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该到她们团领导面前去告她们一状,让大家都看看,她们是咋冤枉军属的。”钱兰义愤填膺地道。
余惠道:“只要她们不惹我,这事儿就过去了,要是她们以后还惹我,我肯定是要去找她们团领导好好说说的。”
钱兰:“你这姑娘就是心眼儿好。”
要是换了她,当天下午她就直接杀到文工团去了。
余惠笑了笑没说话。
回到家顾西和顾南看到糖葫芦都特别高兴,余惠把糖葫芦给他们,把背上的北北放了下来。
背了大半上午,她是真的背累了,腰酸背痛的。
“妈妈你先吃。”顾西西把糖葫芦举到余惠面前。
余惠倒是没跟他客气,直接张口吃了一口。
见妈妈吃了,顾西西可高兴了,拿着糖葫芦舔了起来。
“啊,要要……”被放在摇篮里的北北,扶着摇篮边框站起,伸手抓二哥手里红彤彤的糖葫芦。
顾南正犹豫着要不要给妹妹舔两口,就听见后妈说:“别给妹妹吃哈,妹妹还太小了,不能吃糖。”
顾南抱歉地看了一眼妹妹,低头咬了一口糖葫芦。
糖葫芦真甜真好吃呀,上次吃糖葫芦,还是过年的时候呢。
“呜呜呜……”北北见哥哥不给自己糖糖吃,瘪嘴哭了起来,不过是干打雷不下雨。
“你们出去吃,别让她看见了。”小孩子就是这样,看见别人吃了就想要,看不见就不要了。
于是,顾南和顾西就跑到了院子里去吃。
北北看不到了,余惠又稍稍哄了一下,她就不哭着要糖葫芦了。
兄弟二人吃完糖葫芦才进屋,余惠也歇够了,让他们两个看着北北,先去了厨房把鸡炖上。
这炖鸡的时间久,所以要早点儿炖上。
她在市场买了些干竹荪,打算炖个竹荪鸡汤。
鸡肉宰成块,在大锅里放葱姜焯水后,就放在大砂锅里,加清水,老姜,竹荪,在炉子上炖着。
鸡炖上后,余惠才慢慢办中午的其他菜。
中午有炖鸡了,中午她就打算炒一个小葱豆腐,清炒空心菜,还有酸辣鸡杂。
这鸡杂不炒酸辣的压不住味儿。
光清洗鸡杂余惠就花了不少时间,鸡在砂锅里炖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后,这香味就飘出来了。
“这不年不节的,谁家就炖上鸡了?前天是包子香,今天是鸡肉香,这不是把孩子们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跟我们闹着要吃肉吗?”刘琴走到院门儿外道。
她家幺儿罗小军这会儿出去玩儿了,但等会儿回来要是闻到这香味儿,准会跟她闹着要肉吃。
前天小军就跟她闹着要包子吃,昨天早上去食堂打了包子回来给他吃了才消停。
住她对门儿的罗副营长的妈妈王苕花,也从家里走了出来,“可不是吗?也不知道是谁家在炖鸡?”
刘琴的老公也姓罗,是个营长,王苕花的儿子也姓罗,是副营长,还好两个一个是营长,一个是副营长,要是两个都是营长,有人喊罗营长,都不知道喊的是谁。
“今天谁家来客了,肯定就是谁家。”这不年不节的,要不是家里来客了,也没人会炖鸡吃。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军属,从两家门前走过,听见二人的谈话,就冲后头的顾营长家指了指,“是顾营长家炖鸡呢。”
“顾营长家?余惠?这顾营长是回来吗?”不对呀,这去京市学习要一个月呢,这顾营长才走了半个多月,离回来还早着呢。
毕竟,这路上也是要耽搁几天的。
“没谁回来,人家就炖鸡呢,前天下午蒸包子的也是她家。”她家住在文招娣家隔壁,昨天上午文招娣拉着她说了一上午顾营长娶的新媳妇抠门儿,掉钱眼儿了。
说她家红兵想吃包子,她瞧见余惠拿着包子,想跟她换两个,她都不换,还要卖两毛钱一个。
第32章 怎么知道他喜欢小狗
“这还是怕顾营长回来跟她算账呢,见天的给孩子做好吃的了。”刘琴鄙夷地撇撇嘴。
王苕花啧啧有声地咂着舌道:“这小余一点儿都不晓得节约,就算要讨好孩子,也不是这么个吃法。”
肉嘛,一个星期吃一次就得了,哪里能隔天就吃的。
其实人家是天天都吃。
“妈妈,我要吃鸡,我要吃鸡……”刘琴的儿子罗小军浑身脏兮兮地跑回来,一边跑,一边问他妈要鸡吃。
“我的小祖宗,这个时候,我去那里给你找鸡吃。”
“我不管,我就要吃鸡,你去买,你去买。”罗小军抓着他妈的手晃着撒娇。
刘琴看着顾家院子所在的方向,真的是烦死他家了,男的女的都烦人。
“滋啦……”腌制过的鸡杂下锅,和提前下锅的泡辣椒结合在一起,散发出霸道的香气。
