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真诚赞美:“好厉害啊。”
然后发问:“那你前年杀死了多少位敌人呢?”
楼兰兵:……?
扫兴的汉使。
大汉武德太充沛了,我不想再继续和你们说话。
有人对此感到不解,询问闻棠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农业知识告诉楼兰人,有一种自己家辛辛苦苦研究了好几代,结果最后全都给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莫慌莫慌。”闻棠语气淡定,“只是教些种植方法,扬我大汉国威,引得万邦来朝罢了。”
“他们手上又没有精钢制成的环首刀,你担心什么?”
邻居有粮我有刀。
……
即使那名卫士快马加鞭将张骞的信件送到汉边界,汉境中的邮人再以最快速度将其送回长安,可刘彻还是十月新年时才收到信件。
四月初,使团们刚从长安出发,闻卿离开长安后的第一个月,没有人向朕献上对国家有利的新发明。
闻卿离开长安的第二个月,朕做了个奇怪的梦,但从长安中的太卜和俸常口中,都没有问出令朕满意的答案。
闻卿离开长安的第三个月,仙人还是没有给朕赐下祥瑞或别的吉兆,朕很想闻卿和仙人。
闻卿离开长安的第四个月,一边观赏她画的《桃源仙图》,一边喝蜀地上供的茶荼,彻夜未眠,处理公务。
……
闻棠离开长安的六个月,刘彻终于收到了西域传来的消息,看完之后,刘彻居然有一种……果真是博昌侯能干出来的事的t感觉。
对于楼兰王俯首附汉这个结果,刘彻非常满意。
你看,朕的博昌侯和博望侯多有能力啊,进入楼兰王城后的第一晚就成功解决掉里面残存的残存匈奴势力,并另立一位一心向汉的新王。
至于张骞信上所写,讨要的那些东西……
给给给,不就是一点武器吗?朕给他们!
得知西域有稀有的匈奴脑袋可以砍,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数月后,同样一队满载货物的使团从长安出发,不过和上次出塞时不同,这次除了三百名要去西域屯田的士兵外,橐驼和马匹身上背着的也不是贵重礼物,而是武器。
哦,还有紧急设计制造,送给西域各国王侯都尉大将们的印记。
在楼兰呆了将近二十天,使团离开扞泥城,沿着昆仑山脉继续西行,据楼兰向导所言,这条路上有许多小国,比如盛产美玉的于阗国,以农耕为主的戎卢国、水草稀疏的小宛国等,这些国家都很小,国力也不强,人口只有一两千,若是逐一拜访,定会耗费许多时间,所以张骞和闻棠商量过后,决定将使团分为三队,分别去结交不同的国家,最后在最北端的难兜国会合,一起去罽宾国。
闻棠带队去的国家国土面积虽然小,但在后世的名气却很大,就是所谓的——精绝国。
第78章 精绝
要说谁才是分三队人马拜访各国这个计划中最纠结的人,非司马迁莫属。
出身史官世家的司马迁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三份,将所有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兵力地形全都亲自体验一遍。
可惜他没有异能,更不会分裂,所以只能选择一支队伍。
但凡是位文学家,都有一颗能让自己的作品更跌宕起伏,更热血冒险、更惊心动魄的心。
这三个人里面谁的体质更能满足这个条件呢?
