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萧小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10-09 12:07:17

  就像那些皇子们,支持他们登基的家族势力之中,若是最后成功了,获利最大的当然就是皇子妃背后的家族,以及皇孙生母背后的家族。

  昭华公主肚子里的孩子父不详,就意味着他们效忠的主公不仅有了继承人,这个继承人背后还没有跟他们抢胜利果实的父族。

  其他皇子们以为昭华公主未婚先孕以及孩子父不详,是昭华公主的把柄,殊不知这正是昭华公主的优势。

  就连皇帝也在等着昭华公主生下属于她的继承人。

  昭华公主和她的母亲皇后娘娘都深知女子生产就等于是走一趟鬼门关,对于她怀孕以及生产把控得非常严实,唯恐有人在她怀孕生产时动手脚,谋害她一尸两命。

  事实上皇后和昭华公主防备得也的确没错,那几个皇子们的生母们,都将主意打到了这上面。

  论政斗或许她们没那么敏锐的政治智慧,但论宫斗宅斗,她们在曾经潜邸中可是经验丰富,能平安生下儿子并养大的,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呢?

  她们为了给自己儿子解决昭华公主这个障碍,都默契的对怀孕的昭华公主下手。

  皇后和昭华公主那叫一个严防死守,其实昭华公主最好的怀孕生产时机,是在皇帝登基之前,那个时候昭华公主还未走上台面,几个皇子们都没拿她当竞争对手,她那个时候怀孕生子是没人会对她下手的。

  可现在她怀孕生子,想要她一尸两命的人就多了去了。

  但怀孕这种事并不是想怀就能怀的,昭华公主自己也没想到时机赶得这么不巧,只能和皇后一起尽可能的做好防护措施了。

  昭华公主如今能跟几个皇子斗得风生水起还略占上风,手上势力自然非同小可,再加上有作为后宫之主的皇后亲娘帮忙,昭华公主将自己的公主府经营得那叫一个水泼不进,宛如铁桶。

  但凡是能近身的下人,昭华公主都派人将这些下人的家人全都拿捏到自己手上,这些下人再怎么样也不敢冒着全族消消乐的风险去接受别人的收买。

  像是关系到她生产的太医和稳婆,更是如此,全族都被昭华公主派人盯着呢,但凡有其他不明势力的人接近,那就要严加审查,务必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风险。

  在这种严防死守之下,后宫嫔妃和皇子们也只能暗戳戳的扎小人,祈祷昭华公主难产了。

  至于说祈祷昭华公主生个女儿什么的……就连昭华公主自己都是个女儿身,都能参与夺嫡之争了,那么她生下的继承人是男孩还是女孩,就不重要了。

  所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昭华公主诞下了一个六斤七两的女儿,皇帝也没有丝毫的失望,反而龙颜大悦的给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娃取名为明瑚,册封为郡主。

  如今三代皇孙的名字都是‘明’字辈的,所以这个小女孩也随了排行,名字里用了一个‘明’字,正是代表着皇帝的看重。

  而另一个‘瑚’字就更加贵重了,瑚琏之器乃祭祀之时盛黍稷的尊贵礼器,以‘瑚’为名,简直是皇帝对这个孙女毫不掩饰的器重。

  若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女婴这个时候能看出什么天资粹美来,那就是笑话了,皇帝之所以对明瑚郡主如此器重,单纯的就是为了向群臣彰显自己对其母昭华公主的器重。

  皇帝的态度就是文武百官的风向标,于是倒向昭华公主的朝臣就更多了。

  虽然说不少人也觉得昭华公主女子之身争夺储位简直就是牝鸡司晨,但这又不妨碍他们觉得深得皇帝器重的昭华公主前程远大,他们想凑上去图谋一个从龙之功。

  这些人或许是个墙头草,并不如何忠心,但汇聚在昭华公主身边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昭华公主就越发的声势浩大,压得其他皇子们喘不过气来。

  毕竟脑子的差距就是这么大,皇帝有时候也很想让儿子继承皇位,也省得有那么多的阻力,但实在是他的几个儿子都太过愚蠢无能了,被身边的臣子们挟裹着完全成为了他们的傀儡。

  就连夺嫡之争里都没法压制住身边支持自己的臣子,将主导权交了出去,那要是日后登基了,岂不是要成为傀儡皇帝?将来江山是不是要直接送给权臣了?

