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山早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1 KB   上传时间:2025-10-25 14:34:19

  比如阿姝那小衣上绣的一树白梅,点点莹白,好看极了,其中两朵正好落在鼓起的山尖尖儿上……

  “想啥呢,耳根子这么红?”林姝盯着周野的耳朵,忽地出声问道。

  周野目光闪烁几下,忙应道:“没、没什么。阿姝,叔和婶儿一个时辰前来过了。”

  林姝顿时被转移了注意力,诧异道:“阿爹阿娘竟也来了?他们怎么来的,如今人呢?”

  周野解释道:“他们放心不下你,一晚上没睡,没等天亮便去寻了廖老爹,是坐着廖老爹的牛车来的。来的时候,你已经退了烧,王阿公,就是那王老铃医说你没啥事了,叔和婶儿一口气松下来后便困乏得不行,王大婶叫他们去屋里补一觉,叔和婶儿哪好意思,都给拒了,正巧王阿公听我说了苗大伯摔断腿的事儿,说这腿伤耽搁不得,便乘着廖老爹的牛车去往甜水村了,叔和婶儿也一并往回赶……”

  林姝狐疑地盯着他,缓缓哦了声,“这样啊……阿野,少有见你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的时候,你这不挺能说的么,平时咋蹦不出几句话来?”

  周野压根不晓得自己说了多少,他只是心里发慌,下意识不想让林姝察觉到他脑子里又想了轻浮之事。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变成这样,他以前从不会想这些。

  “阿野,是你叫王老铃医去给苗大伯看腿的么?你替苗大伯家垫了钱?”林姝问。

  王阿公以前虽是走村串户的铃医,但这几年岁数大了后,便不怎么出门了。甜水村离稻香村委实远,若没有足够的酬金,或是足够的人情,老人家真不一定愿意跑这一趟。

  周野点了点头,“王阿公给你看病的诊金收的少,只十文钱,其他药材钱另算,除了你喝下的两副药,另开了四副备着,这部分药材钱也只收了我六十文,但咱用了王阿公家的床铺,王大哥又帮着煎药,王婶子也一直照料你,我便凑了个整,数了一百文钱给他。”

  林姝听完点点头,“合该如此。”

  周野接着道:“婶儿给了我一吊钱备着,这钱足够用了。虽不知晓为啥苗家昨晚没问廖老爹定牛车,但既然咱来了王老铃医这儿,便正好让王老铃医跑一趟瞧瞧。阿姝放心,我只是垫了三十文的出诊金,旁的钱都得苗大伯家自己出。”

  林姝娇嗔地瞪他一眼,“那我是不是要夸夸你呀,虽然你带了这么多钱,但没有烂好心到全部帮别人垫了?”

  周野唔了声。他的确是这个意思。

  村里总有人说他像林二叔,所以当年才会得了林二叔的眼缘,用一袋粮食买下他,但实则憨傻老实的只有林二叔,他算得上老实人,憨傻二字却绝不沾边。

  “接骨要花不少钱,数百文都算少的,多的话两三吊钱不止,苗大伯伤得重,接骨医治的费用只多不少。这个钱我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帮人出。”周野道。

  林姝好奇地问:“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你见过别人接骨?”

  周野嗯了声,“以前我们村里有个壮汉摔断了腿,家里寻了会接骨的郎中来接骨,那郎中光是摸骨诊断验伤就要花上半日功夫,再是手法复位,捻正骨窍,这期间想少受些罪便要用上能镇痛的药,外敷内服的皆有,花费不小。”

  “再是用竹片木板等固骨包扎,包扎时又要用到消肿得到的膏药,想要效果更好,还要辅以活血的药丸。初期化瘀止痛之后,便要拆了木板换药,到中期则是催骨生痂,又要用到什么续骨膏和接骨丹,这一应药膏药丸都是花费。”

  “待到月余后,还要强筋健骨,若想好得快些,还需以药汤熏洗伤处,辅以壮筋养血汤……那户人家即便好些药材没用,最后也花费了足足两吊钱。”

