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巧媳妇好日子_分节阅读_第199节
小说作者:小硕鼠5030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10-24 16:42:14

  卖春联不用什么货架子,直接就在地上铺一个大大的塑料布,然后把每种春联在塑料布上摆几张,怕风大刮跑了,他们还特意准备了很多大小适中的石头,压在了上面。

  感谢栓子和石头两个小伙子,这两天趁着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家里要的这些压脚石头都捡了回来。

  春联很快就在沈云芳的指挥下都摆放好了,然后一群人就开始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要干啥了。

  “那什么,我就先走了啊,要是有啥事你就喊我。”马立国觉得他还是去办公室躲躲吧,咋大冷的天脸上火辣辣的呢。

  沈云芳看他火烧屁股似得的跑了,有些无语。这人脸皮很厚啊,咋关键时候掉链子了。

  “云芳啊,那咱们干啥啊?”李大姐看着地上的对联有些不知所措。

  沈云芳看了看没有人的市场,对着李大姐说道:“大姐,你和姐夫带着两个孩子先到墙根那避避风,等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你们在过来帮忙就行。”现在这个时候,这么多人站在这里,别说卖货了,一般人还不敢往这边走呢。

  “不行,不行,还是你去避避风吧,我在这看着。”李大姐下意识的说道。

  “大姐,你别跟我争了,你和姐夫都没卖过这个,等一会儿来人了,你们看我咋卖的,学会了就轮到你们了。”沈云芳不可能让他们打头阵,就看他们现在缩手缩脚的样子,肯定是不会主动招揽客人的,哎,还是得自己先来啊。

  李香莲一想也对,要是让自己在这,她也不知道要干啥啊,就看人家卖东西不费什么劲,咋自己站在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呢。

  沈云芳把几个人安排好,她就自己站在前面等着有人过来。不是她愿意站着,他们来的时候也带小板凳了,只是这大冷天的,坐下不大一会儿就冻透了,还不如站着来回走走暖和呢。

  “春联春联了啊,卖春联了,二毛钱一副,你不用问价,也不用讲价,全场都是两毛钱一副,随便挑随便选,全场都是二毛钱。二毛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真正的物有所值,拿啥啥便宜,买啥啥不贵。马上过年了,贴上咱们的春联,保证你明年平平顺顺一整年。”沈云芳在后世听多了那些十块钱买不了上当的广告,现在看到人顺嘴就说了出来,还好最后给收了回来。

  “哎呀,你这叫卖的可挺特别。”一个中年男人从摊子边路过,听到了沈云芳这一大套嗑新奇的停了下来。

  “同志,咱卖的春联更特别,要不您来看一看,我们今天第一天卖,便宜,等过了二月份,我们就恢复原价了。”沈云芳笑着介绍身后的对联。

  “是吗,那我还真的得买一副了呗,要不不是吃亏了吗?”那个男人听了还真的蹲下身认真的看了起来。

  “你这是行书?‘羊歌盛世方报捷,猴舞新春又吉祥,万事如意’”中年男人随意的读了几个,一边读一边点头,“不错,不错,有点意思。”

  沈云芳在旁边也看出来了,这个中年男人也是个知识分子,文化人,有内秀的那种。

  “是啊,我们这一共有一百多版不同的春联,款款都是精品啊。”沈云芳是一点都不谦虚,“而且我们是找的***的后人来写的春联,绝对的物超所值。”

  “呵呵,小姑娘挺好,那就给我来一副吧。”那个中年男人站起身指着刚刚看好的一副对联说道。

  “哎,好嘞,马上就给您包上。”沈云芳脱了手套,手脚利索的把中年男人指的对联卷了起来,然后抽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麻绳一捆就完事。“您不看看福字吗,我们这福字也有很多款式。”

  那个中年男人看了看沈云芳指的福字,摇了摇头,“算了,就买这些吧。”

  “好嘞,一共两毛钱。”沈云芳收下对方递过来的两张一毛钱的纸币,“您走好啊,下次需要什么就过来啊,我们这一直卖到过年,要是有人看好了,也帮我们推荐推荐啊。”

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意有些惨淡

  成功的做了第一笔生意,沈云芳微笑着把客人送走,后面一直看着这边的李香莲一家四口赶紧的跑了过来。

  “云芳啊,这就卖出去了?”李香莲还有些不敢相信。

  刚刚就是有个人从这边路过,然后弟媳妇就念叨了几句,那个男人就蹲下来看对联,指了指,最后就付钱买了一个。这么简单就卖出去一副?

