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时苏梨等人才知道,原来沈大娘的女儿是特殊人群,虽然年龄已经跟苏梨一般大,智力却只有5.6岁,平日里她来摆摊就将女儿放在邻居家中,每月给些银钱。
同时也知道了,当年因为女儿的事,沈大娘的丈夫和婆家硬是逼着她要将女儿扔了,不然就休妻,沈大娘却宁愿被休,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个人靠着做饼子的手艺回乡拉扯大了女儿。
“你这婆家好生没道理,当年靠你娘家的银钱起家,有了银子自个儿想娶新娘,便将你休了,还拿女儿的事来逼迫你,那孩子难道就只是你一人的吗?就不是他们家的了?”
陈氏听完,实在是气不过,当即便骂起来。
“有什么法子,为了我家丫头只能忍了。”
沈氏何尝没有怨气想要跟他们闹,可这个世道对女人总是多有不公,娘家人已经都不在了,她闹到最后又能怎样呢?
“多谢你了妹子,还听我说这些话。”
“沈姐姐,你也别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不定日后谁比谁强,这种丧尽天良的人有得现世报呢!你且等着瞧。”陈氏拍了拍沈氏的手,安慰道。
沈氏眼眶有些湿润,阳光下她伸手用大拇指擦了擦,“你说得对,我等着看呢。”
“对。”
陈氏和沈氏又聊了一会儿家常,直到没一会儿两人摊子上都来了人才分开。
来人是几个穿着青衫的年轻书生,那几个书生打老远见着苏梨等人,便一边交头接耳一边往这里指指点点。
等到了跟前,几人也不说话,甚至连眼神都没给一个给苏梨和陈氏,一脸嫌弃的将手中的一个四层饭盒递给苏梨。
“我们要4份这个什么…饭食,劳烦替我们装在饭盒里。”
说完其中一人从怀里掏出一把铜板放在独轮车上,便往后退了几步,仿佛苏梨这块地方是什么魔教蛇窟,有脏东西一般。
见他们这副模样,苏梨很轻易就联想到了昨日那几个年轻少年,除了为首那人,也是这副样子。
不过虽然几人态度不好,苏梨依旧不卑不亢,照例按照对方的要求给对方分装好递了过去。
“你好小官人,装好了。”
见苏梨还算干净,人也识礼数,那人总算舍得斜着眼瞧上一眼,从鼻子里轻声道,“多谢。”
说完,将饭盒提起就走。
这人走后,没多久又有几拨同样书生打扮的人来,说来也是奇了,一来就是两三人。
期间也有小厮打扮的人嘴里说着替书院里念书的郎君买的,一买也是几份几份的买。
就这样不消一会儿,苏梨和陈氏今日做的饭食就卖光了,
“怎么今日卖得这么快?”陈氏感觉还没做什么呢,就没了?甚至连个碗筷都没洗呢!
跟她同样感觉的还有苏梨,以及这两日的熟客,
。
“啊?没了?”
纠结了许久的朱老四终于舍得来吃苏小娘子卖的这饭食,结果来了就傻眼了,竟然卖没了!!
他看着空空如也的木桶和陶盆似乎想从里面看出些什么来。
昨日他瞧着都还没卖这么快呢!莫非其他人也发现这小摊卖的肥肠好吃了???
苏梨见状解释道,“不好意思啊客官,今日的已经都卖完了。”
朱老四有些失望。“那我明日再来,你明日记得给我留一份。”
“好的。”苏梨答应了。
等人走了,又陆续来了几个人,在得知没了之后,均发出哀嚎,“怎么就没了啊…我还想着忙完就过来呢。”
这人是船工,他们的货船在清水县停几日,自从前两日发现苏梨这美味的饭食后,几乎每日都过来,今日也想着再过来一饱口福,没想到竟然没了。
“明日记得给我留上一份啊小娘子。”
“我也是!”
“还有我!”