  林姝听完并不吃惊。若是能治好腿,花费再多的钱都值得。两吊钱换一条腿,她觉得不亏。

  钱没了能再挣,但这骨折拖着拖着,后头便是想治都治不好了。

  “阿野,你这样做是对的。苗大伯家没有一清早就去镇上,想来是因为刚下过雨路上道路坑洼多,颠簸之下,苗大伯的腿上只会变得更严重。可若想叫镇上的郎中来家中看诊,那花费便太大了。”

  井溪镇拢共也就两个药堂,百济堂的那位老郎中年纪大,想来不愿受这路途颠簸之苦,他手下虽有学徒,但接骨的本领不到家。

  若去找另一家药堂的郎中,那郎中即便愿意走这一趟,这出诊的金额怕也十分高昂,毕竟郎中这一走,便是一整日功夫都被耽搁了,后头若再继续医治,又要耽搁数日。光是这数笔出诊的费用便不小,更遑论其他药材钱。苗大伯家即便算

  是村上富足些的农户,掏这笔钱也够呛。

  对比之下,最好的办法竟就是周野这个,叫稻香村这老铃医去给苗大伯诊治。

  事实也果如林姝想的这般。

  那苗老大摔断了腿之后,苗家每个人脸上都是乌云密布,苗大娘更是哭了一整宿。

  苗大伯躺在床上呻吟不止,一个大老爷们疼得都流了泪,一家子却还没有想好去哪里请郎中。

  苗二郎苗三郎和苗家幺女想去镇上请郎中,这样有保障些,苗大娘和苗大郎却考虑得多些,家里小的不知这其中花费,还以为家里的钱完全够用,甚至指责苗大郎不舍得请镇上的郎中是怕给阿爹花钱花太多,以至影响下个月办席,耽搁他娶媳妇,苗大郎被气得不行。加之各种小事堆在一起,一家人竟是吵闹不休,争执不断。

  最后还是苗大娘拍板,就去请稻香村的王老铃医。

  老铃医虽然年纪大了不愿奔波,但他们可以多给些诊金。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多给些诊金,即便是近三十里的路,这老铃医看在钱的份上也会来!

  然而,等一家子做好打算,去找廖老汉借牛车时,没成想,那廖老汉却不在家。再一打听,廖老汉竟是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时候便载着林老二家的两口子走了,也不知是去了何处。

  廖老汉虽喜欢赶着牛车去镇上闲逛,但若是像昨日这般才下了雨,地上泥泞不堪,他是不会出门的。

  也正是因着这一点,苗家才没有提前去跟廖老爹知会一声,他们压根就没想过会有廖老汉不在家的情况!

  牛车没借着,苗大娘不禁气恼道:“村里哪个不晓得我家苗大昨个儿摔了腿,廖老汉这牛车我今儿肯定是要用的,林老二啥个意思?!”

  当家的疼了一晚上,他们不懂行,又不敢乱动,就等着天一亮乘着牛车去找郎中呢。

  村里头有黄牛的也就里正家和廖老汉家,但套了车的只有廖老汉,如今廖老汉的牛车叫人乘走了,她上哪儿再去寻一辆牛车?

  要不是昨晚上亏得林老二发现及时,又是林老二家的周野小子冒着大雨将当家的一路背了回来,苗大娘这会儿都要张口骂人了。

  苗大郎道:“不然我去邻村问问,邻村也有牛车,只是不晓得人家肯不肯出来赶车,恐怕得多使点儿铜板才行。”

  苗三郎机灵些,当即道:“若是人家不愿,你只借来那板车也成,回头咱再去问里正借他家老黄牛,车往牛身上一套,然后寻个会赶牛车的帮忙赶牛。”

  苗大娘皱眉,“说得轻巧,赶牛车哪有你们想的那么容易,一不留神赶到沟里去了,翻了车不说,人也要受伤。何况里正家不一定愿意借,他家对那老黄牛宝贝得紧。”

  就在一家子愁眉苦脸琢磨别的办法时,最小的苗丫头忽地瞅向窗外,“阿娘,我好像听到廖老汉在吆喝牛!”