答案不言而喻。
抱着这样的心态,老老实实的司马迁选择了最不老实的博昌侯,跟她一起来到精绝国。
果然,来到精绝国的第一天,使团里的牲畜们就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精绝国是塔里木盆地南边的一个绿洲小国,只能依靠昆仑山上冰川融化流下来的雪水生存,地势险阻狭隘,所以国家注定不会很大,是个比楼兰还要小的小国,全国三千多人口,还没汉一个县的人口多、
胜兵不到五百,这个胜兵并不是大汉精兵强锐以一敌十的那种胜兵,而是无事时种田放牧,打仗时就抄起兵器上战场的那种。
不过这里也没什么大的战争,他们经历过的最大战争场面就是数十年前被匈奴入侵那次,除此之外,村与村之间的械斗都算大规模了,需要奏请国王“速派两名骑兵增援”。
这么少的人口,自然无法衍生出灿烂发达的文明,使团众人跟着向导走了大概四天,穿过一条粗陋的木桥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黄绿相间的红柳、芦苇和白草映在眼前。
再往前走一段路,能看到规划整齐的农田上种满了麦和粟,植株稀疏矮小,麦粒倒是籽实饱满,沉甸甸的,压弯了植株的腰,看到这幅场景,队伍里的农业学家专业技能一秒上线,看出来好几个种植方面的问题,记载自己的小本本上,打算进城后和他们的国王好好交流交流。
农人在田间地头刨了一辈子的食,文化水平不高,四十多年间只学会了几百个字,其中大部分还是出塞前临时突击学的,但这并不耽误他会很多耕种方面的学问,有不会的字,就画画代替,所以他的笔记和闻棠一样,都只有本人才能看懂。
别人看那叫破译摩斯密码。
奇怪的是,这片农田里面空无一人,只剩下那些即将成熟的麦粟随风摇摆,发出簌簌的声音,以及田地边缘的草编小篓,小篓里面还装有新鲜的烙饼蒸饭,水果青菜,这些饭食有的才只被吃掉一半。
可人却全都消失了。
这幅场景实在是有些诡异。
闻棠甩了甩头,试图甩掉脑子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告诉自己精绝古城(bushi)……精绝国并没有恐怖小说里描写的鬼洞和黑蛇恶灵。
我不害怕我不害怕我不害怕。
楼兰向导说出原因:“这里的人应该都去参加祭祀了。”
闻棠:……
向导根据自己之前的经验,将使团们带到精绝人祭祀的地方——尼雅河边、
离得老远,就能听到前方热烈的歌声和乐器声。
西域是个信巫重祀的地方,此时,数千人围在祭坛旁,看这规模,应该是大半个国家的居民都来了,他们唱着祖辈口口相传的歌曲,古老而神秘。
有脸上带着面具,身上插了好多根艳丽羽毛的祭司,有身上穿金戴银的贵族,还有灰白短衣的平民。
数百根干枯的红柳木嵌在地里,排列成太阳形状,每一根木桩上都被涂成红色,画有三角形纹饰,从远处看,宛如红色丛林,也不知这样贫瘠的国家,究竟是从哪里弄来如此炽热浓烈的红色颜料。
伴随着羯鼓和胡笳声,他们杀掉喂有麻黄草和酒水的牛羊,以及一匹橐驼,将其沉入水中,再随着流水飘向远方,而牲畜血液则收集起来,放到祭坛上,祭祀河神,祈求明年水源充沛,风调雨顺。
使团们人麻了。
早知道他们是这么个祭祀法,自己绝对不会牵着手里的马匹橐驼过来一起看。
于是立刻该捂橐驼眼睛的捂眼睛,该安慰的安慰,总之现在最重要的安抚好自己的坐骑,否则万一马儿记仇,下次爬山时尥蹶子,使团将会全灭!
橐驼:谁懂啊,人类,你们真的很冒昧。
“马儿乖,马儿乖。”有人抚摸完自己的小白马,又开始抚摸手里牵着的橐驼,“橐驼也乖,咱不怕,咱不怕。”
使团到达这里的时候,祭祀已经接近尾声,一百多个人的团队,再加上许多马匹橐驼,阵仗不小,很快引起了精绝人的关注。
祭祀水神时,精绝人虔诚而又专心,可等祭祀仪式结束,那位老祭祀摘下面具后,第一时间发现正在手忙脚乱安抚牲畜的使团们。
她伸手指向使团的方向,大声呼叫:“是汉使!快看,是汉使!”
