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了十日工夫,也没能将事做成,就剩两天后唯一的机会了,她心里也直打鼓。
不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还是想尽力一试。
这两日在家里,只见她仍旧在屋子里读《黄帝内经》,这是从前淘的旧书,暇时一直在读的,读到一句话,又将那郎中的药方翻出来看了。
后来买回一具牛鞭,并一块羊肉,用来炖汤,这药方上的补药自不必说,也抓了些回家。
这些时日在黎家做的药膳,除了第一日雀仁粳米粥,后头做的,都是先在家里试过一遍的。
毕竟搭着药的菜馔,她也是第一次尝试,不想被挑出毛病来,自然得先试过了,方有把握做的尽善尽美。
这牛鞭羊肉汤炖的满屋子香气,牛鞭处理得当,也不腥气了。
等到酥烂时,她先盛了一碗来喝,药味不显,汤味浓厚,咸淡也适中,两日后做了给那魔王吃,口味想必是没的挑了。
唯独怎么才能令他吃进去,这是个难事。
只听外头一片响,是田氏收摊,接了下蒙学的妹妹们回来了。
一并来的还有别人,只见是四个穿锦佩玉,花团锦簇的五陵小子弟,个个在门口下了马车,田氏引了他们进院子,笑盈盈说:
“进来呀,你们是小珠的同窗,我给你们拿果子吃。”
他们这群萝卜头一路进来,站站停停的,为首的黎富业作揖道:
“叨扰了。”
他们这四个,并季珠,是被选中在春祭时合唱《大风歌》的,单独都唱的很好,只是合唱还不过关。
范书师命他们今日下学后在一处演习,做签给他们抽,抽中的是在季珠家里演习,这不,都来了。
门口停的是各家的马车,这巷子都不一般了。
“都怪范书师,非得抽签,到我家去,就是在偏院里练习,也好过挤在这处呀。”
他们还没见过这么小的院子,一眼就能看到头,这会子脱了鞋,竹榻踩着还咯吱咯吱作响。
坐在褥席上时,王昌悄悄向黎富业嘀咕道。
黎富业倒很安分,不似在黎家出钱建的蒙学里那样不羁,出门在外懂得守礼数了,不能丢了黎家的脸。
况他的心变了,他觉着这里也挺好的,院子里扎了秋千,房子虽小,却也暖和,这里还摆了炭炉子,季珠还懂得拨炭。
黎富业指着案上的纺车问:“这个是什么?”
“是纺车,纺线用的。”季珠道。
黎富业有趣的转了两下,“这些又是什么?怪好玩的。”
黎富业又道。
“我阿姊做的羊毛毡,她的手可巧了。”
只见这席子的四角,各有一只小动物,趴在那像镇席似的,很是生动,王昌听说格外的瞧了,见这家长辈来了,个个都跪坐好了。
“这都是凤、珠两个素日爱吃的,我在槐市那里也是卖这个的,你们到了我家,也尝尝。”
只见是些透明的糕点,圆圆巧巧的,里头还有些葡萄、红枣、桃脯之类的各色干果丁子,还有些则放了叫不出名字来的圆溜溜的珠子,黑黑的,个个扎了竹签,这样盛在盘里拿来的。
因着冬天就不适合做解暑的藕粉圆子了,
“这是叫做钵仔糕的。”
田氏道,乃是女儿教她做的,如今她也会了,自打入冬起就蒸了这个来卖,也很火热,蒙学有些孩子很爱吃,老样子的梅花糕则还
在卖的,杂货也在卖。
小女儿怕羞,头次带同窗回来,田氏自然好好招待了,捧了吃食来,也不打扰他们了,说:
“你们安心的练。”
黎富业的小僮将名为“筑”的乐器捧来,他们四个站成一字队形,黎富业在边上击筑作乐,他们专心唱了几遍: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田氏、季胥、季凤、金豆四个都在厨房,都说唱的好听,田氏道:
“我看他们那些五陵子弟还挺懂规矩,从前又是捉蜘蛛、蚯蚓想唬小珠的,想来也不在他们其中了。”
季凤想喝那牛鞭羊肉汤,香的她直咽口水,被季胥拦了,怕她这样的孩子喝了太旺了,季凤便拿了钵仔糕来吃,说:
“那个穿黄绸子的黎富业,和他边上那个叫王昌的,就有他们俩,从前我还因他们做打油诗与他们吵过呢,近来倒是安分些了,没有再作诗取乐。”
堂屋那里练完了,案上的吃食果子还没动过,一来是他们大家族的规矩,不能吃外面的东西,恐怕不干净;二来是他们这些五陵小子弟,终究不想吃这些丢了身份。
“你们不吃吗?这个很好吃的。”季珠问道。
黎富业便不管小僮劝,拿了一块透明的钵仔糕来吃,只当不要驳了人家的盛情,一吃,却是从未有过的口感,香甜哏啾,点头道:
“好吃,王昌,你们也吃。”
见状,他们那些孩子也都吃了,竟也都爱上了,只是惦记身份,也不拿第二块,辞别了田氏,就要走了。
田氏得知他们这几个小子弟曾作诗取乐,又管女儿们叫关外民,也就没有原先的热情了,不过看在女儿同窗,孩子们还要相处的份上,客套了几句。
这里黎富业正要走,见那厨房里出来只黑猫,颇为激动道:
“乌团儿!”
