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听到这句话, 没等程以时给出反应,一边站着的孟鸳就先把话接了过来,似笑非笑看着她, 说:“我倒是不知道, 小时回来, 你这个当二婶的还挺高兴。”
孟鸳这个话已经不能说叫直接了,这就很直接掀开肖梅的脸皮子没有区别了。
果然,肖梅听了这句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持住了,面色又青又红, 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话回应她。只能在心里暗啐一口, 这孟鸳还是这幅老样子,说话不给人留面子。
当然了, 她的内心心声如果被孟鸳知道了,只会得到一句“你什么脸色, 我就什么态度了。想听好听话, 首先得做点好事吧。”
这些暂且不提, 缓了一下之后, 肖梅终于勉强地接上了孟鸳的上一句话, 干巴巴地笑笑说:“她亲家母, 说这些话干什么,小时都是我们侄女, 她一个人这么些年在外面, 平日里也不给我跟她二伯来信, 有个什么事情他们不清楚我们也不清楚他们的。”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对周围围观的人说, 这么些年不是他们当叔叔当婶婶的不关心他们不联系他们的,而是因为这当侄女的在外面根本不跟他们联系这才没什么交流的。
这个意思基本上稍微清楚点程以清当年离家的内情的人都不会相信, 基本上就是敷衍敷衍搪塞一下什么不知道的外人了。
“原来是这样,想不到还有这回事。”孟鸳可不接受她这样的说法,一点没给她留脸面,径直道,“当年小时生舟舟的时候,全大院的人可都知道,那时候也没见你们家人关心一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家当时故意的呢。”
此话一出,反应最大的人却不是肖梅,而是在一旁的程以南。
“不对当时,我们家明明给了很多东西让……”程以南下意识的就否掉了这句话,然而等她说到一半,他又想到了什么诧异地看向他的母亲,“妈,你当时没有把东西送过来?”他那这句话虽然是疑问的口气,但实际上基本上已经确认了他话里的意思。
程以时听到这个久违的声音之后,这个时候才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程以南,跟她记忆中的样子一点没差,还是一如既往的模样。
程以时、程以南这兄妹两个从名字上面就可以想象到他们曾经是一对多么和谐的兄妹。
小的时候有很多人都羡慕程以南,大院里面的子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跟他一样有一个漂漂亮亮的妹妹。
而长大以后,这两个曾经无比末期的兄妹却逐渐在命运的轨道中间渐行渐远,如今已经变得这般的陌生。
“当初那会儿不是家里头一直忙吗?就忘记了。”肖梅回答他儿子的问题,其实还有一点心虚,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儿子现在能问题的一种生气,觉得是他让自己在现在更尴尬了。
别人不知道,难道他自己不知道吗?当时家里面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事情就算什么,也是他父亲忙,他母亲是绝不可能忙的。所以母亲现在说出来这样的借口,无非就是来搪塞其他人,堵住他人的嘴。
程以南气得不行,眼神注意到程以时投来的目光,无数的愧疚浮现在他的心头。
“以时……”
他的话没有说完,程以时就笑吟吟地开了口,看着肖梅说:“二婶当时忙都能理解,不过现在把礼补上也可以的。”
肖梅一愣。
她没有想到曾经那个被她稍微说一句重话就会趴在被窝里偷偷哭的女孩现在也变成了伶牙俐齿的模样。
“而且,二婶有些事情还是要说清楚的。”程以时继续笑,“虽然这几年我没有怎么能够联系到你们,但是表哥表姐们堂哥堂姐们去南方也没有说跟我断绝联系。如果您觉得这几年我们联系不多的话,以后就多多联系。”
“……嗯,当亲戚的嘛肯定得多多联系。”肖梅张张嘴,尴尬地笑了一下。
回到家里是一件好事情,程以时不想因为这件事情破坏自己的心情。更何况想解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又不着急回南城,后面有的还是时间。
“ 二婶,今天我们刚回来,有点累了,就不多招待你了。”她笑着说,就差直接跟她说恕不招待,送客了。
肖梅赔了个笑,连声说好,然后带着一脸怒意的程以南离开了。
这两个人走了,聚在一起看热闹的人也觉得没意思,说了两句祝福团圆的话逐渐散开了。
蒋彦辞跟警务员把车后备箱里的行李在这群人看热闹的时候就已经把东西送回了家。现在人群散开了之后,他正好空着手走过来,牵起程以时的手。
“累了吧?”他问。
程以时其实还是有一些不好意思的,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跟他牵手。因为虽然风气开放了,但是大院里面都是一些岁数大一点的人,对这件事情还是有一点看不开了。挣扎了两下没有挣开,就索性随他去了,跟他小声说:“今天就是一道开胃菜,刚跟他吵了一下,还可以,不算特别累。”
“嗯。”蒋彦辞轻轻颔首,手指轻动,摩挲了一下细腻的手,在那上面轻轻点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的对她说,“等过两天林知年回来了,让他去揍程以南一顿,给你出口气。”
程以时设想了一下,现在可能正在赶火车回来的某个人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回来就要当“打手”这件事情,轻笑了一声,说,“让他使劲儿揍!”
