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也太赚钱了吧。”田英咋舌道。
“那老幺他们不是发大财了?”汪梅心里羡慕极了。
赵长英也惊着了,属实没想到开店能这么赚钱。
“发什么大财?那赚的都是辛苦钱,赚再多也都是小惠她们的。”
跟她们,还有她们这个家都没关系。
顾河说:“确实也辛苦,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吃过早饭就要和面炒料,忙起来了连口水都没时间喝,忙完两条胳膊都是软的。”
赚钱是真的赚钱,但辛苦也是真的辛苦,反正就没一分钱是白来的。
汪梅小声:“还能辛苦过种地呀。”
在城里不管是上班,还是开店,那肯定都是比种地轻松些的。
赵长英又瞪了汪梅一眼,“你要是有那个本事靠手艺开店,也不用种地。”
汪梅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她就是没那个本事嘛。
“对了。”顾河拍了一下额头,“小惠还上报纸了。”他说着就去翻包里的报纸。
顾家人:上报纸?小惠上啥报纸了?
“快给我看看。”顾河一把报纸拿出来,顾平山就连忙伸出手去接。
顾家的其他人,也站到他身后,伸长了脖子看。
“是小惠。”赵长英有些激动地指着报纸上的人说。
“哪儿呢?”
“还真是小惠。”
“小惠现在可真好看。”
“老头子你快念念,报纸上都写的啥。”赵长英就上过扫盲班儿,认识的字也不太多。
顾平山清了清嗓子,将报纸通篇念了出来。
老太太坐在她的靠背凉椅上,竖着耳朵听。
“这报纸写得可太好了,我明天拿村委办公室去,让大队的播音员早上上工时,和下工前都念一遍。”
小惠可太跟他们老顾家长脸了,开个面馆还能上报纸。
赵长英点着头说:“小惠是从咱们村里出去的,她上报纸的文章,是该让村里人都听听的。”
“没错……”大儿媳郑蓉笑眯眯地跟着说。
第二天一大早,一大队的人,就都知道老顾家娶的孤女余惠,不但在城里开了面馆,还因为开面馆上报纸了。
这也让比较闭塞的村民们知道了国家的新政策,可以干个体户了。
十月一号面馆不开门,余惠顾红梅还有顾秋雁一起,把买来做衣裳的布料,裁剪了,给顾东他们把衣服做了出来。
下午还有空闲,顾淮就推着自行车去操场上,教她骑自行车。
顾红梅顾秋雁还有四个孩子,也跟着一起去看。
余惠把着龙头,跨在自行车上,两只脚都踩着地。
顾淮站在她旁边,一手把着龙头,一手扶着自行车后座。
“你右脚踩脚踏的时候,屁股就坐上去,同时左脚也踩上脚踏。”
“是这样吗?”余惠装着不会的按着他的提示,踩上脚踏,屁股一抬坐上座垫,还装着不稳的拐了一下龙头。
“哎呀……”
“别紧张,别慌,身体坐正了,双手把着龙头,直视前方。”
余惠慢慢的踩着脚踏,自行车平稳向前。
“没错,就是这样,保持住。”说着顾淮就尝试着松了把着龙头的手。
余惠看了他一眼,他以为她紧张害怕了,就安慰道:“别怕,我后面还扶着呢,不会松手的。”
余惠:其实也可以松。
她装作不熟练的骑了一圈儿,顾淮才悄悄松了手,余惠都发现他的把戏了,却还在骑回一圈看到他时,惊讶地问:“你什么时候松手的?”