于立新看着顾家厨房冒出的青烟,拍着顾东的肩膀道:“真羡慕你,你今天又能吃好吃的了。”
顾东笑着冲他和于建设挥挥手,转身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坐在门槛上的顾西就冲他喊:“大哥,妈妈上午买了糖葫芦,也给你留了。”
“在哪儿?”顾东眼睛一亮。
顾西反手一指,“在桌上呢,油纸包着的。”
顾东走进屋,拿起四方桌上用纸包着的糖葫芦,扒开油纸吃了一颗,又包上了。
很快就要吃饭了,他吃一颗就好,剩下的下午带去学校吃的,他已经能预想到,自己下午把糖葫芦带去学校吃时,同学们会有多羡慕了。
“饭好了。”
厨房里传出余惠的声音,顾东和顾西听见后,都往厨房跑。
余惠正在用吃面的大碗舀鸡汤,看见顾东进来,就对他说:“你洗下手,把这碗鸡汤送隔壁去。”
钱兰今天上午帮她提了那么多东西,家里炖了鸡汤,肯定是要舀一碗过去给人家尝尝的。
这么大一锅,她们也吃不完。
顾东直接去洗了手,对此倒没什么意见,钱阿姨和于叔叔对他们都挺好的,之前妈妈走了,爸爸忙不在家,钱阿姨和于叔叔也没少叫他们去家里吃饭。
立新哥和建设哥有好吃的,也会给他们吃。
顾东把鸡汤端过去的时候,钱兰还在炒菜,她中午做的是白菜炖豆腐,放了些猪油渣。
顾东送鸡汤来,她也没听见,等把菜炒了端出来,看到桌子上得鸡汤才晓得。
“这小余真的是太客气了。”说完,又看着两个儿子,“你们两个今天是有口福了。”
老于中午不回来,可没这个口福了。
“妈妈,给爸爸留点儿吧。”于建设说。
“留啥留,两块鸡肉一口汤也没啥好留的,十八号你们爸生日,我再去买只鸡炖给他吃。”也就是下个星期的事儿了。
于立新:“可那就不是余姨做的味儿了。”
钱兰没好气地拍了他一下。
她原本以为,两个儿子听见下个星期有鸡吃会高兴,没想到小儿子却来了这么一句。
顾家开饭了,竹笋鸡汤,小葱炒豆腐,酸辣鸡杂,清炒空心菜,三菜一汤,两荤一素的配置,跟别人家过节吃得差不多了。
余惠原本以为,这酸辣鸡杂太辣,孩子可能不爱吃。
可就连顾西都没少伸筷子,辣得吸气,还一个劲儿的说好吃。
顾南倒是真的一筷子没动,不是他不想动,是余惠不让他动。
他还伤着呢,不能吃辛辣的东西,鸡汤倒是让他喝了两碗。
顾东在家里吃完午饭后,又睡了一个午觉,等于立新和于建设来喊他了,才拿着他的糖葫芦去学校。
路上,还给于立新和于建设吃了一颗。
午睡起来,余惠继续做衣服,今天做了顾东的,她没有顾东的尺寸,就看着大概做的。
这个时候的孩子,长得快,一天一个变化,所以她稍微做大了一些。
除此之外,她还用白色的棉布,做了三件圆领的套头衫,三件背心,还有三条短裤,背心短裤是晚上睡觉穿着睡的睡衣。
车完,就在衣服上绣了,小猫,小老虎,还有小狗,没错,小狗是顾东的。
顾西西看到那大一些的衣服,就知道,妈妈是个哥哥做的。
等顾东放学回来了,就指着缝纫机上叠好的衣服说:“哥哥,妈妈给你做了新衣服。”
真的吗?顾东没有看向衣服,反而是看向了后妈。
余惠不咸不淡地说:“试试呗,看看合不合身。”
顾东拿着衣服回了房间,摸着胸口的小狗刺绣,心想:“后妈怎么知道我喜欢狗的。”
他一直就想要养一只小狗,可是妈妈嫌狗脏,不准他养。
顾东把三件衣服,两条裤子都试了一遍,问跟进来的顾南好不好看?
顾南都点头说看,他要说不好看,那就也在说自己的新衣服不好看,毕竟他们的衣服都是一样的。
晚上,余惠用中午剩下的鸡汤,做了鸡汤面。
北北的面就没有给她放鸡汤,因为汤有盐,给她单独打了个鸡蛋在面里。
接下来的两天,余惠除了去副食店,买了两斤排骨,就在家里做衣服。
给北北又做了两套衣服,还有粉色的泡泡纱蝴蝶结发带,和小帽子。
又用亚麻布给三个男孩儿,一人做了一件长袖的翻领衬衫,又用确良给他们一人做了一条长裤,照样绣上了,他们喜欢的小猫,小狗,小老虎。
给她自己做了一件立领短袖收腰中袖衬衫,一条过膝的亚麻半裙,是一套的,衬衫扎进裙子里,再系一根黑色的细皮带时尚又好看,只是她没皮带,得去买。
她还给自己做了一条,翻领的A字版连衣裙,上身是是带扣子的,白色的扣子,裙摆刚过膝盖,腰间配一条同色的细带,特别显腰身。
她穿着给钱兰看的时候,钱兰一个劲儿的说好看,还说要扯了布,让她做一条这样式的花裙子,余惠让她只管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