  苗大娘没好气地训斥道:“胡说啥子,你大兄去廖老汉家里瞧过了,也问了邻里,都说廖老汉的牛车载着林老二两口子天没亮就走了。”

  “我真听到了!”苗丫头往屋外跑。

  她家屋子不在路边上,院坝圈在一个大坡坎的平地上,中间再隔一个矮坡坎,越过那矮坡坎才是那条通向村头村尾的路。

  站得高便看得远,是以苗丫头站在自家院坝往那路上一望,顿时就将廖老汉的牛车看得一清二楚。

  那牛车上除了林二叔和何婶子,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阿公,瞧着眼生,不像甜水村的村民。

  苗丫头立马冲屋里大声喊:“阿娘大兄二兄三兄,真是廖老汉的牛车!林二叔和何婶子回来了,牛车上还有个老阿公,老阿公背着个木箱子,我瞧着像药箱——”

  屋里几人听到这话,火急火燎地赶了出来。

  这一看,嘿哟,还真是廖老汉。

  不仅如此,苗大娘还一眼就将那王老铃医给认出来了!

  王老铃医只是这几年出来的少,可他年轻些的时候没少来甜水村摇铃铛咧,苗大娘认得他。

  那头,林大山和何桂香一个帮忙背药箱,一个扶着王阿公,一行人已经往苗家这边来了。

  苗大娘打头,一群人赶忙迎了上去。

  一家子人都感动坏了,林老二两口子乘着廖老汉的车居然是去稻香村找王老铃医的?!

  在他们还为了请哪个郎中而争执不休的时候,人家两口子竟已跑这大老远的路去了稻香村,还把人王老铃医给请来了!

  昨日欠下一个极大的人情不说,今儿更是欠下一个天大的人情!

  苗大娘抹了一把眼泪,感动得稀里哗啦,“林老二,你这是……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

  林大山看她这反应晓得她是误会了,赶忙解释道:“嫂子,当不得谢当不得,是我们家阿姝夜里发烧不退,阿野连夜背着她去了王老铃医家里,我和娃他娘不放心,这才叫廖老哥一大早便送我俩去了稻香村。这不正好苗大哥也摔了腿么,阿野便问了这王老铃医,得知他老人家能接骨,阿野便叫我们回的时候一并将王老铃医带过来了。我们也不晓得嫂子你啥个想法,这接骨费用不低咧,若是不打算医,王老铃医也能给简单包扎一下,花不了几个钱,若是你们打算治腿,嘿嘿,这不正好么!”

  何桂香听了这话,吸了口气,真想把他嘴给堵上。

  这说的啥子话哟!

  她了解自家汉子,晓得他只是人老实,没啥恶意,但这话说的实在不中听,好像苗大嫂不愿意花钱给苗老大治腿一样。

  果然,苗大嫂那满脸感激之色都僵了一僵。

  好在苗大嫂也晓得林大山是个啥性子,没放在心上,依旧感激地道:“苗大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这腿能治我们肯定要治,花再多钱都治!林老二,就算你是顺道把王老铃医带过来的,嫂子我也感谢你,王老铃医来得太及时了!你不晓得,苗大他昨夜疼了一宿,中间还昏过去了好几次……”苗大娘说着说着又掉了几颗眼泪。她家苗大要强,她从没见过他这副样子。

  一旁何桂香开口道:“嫂子,咱回头再说这些,王老铃医来一趟不易,你赶紧叫人给苗大哥瞧瞧,尽早医治。”

  苗大娘点头,又谢了一声后,便赶紧将那王老铃医请进了屋。

  林大山这边送了人就要走了,他和何桂香一宿没睡,牛车上虽然能打盹,但没一会儿就会被那颠簸的路给癫醒,此时两人都困得不行。

  “也不晓得阿姝这会儿醒了没有。”何桂香叹道。

  “这会儿天都大亮了,肯定醒了。”林大山说着,不知想到啥,不禁憨笑两声,“有阿野陪着她咧,咱们放心就是。”

  他一想到阿野能为了她闺女大半夜的走近三十里路,他就觉得这小子实在靠谱。有阿野小子在,他还愁日后没人养老么?

