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138节
小说作者:火星少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5 M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2:51

  张大郎和张二郎俩兄弟的脸色当时就很不好看。

  而这一切,都被镜头毫无保留地记录了下来,传递到了直播间每一个观众的眼里。

  顿时,就有许多冷嘲热讽的评论冒了出来:

  【所以说人要谦虚一点,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看,现在被打脸了吧?】

  【不吹会死啊你们?】

  【艹,亏我之前还对你们信心满满,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就这水平,之前还嘲笑别人的颜色不纯正呢,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的啊。】

  一些本来就带着恶意的评论其实还好,但那些原本是支持他们却因此而失望的人的评论是真真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有些失望。本来以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你们是难得的能够沉下心来做事的团队,结果却证明我看走了眼。先DISS别人不说,还带爱国的节奏,然后自己眼高手低,吹一百分结果只做出了值五十分的东西,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取关了。】

  虽然也有很多人觉得不过只是一次失败大家没必要上纲上线到这个程度,但那段时间的舆论的确是很不友好。刘蝉直接把张大郎和张二郎的视频app给卸载了,就怕他们心理素质不好,压力更大。

  他自己也很后悔,当时就应该把话圆一圆,别说那么满,搞到现在有点下不来台。

  后来,是张大郎和张二郎烧出了很漂亮的其他颜色的琉璃瓦,再加上网友们的情绪过了,这些言论才慢慢消了下来。理智归位后,大家也都认为,既然是百年失传的东西那肯定要复原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一次烧不出来也正常,接下来再看呗。

  可刘蝉已经不敢贸然再开直播了。

  他改变主意打算跟拍一些素材,索性玩个大的,到时候等孔雀蓝烧出来后,就剪成一个纪录片式的长视频。

  不是玩工匠精神吗?

  华夏难道没工匠,没匠心?

  可惜的是,后来张家兄弟又烧了几次孔雀蓝,但都没烧成功。

  刘蝉也长长吁了一口气,提振了一下心情,对张瑛说:“不过,今天开两个窑,另外一个窑可能有点好东西能让你看看。”

  到了开窑的时候,张瑛简直比自家爹和叔叔都还要紧张。

  “这个窑应该没什么问题。”张大郎见女儿紧张的样子,笑了一声,“之前也烧过两次了,这次调整了一下颜料比例,应该就差不多了。”

  张瑛点点头:“爹,这个窑烧的什么瓦?”

  张大郎还卖关子:“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温度降下来了,可以开了。”有监测温度的师傅喊了一句。

  瓦窑并不是烧完就可以开的,还需要自然冷却三到七天左右,温度降到八十度以下才能开窑门。张大郎走上前摸了一下窑壁。虽然现在有温度计,他还是习惯用自己的手去感受。

  亲手抽掉第一块窑砖,看了看烟气,确认无误后他这才示意在一旁早就拿着长柄铁钩的张二郎和其他工人将剩余的窑门砖给扒掉。

  窑门开启瞬间,蓄积的热气裹挟窑土气息蒸腾而出,守候在门口的张瑛也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待到热气散尽,光线照射进去,窑内瓦件渐露真容,釉色在昏暗窑室中隐现流光。

  “这是?”她瞪大眼睛。

  张大郎呵呵一笑,指挥着工人们将烧好的琉璃瓦依次搬出来。

  在外面更为强烈的阳光下,这些砖的釉色更显得流光溢彩,简直像是春日里开至极盛的一树夭夭桃花,釉色柔和得近乎透明,泛着珍珠母贝般细腻的银粉色光晕。

  刘蝉一拍大腿:“就是这个颜色。”

  之前几次烧出来的粉琉璃瓦或是太艳或是一味的娇嫩,都很俗气,现在这个稍微带一点灰,反倒刚刚好,很显高级,应该是现在女孩子们会喜欢的粉。

  张瑛很惊喜:“……您还真把路小姐想要的粉色琉璃瓦给烧出来了?”

