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源这边, 除了司源父女俩, 就是于神医和他的两个药童黄柏三七了。
然后再就是承恩公等人。
确定人到齐之后,司源就启动了传送阵, 一道白光闪过,众人的身影和行李就都消失在了院子里。
承乾帝跟司源约定好了今日来京,但没有确定具体抵达京城的时间点,所以承乾帝一大早就带着文武百官站在京城的城门口外侯着。
为了表示态度的恭敬,承乾帝这个皇帝都没有任何特殊待遇,跟其他人一样都站着。
从卯时开始等,一直等到辰时,都不见有人来。
承乾帝派出去查看国师行踪的御林军已经来来回回的跑了好几趟,所有的禀报结果只有一个:“启禀陛下,并未看见国师的车队。”
在到了辰时的时候,承乾帝就要再派御林军去探一次的时候,忽然他和身后的文武百官们就看见面前的空地上闪过一道耀眼的白光,他们下意识的闭了闭眼,待他们再睁开眼的时候,就看见刚才还空无一人的空地上已经凭空出现了一行人。
承乾帝等人朝这些凭空出现的人看过去,一眼看见的就是那个身穿白衣气质缥缈出尘的男人,就好像他是天地的中心,让人下意识的就将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站在他身边的人连陪衬都算不上,就直接被忽略了。
承乾帝面露惊喜之色,高兴的连忙上前作揖拜道:“拜见上仙!恭迎上仙大驾光临!”
承乾帝现在对自己在城门口外等了一个时辰的事儿一点怨气都没有。
之前他派御林军多次去前方打探,都没打探到国师的下落,还以为国师是要放他鸽子呢,他心中又是恐慌又是不满。
但现在看到司源等人的凭空出场,承乾帝就很内疚自己之前对国师的误会了,他怎么能认为国师这样的上仙会跟凡人一样乘坐马车赶路呢?之前国师能带着他从留仙村瞬移到盘龙殿门口,那么现在国师自然也能带着承恩公等人从留仙村瞬移到京城门口啊。
至于国师让他堂堂皇帝在这里干等了一个多时辰的事情……嗨呀,国师又没说几点到,更没让他等,是他自己主动为表诚意要早早来等候的,这怎么能怪国师呢?
承乾帝非常娴熟的PUA自己,然后腆着个笑脸凑到司源的面前,拿出自己小时候为了出宫玩对着先帝和太后撒娇讨好的功力,来对着司源讨好。
可以说是很能伸能屈的皇帝了。
就连司源见到面前这个讨好得如此自然的承乾帝,都觉得有些惊讶。
毕竟承乾帝可是从小作为储君继承人,没有第二个能与他相争的独苗苗,举国之力供养他,从小就被捧在先帝手心里长大,登基为帝之后更是唯我独尊,性格绝对的傲慢。
竟然这个时候能对他低得下头来,看来司源还是小看了承乾帝,他还以为承乾帝是个骄傲到低不下头的皇帝,才特意多费了这么多的劲儿。
司源不知的是,承乾帝的确如他所想的那样是个骄傲到低不下头的皇帝,但在他展示出自己能随意带人瞬移到各处的能力之后,承乾帝就心里明白,如果司源想取他项上人头,或者是想造反,随时可以靠着这一手瞬移的本事弑君造反。
面对这样一位打又打不过,抓又抓不到,防也防不了的神仙人物,那么低头讨好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铲除不了有威胁的存在,就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助力。
承乾帝还是很懂的,不是那种傻乎乎以为自己是皇帝,全天下的人都会无条件听从他命令的白痴。
承乾帝这个皇帝都放低了身段,对司源这个国师恭恭敬敬的,那么其他文武百官就更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之处,甚至还要表现得比承乾帝更恭敬谦卑。
而且大家在亲眼见识到司源带着这么多人凭空出现的场景后,一个个都对这种情况接受良好,对神仙低头恭敬有什么问题呢?以前没见过真神仙的时候,他们去道观寺庙里对着泥像磕头也照样磕得十分诚心呢,现在真神仙出现在了面前,还不赶紧纳头便拜更待何时呢?
