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西汉庖厨养娃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万重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5 KB   上传时间:2025-10-26 13:09:32

  “小郎何不将你那牛牵去泗水桥上,听说官府在征用力牛捞鼎,去一趟就给百钱呢,若捞上来,能摸一摸那周鼎,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季胥见外头雨大,淋坏了家里的力牛她倒心疼,再说桥上人多,踩踏挤坏了人更得不偿失,因也未去。

  “阿姊真厉害,真都教卖出去了。”季凤见她空手而归,欢喜道,又给她翻件干里衣让换上,只见她们仨方才洗澡换过的衣裳,都让季凤给搓洗了,牵绳晾在窗口那。

  “我们一直在窗边找阿姊呢。”季珠道,她们还小,跟出去怕丢了,再个要看行李,便留在旅店等她回来。

  要了三份的鲜鳜藕白羹作晡食,姊妹仨吃饱喝足,关好门窗,伴着窗外的雨音,睡了个好觉。

  外头阴雨连绵,连着住到第四日,她趁这几日功夫,重新买了补给,便和妹妹待在房间看外头捞鼎。

  一面补季珠衣裳上的破洞,是教树枝划破的,这会子不买新的,路上穿太好反遭惦记,就这样补一补还能穿。

  “阿姊,你瞧,倒像是大房的伯母!”季凤道。

  只见楼下的河砾道上,金氏淋的雨打鸡一般,袖子掩住头,朝她两个女儿招手催促。

  季元、季止身上背着大包袱,刚从一竹筏下来,头发淋的贴住脸颊,挨在一处左瞧右看,避着车马,跟金氏前后脚进了这间逆旅。

  “你们这分明是店大欺客!不得了了,住一日七百钱,怎么不上街上抢!”金

  氏一听,在案前叫道。

  “歇歇接接下了四五日的雨,如今都是这个价,你去津渡口看看,停的都是商船,各处都挤满了人,也就我家店大,还有一间空房,你要不愿住,大可上别处去问问。”店小子气道。

第92章

  金氏舍不得钱,拉上两个女儿骂骂咧咧走开了,沿路找到一家小驿站。

  驿吏收了她们三人九十钱,也不引路,将手一指,“走到底,最头上那间房。”

  院内泥淖不堪,混着牛厩的粪味,伴着泥腥,气味浑浊。

  走到头,那间房连地上也坐满了抱着包袱的行人,足足得有十几二十人,有的打盹儿,有的望着门外不知何时放晴的雨天,也有的看了两眼她们。

  季元一时不肯进去,“里头还有男子,可怎么住人呢。”

  金氏已是挤到最里头,那是泥砌的一个大通铺,从东墙抵到西墙,铺上坐住不少人。

  金氏让人家让让,给角落腾出点位置,招手催她俩进去。

  季元拧着眉,不得已进了气味混杂的里头,金氏稍微的用巾子掸了掸铺上的灰,不过上头的包浆也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她坐在外头,隔住旁边的汉子,让两个女儿到时候睡靠墙的那侧,说道:

  “人是多了点,可省了多少钱,我说那逆旅店大欺客,出了他家还住不成了?”

  季元道:“阿母这一路也太俭省了,那逆旅,咱又不是住不起,不是还有银……”

  季止用力碰了下她,暗示她收住嘴,一看周围已有几双视线向她们看了,一时不再多言。

  母女仨轮流去茅房,将身上的湿衣换了下来,嚼了点干粮打点肚子,两个小女娘先睡下了。

  后来天色渐晚,金氏也撑不住,将包袱抱在怀里,侧着睡着了。

  季胥她们离家前,便听说大房的金氏在卖那二十亩地,现在这处遇见母女仨,想必田已经卖出去了。

  “也不知那季虎孩在何处?”季凤嘀咕了一句,同样也想,阿母现在何处,那处是不是也在下雨。

  这雨到次日也不见停,金氏在河沿问那些列肆,可要做活儿的雇工,挣点钱也好贴补滞留在彭城的住宿钱,只是都不要她这样临时的。

  她听说泗水桥上在捞鼎,因水位上涨,连着捞了这些日子,还没出水,官府出钱召集四方力士。

  金氏走到这附近,也想去碰碰运气。

  “周鼎出水了!”

