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山桃绒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3 KB   上传时间:2025-11-02 14:32:39

第69章

  算账?!

  被捆作一团的官员齐刷刷的打了个寒战。有人冷汗顺着鬓角滑落, 也有人瞳孔骤缩,更有胆小者双腿抖如筛糠,衣服下摆已然出现一片可疑的深色水渍。

  林肆拿起第一张, “陵州知州家的郎君强抢民女, 知州娘子杖杀佃户。”随后故意停了停,将尾音拖长,目光扫过面如土色的知州一家。

  “至于知州大人, 贪污军饷、私贩官盐.......多到我都念不完呢。”

  林肆声音起伏有调, 如同说书一般。

  陵州知州浑身肥肉剧烈的颤抖,他等待的府兵迟迟不来,大概已被安平县主控制了。

  完了, 她这是要杀鸡儆猴!

  陵州知州张了张嘴,半句求饶还没说出口, 林肆却已懒懒抬手,轻轻一挥。

  “拖下去。”

  林肆含笑,“诸位大人熟读律法,按照大宸律,知州应该如何判?”

  县令们都缩着身子, 只有一人声音发颤地回:“该......当斩首。”

  话音刚落, 只听得知州一家的惨叫,众人顿时更怕了!

  林肆的内心没有丝毫波澜, 被他们祸害的百姓,杖杀的佃户, 强抢的民女, 远比他们痛千万倍!

  林肆眨了眨鹿眼,随手抽了一张,“接下来看谁的呢, 旻县县令?还是恩州知州呀?”

  .......

  清理到最后,几个平平无奇无功无过的县令被林肆留了性命。

  林肆打量他们,问:“诸位要是想活命的话,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这几人胆子本就小,还有一个已经吓的尿了两波,厅外在惨叫的时候,他手抖的跟帕金森似的,就没停过。

  此刻,他们虽被捆着,却仍然努力跪伏了下去,嗓音抖的不成调,“我等,愿....愿追随县主,从今日起,辞、辞官。”

  林肆满地点了点头,打了个巴掌还得给个甜枣。

  家中人生病的,林肆派人治,还会给他们一笔安家费在黎县安家。

  几个人顿时感激涕零。

  林肆伸了个懒腰,在黎县蛰伏六年,总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收拾了这些没用的东西,接下来得好好做规划,安顿百姓了。

  *

  聂从雁已经不记得是从什么开始,米价从十文钱一斗涨至了五十文钱一斗,再然后是一百文钱一斗,如今已高达五百文钱一斗。

  寒风呼啸着从窗缝里钻进来,聂从雁裹紧衾,却依然止不住地发抖。这天气冷得邪门,仿佛连骨头缝里都渗进了寒意。

  她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全家人都蜷缩在一起,靠着每日一小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勉强续命。

  就连这口粥,也得趁着夜深人静时偷偷生火熬煮。聂从雁总是提心吊胆,生怕那缕炊烟被人瞧见。

  若是让那些饿红了眼的人发现,她不敢往下想,只把妹妹往怀里搂得更紧了些。

  整个陵州城都笼罩在死气沉沉的氛围中。除了富商和官员,底层百姓个个饿的面黄肌瘦、饿得前胸贴后背。

  聂从雁望着所剩无几的米缸,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家中还有阿兄和妹妹。等这最后一斗米吃完,又该怎么办呢?

  父母已经因为扛不住饥寒交迫去世了,难道他们全家,都逃不过一个死吗?

  聂从雁仍记得父母去世之前,不肯吃粥的样子,他们说自己就要死了,这口粮食吃了也是浪费,就不吃了。

  在这场寒潮来临之前,聂从雁最大的烦恼莫过于明日绣什么花样,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吃不上饭的一天。

  聂从雁也曾幻想过,知州大人会不会搭建粥棚施粥,但她等啊等,等到米价涨到了一贯钱一斗,也没能等来粥棚。

  官府却始终没有动静。倒是有风声传来,说知州要大办特办生成宴席。

  聂从雁的阿兄聂从冉是府兵,但这也没有特别的,府兵平时不需要训练,自然也不会发军饷,更不会发粮,只在有战事的时候才会听召。

  聂从雁也听到邻居恨生恨气的骂,说百姓都吃不上饭了,知州还大摆宴席!

  聂从雁问聂从冉,“阿兄,如今都在传,知州要摆宴席,这是真的吗?”

  聂从冉蜷缩在衾里,冻得嘴唇发紫。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冻住了一般,半晌才挤出一句,“是。”

  聂从雁气到喉咙发紧,但她却得忍着眼泪不哭出来,眼泪流在脸上,只觉得更冷了,仿佛要被冻成冰一般。

  第二日,聂从雁昏头昏脑的醒来,今日是最后一口米,吃了明日便再没有了。

  她近乎绝望的看着米缸,就在这时,外头传来骚乱的声音。

  聂从冉作为府兵,不管如何,城中骚乱,他得出去镇守,若是点名册发现没有他,那就算逃兵。

  更重要的是,聂从冉想好好表现,将骚扰镇压下去,求知州赏府兵们一口米粮,哪怕是一口也好。

  他嘱咐聂从雁将门抵好,不管是谁都不能开门。

  聂从雁将耳朵抵在门上,隐隐听得什么,“将那狗官拿下,安平县主会给大家发粮!”

