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
第30章
这庄子到手后,苏曼就想去看看。毕竟,她两辈子加起来还没有佣有过这么多的财产。
不过,在古代女人们想要出门,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是普通老百姓家,这女人们
出门倒是方便,但是她们最多也是出门买菜。除非家里没有男丁,这女人们不得不抛头露脸干活养活一家子。
这深宅大院的女人们想要出门,那也不是常见的事。她们会出门,要么去参加谁家的宴会,要么去烧香拜佛。如果上面还有婆婆管着,就算是想要回娘家,那也得得了婆婆的恩准才行。
就拿贤王妃来说吧,嫁进王府三年多,这回娘家的次数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
当家主母都不能随便出门,更何况还是一个妾室呢?除非贤王带她出门,这貌似是她唯一能出门的机会。
可贤王得当今皇上看重,有时候忙得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可能有时间和心情陪一个小小的姨娘出门呢?
所以,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还得想其他办法才行。
苏曼绞尽脑子还真让她找到一个比较妥帖的办法。上辈子他们老家就有一个习俗,如果家里有一个年轻非常大的人老了,家里办喪事,每桌那席吃完,都会少碗。
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这老人年纪大算是喜丧,人们坚信只要把这碗拿回去用,他们也会跟这位老人一样长寿。
至于准不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他们中国人,主打一个,不管信不信,反正大家都这样做,你跟着做就是了。
后来这习惯也改了,主要还是因为条件好了,这主家办事基本上都用上一次性碗筷了。但是,这拿碗的习俗是不能断。所以,也不知道从谁家开始,只要别人来送礼,主家就准备一只碗,一条毛巾。
这样既能保持传统不变,还能不用担心再少碗……
苏曼想的这个办法,自然不能让自家的亲戚去死一死,毕竟她也没那个本事,还能决定别人的生死。就算是她有这个本事,她也干不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因为她记起来,上次苏老娘来跟她说过,苏家她一个伯爷爷七十大寿,伯爷爷的几个儿子准备大办。
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那真的是高寿了。这事,苏曼不知道肯定就算了,苏老娘既然跟她说了,她自然要表示表示一下才行。
伯爷爷那就是她亲爷爷的亲兄弟,跟苏曼他们这一辈子还是比较亲的。如今苏曼又算得上苏家那个头上枝头当凤凰的出息人,更得表示表示。就算她人不到,这礼却是一定要送的。
她当时虽然准备了一些东西让苏老娘到时候替她送礼,可这次她想去看看她的庄子,这就是很好的借口。
她只要跟贤王或者王妃说,他们苏家有一个传统,这年纪大的老人过大寿的时候,只要从他家拿一只碗,得到这个碗的人,就会长命百岁。
虽然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假的,但是不管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也不费什么力气。
再说了,华夏人就是这样,不管信不信,反正试一试又不犯法。更何况古人更迷信。比如就拿每个王朝的皇族来说吧,就算大家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但皇上他真的就能活到万岁吗?
他又不是妖精,或者神仙……
就算知道不能活到万岁,但是谁人心里没有期待过能长命百岁呢?