  “周鼎出水了!”

  只听河畔那处的百姓奔走相告,那表情却如临大敌,金氏倒觉奇了,连她这乡野妇人也知道,周鼎出水象征祥瑞,拉住一人问缘故。

  那人道:“鼎上为八字篆文:龙生九子,幼子为赝。”

  “前儿水里现身的,定是龙的第九子螭吻,能作浪降雨的那个,想必是不想令这鼎出世,那日才拍断绳索!”

  “难怪下了这些日子的雨,此乃螭吻现身了啊!”

  没成想鼎上铭文不曾告示祥瑞,是这样一句话,百姓们都怕那水中螭吻报复,一时散开了。

  彭城令好容易将这周鼎捞出来,原本想运至长安,献给君王,却被鼎上八字铭文给震住了,当今圣上正是先帝的幼子,幼子为赝,幼子为赝……口内念一遍,浑身冷汗。

  偏偏泗水有周鼎现世的消息,数日前就八百里加急传至长安了,他若不将鼎献上,圣上发问,若献上,恐招雷霆之怒,一时不知作何打算。

  金氏败兴返回驿站,门口被一冒撞的小子迎面撞在胸口,那小子也不停,闷头向外。

  “嗳呦,没长眼的小兔崽子!”揉着骂道。

  “抓贼,阿母!那贼偷了我们的包袱!”

  追出来的季止远远的指道,地上苔滑,差点跌了一跤。

  “要你们做什么用,连个包袱也看不住!”

  金氏一听,骂骂咧咧的追着跑出去。

  季胥正在河岸边买鱼干,因着周鼎上那句不详的铭文,泗水里的鱼货都滞销了,不少百姓嫌晦气,一时不买这日几日捞上来的新鲜鱼货。

  到底鱼干经的住放,价钱降的不多,但也是这些日子的最低价了,季胥用十两银,买了十大袋口的小鱼干,不能令雨淋湿了,是放在牛车上,用油布盖住,拉回逆旅的。

  这雨下的越发诡谲,狂风大作,雷声隆隆的,街上百姓见这天色,越发传言说这场雨是螭吻在作怪,如今周鼎出水,那句铭文现世,螭吻动怒了。

  “抓贼了!抓住那偷包袱的小贼子!”

  只听前方叫喊,一年轻小子,怀抱一只酱色包袱,人群里泥鳅似的乱钻,浑身淋的狼狈,格外显眼。

  众人都喝声喊打喊拿,他从空档里浑钻出来,一下冲到季胥牛车前了。

  这牛跟着走了这么远的路,颇通人性,加上被那小贼一惊,蹬了蹄子向他顶去。

  那小贼吓的一滚,被街上的百姓围住不让走。

  “青天白日你敢偷东西!”

  “拿他去官府!”

  只见人群里冲出个妇人,连鞋也跑掉了,两脚脏泥,她一个巴掌打的那小子一个趔趄,一把夺过那包袱,

  “小杂种,看我不剁了你的手脚!”

  那苦主竟是金氏,不过季胥也没功夫多留了,她车上的鱼干就是有油布盖着防水,也是有限的,得尽快回逆旅卸下来,便向人借过,从边上走开了,不知后来怎么个处置。

  好在次日老天放晴了。

  “总算晴了,谁有那些钱再住下去。”

  季凤抱着包袱道,她们驾牛车从逆旅去了附近的津渡口,背后靠着袋鱼干,颠簸中还能闻到一股子鱼香味。

  总算要离开彭城,向荥阳去了,三人心情都跟着这天气明媚了。

  “不成,你们整车的东西,还有头牛,我这船装不下。”