苏梨一一表示抱歉后都爽快答应了。
“五妹,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啊。”苏桃每次数钱数多了都有些数不过来。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日那位客人推荐的?!苏梨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而且这样的情况甚至一连持续了好几日,直到第三日在码头上遇见村子里刘婆子在县学念书的儿子几人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
-----------------------
作者有话说:今日的更新来啦,感谢小可爱们的订阅收藏评论和营养液!!!爱你们[加油][加油][加油][撒花][撒花][撒花]在这里推荐下好基友冬夜渔火的新书预收:《民国服装大师》
服装设计师姜彩蝶意外穿越回民国,成为姜家的大小姐,但被父母过继给了叔叔婶婶。
此次姜家接她回来,是为了让她代替妹妹商业联姻。
原主为讨父母欢心,在姜家逆来顺受,可惜姜家对原主没有养恩,自然不像对妹妹那样具备深厚的感情。
了解完自己处境的姜彩蝶,直接掀了桌子,果断收拾东西离开姜家,回到叔叔婶婶家所在的小土房,决定靠自己的双手和设计才华,带领全家人走上致富路。
旗袍、珠宝、小洋裙,这座纸醉金迷的大上海,就是她的时装舞台!
很快,大上海上到名流社会,下到舞厅乐坊,人人都知道那个被姜家厌弃的女儿是只金凤凰了。
她设计的衣服和搭配出来的穿戴,哪怕是头母猪都能给它变得像朵花一样好看。
……
林家是大上海商行的行首,名下经营的布庄产业甚至开拓到了海外。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布庄原先的主人是林家大太太,大太太去世后,只留下个大少爷,被养得整日招猫逗狗,不务正业。
然而不务正业的大少爷其实背地里,天天都在琢磨着怎么弄死自己的亲爹和继母,把产业夺回来。
一日,他遇到了设计天赋惊人的姜彩蝶,把一踏纸币扔到姜彩蝶的桌上:“跟我走,这些钱就是你的。”
姜彩蝶:我都穿越了还想让我当牛马?
姜彩蝶放下笔:“可以,但我是老板,你是员工。”
林槐序:这个贪得无厌的女人!
“好!”他咬牙答应下来,计划着等事成以后,就跟这个女人分!一拍两散!
然而后来,林槐序后悔了,天天追在姜彩蝶的身后:“彩彩,我钱是你的,人也是你的,咱们不分好不好?”
第35章
原来,那日林解回去后,第二天去县学后便将闻霖打赌输了吃猪大肠的事到处给宣扬了出去,他逢人便说,声音又大又洪亮,恰好就被门外来讲学的夫子给听见了,那夫子正好又是闻老爷子曾经的学生,对因他家中贫苦借书给他抄书的闻老爷子一直十分感念,没有机会报答,在听见闻老爷子的孙子被人羞辱后,便一气之下罚了林解和学堂里的其它学子,让众人写一篇论贵贱的文章作为堂后作业。
县学的教谕得知这事后,也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能够改善现今县学风气的机会,于是也提倡全县学学子将此作为堂后作业,纳入下学年甲乙丙丁的分班考核中。
这件事一出,便很快在县学传扬开来,众人在得知事情原委后,骂林解的同时,其中有一部分脑子灵活一些的学子,很快便想到了可以从那猪大肠上破题,纷纷跑来码头上买回去想从中找找灵感。
别说,买了回去吃后的学子里,还真有好几人写出了几篇不错的文章,那叫一个辞藻华丽,情感饱满。
于是乎,苏梨的肥肠摊也在学生们中间彻底掀起一阵热潮,到后面更是在学子们中间流传出一个传闻:
只要吃了那小娘子家的猪大肠,便可以下笔如有神,写出能让夫子都夸的文章来。
季峰便是其中信了的人之一,不过因着他平日里从未吃过猪肉,对猪肉还停留在腥骚味很重,只有穷人才吃的印象里,所以起初他并不敢轻易尝试,直到这日,见其他好友同窗都去买了,
他才让家中书童去码头买了一份那个有猪大肠的饭食回来。
