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就我送吧,反正公交车也到火车站。”到时候就直接坐公交车送她们去火车站。
顾淮看着她道:“这两天也麻烦你带着妈她们进城买些东西,让她们带着回去。走的时候,几个孩子也看着打发个一两块钱。”
他们这里有亲戚家的小孩上门了,走的时候打发钱的习惯。
余惠点头躺下,“我会看着办的。”
顾淮看了她一眼,她办事,他是放心的,也拉了灯侧身躺下了。
第二天早上,余惠起了个大早。
她去集市买肉,赵长英在家发面,早上蒸了两锅大包子。
没吃完剩了十多个,余惠用油纸包上,让顾淮带走了。
十多个包子,他带走还能吃两顿。
特种兵团的营区里,已经负重跑过十圈的战士们,席地而坐。
“你们说顾副团长这次回家,咱们嫂子会不会又给他带好吃的。”许大强说着咂吧了一下嘴,又想起牛肉酱的滋味了。
“会的吧。”乌海道,“嫂子对咱们团长那么好。”
秦风干咽一口,“不知道还能不能蹭上一口。”
上次吃过的牛肉酱,他到现在都忘不了。
就因为吃了牛肉酱,他还托人从外头给自己带了瓶下饭酱回来,那味道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团长回来了。”许大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目光如炬,“团长手里还提着东西,很大一包,用油纸包着,看着像是吃的。”
闻言,乌海和秦风也精神了,几人对视一眼,同时朝顾淮跑了过去。
顾淮看到朝自己冲过的许大强等人,顿感不妙,把右手提着的两瓶烧椒酱往身后一藏。
“团长,您辛苦了,我们来帮你拿东西。”许大强一脸谄媚地去拿顾淮手上的油纸包。
他已经闻到香味儿了,是肉包子。
乌海和秦风他们也伸出了手,许大强先一步抓住了油纸包。
“不用。”
顾淮扯了一下没扯回来,没好气地瞪了许大强一眼。
“算了,你们拿去分了吃吧。”
说完,顾淮就松了手快步走了,可不能让这群恶狼发现他的烧椒酱。
许大强眼睛一亮,连忙打开油纸包,乌海等人手快地一人拿了一个。
刚把包子塞嘴里,其他人就冲上来抢了。
“包子,团长带了包子回来。”
“你们别抢啊。”
“啊,是我先抢到的。”
“赵铁柱,你烦不烦,我都咬过一口了,你还强。”
“别想吃独食,咱们一人一口。”
操场上抢成了一团,乌海和秦风聪明,拿到包子塞嘴里就就跑了。
许大强一人被围攻,明明是他最先拿到的包子,却一个都没吃到。
人群散去,他衣衫凌乱地坐在地上,看着被撕烂的油纸包,仰天长啸。
“啊~,我的包子!”
我的包子。
吃上包子的人,都呵呵笑他。
吴珍珍输了挂了两天水,肿就消下去了。
只是她习惯了重油重盐,如今吃饭有些麻烦了,嫌弃饭没味道,吃饭的时候总是要哭上一哭,闹上一闹。
孩子好些了后,李书萍就买上了两斤糖和两斤核桃酥,上门去谢余惠
吴婷婷和吴超也跟着一起去了,余惠将母子四人迎进堂屋里坐着,又把上午刚做好的麻辣锅巴拿了出来给她们吃。
“小余,多亏了你了,不然我们都还不知道,珍珍病了。”李书萍一脸感激地道。
医生都说了,还好发现得早,打了吊针,以后在饮食上再注意一些,能恢复过来,没啥大问题。
要是发现得晚了,损伤严重了,那可就不一定能恢复得过来了。
余惠笑着说:“孩子没事就好。”
吴婷婷坐在妈妈身边,拿了一块锅巴吃,锅巴又香又脆,还有点点麻和辣,只有淡淡的咸味,咸味儿还真不重。
“节节……要……”吴珍珍伸手想抓桌上的锅巴。
“小孩子不能吃,小孩子吃了药打针。”吴超超吓唬她。
吴珍珍一听要打针,立刻就把手收了回来,还记得打针的痛呢。
嚼着锅巴的顾西西动作一顿,他也是小孩子,吃了也要打针吗?
