿科技?

  “他想要的,其实也就是想把古老华夏的气息,一些好东西给留住。”路晓琪拉起虎皮做大旗。

  其他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路晓琪:“我明白市场部想要打造极致体验、支撑溢价的想法,也理解运营部对成本和务实性的考量。不过,我想让你们想想,华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市场总监脑子里闪过一道光,他似乎明白自己的那套方案有问题的地方了。

  路晓琪环视众人,目光清亮,“是只有士大夫阶层的琴棋书画、吟风弄月吗?是只有帝王将相的宫廷礼仪、钟鸣鼎食吗?”

  她也没指望这些人抢答,自顾自摇了摇头:“当然不止于此。士人风雅、门阀精致,固然是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甚至不是最根本的部分。”

  花田间拍照嬉笑的游客的声音传到了这里,还能看到几位农庄里的工作人员挽起了裤腿准备去地里干活。

  路晓琪深深吸了口气。

  做了这么久的传统文化复兴,她觉得是有那么一点点资格可以做一个总结——华夏文化的根脉,从来不仅仅是宫廷的乐舞、贵族的宴饮,而是更深、更广地扎在寻常百姓的烟火日子里。

  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愿景,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真诚好客,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岁时节庆。

  是街头巷尾的叫卖声、茶楼酒肆的喧闹、田间地头的劳作号子,甚至是这小小一颗泡儿里蕴含的、对土地和时令最直接的感知与珍惜。

  “当然,花萼相辉楼的夜宴的确是很成功的。但是,有那么一处作为点缀便已经足够了。”

  她停下来喝了一口茶,大婶给她上的是水果花茶,甜滋滋的,很润喉:

  “可如果将清河古镇处处都变成花萼相辉楼,那感觉就会变了。过于强调贵族文化,很容易和我们想要追求的东西形成隔阂,也和我们主要的消费者们形成隔阂。”

  她所追求的复原,不是要造一个仅供少数人赏玩的、精致的文化盆,而是要尽力去还原一个活的、有温度的、包容万象的文化生态。这个生态里,既要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要有下里巴人的鲜活。它们本就是一体的,就像这农庄,既有精心规划的花田,也有自然生长的野果,共同构成了眼前这片动人的生机。

  宣传部门的人刚才一直没插上话,此时猛地点头:“要是真用这个概念去宣传,到后面估计会被人吐槽和嘲笑死。”

  现在的网友们天然就对“贵族”这样具有阶级感的东西有着骨子里的警惕与反感,用这样的字眼去宣传,绝对会引起群嘲。就像是花萼相辉楼的夜宴,也只是说体验盛唐风华,而不是体验盛唐贵族的生活。

  市场总监的脸上已经出现了一丝愧色。

  路晓琪很赞同。

  她将话题拉回,“所以,回到我们的二期酒店,首先当然是要舒适和服务到位。为了和古镇外的连锁经济型酒店有区别,当然也得是高级的。但不应该简单定义为一个刻意模仿贵族生活、让人产生距离感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能让现代人轻松融入、直观感受并体验那种传统美学的空间……”

  它应该有雅致的陈设、考究的细节,但氛围也应该是亲切的、放松的,而不是拘谨的、仪式化的。它的体验活动可以是品茶、闻香、赏画,也可以是参与简单的农事、学习一道家常的传统点心制作、听一段地方戏。

  它需要优雅,需要诗意,但不需要高高在上。

  “……总之,我们要让客人觉得,这种优雅诗意的生活态度,并非遥不可及的古代贵族专利,而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追寻和享有的。”

  陈盈盈站在了路晓琪这一边:“路总说得对,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本就该是普世的、可亲的,而不是小众和孤高的。一味强调贵族生活,去迎合所谓的上流品味,其实背离了咱们古镇的初衷。”

  现在古镇里所复原的很多技艺,比如酿酒、织染、木工、甚至烹饪等等,其源头和精华,很多都来自于民间。清河古镇,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阳春白雪的地方。

  市场部和运营部的成员们听完这番话,都连连点头称是。

  “是我这没有想到这一点。”市场总监面带惭色。

  运营部的员工也连忙说:“我们其实也没考虑到这一点,光是从控制成本这方面来说了。”

  所以才没有说服市场部。

  既然运营部先给他们台阶下,市场总监立刻说:“这样一想,其实很多成本和控制点反而更清晰了。”

  运营负责人也点头表示认同。

  两个团队握手言和。清河古镇各个团队之间平时相处得还是不错的,一些争吵也都是为了工作。对事不对人。

  看着达成共识的团队,路晓琪笑了:“行,那你们就朝着这个方向,重新细化方案吧。要尽快,酒店可马上就要开售了。”

  这些细化方案的事情交给团队成员去碰撞、打磨就行了。她陪着他们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还是抵挡不住这大好春光的诱惑,索性起身,沿着田埂小径独自溜达起来。花香混着青草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她不知不觉就走得远了。

  “赵叔呢?”路晓琪来了半天都没看到赵过,拉过一个工作人员问。

  工作人员笑着指向更里面一处传来叮叮当当敲打声的工棚,“在榨油工坊那边呢,这几天正好结尾,这几天赵老师都快长在那儿了。”

  路晓琪朝榨油坊那边走去。

  清河农庄里这几个月也没闲着,修了一座磨坊,一座榨油坊,这些都是预备以后开放给游客体验传统生活的。

  走到农庄靠近河道的区域,原本空旷的坡地上,多了一架缓缓转动的大水车,吱吱呀呀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节奏,将清澈的溪水汲入旁边的水渠。水渠旁,一座水磨坊已经初具规模,石磨的轮廓清晰可见。

  越靠近,越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新木和桐油的香气。只见一座颇具规模的传统木结构榨油工坊已然矗立在那里,工棚外堆着些木料和工具,赵过正和几个老师傅围着一台巨大的、用粗壮硬木制成的传统榨油机比划着,讨论着什么地方还需要加固调整。

  “赵叔!”路晓琪喊了一声。

  赵过回过头,见是路晓琪,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走过来:“今天怎么过来了?”

  “前面开完会,随便走走,就逛到这儿了。”路晓琪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新工坊和旁边的水车、磨坊,“赵叔,您这动作可真快!”

  这水车、磨坊,还有这榨油坊,规模可不小,但现在都快进入到收尾阶段了。

  赵过眼里闪着光,脸上带着欣慰笑容:“嗯,现在不算农忙时,大家伙儿有时间,都弄得差不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2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