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女侯_分节阅读_第85节
小说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7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1:12:11

  伊稚斜疑惑:我这王庭中好像也没有那么冷吧?

  译者豁出自己这条老命了,断断续续翻译完毕,虽然他用的语言已经很委婉了,但伊稚斜听完之后依旧勃然大怒,身上青筋暴起,倒是没有拔刀砍译者,只是大喝一声把火盆踢翻,正好踢到了译者身上。

  译者:单于我c!#%……&8@#%&

  文书是闻棠写的,除了张汤那个天才主意,她还在上面写了如果匈奴太子愿意来长安和亲,大汉愿意在长安为太子修建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我们大汉的实力你也知道,稍微一出手就是你们达不到的极限。还有,匈奴也要向汉俯首称臣,念在你们这里土地贫瘠没什么好东西的份上,就不需要你们上供了……

  议和之意一点没有,全是拱火。

  译者心里骂单于,单于破口大骂汉人皇帝,刘彻却在暖乎乎的温室殿里美滋滋地得到了能将豆菽榨成油的“油榨”图纸。

  刘彻一边喝着据说能“提神醒脑”的茶叶,一边看手上的图纸。

  茶叶细品,有些回甘。图纸细看,还是看不懂。

  不过没有关系,上林苑中的工匠们能看懂就行,刘彻直接大手一挥,批给博昌侯项目经费。

  气大伤身啊,还不如多做一套五禽戏强身健体呢。

  然后他的小太子就过来了,刘彻放下手中图纸,开始考刘据学问,刘据这几个月学得都很扎实,他是属于那种盼着被考学问的孩子,对于他的回答,刘彻简直满意的不得了。

  有些人的太子贴心,有些人的太子扎心。

  但还没到物理扎心这一步,因为有人早乌维一步,捷足先登了。

  伊稚斜共有三个儿子,历史上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匈奴的习俗就是没用的老人应该被抛弃,虽然你是我爹,但单于之位实在诱人。

  我们匈奴自古风俗就是我行我上,既然您当不好这个单于,那就让我上位呗。

  冒顿默默为其点了个赞。

  不过他们还算有点脑子,已经摸清汉军每年春天都会打过来这个规律,决定再观望观望,等夏天时再动手。

  春去夏来,漠北的牧草变得翠绿,乌维准备动手,却被人捷足先登,先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之兄骨黎疾杀叔自立,继位为新的匈奴单于。

  单于位子还没坐几天,正兴致勃勃准备收拾前朝余孽,然后努力重铸匈奴荣光呢,突然收到消息,汉人的军队打了过来!

  骨黎疾:……早知道就继续让我叔当单于了,他的头比我值钱。

  汉军这次不按常理出牌,属实是震惊了匈奴人,没有在马瘦毛长的春季进攻,而是在水草茂盛的夏季,匈奴人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过他们现在已经被汉军的气势吓到没时间想这些了。

  刘彻这次算是掏空所有家底来打匈奴,这些年来,匈奴每次都战败,于是患上了恐汉症,听到汉军的号角就两腿发软,看见汉军的旗帜就眼前发黑,打都不想打,只想逃跑。

  尤其是带有“卫”“霍”这俩字的,那简直就是匈奴的催命符。

  偏偏刘彻这次把两位杀神都给派过来了。

  不对,匈奴勇士们突然意识到,你们汉军的武器又更新了吗?

  这可真是太糟糕了!

  无数点燃引线的火球被投到匈奴军队中,他们下意识去躲,有的躲开,有的没躲开,被火球砸了一下。

  汉人的铁器也用尽了吗?匈奴士兵们心中庆幸,砸这一下轻飘飘的,简直就是给我挠痒……

  “砰!”“砰!”“砰!”