  昭华公主则是相反,她牢牢的握紧了自己的权柄,哪怕身边的支持者也没少了位高权重者,她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主导权,也能很好的平衡身边臣子之间的关系,让众人将力气往一处使。

  这份御下手段,就把其他皇子们给甩了好几条街。

  待明瑚郡主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初步展露出她继承了母亲的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一肚子的腹黑学,很懂得如何嘴甜的讨好自己的皇帝祖父,深得圣眷,她可以说是在皇帝的膝头上长大的。

  这是她母亲昭华公主都不曾有的待遇,毕竟昭华公主出生之时,皇帝虽然高兴,但他那时还只是一个想夺嫡的皇子,整日里忙着跟兄弟们竞争,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女儿的成长。

  但如今他已经贵为皇帝,坐在裁判席上看着自己的儿女们竞争,当然就有时间有精力去关注下下代的成长。

  继承了昭华公主天资的明瑚郡主,自然就入了皇帝的眼。

  在明湖公主五岁的时候,皇帝就亲自为她开蒙,并且为她展现出来毫不逊色其母的聪慧高兴不已。

  当皇帝的最怕自己年龄大了,子女中却没有聪慧的可为继承人。

  皇帝也是因为之前深切体会到几个儿子全是蠢蛋的绝望,才会为了江山社稷的考虑,动了立女儿为继承人的心思。

  皇帝在登基之后,倒也不是没有其他皇子皇女诞生,可这些孩子年龄都太小了,而他如今已经不年轻了。

  他在夺嫡之争的时候,因为六皇子竞争手段下作,甚至派人刺杀他,给他下毒。

  他虽然屡次避开了,但也有不慎中了一招半式的,身子骨并不如何强健,当皇帝又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殚精竭虑之下,很难安心休养身体。

  所以皇帝对自己的寿元还剩多少,差不多也是心中有数的。

  这十来年的时间,绝对不够他登基之后的皇子皇女们成长起来的,主少国疑,皇帝也不会冒这个风险。

  倒是昭华公主,待十来年之后,正是年富力强的而立之年,完全有手段有势力坐稳这个皇位了。那个时候明瑚郡主也长成十来岁的少女,可以看出未来是否有明君之姿了。

  皇帝心中想着,越发的倾向于昭华公主。

  皇帝的明显倾向,让昭华公主的优势越发明显,于是其他几位皇子们就狗急跳墙了,频繁对昭华公主和明瑚郡主母女俩下手,刺杀下毒各种下作手段层出不穷,只要她们母女俩死了,他们作为皇子就有上位的机会。

  但这可是触犯了皇帝的逆鳞,皇帝身子骨之所以不怎么康健,就是因为被六皇子的那些下作手段给谋害的,结果现在他的儿子们竟然也学了他的死对头那种下作手段来对付他看好的继承人!