  张大郎和张二郎蹲下来查看这些瓦片,显然也很是满意。

  张二郎:“路小姐想要的,那当然得帮她烧出来。”

  张大郎:“其实以往也能烧,不过天家所用的颜色都是有规制的,在贵人们看来,粉色轻浮,当不得大雅之堂。”

  那时候哪一个级别能用哪个颜色都是规定得死死的,如果违规使用那就是僭越,是要定罪的。

  旁边的一个年轻工人笑呵呵:“那是以前了,现在的女孩子可喜欢粉,各种粉。要是真有个建筑用这个粉瓦,那估计又会成为她们的打卡点。”

  张瑛激动的点头:“那肯定的。”

  拜游客们所赐,她现在对古镇的各种打卡点已经了如指掌了,人多扎堆的地方一准是适合拍照的。

  刘蝉:“古人的确是有审美的,这个颜色虽然好看,但大面积用感觉就俗气了,很容易看腻,小面积点缀还是蛮好的。”

  张大郎颔首:“做个小亭子或者是建个小琉璃塔都成。”

  不过这些事情自然有宇文先生来操心,他们只管烧窑就行。

  刘蝉有些可惜:“开这个窑的时候应该记录一下的。”

  给网友们也看看,别执着于什么孔雀蓝釉琉璃瓦了,这个粉瓦不也挺好看的?他们能烧出这样独特的瓦来,自然是有实力在的,别成天只惦记着孔雀蓝,冷嘲热讽的。

  张大郎知道他是想用这些记录去洗刷孔雀蓝没烧成功的耻辱,摇了摇头:

  “不必如此,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与二郎必能烧出孔雀蓝釉琉璃瓦。从哪儿跌倒的就再从哪儿爬起来。”

  他们有强大的信心是因为他们烧出来过,现在烧不出必然是有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只需要一一排查就行了。他就不信在这个时代会烧不出来!

  刘蝉嗯嗯的点头,但心里却叹了口气。

  这两位张师傅,也真是执着。

  果然,在第二个窑的瓦片拿出来之后,印证了张大郎的不祥预感,的确是又失败了。

  蓝色的确是蓝色,也有点像是孔雀蓝的样子,但是颜色沉闷,釉面也晦涩,整体看上去却很呆,尤其是和烧成功的粉色琉璃瓦相比,完全没有那种窑变后的流光溢彩的感觉,更别提那种晶莹剔透的质感了。

  窑场的气氛瞬间从粉釉成功的欣喜跌入了冰点。

  张大郎拧紧了眉,喃喃道:“这次的炉温是对的,土也换过了,那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他蹲在失败的瓦片堆旁,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抚摸着瓦片表面。张二郎也沉默地蹲在一旁,脸色凝重。

  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五次失败了。

  “温度……炉温我反复确认过,参照了以往的经验,绝对不会有错。”张大郎的声音低沉,带着浓浓的不解,“土坯……我们这次特意选了含铁量更低、更细腻的白土,就怕杂质影响发色和透度。釉料……配方也是反复核对的,和以往的那批,几乎分毫不差!”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张二郎:“二郎,你亲自调的釉,你想想,真的一点没差?”

  研磨的细度,搅拌的均匀程度,上釉的手法厚薄,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张二郎用力点头,语气肯定:“大哥,我敢拿脑袋担保!釉料是我盯着配的,每一道工序我都亲自过手了。”

  “那问题出在哪儿?!”张大郎抓了抓头发,心里飘过一个个念头,“难不成是窑神不保佑了?还是这新窑的风水……”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自己就摇了摇头。

  诚然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敬畏,但是按照他老窑工的经验,烧窑烧不好,必然还是哪儿出了问题。

  “最起码可以排除这次的配方了,”他对张二郎说,“一点一点试呗。”

  张二郎重重点头,带着几分凶狠:“行啊,试!老子就不信烧不出来!”

  以前给皇宫烧窑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还要时刻担心会被上司责罚,稍有不慎就挨杖子,现在的情况可好多了!