  安平县主是谁?!聂从雁不认识,但是后面那句会给大家发粮,她却听的一清二楚。

  饥饿感使聂从雁的肚子像被绞过一般的痛,她捂着肚子,开始飞速思考。

  现在外面正乱着,她贸然跑出去确实不妥。

  但假如安平县主真的给大家发粮呢,她去晚了,会不会粮就发完了?会不会因为她的犹豫,原本全家活下去的希望就这样葬送了?

  她将妹妹藏好,嘱咐她除了阿兄以外,任何人进来她都不能出声。

  聂从雁推开房门,她满脑子不管不顾,只有那句,安平县主会给大家发粮!

  她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往外跑的。

  外头确实是乱,但好像又不是她想象中的那种乱。

  因为一个高大的郎君,旁边跟了个小娘子,那小娘子手里拿着块木板,上面似乎是纸,还有一支炭笔。

  见到她,小娘子和高大郎君都很淡定。

  “你是想出来领粮食吃的吗?这个片区领粮食的话你出巷子就能看到,记得要排队啊,你家中现在几个人?”

  聂从雁被这问题问的愣了两秒,半响才回答,“五......五口人,但我阿兄是府兵,他出去了......”

  小娘子不知道又从什么地方掏出一根小木签,用炭笔在上面写了什么,递给聂从雁。

  “府兵啊,你不用管,拿着这个去排队吧。”

  聂从雁拿起木签就跑,木签上有一个如同蝌蚪般的符号,歪歪扭扭的,她看不懂。

  出了巷子,果然瞧见排着长长的两排队伍,聂从雁排在队伍的最末。

  百姓们都出奇的乖巧,没人插队不说,连催促的声音都没有。

  聂从雁看了半天,可算是看到一个熟人,是一起绣过衣裳的万云云。

  万云云告诉她,这吃的都是安平县主带来发给大家的,又让她千万不要插队和吵闹,方才就有人这样做,直接去队伍的最末了,若是再有下次,接连几天都不会给发粮,说完又问她,有没有谎报家中几口人,说安平县主手底下的人能查到家中几口人,千万不要惹的他们不快。

  聂从雁这才想起方才的高大郎君和小娘子。

  郎君就算了,那比她还小的娘子也是安平县主手下的人吗?孩子也能做事?

  但方才那小娘子冷静淡然,比她还要成熟几分。

  聂从雁不由得好奇,这安平县主到底是何许人。

  万云云似乎比她早出来很多,知道的也不少,更是悄悄和她说,“以后熙河路,估计就是安平县主的了,就是不知道安平县主的部曲和府兵打的怎么样了,你阿兄他.....”

  聂从雁气的想要跺脚,安平县主给大家发粮,这样仁心,可比那个知州好太多了。

  阿兄怎么可能打的赢!府兵们连饭都吃不饱!

  一旁有个高瘦的郎君接话,有些羡慕的看着聂从雁,“你阿兄是府兵?你不必担心,我本是住泰安巷那边,那边的片区排队的人太多了,安平县主手下的人才让我过来的,府兵已降了安平县主,你家也许还能多得些吃的。”

  聂从雁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聂从雁不禁回忆起方才那高大郎君和小娘子面色红润的样子,仔细一想,他们的穿着也有些奇怪,手上耳朵上都围了东西,脖子上也有,看起来毛毛的,是什么呢。

  聂从雁很快领到了粮食,这红的黄的食物她根本没见过,发粮食的人说回去煮着吃就行,若是家中还剩点米,切块煮在粥里也可。

  聂从雁从衣服兜着,左右张望着,生怕来人给她抢了。

  只不过那些个一看就是安平县主的人似乎在巡逻,倒是给了她许多安全感。

  她冲回家,发现聂从冉已经回来了,他也得了这些食物。

  聂从雁第一反应不好!这算不算领了两份!

  聂从冉知道聂从雁的担心,“无妨,府兵这份是单独的,大家都回来急着吃东西,吃完了我们还要去帮助安平县主的部曲做事呢。”

  聂从雁这下才敢哭,她仍由眼泪胡乱的流在脸上,就算是冷她也不怕了。

  “阿兄,我碰到云云,她说府兵与县主的部曲打起来了,你知不知道我多担心你!”

  聂从冉将小妹妹抱在怀里,安抚道,“我们哪里打的过县主的部曲,那部曲头子对我们说,只要我们降了,他们就给我们发粮食,城里的百姓也会发粮食,所有人都降了,不降的是傻子。”

  聂从冉回来的早些,将土豆和红薯切成大块,又将米缸里最后一点米煮了,水沸腾后便拿碗分了。

  这下总算不用藏着掖着了,毕竟今日都有土豆和红薯,谁也不会眼气谁,也不用担心有饿红眼的人闯了进来。

  聂从雁端着粥,热气浮到了她的脸上,她拿起勺子,将这红的黄的一样尝了一口,也许是因为饿极了,聂从雁觉得自己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一个甜甜的,一个粉粉的。

  她回来的太急,都忘记这两样东西叫什么名字了。

  聂从冉告诉她,“红的叫红薯,黄的叫土豆。”

  三人将粥喝完,浑身都散发了些热气,只觉得好像活过来了。

  聂从冉起身,“我得去帮县主的部曲做事,他们规定了什么回岗时间,若是耽搁了就不好了。”

  聂从雁看着妹妹,突然觉得这一切好像做梦,明明昨天就快要饿死了,今天却又看着活着的希望。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位安平县主,一定是一个很为百姓着想的人。

  聂从雁在心里默默下了定义,安平县主好,陵州知州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7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