第260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

  皇帝是个非常果决的人, 既然已经决定立最出色的昭华公主为继承人,那么在做出决定之后,他就直接颁发明旨, 册立了昭华公主为皇太女, 没有拖拖拉拉的用考验的名义让昭华公主继续跟她的兄弟们夺嫡。

  毕竟昭华公主的女子身份的确是一个劣势, 这个世界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女子为储君的先例,皇帝心知自己都不能坚决的支持昭华公主,那么昭华公主想掌权就更难了。

  为了不让事情发展出现滑坡, 皇帝在下定决心之后,也非常坚定坚决的站在昭华公主身后,亲自出手将其他几位皇子们身后的支持势力全部打散发落了,并且将几位皇子封了郡王之位,就赶出朝堂, 让他们当一个富贵闲王。

  之所以没封亲王, 是打算留给昭华公主登基为女帝之后对他们施恩。

  不管这几个皇子将来被昭华公主晋升为亲王之后是否会感激她, 起码在世人看来, 昭华公主不计前嫌愿意晋封他们为亲王,就是对他们仁至义尽,他们若敢心存不满或者行造反之事,那就是忘恩负义乱臣贼子,从一开始就不站在大义一方, 造反成功率自然极低极低。

  皇帝为昭华公主考虑得可谓十分周到了。

  这几位皇子们的生母, 也都被皇帝给降了位,禁了足, 她们被严加看管, 根本没法再联系自己的人手做些什么。

  皇帝亲自下场出手,对皇子们和后妃们就是天然的降维打击。

  有皇帝的支持, 昭华公主被册立为皇太女,反对者几乎没有,因为可能会反对此事的朝臣全都被皇帝给提前发落,赶出朝堂了。

  剩下的官员看见前车之鉴后,就算心中不满,也不敢开口反对。

  昭华公主被册封为皇太女一事,顺利进行,一应册封仪式比正式册封皇太子还要盛大,毕竟这是国朝第一位皇太女,皇帝下令要大办册封仪式,不能委屈了他的爱女,于是这里增加一点规格,那里盛大一点,最后皇太女的册封大典倒是更胜于皇太子的册封大典了。

  皇太女已立,昭华公主便是国朝名正言顺的储君,又有皇帝的信任器重,她光明正大的组建自己的东宫班底,威势日益见长。

  因为册立皇太女一事,上行下效,勋贵家族中请立嫡女为世女的人家越来越多,而民间自立女户,女子当家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

  科举考试中,参加的女子数量也渐渐增长。

  虽然最终金榜题名的进士之中,依旧是男子占了大多数,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子上榜率极高,几乎大半都能成功中进士。

  因为这些女子敢来参加科举,都是学识过人,胸有成熟之辈,她们不似男子,参加科举考试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她们作为女子参加科举考试,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旁人对她们性别的轻视,对她们参加科举的异样目光,这些压力让她们比那些参加科举的男人们更想考中,更加努力用功,且更加的慎重小心,若无绝对把握,是不敢轻易下场一试的。

  男子若是科举落榜,只会被人安慰劝一句再接再厉,下次重新来过。

  而女子若是科举落榜,却会被人洗脑:女子本就不擅读书,女子本就不该参加科举,落榜了就该认清自己,老老实实回家准备嫁人,相夫教子。

  因此能来参加科举,并且走到最后会试殿试这两关的女子考生,都是心性坚韧且既有把握的才女。

  而这些才女在成功入仕为官后,会自然而然的投入皇太女的麾下,她们天然拥护代表着女子当政的皇太女殿下,是皇太女最忠实的拥趸。

  皇太女也的确更信任女官,因为男官是为了从龙之功的利益来投效自己的,他们效忠的是储君,若是换了其他皇子当储君,他们也能改弦易辙。

  但女官不一样,她们效忠她是因为她是女子当权的最高代表,她的存在便是所有自立自强女子的一面旗帜,若是换了其他皇子当储君,必然是不肯用她们这些女官的,甚至可能还想把她们收入后宫,只要她们还有政治仕途上的抱负,就绝对会无条件支持皇太女的统治。

  随着科举入仕的女官越来越多,皇太女麾下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女子在朝堂上有了影响,自然而然这份影响力还会逐渐蔓延到军队中。

  皇太女组建了一支娘子军,在司源的劝导下,她没有天真的将女兵与男兵混合,毕竟这个时代女子地位不高,就算是出了一个皇太女,在军营那种地方,若是让女兵与男兵混合,只怕会出男兵擅闯女兵营帐的丑闻。