孟鸳本来还觉得肖梅的出现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影响小儿媳妇心情。现在看到儿媳妇跟儿子这么和谐的一幕,也算是放宽了心,走上前去开心的说:“小时,妈妈欢迎你回家!”
“谢谢妈妈!”程以时看到孟鸳,利索地挣开了蒋彦辞的手,开心地迎上前,抱住了她。
蒋彦辞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被甩开的手,无奈地笑了笑。
吉普车的另一侧。
蒋行舟看着还跟他的爷爷讨论刚才那个“恶毒奶奶”的事情,摸着自己的小下巴,一本正经地说:“那个奶奶心肠太不好了,看起来都不太漂亮了!”
蒋父因为正在帮孙子拿车上的玩具,没太仔细听,只听到了后半句话,便将它理解为“孙子说奶奶太漂亮了”。于是乎,他立马接了一句:“没错,你奶奶年轻的时候就是最漂亮的,现在也是很漂亮!”
蒋行舟:“……”
原来是这样子,好像他爸爸的一些毛病找到了出处了!
火车上折腾了两天,三口人其实都是很疲劳的。中午用过饭,一家人就上楼补觉,一直睡到晚上七点多,这才下楼。
楼下,蒋言知训练结束,去少年宫接了儿子,带着直接回的部队大院。
孟鸳里面看到他带着儿子回来,也是有点惊喜,一面赶紧上前接了大孙子的书包,另一面赶紧吩咐了余姐多准备点晚饭。
蒋言知儿子叫蒋磊,小名叫小石头,今天六岁半,长得高高瘦瘦的,跟他的父亲长得特别的像。
“奶奶,弟弟不是回来了吗?弟弟在哪里呢?”蒋磊其实对这个弟弟还是很好奇的,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一直对于弟弟或者是妹妹都很感兴趣。
孟鸳笑了笑,帮着他把外面厚厚的棉衣脱下来挂在衣架上,然后跟他说:“你小叔他们上午刚从火车上下来,坐车太累了,现在正在上面补觉呢。等一会儿弟弟从楼上下来,你就能看见他了。”
话音刚落。
蒋彦辞就带着补完觉的蒋行舟下楼来了,一边问:“是小石头吗?”
蒋磊对于最小的叔叔还是有印象的,听到他的声音赶忙跑到了楼梯下,举起手回答他:“小叔是我,是小石头!”
蒋言知在厨房帮余姐洗菜,看着他儿子对弟弟那么的热情,无奈地摇了摇头。
是自己生的儿子,孟鸳怎么可能不清楚他的想法,瞅了一眼就看出来了他的意思,无语道:“小辞总是不在家,小石头热情一点很正常!你跟你弟弟吃什么醋?!”
“没吃!”蒋言知摇头,表示他不承认这个说法。
“你就嘴硬吧,你是我生的,我能不知道你的那些心思。不就是看小石头他对你不太热情,对小辞比较热情嘛。就这点小心思,你妈我能看不出来?!”
蒋言知不敢跟他妈争辩,客厅里面还坐了个他妈的“移动后援力量”,便连忙找了一个话题转移了他妈的注意力,指着水池子上的那块红烧肉问:“这块肉晚上是做梅菜扣肉还是直接做腐乳红烧肉呢?”
这句话果然转移了孟鸳女士的注意力,她看的那款红烧肉也有一点纠结,自顾自的说:“诶,糟糕,忘记了,应该问问小时,想吃什么肉呢?不过不问也行,坐车累,休息一下是应该的。而且我记得小时就爱吃梅菜扣肉的。”
“梅菜扣肉好!”蒋言知天天吃部队里面的食堂也是有一点吃腻了的。他跟妻子两个人都有工作,基本上都不会做饭,靠着食堂过活的。就改善一下伙食总是好的。
结果他点头了,孟鸳却改变主意了,疑惑道:“欸呀啊,小时会不会突然想吃腐乳红烧肉经常吃梅菜扣肉确实也会腻的!你说呢?”
蒋言知虽然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是在问他,但是他很机智地选择了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来帮助他。
“蒋彦辞,过来!”