顾西西告状:“爸爸早就松手了。”
余惠捏了刹车,自行车停了下来,她单脚先下地,然后下车,佯装生气地瞪了顾淮一眼。
顾淮觉得她这样子有些可爱,嘴角不受控制地朝上扬,“我看你已经会骑才松手的,你平时在家属院里骑着练练就可以上路了。”
顾红梅:“四嫂你可真厉害,一学就学会了。”
她以前也让尤生兴教过她骑自行车,这样只要他不用车的时候,自己也可以骑自行车回娘家看看爸妈。
但尤生兴嫌弃她笨,教过一次没教会,就不再教她了。
“这骑自行车还挺简单的,红梅你和秋雁也学学,以后骑自行车去哪儿也方便。”
家里都有自行车了,能学的,自然都应该学学的。
顾红梅和顾秋雁姑侄二人对视一眼,“行。”
顾红梅和顾秋雁学得也很快,没学多久也就都会骑自行车了。
顾红梅会骑后也真心觉得这骑自行车没多年,以前不是她太笨了学不会,而是尤生兴太笨了不会教。
十月二号面馆就开门营业了,熟客们都知道今天面馆开业,所以人也不少,不但有很多老客人,也有很多的新客人。
因为面馆开业,包子铺今天的生意,也比前两天好些了。
就算文招娣不想承认,也不的不承认,她们包子铺是沾了面馆的光。
两点多钟收拾完,钱兰就看着余惠说:“小惠你和顾副团长,带着孩子们先回去吧,晚上有我和红梅就够了。”
余惠看着她说:“都回去休息一会儿吧,等五点钟再来开门就是了。”
反正码子和面都是备好的,五点钟直接过来开门煮就是了,五点之前也不会有人来吃饭,用不着在店里守着。
钱兰想了想,点头说行。
钱兰四点半就带着两个孩子去面馆收拾收拾开门了,余惠和顾淮他们就没去了,就顾红梅五点去了店里。
晚上人少很多,两个人一个煮面,一个收钱和收拾都忙得过来。
所以高峰期一过,钱兰就让两个孩子回家去了。
于建设和于立新一回家就来顾家找顾东他们耍,余惠把兄弟二人叫到面前,一人给了他们两块钱。
“谢谢余姨。”
于立新伸手就接了,于建设却没有接,还从弟弟手里抢过钱,还回去。“余姨,我们不能要你的钱。”
于立新嘴巴噘得老高,这是余姨给他的,哥哥凭啥抢他的还回去!
余惠:“这个钱可不是白给你们的,这是你们上个月在面馆帮忙的工资。”
第261章 自由支配
于立新:“我们也有工资吗?”
“当然,你们在面馆帮了忙,肯定是有工资的。”余惠再次把钱递给于建设。
“这钱你们要是不拿的话,以后我就不好意思让你们在店里帮忙了。”
于建设:“……你已经给过妈妈钱了。”
一百多块钱呢,比爸爸的工资都要高,他们怎么能再要余姨的钱呢。
“给你们妈妈的钱,是分给你们妈妈的,给你们的是给你们的。也不单单就给你们两兄弟,顾东和顾南他们也有的。”
余惠招手把顾东和顾南还有顾西西招到跟前,一人给了他们两块钱。
“哇……”顾西西拿着钱两眼放光。
“妈妈,这两块钱真的给西西了吗?西西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吗?”
余惠笑着点头,“这些钱是属于你们的劳动所得,由你们自由支配。”
“谢谢妈妈。”三兄弟齐声道谢,手里拿着钱,十分有成就感,已经在心里盘算要怎么用这两块钱了。
顾东想的是自己攒起来,顾南想的是买连环画,顾西西想的是买很多很多大白兔奶糖。
于建设见顾东他们都拿了,也没再扭捏了,接过钱大大方方的道了谢。
钱兰八点忙活完回家,听于建设说余惠给了他们一人两块钱,说是上个月的工资,顾东他们也都有。
就让两个儿子把钱交给了她,“把钱给妈,妈帮你们拿着,免得揣你们身上丢了,你们要,妈再给你们。”
于建设倒是没有二话,听话的把两块钱交出去了。
于立新却用手捂着口袋,不愿意把钱拿来。
“过年收的压岁钱,你也是这么说的,后面问你要,你都没给过我。”
钱兰眼睛一瞪,“那不是拿去给你们交学费了吗?”
于立新:“所以这两块钱你要去了,也是拿去给我们交学费,根本不会再给我们。”
“人余姨就不这样,顾南和顾西西那么小,余姨给他们的两块钱,都是让他们自己拿着,自由支配。”
“你余姨是余姨我是我,我家的孩子,手里就不能捏这么多钱,赶紧给我。”钱兰动怒了,撸起袖子一副不给就要动手的架势。
于立新求助地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爸爸,于强侧过身当透明人。
“给你,给你,都给你。”于立新从兜里把两块钱掏出来,往地上一扔,就转身跑回房间,把房门给关上了。
“嘿,这臭小子,于立新我看你是皮又痒了。”钱兰叉着腰大吼。
于强皱眉,“这么晚了,赶紧烧水洗洗澡睡觉吧,吵吵嚷嚷的让邻居听见了像什么样子?”
钱兰瞪着他,“你没看见你儿子刚刚什么态度啊?嫌我吵吵嚷嚷的,你倒是管管他呀。”
“我懒得跟你说。”于强起身进了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