  梅山村的瓦窑烧出了粉色瓦的消息很快就通过隐秘的途径传到了山田的耳朵里。

  “粉色?”山田愕然说,“不是孔雀蓝釉?”

  林荣笑起来:“的确是粉色,不是孔雀蓝釉。他们的孔雀蓝釉又一次的失败了,看来的确是没有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山田很快琢磨出其中的关窍:“粉色这种特殊的颜色应该是定制,估计是清河古镇有这个需求。”

  至于孔雀蓝釉,的确不是那么好烧的。

  “那你继续盯着,有什么动向一定要及时向我汇报。”山田说。

  林荣大声应下:“是,山田先生!”

  山田挂了电话之后,坐在原处沉吟了许久,然后才勾起了一道笑容,轻轻自言自语:“既然如此,我就让你们再过一个安心的好年吧……”

  他实在是个很容易心软的人呢。

  ……

  “这要是在老家,现在应该就是在置办年货和打扫卫生了。”肖美云在小院子里的摇椅上坐着,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用棒针织着毛衣。

  自从那场大雪之后,清河市的天气就一直都很好,每天大太阳,正适合大家洗晒被子然后大扫除来迎接春节。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

  为了让员工们可以早点回去团年,路晓琪索性决定让清河古镇闭园一天,早早就关闭了预约通道——

  景区的员工是没有春节假期的,从初一到元宵这半个月会是他们全年最忙碌的一个时间段。要休假也只能等元宵后分批来休。而且,除夕当天其实游客并不会很多,大部分人都选择在家陪家人,所以还不如让员工们也都休息一天。

  在宣布这个消息后,员工们都高兴惨了。

  本来做这一行的已经做好了春节只能匆匆赶回去吃个饭甚至除夕夜还要在景区里上班到十点多的准备,没想到迎来了一个大惊喜。

  肖美云和路学军都觉得自家女儿的这个决定做得很对。

  当老板嘛,不能太资本家。

  路学军跟着旁边的平板哼着戏,他这几天被激发出了自己的音乐爱好,不仅成为了朱帘秀的戏迷,而且还打算自己搞个二胡来学一学。

  听了妻子的话,他笑着说:“这些年也越来越没什么年味了,说不定今年还能有意思一点。”

  他看镇子里的人也都在很认真的做准备,今天四号区也有好好收拾。路学军出去的时候看到大家做的过年准备,都乐坏了——有贴门神和钟馗像的,有挂桃符的,还有张贴公司统一发的春联与福字的,总之,五花八门。

  路学军还感慨说公司里的人果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以为是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都不一样,听得路晓琪暗暗发笑。

  “对了,晓琪呢?”他从自己的二胡教学里回过神来,“刚才还在这儿呢。”

  肖美云翻个白眼:“早就被陈总监叫走了,要去准备今晚的年会,还要给员工们发年终红包。咱们待会儿也得去。”

  虽然现在清河古镇的员工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五六百人了,但陈盈盈依然坚持让路晓琪在年会聚餐上亲手给每一个员工发年终红包。

  这可是收拢人心的最好时机。

  路晓琪当然也知道。

  说是年会,其实就是在食堂大家一起聚个餐,而且还是轮班来吃,凑不齐所有的人。因为清河古镇元旦才开业,员工们都很理解这一次的仓促。而且,聚餐上掌勺的大厨是宋五嫂,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在食堂吃规格不够。

  明明是太爽了好吗?

  宋嫂鱼馆平时的队多难排啊,除了老板之外,就连陈总监每次去吃也得拼手速去抢预定号,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陈总监在食堂里哀嚎自己怎么那么命苦怎么又没有抢到号了。

  现在她为了这次聚餐特意把鱼馆关门一天,所有人都觉得简直是荣幸。

  很多员工是第一次吃宋五嫂的手艺,一顿饭吃得狼吞虎咽,只恨妈妈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多生一双手,这样就能比同桌多抢几口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