  可不就这么简单,难道卖出去一副对联还要来个仪式放挂鞭炮吗。

  “对啊,卖出去一副。”沈云芳把兜里的两毛钱拿出来晃了晃,“其实不难,只要你敢张开嘴叫卖就行。”其实要是人多的时候也不需要叫卖,只是他们来的比较早,这里路过的都没两个人,不叫卖肯定是没人的。

  “云芳,你把你说的那些话在说一遍,我刚才没记住。”刘建军是个好学的,第一个就是想要学习沈云芳的叫卖词,那一套套的,让他自己可是说不出来。

  于是沈云芳给他们做了一次短期的培训,这四个人,连老带少的都下了功夫,背那叫卖的词那个用工啊。

  石头和栓子年纪小,记性好,没背几遍就背会了,到是刘建军和李香莲,干背背不下来,哎呀,沈云芳看的也挠头。

  “大姐,姐夫,你们不用非得背那个,到时候有人来了,你们随便说就行。”这没必要都喊一样的。

  “不行,哪能随便说呢,你别管我们了,我和你姐夫肯定能背好。”于是这两口子又面壁背词去了。

  陆陆续续的有人从这边经过,有的人听了沈云芳的叫卖停了下来,看了看,然后又走了,有的看着不错,就掏钱买一副,这一天,从早上七点多,到下午三点多,沈云芳一共卖出去二十三幅对联,都不用记账,兜里一共就四块六毛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到下午,沈云芳看人已经少了,觉得没有必要摆下去了,就招唿刘建军一起把摊子收了。几个人推着一车的春联又回到了四合院。

  穆华珍几个在家里等的也是心急如焚,看到他们回来都跑了过来。

  “今天怎么样?”其实看到这满车的对联,跟走的时候没啥区别,穆华珍就知道可能不太顺利,不过还是笑着问道。

  “挺好的,卖了好几副呢。”李香莲喜滋滋的说道,她觉得一天赚四块多不少了。

  穆华珍看了看沈云芳,见她也是不太在意的样子,也跟着笑了,“是吗,那可是真好,算是开门大吉了,来你们进屋暖和暖和,我来卸车。”她主动抢着干活。

  “哎,不用,不用,你穿的这么干净,别弄埋汰了,你别上手了,还是我们来吧。”李香莲不让穆华珍上手,“云芳,你也是,站了一天了,赶紧去屋里歇会,这些我和你姐夫一会儿就卸完。”

  “不用,大姐,咱们一起干,要歇着不差这一会儿了。”

  几个人来回几趟就把三轮车上的对联又都放到了库房里。

  然后一行人都做到屋里烤火兼等着吃饭。

  中午饭是穆华珍在四合院这做的,马立国给几个人送去的,送去的时候都凉了,大家也就对付的吃一口,现在穆华珍看大家都回来了,就赶紧的张罗这要做晚饭。

  这么多人的饭,不能让穆华珍一个人忙活,中午那是说不了了,大家都不在,所以沈云芳屁股还没做热乎呢,就又去帮着做饭了。

  人多忙活的也快,四点多晚饭就已经吃上了。

  在饭桌上沈云芳总结了一下今天的销售情况。

  “今天是咱们第一天摆摊,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以后咱们还要努力多卖点,毕竟咱们库房里那么多呢,很多都是今年的对联,要是剩下了,就只能等十二年之后在卖了。”

  马立国跟着点头,他对于今天的销售业绩不是很满意,毕竟开始的时候期待高,现在突然这样的了,让他心里有些失望。

  “咱们一百个款式,一款印了一千份,算算,那就是十万份,离过年也就二十天了,除一下咱们得一天卖出去五千份才能在过年前都卖完。”他当初想着,要是这些不够卖,他就让印刷厂的工人给他加印,现在看来好像不用了。

  原本面带笑容,吃的很欢快的李香莲傻眼了,啥?一天要卖出去五千份?今天才卖出去二十多份啊,想想中间的差距,她立马觉得这饭有些难以下咽,吃不下去了。

  她的情绪变化那么大,桌子上的人都看出来了。

  沈云芳笑了笑,劝李香莲,“大姐,你可别上火啊,咱这个就相当于无本的生意,这老些的春联,咱的成本才花了一二百块钱,咱过年前这几天咋还卖不出来这些钱啊,你说是不是。”

  马立国低头没吱声,知道沈云芳这是纯属安慰李大姐才这么说的,成本多少他比谁都清楚。

  最开始给印刷厂厂长送礼的钱要是不加上,那云芳那边找人写对联花了一百三十块,他这边给制版师傅和印刷师傅的工钱,差不多有二百七十块,还有这些纸张的钱,也是他们自己负担的,这个到是不多,一共给了印刷厂一百块,这样加起来最少有一千块的成本啊。

  当然这些钱都是云芳先掏的,原本他也想拿点出来的,但是云芳说,她先拿钱垫着花多少记账,最后算方便。

  现在看也许得赔钱啊。

  李大姐听了沈云芳的话,低头自己算了算,“嗯,咱要是在多卖一点,到是陪不了。可是也赚不到什么钱啊。”

  李大姐突然就想到了自己一家子过来,吃住的是不是都得算成本啊,要是这钱赚不到,自己一家子过来不是给弟妹帮忙的,反倒是添负担了。

  “这个不用担心,咱们是第一天出来摆摊,很多人都不知道咱们这卖春联,而且离过年还有很长时间呢,很多人习惯过了腊月二十之后才开始扫年货,所以咱不用着急,过几天肯定能好。”即使今天的生意比较惨淡,但是沈云芳还是很有信心。