“公子,您真的要吃吗?”书童将买来的饭食放在书案上,有些担忧的看着面前的少年,这要是被夫人发现了他给公子吃这东西,定是要责罚他的。
“无事。”季峰虽然心中不愿,但是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后就不会反悔。
书童闻言只得将食盒打开,取出装好的饭食,上层是家中给公子准备的点心,第二层是公子最爱的香酥鸭,书童拿出那碟香酥鸭再次劝道,
“要不然还是吃这个吧,公子平日里不是最爱吃吗?今日夫人让厨房里特意做了。”
然而话音落下季峰却并没有回应,书童只得继续将那食盒打开,取出最下面那碗去码头上买来的饭食。
季峰看着那碗饭食,心中却有些诧异,倒也看上去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嘛,这就是那什么肥肠?还挺干净的,油汪汪的肥肠铺在最上面,青红辣椒点缀其间,凑近点闻了闻也没其它异味,还挺香的,是麻麻辣辣的香味。
不过最终季峰还是没有突破内心防线:“你先尝尝什么味道。”
说完,夹起一筷子递给旁边的书童。
主人家的吩咐自是没有不从的,尽管他也没吃过这猪下水,但是他还是没有犹豫就吃下主人递给自己的东西。
然而预想中的那令人作呕的味道却一点都没有,反而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夹杂着各种佐料的味道占据了全部味蕾,竟然是好吃的!
书童眼睛都亮了,他连忙道,“公子,味道不错。”
季峰狐疑的看着书童,“真的?”
不过他料想对方也不敢骗自己,于是这才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
?这个味道,真的是那些人口中腥臭难吃的东西?怎么还挺不错的,又香又脆,一点异味都没有,搭配青红辣椒和里面切得细细的姜丝,简直不要太好吃好吗。
季峰从前没有吃过这种东西,这是第一次尝试,没想到味道竟然这么好。
他刚咽下去,又夹了一筷子,又辣又麻,过瘾,再吃一口那个红薯饭,甜甜的红薯和软硬适中的米饭简直不要太好吃,还有清炒的素菜,竟然比他家的厨子做的还好吃。
季峰吃得眼睛一亮又一亮,很快没一会儿,碗里就被吃了个精光,一旁的书童从一开始还抱着期待着公子能剩些给他的想法,到后面已经打定主意待会儿回去自己也要去买一份,反正又不贵,他也能吃得起。
跟季峰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林景,他看着买来的肥肠,一开始心理还有些抗拒,后面尝了一口后一发不可收拾,
“好吃,太好吃了!”这哪儿是什么猪下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作为一个吃货,林景可以说是吃遍县里每一个角落,就连哪家的烧饼哪家的糖果子好吃他都一清二楚,也因此体重一路狂飙,很快就涨到接近200来斤。
在他看来,几乎县里所有好吃的他都已经了如指掌了,可是却没想到竟还有漏网之鱼,实在是失策失策!
一边心里懊悔,一边大口大口的吃得满嘴流油。
这边,得知了事情经过的苏梨和陈氏三人竟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没想到她们家的火爆肥肠竟然以这种姿势突出重围,替她们招揽了这么多客人,何尝不是一种好运气呢?
“妹子做的这这饭食味道确实好,县学里好些人吃了都夸呢。”
如果说一开始来这里的学子里有一部分是跟风迷信,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猎奇,那最后也有一部分是真的吃了觉得很好吃,才会到处推荐人来。
刘颜便是被同窗林晨推荐来的,那林晨天天上学念肥肠好吃,下学也念那肥肠味道好极了,倒是叫刘颜也有些好奇了,正巧这日得空便来试试,没想到竟然是同村的熟人。
“是吗?真的觉得好吃吗?”陈氏也有些惊喜,一想到那学堂里的学子们,那念过书,识过字的也觉得自家饭食好吃,陈氏就有些与有荣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