第155章
话说次日,是茂财去厨房取的午膳,季胥不来了,这事也该他们做了,两人又像原先那样,轮着进屋子。
轮到茂名进去送午膳,今日厨房做的是鲈鱼逢羮,并些小菜,茂名轻着手脚放在了案上,只见帐下一双鞋子。
那魔王早上是用过两口早膳的,这会儿想必才睡下,也不敢吵他,轻着手脚出去了。
约到晌午,房中才叫人伺候,茂财茂名抬了热水进去,替他擦了身子,那魔王还是老样子,在灯下看了书,一口也不吃那午膳。
等到晚膳送来时,看了一眼那午膳的鲈鱼逢羹,吩咐道:
“将这些倒了去。”
待他安置了,茂财茂名便得了来吃,在灶下热了,不过都说:
“不如一金女娘做的,可惜少爷不吃她的东西,不知道人家手艺的好,以后咱们也就没有口福了。”
过了一日,轮到茂财去送膳,同是轻手轻脚的,放下了东西就走了,到外头候着,晌午时分,那魔王却又发作了。
原是点了灯,寻了一卷书来,还是那样子伺候的,他却骂道:
“她是死的,你们也是死的,看不出那红梅都谢了,还不换了来!”
茂财茂名两兄弟也觉着冤,这屋子时常不见光,又没到扫拭的日子,哪里知道红梅的事,这会子点了灯,的确看见那瓷瓶里的红梅都耷拉了,茂名忙的拿走了。
又到黎家的苑子里,那里种了红梅,这时节好容易找到几枝还开着的,摘了来,又被他骂道:
“要这样开着的做什么,屋里炭火旺,不到一日全谢了,废物,不如挺尸去!”
茂财茂名都被他骂木了,次日,耷着脸在外头挺尸,只见季胥来了。
如今日子转暖了,外头的雪也都渐渐的化尽了,季胥早已解了羊裘,只穿着夹的襦衣布裳,下马提了箱箧到这院中来,问茂财茂名两个可还好。
又说了今日要的东西,茂名去备了。
茂财和她嚼了两句:
“女娘那红梅可害惨了我们,昨儿被他揪着折腾了半日神。”
“是我的罪过了,待会儿做了午膳,我给你们兄弟留出两碗来,你们趁热喝了,也补补,到底比晚上放凉的滋味要好。”
“哎,我们兄弟都很惦记女娘的手艺,只是,他今日若还不吃,女娘日后真就不能来了?”
茂财道,他是听夫人身边的丫头说的。
“是这样的,今日吃了就好,不好我日后也不必再来了。”
季胥说了会话,就去厨房忙今日的午膳了,事先试过的牛鞭羊肉汤,她原样做了来。
并几道小菜,用捧盒捧了到黎权业的房中去,门口的茂财好心道:
“你仔细些,别被他发作时砸了。”
只见这房中还是漆黑一团,季胥向案轻放了东西,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正踌躇怎么向帐中开口劝食,想了想,也罢,还是试一试。
只听里头骂道:
“你吃哑药了?”
将帐一揭,却空无人影,只有一只黑毛的猫在屋子里,琥珀似的眼珠亮亮的,转了一圈,跳到他怀里来。
“乌团儿?”
黎权业将它抱住道,他以前捡过一只这样的猫来养,全身漆黑,取名叫作乌团儿。
他坠马以后,也有乌团儿陪着解闷,可不出两个月,就病死了。
“你不是乌团儿。”
他的乌团儿是他在关外打猎时捡的,不知被老鹰还是野狗咬坏的,捡回来尾巴一直只有半截,也不大爱挪动,眼前的猫明显的活泼好动,尾巴也是健全的。
“这是我家养的猫,在一个打柴为生的老翁家里买的,他家的猫下崽了,抱了一窝小的放在柴草上来卖,说这是捕鼠猫,家里的母猫将耗子都捉绝了,这窝小的必定也是捕鼠的好猫。
我看那里独有一只浑身黑色的,就买了它回家,果真像老翁说的那样,家里都看不见老鼠了。我想你从前养过猫,便带了它来替你解解闷儿。”
季胥道。
大前天在家里,见黎富业抱住这猫叫乌团儿,便问了问,听说了他兄长养的那只乌团儿的事,便带来了。
也担心黎权业对着猫要打要砸的,不过又想了,他砸的漆木枕连她都能闪避,何况家里最敏捷的黑猫,这猫若是不愿亲你,你满院子都撵不上它一根毛。
季凤就是这样的,撵着要抱它,大概这猫不好和那些叽叽呱呱的孩子玩,回回都不肯被孩子们抱住,跑来找季胥躲难。
如今见它愿意亲近那魔王,心想,好猫,回去奖励小鱼干!
“它叫什么?”
“雕胡。”
见他肯搭讪了,季胥又劝了两句:“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我炖了汤来吃,黎少爷可要尝尝?”
黎权业却又不理会这话了,只顾在那抱着猫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