除了司源之外,其他人可不敢跟着他一起接受承乾帝和文武百官的拜见。
承恩公在同僚的羡慕目光下回到文武百官之列中,于神医带着黄柏和三七稍稍落后一些,指挥着那些主动来帮忙搬行李的御林军把行李带走。
司源抱着小茯苓被承乾帝等人恭恭敬敬的迎入城,直接迎到了新建在皇宫旁边的国师府。
这座国师府是司源自己给的图纸建造出来的,占地面积不算大,高度也不算高,毕竟他的预计中住不了几个人,没必要建得太豪华耗费人力物力。
主要是需要建得适合他到时候布置聚灵阵和其他阵法。
不过建造国师府需要按照司源的图纸来建,但在软装方面就没有什么图纸上的要求了,承乾帝就开了自己的皇帝私库,从自己的私库里翻出许多好东西,能给国师府用上的全都给用上。
所以这座国师府看不起不大也不是很豪华,但你们随便一个摆件,都是普通官宦人家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
因为司源不喜欢太多人跟着,所以那些和承乾帝一起出城迎接他的文武百官都被他叫散了,真正送他到国师府的就只有承乾帝和承恩公等少数人。
承恩公有幸跟着一起进入了国师府,看着国师府内那价值连城的软装布置,就连见惯了荣华富贵的承恩公都不禁暗自咂舌。
皇帝这是把自己的私库都搬空了吗?要知道就连皇帝的盘龙殿都没这么豪华的。
司源随便扫一眼,对那些价值连城的家具和摆件不怎么看得上眼,反正对他来说都是凡物,不值一提,倒是院子里种的花花草草让司源眼睛一亮。
因为有的珍惜花草竟然是蕴含灵气的,已经有了点儿灵花灵草的灵韵了,再稍微培养培养,又是像火灵枣树一样的灵物。
所以司源难得的对承乾帝夸了几句:“陛下对国师府的布置有心了,本座很满意。”
承乾帝脸上的笑容喜滋滋的,他几乎连私库都掏空了,为的不就是司源的这么一句话吗?
司源来到了国师府的花园里特意给两棵火灵枣树留出来的栽种位置,一挥手,两棵高度不一的火灵枣树就凭空出现在了土壤之上,然后它们俩就自己蠕动根部扎根到土壤之中,将自己的树身牢牢的伫立在地面上。
就是这国师府内还未布置聚灵阵,灵气稀薄,让习惯了黎家那灵气浓度的火灵枣树有点不舒服的晃了晃枝叶。
司源抬手摸了摸更高大的那棵火灵枣树,说道:“别急,本座待会儿就给你们布阵。”
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司源转头看向承乾帝等人,说道:“陛下,本座要动手布置一番府邸,就不留陛下了。”
直白的送客话语让本想找司源再求几片枣叶的承乾帝讪讪的点头:“那朕就不打扰国师了。”
承乾帝一走,承恩公等人也没法厚着脸皮留下来。
无关之人全都离开之后,就只剩下司源父女和于神医等人。
司源也没避开于神医,就这么动手开始布阵。
在布阵的过程中他没有丝毫的掩饰,一道道流光被他打出去,渐渐的国师府内开始弥漫起了雾气。
这是司源布置的迷阵,倘若没有出入迷阵的正确方法,进入迷阵只会被困到死。
迷阵布置好之后,又开始布置聚灵阵,聚灵阵就没有迷阵这么明显的特征了,只是会在日积月累中将周围天地间的灵气都聚拢过来,让国师府内的灵气浓度越来越高,还能接引日月星辰的能量化作灵气。
只是由于世界限制和司源如今肉身修为的限制,他布置的阵法只能算是初级阵法,在司源看来,聊胜于无吧。
但在这个小世界的人看来,那就是神仙手段了。
在布置好国师府之后,司源就在三日之后,开门待客。
最先入府求见的当然就是承乾帝,在承乾帝没动身之前,其他文武百官也不敢抢在皇帝前头。
承乾帝所求,无非是后继有人和延年益寿。
其实他更想求个长生不死的,但司源明确告诉他这个办不到,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求个后继有人和延年益寿了。
这对司源而言很简单,给承乾帝调养好身体,他自然而然就能让他的后宫嫔妃们怀上,然后再送几颗保胎丸,保管让他后宫怀孕的嫔妃们怎么被人下手都不会流掉孩子。
没两个月,承乾帝的后宫就接二连三的传来好消息,虽然孩子还只是一个小胚胎,承乾帝就高兴得仿佛已经看见很多小皇子小公主降生了。
毕竟这可是神仙送子,绝对不可能生不下来的。
就连那些对承乾帝后宫下手的幕后黑手也觉得,神仙送的孩子凭他们这些手段肯定打不下来,为了避免被国师发现他们,他们都不敢动手。
于是这些怀孕的嫔妃们一个个都平平安安的,没一个流产的。
承乾帝更觉得这是国师的功劳了,大量的药材和珍宝都跟流水似的往国师府送,皇帝都不敢说这些是赏赐,只敢说是谢礼。
对于这些谢礼,司源坦然受之,毕竟这的确是他的功劳。