妈妈都没说他不能吃,吃了要打针,那他就是可以吃的。
继续美滋滋地吃锅巴。
李书萍跟余惠聊了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就带着孩子走了。
又过了两天,余惠就提出要带赵长英她们进城逛逛,买些东西带回老家。
“带啥东西回老家,家里啥都有。”赵长英不想她花钱,直接拒绝了。
“妈。”余惠无奈地叫了一声,“你们来的时候,带了那么多东西来,回去了我们要是让你们空着手回去,村里人咋想我们?”
赵长英眼睛一瞪,“哪里是空着手回去的,我和几个孩子身上的衣裳,还有脚上的鞋,这些不是东西?”
这凉鞋还有这衣裳的料子,她们镇上都买不到呢。
“那不还得给祖祖,爸爸,大哥,大嫂她们也带些东西回去呀?”
“你们有衣裳,祖祖和爸爸他们都没有不说,你们回去连个东西都不给他们带,他们不得吃醋啊?”
赵长英皱着眉想了想,老太太以前最疼的就是顾淮,要是不给她带点儿东西回去,肯定是要吃醋的。
顾平山也是,嘴上说着啥都不缺,别让孩子给他买东西,,别让孩子破费。
上次顾淮给他买了鞋,让她带回去,他拿着鞋,脸都快笑烂了,放到过年才穿。
老二媳妇儿话最多,要是回去的时候,没给她带啥东西,肯定是要在背后,跟人蛐蛐阿淮和小惠的。
“买东西可以,但要我说买啥才能买啥。”
不能买多了,也不能买贵了。
余惠笑着说:“行。”
她是一家之主,也更清楚,家里的人都需要什么。
第176章 给老家人买礼物
接近七月末的夏日热力依旧不减,但跟20年的夏日高温比起来,那还是差远了,最高温度也才三十度。
“国营商店站到了。”
伴随着售票员的一声高喊,车上的人就像沙丁鱼一样,往车下挤。
余惠抱着北北挤下车,又连忙扭头看其他孩子下来了没。
见都下来了才放心,又冲几个孩子说:“秋雁你牵着点儿西西,秋叶你牵着阳阳,彬彬你牵着点你东东和南南弟弟。大家跟紧点儿,不要走散了。”
“好。”顾彬彬应着,牵着两个堂弟的手。
顾东噘了噘嘴,他已经是大孩子了,用不着人牵。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他还是没甩开彬彬哥哥的手。
走进国营商店余惠就小声提议,“妈,要不要买些布回去?给祖祖,爸爸,哥哥嫂嫂他们做身衣裳。”
赵长英立刻道:“做什么衣裳,他们都有衣裳穿。”
而且,都是要干活的庄稼人,也用不着穿那么好的衣服,这好衣服有一两身就够了。
顾秋雁冲余惠道:“小惠姐,你在买点我们身上裙子这样的布,给秋雨姐也做一条裙子吧。要是回去了,见我们都有你做的新裙子,就她没有,她肯定要哭的。”
赵长英瞪她,“你秋雨姐可没那么爱哭。”
顾秋雁吐了吐舌头。
余惠笑着说:“那就给秋雨也做一条吧,对了,要不给红梅姐也做一条?”
顾红梅是赵长英最小的女儿,她快四十岁了才生的,如今二十四岁,已经嫁人了,但还没有孩子。
“不用了,你红梅姐、不对你小姑子在服装厂上班,还能少了衣服穿呀?”
自从红梅进了服装厂,家里好些衣服,都是通过她拿的内部价,直接在服装厂买的,还便宜了不少呢。
顾秋雁:“小姑服装厂里做的裙子,可没小惠姐做的好看。”
余惠皱着眉想了想道:“还是跟红梅姐做一条吧,红梅姐身量跟秋雁差不多,我就比着秋雁的尺寸给她做一条。”
顾秋雨的身量跟顾秋叶差不多,比着她的尺寸做就成。
但家里其他人的尺寸,她就没啥把握了,与其她做了拿回去,还不如买了布拿回去,再找人做。
小儿媳心里还想着自己的女儿,赵长英心里自然高兴。
“行,做。”红梅结婚四五年了还没孩子,总是愁眉苦脸的,穿上漂亮的裙子,这人高兴了,孩子说不定也就来了。
赵长英现在最愁的就是女儿要孩子这事儿了。
因为还没要上孩子,红梅那公公婆婆在家里对她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女婿对她倒是还好,这些年也没埋怨过半句。
不然这日子都没法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