  林姝这会儿的确是好得很,喝完药她本是要和周野告辞离开的,但王大婶实在热情,非要留两人用过早食再走。

  “你家汉子背着你走了近三十里的路,你不饿,他也该饿了。听我的,留下吃了早食再走。你家汉子实诚,多给了好些铜板,就当是早食一并包在里面了。何况我家早食吃得简单,只是些米粥咸菜,不值几个钱。”

  话都说这份上了,林姝自然不再推辞,只是叫周野又数了二十个铜板给王大婶,不等王大婶拒绝便解释道:“阿野他胃口大,劳烦王大婶舀一碗灰面来,我想给阿野再摊几张大饼吃。”

  灰面便是面粉,因老百姓自个儿加工出来的面粉颜色偏灰,当地人都是喊灰面。

  “若是有鸡蛋便更好了。”林姝抿着嘴,冲王大婶腼腆一笑。

  鸡蛋是肯定有的,她都瞧见老母鸡了。不然只一碗灰面的话也不用给二十个铜板这么多。

  王大婶听到这话,爽快收了钱,笑呵呵道:“都有,我这便去取。丫头晓得疼人咧,难怪你家汉子也这般疼你!”

第111章 情话

  林姝听了王大婶这话,没应声儿,只默默垂下头,又是一副害羞的模样。

  那可不么,她知好赖,阿野对她好,她当然也会对阿野好。

  只是摊几张饼而已,哪里比得上阿野大半夜的背着她走这么远的路,近三十里呢,换成她自个儿的话,即便不停歇地走,怕也得走上足足两个时辰,这还是往少算的,毕竟晚上天黑路滑,这些都会影响脚程。一个来回,那便是四个时辰,八个小时!这一天下来啥也别干,净走路了。

  等王大婶一走,方才没有反驳她的周野此时却不赞同地道:“阿姝,你还病着,要多休息。这摊饼我来做就成,你可以在一旁指点我。”

  阿姝心里想着他,他自然欢喜,但阿姝只是退了烧,身子还没完全康复,他又怎么可能让阿姝下厨。

  “我这会儿就得多动动,光坐着可不好,不信一会儿王大婶来了你问她。摊几张饼而已,又累不着我。你可以给我打个下手,譬如去摘一把野葱来,还有那鸡蛋你也可以帮我敲了搅散。”林姝不是瞎逞强,她是真觉得自己一觉起来精神倍好。

  周野无法,他若坚持不叫阿姝做,阿姝恐怕又得说摊饼是她的乐趣,他抢着做便是抢走了她的乐趣。

  他只能如阿姝说的这般,把其他能做的都做了,只剩下最后这摊饼的活儿交给阿姝来动手。

  野葱多,附近野地里便有,周野很快采了一把回来,舀了一盆水将野葱洗净,然后将野葱全部剁碎。

  王大婶已取了两个鸡蛋来,周野敲到碗里,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不一会儿便将那蛋打得散散的。

  林姝这头则将王大婶舀来的满满冒尖一碗灰面腾到大碗里,加水,用筷子搅成稀面汤。

  再把周野搅散的蛋液和野葱都倒进来,加适量盐巴,一起拌匀。

  因着王大婶先前熬了粥,灶里还留有火种,周野熟练地加添柴火,等铁锅烧热了之后,再控制那柴火的量将火变小一些。

  两人一个摊饼,一个添柴。

  周野在旁边看着,见林姝额上热出了汗,便问王大婶要了个蒲扇。

  考虑到林姝刚退烧,他一下一下轻轻扇着,风不大,却也叫林姝舒爽了不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