  问了渡口的商船,为首的贩长都称带不了。

  他们这样的小商船,大多是小行贩合伙买的,自己的货物就堆了满仓,最多带些轻装从简的浪人,顺道挣个船钱,季胥这样的,给钱也塞不下,没法带。

  季胥也虑到了后路,便改问官府的楼船。

  楼船载她们这车人与货,是不成问题的,大船路上还稳当些。

  不过船钱要贵一倍,按人头,每里两个钱,彭城到荥阳八百里,姊妹仨人的船钱一共是四千八百钱;

  牲畜每里一个钱,季胥将牛牵到了牲畜的船仓内,里头还有一笼笼的活鸡、活鸭,甚至还有活鹿、活麂子,都是运往长安,供给宫廷官府的;

  至于那十袋鱼干,按重量计钱,每斛半个钱,每里算一个钱,这十袋有五斛,总的花了二千钱运费。

  好在季胥事先打听过,这十袋鱼干总值未超过万钱,还不算大宗交易,加上她是编户民籍,没有额外收三成津税,这样也省了些成本。

  贩来的鱼干,是季胥跟一个楼船卒,搬进货仓的。

  这座楼船本身是官府为运送江淮之粮,供给京师所造的,总共有三层,如今还不到粮食丰收的季节,这趟运的是各色货物,只见里头有各式料子、丝绵、丝线,还有吃的虾油、桂油、桐油、黄酒、稻酒、米酒,桂圆、柿饼、梅子等各色果脯,还有繁多的杂货,胭脂、松香、丹砂、泥车、铜灯、石膏、鱼膘、牛皮、席子,数不胜数。

  季胥这点东西,放上去就是冰山一角,楼船卒给她一块编号的小木片,下船就靠这个取货了。

  这里金氏母女三人,这行去邯郸也途径荥阳,不过所乘的是行贩的商船,远不足官府楼船势派。

  却见季胥她们上了楼船,季元那份傲气的心性,令她很不是滋味。

  季止看出来了,说:

  “这商船也挺好的,总比走路强,若是走着去荥阳,必得翻山绕远路,一个月也到不了的。”

  金氏虽说咬紧了槽牙,但这会也不得不认,她们的日子,的的确确被二房的给越过去了。

  这趟逃出来,因担心季富告官,所以雇了牛车赶路,这盘缠一下去的快,好在顺利出了会稽郡,到了楚地的彭城,想是季富告官也捉不住她们了,这会哪还能费钱坐楼船,这也就是水路没法子,不然还是走路最省钱。

  季元也知道阻且难,不自在的道:“这样的船,乱糟糟的,仔细又被偷了包袱。”

  “死丫头,你的嘴闭上,再无人能偷的。”金氏在她额上戳道,捂紧了失而复得的包袱。

  “快点快点!要行船了!”船头的贩长催促道。

  金氏她们紧行着登了船,人和货物挤在船舱内,连个平整躺下的地方也没有,只能蜷坐着,度过在泗水上行船的两日。

  这边,季胥姊妹仨,大包小包的侯在渡口一旁,等那行絺服贵人自轺车下来,并后头呼啦啦一众仆府兵,接接连连登上了楼船顶上两层,方轮到她们这些落脚在底层船仓的普通百姓。

  季胥心态也好,心想府兵多,这官船的安全性又增加了。

  凤、珠二个乐都乐不过来了,她们还是第一次坐楼船呢。

  “那日进彭城看见一座那么大的楼船,没想到今日就坐上了。”

  季凤喜滋滋的,背后一个大包袱,依稀还能看出包袱内大火腿的琵琶状,有一节棍子似的擎在肩膀斜上方。

  “这里真大呀。”

  季珠也背着个小包袱,看都看不过来了,满眼的新奇。

  只见那船桅高的好像能碰到天上的云彩,阿姊说那大爪子是船锚,足足有五六个,船上还有巨木为梁,她张手都抱不住。

  进了船仓内,她们住的是大通铺,小小一间,

  里头已有三个女娘在铺自己的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西汉庖厨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