所以,有时候大家理智上都知道许多事情是假的,可是只要关乎自己身体的健康,或者能多活上几岁,却能让他们失去理智。
苏曼这个方法虽说听着就知道是假的,就算是拿回来怕是也没有人会用。但是,这里面的寓意却是好的。所以,就算知道是假的,苏曼相信贤王和王妃还是会同意她回娘家的。
所以当贤王听到这样的习俗的时候,很是疑惑的来了一句,“本王怎么没有听过有这样的习俗。”
他当然没有听说过,这可是她按照上辈子的经历现编的一个。有些事情,它既然存在那一定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这样的习俗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就算不是真的,我去我伯爷爷家拿几只碗回来又没有什么损失。”
“爷,我跟你说,我这个伯爷爷打小就身体特别棒,就算是七十岁了,可是挑一担粮食比壮小伙还跑得快。”
干活都这样厉害,吃饭更是吃麻麻香,身体倍棒。这个伯爷爷一家日子过得好,那全靠伯爷爷这个掌舵之人掌得好。
不过,就因为伯爷爷还在,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分家。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那也是矛盾不断。
以前看穿越小说,这女主要是农家女。那她那一房八成是被人压迫的一方。这个时候的女主就会想办法让她这一房分家出来当过。
其实在古代,一个家庭不到万不得已,那是真不会分家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古代的徭役很重。一个家庭儿子多,那便可以一个儿子轮一年的来,这样对大家都好。
要是把这个家分了,那服徭役的时候就不划算了。不分家虽然矛盾多,但是跟累得死的徭役相比,那点矛盾都是可以克服的。要是运气好遇到明君,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徭役就少。可要是遇上一个昏君,那一个家庭再不团结,就每年服徭役这一点,就会搞得你家破人亡。
像苏家,因为苏大哥考取了功名,他们家就免除了,不用服徭役。这算是隐性的福利。
而且在苏老爹他们两老口还在时,苏家肯定是不会分家的。至于两老口不在了,苏家应该也起来了,所以就算是分家,大家应该也拿得出用银子低徭役的事情。
事情好像扯得有些远,苏曼只是想表达,真穿越成普通人,那日子真的要比想象中要难过许多。
“那你多拿几只碗回来吧。”果然就如苏曼想的一样,就算贤王一脸的不信。但是听苏曼说他伯爷爷七十岁了,还是吃麻麻香,身体倍棒,就同意了。
求神拜佛还得给庙里添香油钱,苏曼只是回娘家拿几只碗回来,自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贤王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大不了到时候多派人跟着苏曼就是了。
苏曼见贤王这样轻易就答应了她回娘家的请求,高兴得直蹦了两下。贤王见了立即沉了脸,“你看你这像什么样子。”
苏曼这时真高兴呢,所以也不怕贤王黑脸。只笑着保证下一次不敢了。至于真敢不敢,那就不好说。大不了她以后不当着贤王的面蹦哒就是了……
作者有话说:
----------------------
第31章
贤王这个大老板虽然同意苏曼回娘家求长寿的神器,可苏曼也知道她是受谁的管教,她还得经过王妃同意才行。
虽说贤王这个大老板同意了的事情,王妃不会反对。但是这道程序还是得走。
所以,第二天苏曼请安的时候就跟王妃请未了这事。果然如同苏曼猜想一样,王妃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事。毕竟苏曼回娘家请长寿神器,可是给宫里的太后准备的礼物。
一嘛,这事贤王已经同意了。二嘛,虽然这长寿的神器听着不靠谱。但是,苏曼打着的是宫里太后的旗子,她要是不同意,以后太后知道了,那肯定会找她的麻烦。
虽然王妃觉得苏曼说的这个一点都不靠谱,可是有时候人在面对长寿这一块,还真是一点理智没有。
比如说,千古第一帝秦始皇,据说他为了长命百岁,不是也派人出去寻找仙人吗?
还有一些帝王为了长命百岁,让道士给他们练丹,吃丹药。最后不但没长命百岁,反而早早就挂了。
难道他们不知道吃丹药会吃死人吗?他们自然知道,可是大家都抱有侥幸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自己就是那个特殊之人吃丹练丹药肯定没问题……
