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火星少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5 M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2:51

  都不用费可自己下场,很多人就帮忙怼回去了。

  费可想了想还是回了一条:【考虑那么多干嘛?先赚几年钱呗,最起码这边给钱大方,而且包吃包住,一年最起码能攒下六位数,听说明年还要建员工小区,可以内部价买房。】

  她状似温和,实际在凡尔赛。

  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之后,大家都没有了校园里的清高,成了俗人,辛苦奔波不就是为了吃好住好吗?

  于是,群里又热闹起来。

  除了在群里发言的,费可还收到了好几个私聊她的,都是在咨询年后古镇的第二次招聘。她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人缘这么好过,直到爸妈把年夜饭都端上桌了这才结束。

  等到吃完饭,一家三口便穿戴好了衣服打算开车去古镇。

  费可早就说好了,今年除夕夜在古镇过。

  费爸爸打趣道:“行,今年托闺女的福,就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费妈妈老觉得有些怪怪的:“这除夕夜不看春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费可撒娇:“哎呀妈妈,都看过几十年了,今年换换口味吧。”

  春晚有啥好看的。

  开车到了清河古镇,结果进镇子的时候还堵了一小段。费可估计很多人都会带着家人来参加篝火晚宴,果不其然,下车后她在一号区的大广场上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脸孔。

  然后,她还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就立在广场的另一边,上面赫然在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

  费妈妈笑出声来:“哎哟,这个好!”

  费可:……

  “行吧,那你们想在这边看也行,我去找熟人玩了。”她告别爸妈,愉快的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了。

  在看春晚的大多都是被召唤过来的古人NPC们,他们对什么篝火晚会不太感兴趣,在自己的年代已经看惯篝火了,哪有春节联欢晚会好看?

  几乎是所有人都提前来到了大屏幕之前,等待着晚会开始。

  黄道婆就很不理解那些小年轻们为什么要围着一堆火唱啊跳啊,电视里的歌舞不是更好看嘛?

  路晓琪在旁边幽幽说:“您就想想,三十年都吃同一盘菜,而且这菜的味道还越来越不好,自然就腻味了。”

  肖美云在旁边说:“这是因为现在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你就觉得不好看了。就像是吃的一样,你小的时候一个礼拜吃一次肉,觉得好吃得不得了,现在好吃的太多了,肉都不稀罕吃了。”

  路晓琪想了想:“也有道理。”

  肖美云开始回忆起了过往,很是唏嘘:“这几十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黄道婆听了好奇,便问以前是什么样的。肖美云难得遇到这么喜欢听她回忆过往的,两人便在那儿开始嘀嘀咕咕起来。

  肖美云说以前没什么吃的,黄道婆说她们也是,经常遇到饿死人的。

  肖美云估计了一下她的年纪,立刻脑补她说的是当年的饥荒。

  路晓琪一开始听得心惊胆战,生怕露馅,但最后也只是扯了扯唇:……很好,各说各的,但居然都能自圆其说。

  而且,到后面还吸引了旁边好些人来听。

  除了宇文恺苏隽这些读书人,其余人其实并没有怎么通过看历史书和各种书来了解这个时代。赵思敏在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往往也只涉及到“现在”,但对于“以前”说得不多。他们只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但不知道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肖美云和黄道婆无意间开启的这个话题补全了他们的一些认知。

  这时候,八点了,春节晚会准时开始。

  费可妈妈原本只是打算在这儿看一会儿春晚然后就过去再看看其他的,古镇的店铺虽然都没开门,但是灯光照常开着,夜景依然是很美的。但是!她在这儿坐下后就舍不得走了。

  天啦,这里的观众为什么那么捧场?

  看到精彩的舞台转换要叫好,看到好看的舞蹈要鼓掌,听到其实不那么好笑的相声和小品也会跟着台下坐着的托们一起笑。

  费可妈妈震惊了。

  费可妈妈感动了。

  她都多少年没有获得过这样看春晚的体验了?!这些年大家都是一边开着电视当背景音一边刷手机,偶尔抬起头来也只是吐槽几句,一点都没有她年少时候那种全家一起看春晚的感觉。

  作为很喜欢这种氛围的费可妈妈其实挺忧伤的,但是,今天她在这里找到了这种感觉!