在承乾帝之后,也有京城的其他达官贵人前来国师府求见。
求子的居多,毕竟后继无人的困扰也不是只有承乾帝一人有,不少人家也有。
对于这些求子之人,司源专门炼制了生子丹送给他们,保管他们生儿子。
对于求子心切的人家,司源一点儿没想过给他们送女儿,因为这样会让投胎到他们家的女儿受尽磨难偏心和苦楚。
倒不如让人如愿以偿,爱儿子就让他们只生儿子吧,女儿就不要投胎到他们家吃苦受罪了。
至于他们因为儿子生多了,导致京城男多女少,他们儿子以后的婚配都困难该怎么办……司源对此概不负责。
司源对于前来求助之人,也不是谁都帮的,那些损了大德背负一身罪孽的人,他就不会帮。
帮这种有罪孽的人,还会损了他自身的气运,他要帮也是帮那种身上有功德或者是身上无功无过的人,起码不会损耗自己的功德。
渐渐的国师神通广大的口碑打出去了,整个京城都无人质疑司源这个国师是不是有真本事。
司源在朝廷上的威望建立了起来,他就开始插手军政权力。
承乾帝早就知道司源想要整顿江湖,真正的统一天下,让国运变得更强,好让他借助国运避灾。
所以承乾帝对司源插手国家军政的行为是纵容态度,毕竟司源就算不插手国家军政都能轻松弑君造反,那么让他去管理军队又如何呢?最差的结果无非是国师造反,还能差到哪里去呢?
承乾帝坚信,只要他对国师够恭敬,国师就不会产生换一个皇帝的念头。毕竟他已经给了国师一个皇帝所能给的一切了,换一个皇帝对国师能有什么好处呢?
在承乾帝毫无底线的舔狗行为之下,司源很快就权倾朝野,手握国家大权。
如果说之前所有人对司源恭恭敬敬的,是源于司源的本身强大实力和神仙身份,那么现在所有人对他恭恭敬敬的,就不仅是这个原因,更因为他掌握着这个国家最大的权力,就连承乾帝这个皇帝的废立都在司源的一念之间了。
承乾帝感觉自己头上仿佛多了一个太上皇。
但他看了看自己那变得健康结实的身板,又看了看这一两年里后宫里出生的那群小崽崽,承乾帝觉得,太上皇就太上皇吧,反正他也不亏。
正如承乾帝所想的那样,承乾帝足够听话,司源根本没产生过换个皇帝的念头。
他在手握大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军队,花了一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支强军之后,司源就剑指江湖。
那些江湖门派在各地就是豪强地头蛇,近乎是脱离朝廷的国中小国,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所谓侠以武犯禁,正是如此。
所以司源不管正道还是魔道,只要是不愿意去官府登记成为良民不到江湖人士,通通被打为匪徒,然后司源就亲自带兵剿匪。
江湖上这个XX门,那个XX派,还有什么XX山庄,被司源带兵灭了几个之后,大部分的江湖门派都变乖了。
那些占山开宗立派的门派,一个个都乖乖的下山当良民了,毕竟如果不下山去官府登记,他们就要被司源当做占山为王的造反分子给围剿了。
这谁顶得住啊?
这些江湖人士们不是没想反抗,但面对那些会结军阵的朝廷大军,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实力。
有武功高强之辈想要执行斩首计划,去刺杀司源这个针对江湖的国师,也都是有去无回。
在江湖上,强者为尊的理念还是被贯彻得挺彻底的,这些江湖人士发现自己胳膊掰不过大腿,就乖乖听话了。
少数顽抗分子,就被司源杀鸡儆猴了。
不过江湖有那么大,司源一步一个脚印的横推过去,也不急着把所有门派都解决或者收编了。
这就给了那些离得远的一些门派喘息的机会。
这些正道江湖门派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联合开了个会,请来了他们的武林盟主坐镇,一起商讨该怎么应对国师率领的朝廷大军。
会议上,各大门派的掌门吵了半晌都没吵出个结果来,最后他们都看向坐在上首位置的白盟主:“盟主大人,您说句话啊!”
白盟主也很茫然,他能说什么?他就是一个被推举出来平衡正道各大门派的吉祥物而已。
白盟主以前下达的命令,都是正道各大门派争执出了一个结果之后,以他这个盟主的名义下达出去的而已。
其实他这个盟主权力并不大,只是很有面子,对上个别门派也可以很强势,但以白家一家的势力,肯定是不能压服整个正道各大门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