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也不是揪着这些不放的时候,宋氏的身子要紧,因道:
“不止荤油,这煮的也太不像样了,院中可有设厨房?丰姑去量了东西来,我来做罢。”
说罢就将腰间多的一根束带解了,将袖子束住,露出胳膊好干活,丰姑说:
“院中无人擅厨事,没有厨房,不过,煎药的炉子是有的,可使得?”
“找个新的陶釜来,不曾沾了药气的。”
丰姑拿一贯钱去办了,好在宋氏嫁妆颇丰,这些年打理得当,也有进项,这些打点仆妇的钱还是有的。
季胥就在外间,就着炉子看火熬粥,田氏在里头陪宋氏说话,说的多是小幺。
“满头的虱子,还有苍耳缠住头发,跟牛羊关在一处,人家买奴隶的拍拍她的脸,掰开她的嘴看牙齿,她也不会说话,就呆呆的照做,没了阿母的孩子,着实可怜,你要好起来,不能失了心气,小幺没了你,还能仰仗谁呢,有那样偏心眼的大母,谁知来日会不会落到同样的境地。”
甚至偷偷摸摸嚼舌道,
“说句难听的,谁知小幺丢了,和她们有没有干系。”
说的宋氏一口气提上来,将帕子攥紧了。
季胥将粥端来,只见软稠香浓,呈现枣红色,入口即化,一点荤腥气也无。
她就着田氏的手,喝了有小半碗,竟没吐。
“能吃下东西就能好了,再吃一口。”田氏一面喂,一面道。
第147章
因放心不下形式不好的宋氏,田氏母女四人在隔壁一间空屋子安置了,暂住在这处。
接连两日,季胥都用五谷并些补气血之物来煮粥,宋氏能吃得下小半碗。
但她身子太虚了,光吃五谷、五菜,不碰荤腥,总也补不回来,因此季胥试着在粥里加些小荤。
只见煎药的耳房,已经被她改造成了一间简易的厨房,刀俎、盘盏、油盐酱酢等,这些丰姑都在附近的一个高市置办回来了。
季胥要用的食材,也留了个心眼,令丰姑亲自去市里买,背着人拿进院中。
明面上提着的,是在药肆给宋氏抓的药,府中下人也以为丰姑外出只为抓药的,并未往别处想。
这日,丰姑捉回来一对野鸽子,从麻袋里拿出来时,扑腾着翅膀很有活力,
“那老叟说是在结冰的塘边用渔网捕的,我看着挺肥一对,便买了回来,夫人才嫁来那几年倒是喝鸽子汤的,只是请大师算过之后,一概不碰了,身子也每况愈下。”
季胥得了这
对鸽子,烧水拔毛,用小陶炉炖汤,另取了鸽子胸脯一块较厚的肉,捶打细了,用姜丝细细腌透去味。
得了那鸽子汤,骨头并不要,下了养气的五谷来熬粥,面上撒些细碎的鸽脯子肉,混在粥中。
再添一匙用葱段盖过腥气的秋油,既增香了,也不过于油腻,如此端到里间去了。
宋氏背后垫了软枕,已经能稍微坐起来一会儿了,只是两颊依旧蜡黄枯瘦,没什么血色。
田氏捧了那粥,进来时吹了吹道:
“好香的粥,你这身子,只吃五谷时蔬到底不够,还要进些荤腥才好,这粥,胥儿说是取了鸽子胸上那块肉做的,又嫩又不腥气。”
也不瞒她,说了这粥里头加了鸽子肉,只是还没近前,宋氏光听了,捂着胸口一阵反胃。
田氏忙的搁下粥替她捶背顺气,这才没将早上吃的两口东西吐出来。
可巧妯娌潘氏身边的一个丫头提着食盒来了,只见捧出来一道大补肉羹,上面浮了一层黄澄澄的油点子;
再有一盘烩鲐鱼,看着又惨白的,鱼背上花刀不多,透着一股鱼腥味,说:
“我们夫人如今掌管偌大一个家,年关下,亲戚们走动也多了,既要款待亲朋好友,又要筹备年宴,忙的抽不出身,就这样,还是特地吩咐厨房做了两样菜,来给宋夫人补身子。”
宋氏听了,脸色越发难看,捂着心口说:
“多谢费心了,只是我茹素多年,不想临了却破了戒,就这样去了,倒还干净,你去罢,和弟妹说,多谢她了。”
丫头应声去了,在潘氏处学舌。
潘氏歪在榻上,身上盖一张大毛豹皮,一个小丫头在替她捶腿,听了这话,问道:
“你看清了?她当真一点也不曾吃?”
“还是那样,不碰荤腥,厨房管事的刁老三拜高踩低,并不用心给那将死的虔婆做斋饭,奴婢听说那煮了肉的釜,洗也不洗,就用来做斋饭素菜,倒泔水的老姑子说,那虔婆自腊八起,饭菜都原封不动的倒进了泔水桶里,只怕全凭那一日三副煎药吊着一口气呢。”
潘氏听了,心有快意。
言家有二子,潘氏嫁的是次子,早年得了永儿,就撺掇言老太太分家了。
两房各得了些田产铺子,不过因着老太太还在世,言家是分家不分室,分家不分财,两房依旧同住在祖宅中,言家二子各自照看名下生意,年终算总账,一处花销。
实则跟没有分家是一样的,起初潘氏还不满这样名副其实的分家,可几年下来,二房的买卖亏空了,大房却赚得翻了几番,她的心早就变了。
也不再撺掇言老太太要跟大房划清界限了,反而想将幼子永儿过继到宋氏膝下。
不过宋氏三推四阻,一直不能如。
三年了,那吃斋的虔婆总算要咽气了,过继的事,全凭老太太做主,眼看就能成了,将来大房那份家私,也有他们的一份。
潘氏只等隔壁院报丧了。
同日,小幺到言老太太院中按时的晨昏定省,凤、珠两个是客,也是小辈,陪着一道去了,老太太问了几句话:
“你阿母怎么样了?可吃得下饭?”