  就好像一个东西自己看其实没什么意思,可周围有一群人陪着一起看一起笑一起哭那就太有意思了。

  “今天咱们算是来对了!”费可妈妈激动对费可爸爸说,“这儿看春晚多有气氛!”

  下次还来!

  王维和李龟年三兄弟还有舞蹈演员们坐在一起。后者还好,在排练的时候已经看过很多次晚会的录像了,只是被这么大的电视屏给惊了一下。王维却激动异常,眼睛眨也不眨,看到许多驻华大使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发来贺电的时候,更是笑容满面:

  “好,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千年之后还能看到这样的场面,真是老当慰怀。

  路晓琪纠结了一下要不要解释一下这些可不是藩属国,后来一想,算了,太复杂,不解释了。

  这时候就感觉坐在旁边的宋五嫂在使劲拍自己的胳膊:“飞燕!皇后娘娘要出来了!”

  一朵金色盛开的莲花从舞台上升了起来。

  赵飞燕就站在莲台上翩翩起舞。

  她在国家电视台的镜头下显得特别的美,即便是这么大的屏幕上被摄像机怼到脸部也没有任何的瑕疵,双目含情,宜嗔宜喜。

  这一档舞蹈节目叫《千秋美人图》,其实就是截取了历史上出名的几位美人,然后选了时下最顶尖的几位舞者来演绎。

  赵飞燕同样扮演的就是自己,偌大一个字幕标注出角色身份:“汉宫,赵飞燕”。

  长袖如流云舒卷,展臂回旋,在灯光与莲瓣金光交织的辉映下,化作两道灵动的白虹。足尖轻点莲心,那小小的金莲竟似承不住,莲瓣在微微颤动。

  观众们都轻吸了口气,生怕她就这么掉了下来。

  然而,赵飞燕忽而折腰向后,如弱柳扶风,又旋身疾起,裙裾飞扬,看得人心惊胆战却不由自主被她牢牢吸引。

  费可妈妈忍不住也点评了一句:“赵飞燕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演员还找得挺好。”

  路晓琪给已经回家了的刘蝉发信息:【明天记得发通稿啊。】

  刘蝉也正在看呢,回了一句:【知道了。】

  放下手机,他在心里嘀咕一声:也不知道为什么老板这么执着的想要把赵宜主和赵飞燕还有皇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真是奇了怪了!

  算了算了,就当是老板的一个莫名小癖好吧。

  而在电视屏幕前,公孙瑾正在认真看着赵飞燕的表演,眼睛都没眨一下。

  李龟年在旁大笑:“大娘,无需担心。你与赵皇后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她柔美,你英气,完全可以互搭一下,嗯,让我想想……”

  公孙瑾笑道:“我可不担心,这位赵皇后的舞姿的确是独一无二,让人心折。”

  李龟年没回答,看他的表情想让是已经陷入到了创作的沉思之中,公孙瑾等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没理他,继续将视线投到了电视屏幕上。

  路晓琪看完赵飞燕的节目后却已经没什么兴趣了,有点坐立难安。

  苏隽看了后,低声说:“你不愿看的话我陪你去那边走走?”

  路晓琪立刻站起身来:“走走,去转一转。”

  肖美云也没说什么,笑眯眯的看着他们离开了。年轻人嘛,让他们自己发展好了。

  和他们一样离开的还有张大郎,他心中存着烦恼,即便是节目再好看再绚丽,也看不下去。

  张瑛看到爹爹离开有些担心,张二郎拍了拍她的肩,自己追了过去。

  “大哥,你还是在想着孔雀蓝釉的事情呢?”张二郎劝他,“配方是正确的,现在咱们也只能一项一项试,这个需要时间,急不来的。大哥何需如此烦恼?”

  张大郎颔首:“我当然知道,只是二弟,你看路小姐出手这么大方……我心中有愧啊!”