第95章
另外一边, 蒋磊已经跟堂弟蒋行舟刚刚见上面正互相打量着对方。
两个人中间,蒋行舟人小鬼大,性格方面算是比较外向的, 眨眨眼, 睫毛颤动了几下, 奶呼呼的跟堂哥打招呼:“哥哥好,我是舟舟,马上就要五岁了。”
堂弟已经主动打了招呼,蒋磊也没有在羞涩,开心的点点头, 做出了一副当哥哥的小模样, 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对他说:“弟弟好,我是哥哥, 我叫小石头,你可以叫我石头哥哥。我比你大两岁, 马上就要七岁了。”
侄子跟儿子相处的还算融洽, 蒋彦辞轻轻笑了笑。
就在这时候, 从厨房里传来了蒋言知喊人的声音。
“小叔, 我爸爸好像在喊你。”蒋磊对自己爸爸的声音还是很熟悉的, 马上向小叔叔传递了这个信息。
蒋彦辞虽然不太清楚, 他哥为什么要喊他,但是也明白, 现在既然叫了人, 他就应该赶紧过去。他想了想, 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 有拍了拍侄子的小肩膀,对他们说:“爷爷那边有玩具, 你们两个一起过去玩!”
小孩子呢,无论是多大听到玩具这个词都会很开心的。尽管蒋磊觉得他自己是哥哥,但是他还是跟弟弟一样表现得很激动。
客厅,蒋父正在跟老家那边的亲戚打电话表示新年的问候。所以两个小孩子去那边玩,也算是在大人眼皮子底下,不怕他们乱跑,也不用担心出事。
于是看着两个小孩子走远,蒋彦辞挽了袖子走向厨房。
厨房。
蒋言知正在接受孟鸳的批评教育,那些话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听起来就只有一个意思:男人,尤其是当人家丈夫的,眼里痛就应该又活儿,不应该总把自己当成一个角儿,每天就等着媳妇儿回家伺候。
孟鸳说完了之后还要找到“同盟军”,问余姐:“余姐,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余姐笑笑,点了点头。
蒋言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在他妈心中就是一个压迫媳妇儿的形象?!
“我知道了。”他话音刚落,就注意到蒋彦辞进来了厨房,非常利索地把祸水引向了他的弟弟,对他妈说,“那你刚才说的话意思我都明白了,我肯定都会做到的,你现在赶紧跟小辞说一说,让他也明白。”
蒋彦辞刚进来厨房还不知道,刚才他们说了点什么,只听到了后面那句话,疑惑的问:“明白什么?”
“切!”孟鸳对他榆木脑袋的大儿子实在是恨铁不成钢,似笑非笑的盯着他大儿子,说,“小辞可比你聪明多了,照顾小时照顾的蛮好的!”
这句话绝对不是孟鸳吹牛。就她在南昌呆的那些天,小儿子有多么的照顾儿媳妇,她还是能看得见的。就光说小儿子天天接送小孙子上下学从不麻烦小儿媳妇儿,还有每天晚上准时准点的去接媳妇儿下班。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情都能看到他小儿子对儿媳妇多么上心。
因此,相比之下,看到因为工作忙碌几乎不怎么在一起相处的大儿子跟大儿媳妇儿,她都有一点苦恼。
父母两个人的感情怎么样?最有体会的莫过于他们的孩子。从小石头跟舟舟不一样的性格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了。
蒋彦辞听到他妈说这句话才明白,刚刚厨房里在讨论什么话题。转头看了一下他哥,又想了一下他哥跟嫂子之间那复杂的情感,终究还是把之前抛弃的兄弟情谊拿得起来,主动跟他妈解释:“妈,我跟小时和哥跟嫂子之间都不一样,每一对夫妻都有他们自己的相处方式,不一定我们就适合他们。也不一定他们的就不是舒适的方式。”
孟鸳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她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谁不想让儿女的家庭更和谐幸福一点呢!
“妈,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都清楚。”蒋言知说了这样一句话。
蒋彦辞也附和的点点头。
余姐看着两个孩子,在一旁也帮忙转圜了一句,劝了劝孟鸳说:“孩子们现在都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就不用插手他们的事情了,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孟鸳也没之前的那个想法了。心里想了一下,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操心儿孙的事情,她自己享福。
只不过她想清楚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影响她看面前的两个儿子感到厌烦,尤其是她那个小儿。
大儿子好歹在这里站着,还能不吭不响的听她的教育。小儿子一来,她连继续教训儿子的权利都没有了。
孟鸳嫌弃的看着蒋彦辞,低头看了一下腕表上的时间,伸开胳膊把他往外面推,对他说:“行了,你别在这里搅和了,你赶紧上楼上把小时喊起来,吃团圆饭了。”
蒋彦辞:“……好。”
蒋言知眼睁睁地看着他弟被赶去叫弟媳妇儿了。
然而当他弟一走,孟鸳又想起之前那个问题,不冷不热地问他:“所以那块肉是做梅菜扣肉还是做腐乳红烧肉?”
“……”蒋言知觉得他弟离开离得有一点草率。
最后还是足智多谋的余姐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块红烧肉还挺大的,要不其中一半做梅菜扣肉,另一半就做腐乳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