这些帝王还有些是明君,可是只要关于能增加自己的寿命,他们就像被人下了降头似的,这个时候道士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毕竟,这些道士自己也吃呀。所以,就给了他们一种这药完全没问题的错觉。要是有问题,这些道士应该不会吃的。毕竟,人都惜命。
这吃丹药有中毒吃死的风险,但是苏曼这个只是去长寿的人家讨要一只碗,这可是再安全不过了。
“王妃,你就信苏姨娘这胡话吗?”王妈妈越发觉得苏姨娘不安份了。明明以前一直老实地呆在后院里,
就算是生了府里唯一的子嗣,当初她骨头也没轻一分。
可是,为什么最近这些日子,王妈妈总感觉哪里都有苏姨娘。
王妃有喜,一高兴开了恩典让苏姨娘的娘家人来给她过寿,之后又是带着王爷弄了一个什么方便洗头的神器。明明就是一个木头做的像椅子一样的东西,却叫神器,这神器也太普通了。
这神器做了又要换大床,现在又打着太后的名义去救什么碗。苏姨娘可真是花样百出呀。
“不管我信不信,她都打着这个,王爷也同意让她出府了,我要是不同意王爷那里我也不好交待。”王妃倒没觉得苏姨娘有什么别的心思。无非就是想借着长寿的名号讨好了太后来达到讨好王爷。
这算是后宅中常见的手段,以前苏姨娘老实,没这么多的花花肠子。如今她有这个心,也不能说她有错。
后宅的这些姨娘们,要想自己日子好过,要么讨好她这个女主人,要么讨好王爷这个男主人。
如果两边都讨不好,那日子了就别提有多难过了。这样的事情,王妃可是见得多了。
皇宫是最常见了,宫里不得宠的娘娘,那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不用想都知道。
像她娘家国公府,因为她娘厉害,所以她爹的后院们的姨娘一直都安安分分的。可是她祖母那一代,斗争就比较厉害。
主要还是她祖父有一个非常受宠的姨娘,手婉也了得。还有一个会读书的儿子,要不是她祖母娘家给力,她祖母怕是挤总得连站脚都没有位置。
堂堂的国公夫人都被一个妾室欺负得那么厉害,府里的其他姨娘更是死的死,出家的出家。厉害点的也只敢缩在自己小院里关起来过日子。
说一句大不孝的话,要不是他祖父死得早,如今国公府谁当家还不一定……
王妃很是庆幸嫁给了贤王这个不好女色的王爷,要是嫁给别的王爷,她的日子真没有现在这样好过。
当她十岁时,她娘就一直跟她们姐妹说,像她们这样的人家,以后要嫁的人自然也是官身,以后丈夫也会有别的女人。
但是她们不能短视地跟姨娘争宠,她们首要任务就是生儿子,只要有了儿子,你下半辈子就有依靠了。就算没有儿子,那就好好教育庶子,只要这些孩子以后想当官,一个孝子压着,他们也不敢对嫡母不好。
她如今有孕在身,只要这一胎是儿子,那她王妃的地位是越发稳了。所以,就算苏姨娘讨好王爷,王妃还真没放在眼里。
毕竟,贤王不是一个重色之人。也做不出像她祖父那样宠妾灭妻的事情来。
所以,只要贤王自身正,就算苏姨娘她们再怎么讨好王爷,王妃都不会担心。
要是苏姨娘自己不安分,那她也是有许多办法收拾她的。她是不会像祖母活得那么窝囊的。
苏曼可不知道这些。她在王妃这里报备了之后,就让红绣带着银子去苏家,告诉苏家人她要回去给大爷爷过寿的事情。
并且还交待苏家人,要去买几套精致的碗筷给大爷爷家送去,让大爷爷这几天就用这个碗,到时候她就拿这些碗走。
大爷爷家日子虽然不错,但是他们用的碗还是粗碗。这碗虽然拿回去,也没有人拿来用。可是这也是送礼的东西,为了好看一点,所以苏曼准备送几套好的碗筷给大爷爷家。
“红绣,你一定要告诉我娘,这碗一定要买。买了碗立即送给我大爷爷,让我大爷爷不管是拿着碗吃饭,还是喝茶也好,这碗总之要让我大爷爷用一用。”苏曼不得不再三强调,主要是她怕苏老娘不把她这事放在心上。
这寿星老儿要是没用,那不就缺了那味了。
至于出府的人手,王爷那里应该会安排,这不用苏曼操心。苏曼犹豫的是该不该带大姑娘回娘家……
按理来说,大姑娘的舅家是国公府。可是事实上大姑娘跟人家国公府那是一文钱关系都没有。苏曼还想着让大姑娘认清自己的身份,免得以后不知道天高地厚……
她一个姨娘想要出门,她想尽办法编了一个理由才能出门。再想带主子出门,那真的比上天还要难,除非有王爷跟着……
作者有话说:
----------------------
第32章
一回生,二回熟。红绣去苏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虽然这次是第二次,可是在第一次来这边的路上,红绣就暗暗在心中记住了路线。毕竟以苏姨娘对娘家人的关心,以后说不定会经常派她去苏家。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就派上用场了。
有马车进村,村里人见了都会讨论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