  倒不如将男兵女兵分开训练,分开拉练上战场,女将统管女兵,男将统管男兵。

  女子在身体素质上是天生比男子弱的,但在司源拿出一份训练法之后,这些女兵只要肯吃苦训练,实力提升的上限并不比男兵差。

  就像修炼世界和科技发达世界里,男女地位会逐渐平等,因为在没有修炼和科技的古代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根本原因是男人天生身体素质比女人强,在劳作和体力活以及武力值方面,男人比女人有天生的优势。

  但在修炼世界,修炼资质是不论男女的,而修炼之后,男女之间天生的那点身体素质的差距可以轻易的被修为给抹平,大家只看修为高低,不看性别是男还是女。

  科技发达的世界也是如此,科技发达就对体力和武力需求很低,很多体力活都可以用科技产品来代劳,女性在体力方面的劣势得到弥补,自然就地位上升。

  司源提供的训练法,无论是女兵还是男兵都能练,只要肯吃苦就能练出效果,女兵的上限也不比男兵低,男兵的天然身体素质优势被抹平之后,双方地位高低就看实力和战绩说话了。

  皇太女对此极为惊喜,从此越发倚重司源这位成国公了。

  不过司源已经渐渐的打算退出朝堂,让宁芙和第三代的宁熙走上台前。

  宁芙在生下宁熙之后,就再没有继续生育,她重新捡起自己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四书五经等科举考试所需要学习的书本。

  宁芙是个琴棋书画都很精通的才女,只是她以前作为女子没有科举资格,就基本不看科举相关的书籍。

  还是后来她母亲程氏生了弟弟元哥儿,宁芙为了给弟弟元哥儿启蒙,才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等书。

  不过这等元哥儿溺水而亡之后,她就没再继续学下去了。

  现在女子能参加科举之后,宁芙自然要捡起曾经的书本继续学下去,因为她也想参加科举,入仕为官。

  本来宁芙可以仗着司源的余荫入仕为官的,但她心高气傲,不愿意被人当成是关系户走后门的,她想靠自己的本事入仕为官,堂堂正正的站在朝堂上,让所有人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她父亲就算没有儿子又如何?她这个女儿也能做得比儿子更好。

  宁芙骨子里就有一股狠劲儿,拿出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劲头,把她的夫君林承期都看得心中惭愧,自愧不如。

  宁芙最后顺利的考了科举,并且中了二甲进士。

  在得知宁芙中了进士之后,程氏在贺喜声中喜极而泣。

  她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还有今日的畅快。

  曾经因为生不出儿子,以及儿子死后自己没了指望的绝望和痛苦,似乎都已经是前世的事情了。

  程氏心中只有为女儿骄傲的份儿。

  就连程氏的娘家人,如今也对她纷纷称赞:“你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谁说生女儿不如生儿子的?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儿,那真是比生十个八个儿子都要让人欢喜。”

  程氏的大哥大嫂都面露羡慕,他们当然羡慕,因为他们俩虽然有三个儿子,但一个成器也没有,也就嫡长子被他们教养严格,考了个秀才功名,然后死活考不上举人。

  剩下的嫡次子和嫡幼子就更别提了,娇生惯养,吃不了读书的苦。

  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了,就更别提习武的苦了,估计以后只能当个混吃等死的富贵闲人,指望他们有出息那是不可能的。

  以前他们还为程氏这个妹妹担忧过,觉得她没了儿子,将来过继来的嗣子又不是亲生的,老了老了晚年日子未必好过。

  却没想到小丑竟是他们自己。

  程氏虽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但这一个女儿就比他们三个儿子更优秀更孝顺了,特别是这个女儿还给程氏生了一个同样很优秀的孙女宁熙。

  程氏的大哥大嫂简直羡慕嫉妒得眼睛都要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3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3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