  他们回到清河古镇后也拿到了年终红包。

  很丰厚。

  应该说,他们这些被召唤来的人,红包都非常的丰厚。

  张大郎平时的工资就有两万多,又拿了五万的红包。他和瓦窑的工人们朝夕相处,自然知道这个数字的含金量。而且他与张二郎是因为烧窑是后面才开展的工作,像是村中其他从一开始就工作的那些人,红包更厚。

  张大郎因此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不仅没有烧出孔雀蓝,而且因为一开始大嘴巴让清河古镇被人指责嘲讽。

  被他这么一说,张二郎也不免觉得愧疚。

  “放心吧,我也只是想要走走。”张大郎对他说。

  张二郎:“那我也走走。”

  两人在湖边走了一段然后回到篝火边,这儿有许多的年轻人正在围着火堆唱啊跳啊,气氛十分愉快,两人原本有些烦闷的心情似乎都因此而减弱了不少。

  这时,张大郎忽然听得后面有人在讨论。

  在他们两人后面坐着的正是二号区糕点店的章老板以及包子铺的郑老板。按照合同,这些店铺在过年期间也都是要开门营业的,而且春节做十天抵得平时一个月,所以他们也都选择留在了清河市。

  章老板正在与郑老板讨论最近在研究的一款点心,两人都算白案,也算是同行了。

  “……老郑,你看我这方子,”章老板的声音带着点研究者的苦恼和兴奋,“我照着那本古籍上写的,糯米粉七,粳米粉三,还有糖霜、猪油、松子仁、核桃仁……分量、步骤,一丝不差地照着来,可做出来的玉带糕,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郑老板:“你怎么就知道差了点意思?”

  “我吃过好吃的,的确就是这个味儿。可惜,那人把自己的方子捂得死死的。”章老板瞪他一眼,“根据我的直觉,书上的这个方子应该是对的,就是老觉得哪儿好像有点问题。”

  但是他又一时没想到是哪儿。

  古籍上说‘莹白如玉,入口即化,松仁香气盈齿”,他做的吧,形是有了,白也够白,可那口感,总觉得不够润,香气也单薄了些。

  郑老板喝了口保温杯里的茶,慢悠悠地接话:“老章啊,你这问题,我以前也琢磨过。我给你打个比方,咱蒸包子,老方子说用河套雪花粉,筋道有麦香。可你知道,早几十年那会儿的麦子,跟现在大棚里、机器磨出来的粉,能一样吗?那麦香味儿,差着一层呢!

  “后来,我也是试了很多种粉,才把现在用的这个定下来。所以说啊,你看老方子,但也不能完全迷恋老方子。”

  章老板一愣,喃喃说:“……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他越想越觉得对,一拍大腿:“你说得对,光盯着方子没用!东西不一样了!就好像以前的的糯米和现在的糯米就不是一回事。现在的糯米粉,精细是精细了,可那股子天然的清甜气儿淡了。松子仁,以前是深山老松,现在多是人工林,日照、土壤都不同,香气自然寡淡。

  “还有猪油,老方子指定要板油,还得是吃野食、散养大的黑毛猪,那油才醇厚香浓,不腻人。现在市面上的猪油,唉……”

  现在的工业化,的确是高效,普惠世人,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细微的东西。

  郑老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所以说啊,方子是死的,东西是活的。光有方子不行,得琢磨透每样东西的性儿。古人写方子的时候用的东西,跟咱们现在能弄到的,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你得琢磨,现在这糯米粉,得多加多少水才够润?这糖霜是不是得减点,或者加点别的蜜饯提香?这松子仁,是不是得小火焙一下激发香气?甚至这猪油,能不能用点别的油掺和着,或者加点别的香料去弥补那股子醇厚?得试!慢慢试,摸准了现在这些材料的脾气才行。”

  章老板叹了口气,然后又开心起来:“是这个道理。老郑啊老郑,早知道我应该一开始就找你出来唠一唠。行,等我过完年再试几次!难是难点,我就不信,我这次做不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