其余精绝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不远处站着一群衣着华美精致的异域面孔,旁边橐驼背上背着许多大包小裹,立刻猜到这就是那些据说很富有也很强大的汉人使者。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所有精绝人都发现了使团的身影,于是纷纷随大流一边嘴里喊着“是汉使!”一边跑向使团这边。
可在使团眼里,这幅场面就变成了十几倍人数的异族人,他们全都嘴里大声喊着自己听不懂的话,手上做着看不懂的动作,然后乌央乌央一大群人朝自己跑来。
不像欢迎他们,更像是来抢劫的。
铀好核善的汉使出门在外一定要努力保护好自己。
于是他们默默把手放到自己环首刀的刀鞘上,一旦发现对面有什么坏心思,便会立刻让他们体验一下大汉的充沛武德。
实际并非他们所想,热情的精绝人在使团周围不远处停下脚步,开始载歌载舞起来,他们在楼兰见过类似的舞蹈,是表示欢迎的意思。
那名祭祀又说了一句话,身后的精绝人同样重复大喊。
这次使团听懂了。
精绝人说:
“开城门,迎汉使!”
“开城门,迎汉使!”
……
闻棠:这就是我们大汉的口碑。
从高祖时期开始的口碑。
精绝是闻棠他们来到西域后拜访的第三个国家,使团分散后,她还带队访问了一个叫做戎卢国的小国,这期间其他两队也有在与其余国家交好。
这片儿地盘本就不大,一来二去的,昆仑山下这些国家们就都知道远方有一个名叫“汉”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实力强大,打败了一直剥削他们收取他们赋税的匈奴人,还不远万里,带着贵重的礼物来与他们结交。
有凶狠恶毒的匈奴人作对比,显得大汉这个国家真的是太好了。
使团在精绝人的簇拥下,进城了。
精绝国的建筑一般以方形或矩形为主,和楼兰一样,都是木骨泥墙,这里人少地小,不过贫富差距可不小,居民以穿城而过的尼雅河为界限,分南北两区,南边住着精绝的权贵富人,建筑物从三四间房屋到十几间不等,厨房、马厩、牲口棚等应有尽有,功能完备,甚至有的权贵家里还有储冰窖。
北边的建筑就简单许多了,每家只有一间t或两间屋室,空间局促,是精绝国中平民百姓的住处。
使团们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从精绝国郊区来到王城精绝城,说是王城,实际只不过是一个被围墙环绕的大宅子而已。
宅子里有三十多间屋室,还有一个果园,园中林木茂密,现在正好是瓜果梨桃成熟的季节,空气中都弥漫着西域水果特有的甜香。
随着王城的接近,围绕在闻棠他们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直至进入王宫,他们才惊讶地发现……
刚刚那个在使团前跳舞为他们引路的贵族老者,居然换了一身正式的衣袍,摇身一变,变成了精绝国王。
使团众人:……
生活不易,精绝王卖艺。
虽然这种想法不对,但闻棠居然有一种想将精绝王跳舞时的脸一键换成刘彻脸的想法。
和在楼兰时精心动魄的第一晚不同,精绝国从上到下都对使团特别热情。
虽然明知道是为了使团手中的丰厚礼物,不过精绝人情绪价值给得足足的,精绝王一直在赞美大汉,先是说大汉国力强盛,是个乐于助人的国家,然后又夸汉朝的王是多么的英明神武、威武不凡。
最后连闻棠那双杏眼都变成了太阳神遗留在人间的珍宝。
闻棠:……
我真服了,这老精绝王,夸得……还怪好听的嘞。
于是就这样在精绝王的夸夸声中,汉精两国进行了友好的会晤。
有了之前两次经验,再向西域传播中原的文化技术就简单多了,而且他们还可以口述这些知识,经由翻译说给精绝人,精绝贵族再将知识用佉卢文写到纸上,以后忘记哪个地方,可以再翻书重写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