小幺比划给她看,她看不懂,也无心叫能看懂的丫头说给她听。
这福薄的大儿媳本就不讨她喜,还是翻来覆去那些话,念叨道:
“你阿母没多少日子了,你要听你阿母的话,别惹你阿母生气,伺候了汤药也要做做女红,你是个哑巴,将来没了生母,不勤快些,来日怎么嫁人呢,去罢。”
并不多留,尤其不喜凤、珠那两个乡下小丫头,看着就生厌,打发她们走了。
一脚蹬出院门,季凤啐道:
“老东西!她素日就是这样对你念经的?”
小幺低了头,并不吱声,鞋边丢了一粒石子来,只见是要去请安的永儿,管小幺叫哑巴:
“哑巴,听说你阿母要没了,你跟你阿母一样,都是克人的煞命,你阿母克孩子,你克你阿母,嗳呦……”
只见季凤将他一把推倒,指着骂道:
“小王八羔子!有人生没人养的东西,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好在是跟小幺的丫头将季凤抱开了,只见永儿鬼哭狼嚎的,内里老太太院中的人听见了响动,一个老姑子出来问缘故。
这丫头怕被拦下问责,忙带着她们回了大房院中。
宋氏那时才吃了两口粥,见小幺眼圈红红的回来,问她怎么了。
小幺也只懂事的摇头,比划道:
“有沙子,吹到眼睛里了,阿母吃粥,吃粥好得快。”
季凤嘴快说:“都是那老东西念的经,还有那永儿,嘴也不干不净的,他们都说姨母没几日活头了,还说小幺克你,我气得推了他一下,又想打他。”
宋氏听的气急败坏,“好,好,他们都盼着我去了,好将永儿塞到大房来,我那软耳根的夫君,只怕也经不住老太太的教训,那时我可怜的小幺,该怎么办呢……”
搂着小幺,母女两个哭了一阵,田氏拉了小幺,捧着粥道:
“好了,先吃东西,身子养好了,你能护着小幺一辈子。”
宋氏点头,也不用喂,自己就能吃,将一碗粥吃干净了,她得活下去,不能就这么去了,浑浊的眼睛也攒了愤怒的光。
中午,见宋氏打发走了潘氏令人送的肉羹、鲐鱼,说了些不碰荤腥的话,田氏只当她连这碗鸽子肉也不肯进,不承料想听她道:
“胥儿做的,必定比厨房的好百倍,如今小幺已经寻在身边,我的确不该一味的吃斋,熬坏了身子,日后母女还怎么相伴,我得吃荤腥,将身子补好。”
说罢眼一闭,吃了,却没有料想中的呕吐。
这肉并无腥气,在粥中软糯清香,或许是心里接受了,也没有反胃感,一口接一口的吃着,竟见了底,看的一屋子人都觉得有望了。
到了晡食,宋氏也知道要东西吃了,说是想吃桂花糕。
“我来做!”
季胥将袖子一束,就到厨房忙活了,没有什么比有人想吃,而她安安静静做来,呈给人家吃的好,更令她感到宁静了。
尤其这还是宋氏小月子以来,头一次说想吃东西,她觉得身上满是劲,在耳房内半个时辰,将这白软似玉,桂花似金的糕点做来了。
米香和桂花的芬香带进屋子,宋氏吃了有两块,余的小幺、凤、珠她们都吃了。
小幺最近瘦了,小脸不如之前胖嘟嘟的,如今宋氏转好,终也开心的吃了糕饼。
晡食,季胥炖的骨头汤,宋氏也吃了,接连十日过去,已经能下地,在屋子里走动了,脸色也不似从前蜡黄,渐渐有了血色。
不过未曾叫外头知道,潘氏院中的丫头再要送饭菜来,丰姑便将她们拦在外头,说:
“这屋子一开一关的,要进去冷风,夫人已是说不上话,连汤药都要丫头们灌着吃下去,这饭菜究竟是吃不下了,劳你们跑一趟,给我罢。”
潘氏自己去了一次,为的是季凤推了永儿的事,丰姑倒并未拦她,只是才进里头,只见那床边吐了一地的秽物。
隐约看了,宋氏盖着床脏了的大厚被褥,都能看出瘦的不成人形,脸也被枯黄的头发糊了,田氏并几个乡下女儿在那里哭。
潘氏掩着鼻子跑了出来,还拿话训那两个丫头:
“你们也太不像样了,她就是将要去了,也不容你们这样作践,还不收拾体面了!”
越发深信宋氏命不久矣,甚至在张罗她的后事了,一时也顾不上诘问那日孩子们的事了。
这日,在言老太太院中,商议过继的事,抹泪道:
“我那命苦的姒妇,好容易寻回了女儿,却没享几日儿女的福,儿媳实在不忍看她就这样去了,求老太太将永儿过继到嫂子名下,也好替她摔盆送殡,灵前尽孝呀,就那个被贼人毒哑了的小幺,怎么做这些呢。”
这也是老太太的心事,正欲顺势应了,只听外头道:
“宋氏给老太太请安来了。”
第148章
只听外头一声叫唤,宋氏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