  第一个她分析过现在的时代特点,现在这个时候百废待兴,老百姓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喂不饱的状态,也就是说有钱都卖不到东西,所以很多人都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是有东西卖,不管自己家现在有用没用的,总之先买回家屯着,省的以后买不到了。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心里。

  在一个,春联这个生意也是经过她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政治原因,很多人家过年都不敢贴对联,怕被定性为封建迷信。不过老百姓对于春节的重视,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视,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改变的。现在国家政策好了,老百姓肯定是要把春节再次过的红红火火,春联和福字是每家每户都不可缺少的。

  所以她认为卖春联的生意大有可为啊。

第四百五十六章 碰到地痞流氓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出摊的时候,沈云芳就没让大家那么早就去市场。去早了也没用,没有人他们就是去干冻着,所以她把出摊的时间调整为早上九点。

  还有就是先让刘建军带着石头把两个蜂窝煤炉子送过去,然后石头在那看着,李建军在推着三轮车回来拉货,沈云芳和栓子在跟着过去。

  等沈云芳几个把摊位摆好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十点了。

  几个人在没人的时候,就围着两个炉子烤火,有人的时候就去招唿客人,到是不像第一天那么遭罪了。

  中午的时候,李香莲拎着好几个饭盒给他们送饭来了。

  “怎么样,今天卖了多少?”李香莲早上在家带孩子和做饭,心里就惦记这边。

  穆华珍是民警,不可能天天不上班在家看孩子做饭,所以后来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让李香莲上午留在家里,中午做完饭在给几个人送去。

  家里的孩子都懂事,佳佳就能带着胖胖和满满,所以李香莲最主要的就是要做中午这顿饭。

  李香莲不愿意留在家里,总想过来帮忙,沈云芳愿意留在家里,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她是卖货的主力,暂时还退不下来。

  “比昨天好,卖了十二副了。”栓子欠欠的抢先回答。

  “是吗,那可太好了。”听到说比昨天生意好,李香莲跟着高兴。

  几个人把饭盒放到了炉子上热着,打开吃的时候,也能吃上口热乎饭。

  吃完饭后,李香莲也没走,跟着一起在这看摊子。

  下午人到是比上午的多,但是没事干的二流子也不少。

  这不,下午一点多,沈云芳刚卖出去两幅对联,就看远处晃晃悠悠走来了两个男人。

  两个年轻男人,看那吊儿郎当的样,就不像是好人。

  人走到摊子前就停了下来。

  “呦,没想到这居然还有个卖春联的摊子,正好,要过年了,家里还没有对联贴呢,咱也来凑凑热闹,选一副回去,明年讨个好彩头。”其中一个稍微矮点的男人对着身边高个的男人说道。

  来者是客,虽然沈云芳看出来两个人不像是正经买货的,但是开门做生意,肯定啥人都有的,她也得招唿。

  “两位同志选一选吧,我们这可都是最新的春联,在整个首都你都看不到重样的。”沈云芳带着虚伪的笑容介绍道。

  “行,这个妹子会做生意。那我就挑两幅好了。”那个矮个的男人给高个的男人使了个眼色,然后一脚就踩到了塑料布上,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他的大脚丫子下面居然还踩了一沓子的春联。他就跟没看见一样,还想往里面走。

  沈云芳冷眼看着,她看出来这两个男人就是来找事的,估计是想吓唬吓唬他们,好讹点钱吧。

  后面刘家几个人可不知道啊,他们看到那个男人居然把自己家的春联踩了,急得不行。

  栓子最快,当下就喊了起来,“哎,你干什么啊,咋还踩我家的对联呢。”

  那个男人跟没听见一样,又踩着对联往里面走。

  沈云芳一把就把要冲过去的栓子和石头拉住,小声的在他们耳边说了什么,然后就看两个小孩转头跑了。沈云芳转头用眼神安抚了一下刘建军和李香莲,让他们看着就行,不用管。

  那两个男人还以为沈云芳是被吓住了呢,更是得意。

  那个小个的男人走到最后一排,指着一副对联说道:“嗯,这个好,我就要这个了。”

  沈云芳堆起笑容,跟着过去把他指的对联拿起一副,用麻绳卷了,递了过去,“同志好眼光啊,这是我们所有的对联中最出彩的了,您拿好。”

  那个高个的男人挑了挑眉,看沈云芳这么识相的根本没跟他们张嘴要钱,以为自己两人吓唬住这些土包子了,于是更加嚣张。

  “你先等会啊,我还看好这个,这个,这个,还有那个,哎呀,我怎么看着都不错呢,你干脆都给我拿一份得了。”高个男人在摊子前面指来指去,最后干脆要都打包一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3页  当前第1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9/3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巧媳妇好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