  接连不断的火球爆开,匈奴瞬间死伤许多人,其实有些不是被火球炸死的,而是坠马后被因为火球爆炸而受惊的马给践踏死的。

  这还不算完,火球只是个开场,随后投过来的铁蒺藜爆开后的杀伤力才更大,烟雾中充满着凄厉的哀嚎声,众人还没想明白,为什么只过了片刻功夫战况就变成这样,紧接着又是一阵喊杀声传来,汉军提着刀骑着马就朝他们过来了。

  匈奴人:快跑,我的头现在很危险!

  卫青这边大胜,霍去病战绩亦是彪悍。

  烧了单于庭后,少年将军披甲负箭、持刀策马,一路急行狂追数千里,抓住许多匈奴贵族,最后在狼居胥山上祭天,姑衍山上祭地,登临瀚海,完成了后续许多武将心中的最高荣耀。

  而新单于的父母妻儿和其他匈奴贵族则会被当做俘虏押回大汉,想到自己接下来的结局,这些匈奴人全都哭哭啼啼,痛不欲生。

  这其中有一人却是例外。

  她是已故伊稚斜单于的一位阏氏,早已不再年轻,五十余岁,形似枯木,发丝花白,原本是伊稚斜之兄军臣单于的和亲公主,军臣单于死后,按照匈奴习俗嫁给了伊稚斜,因为汉匈关系破裂,她在匈奴的地位很尴尬,加上年纪渐老,身边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日子更加艰难。原本以为自己也会死在草原上,无人关注,万万没想到还会有落叶归根的这一天。

  她眼含热泪,看向中原的方向,那里有她的家。

  蹉跎四十余载,她终于能回家了。

  还有从前和公主们一起来和亲的,那些年老的使者、婢女、奴仆们,现在他们终于也可以回家了。

第71章 故乡

  漠北的风沙和霜雪耗干了这些人的悲伤与痛苦,可远方家乡的消息又使他们的眼睛像是恢复生机的泉眼,重新流出欢喜的泪水,变得不再麻木。

  汉兵知道刘媞的身份后,皆对其肃然起敬,以军礼拜之。

  刘媞在草原上待得久了,本以为早已忘记这些汉家礼仪,可实际看到这些的第一眼,瞬间就想到了曾经自己从长安出发时的场面,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日,看到胸前被风吹起的干枯白发时,又意识到,原来已经过了四十多年啊。

  裨将心中纠结,行军打仗,条件艰辛,哪里有马车之类的座驾给公主及她的奴仆们乘坐,却忘了刘媞在草原上呆了几十年,早已变成一位弓马娴熟的勇士,她翻身上马,骑术并不比任何一位士兵差。

  看着匈奴城池燃烧后的断壁残垣,卫青意识到,匈奴已经开始学习汉人建造城池,种植粟麦了,幸亏及时将这些匈奴诛灭,否则给他们些时间,还能从汉人这里学习更多。

  卫青还不知道自己的大外甥已经追匈奴追出了一千多里,刘彻交给他的任务就是横扫单于庭,而且他的军队还有武刚车等大体积大重量的武t器,打仗还行,若论追人,并不灵活,所以打扫完战场,烧掉无法带走的匈奴物资后,他便带着军队往回赶了。

  数百万头橐驼战马牛羊,数十位匈奴裨小王,匈奴单于的相国、大将、阏氏、王子等权贵,他们发上的黄金宝石和身上的宝刀匕首全被汉军没收,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羊皮裘,被汉军用绳索绑成一串儿,低着头,一副灰溜溜的样子。

  有手指灵活的,试图解开绳子逃跑,可按照以往经验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而且还被汉军给发现了,挨了好几下拳打脚踢,被打得惨不忍睹后,终于意识到,这该死的汉人……

  不光更新了新式武器,同样更新了绳索绑人的技巧!

  回去的路上,恍惚间有歌声响起。

  “亡你祁连山,使你六畜不蕃息……”

  不是匈奴人唱的,他们现在恨不得把自己缩成鹌鹑,减少存在感,又怎么会做出这样惹人注意的事情呢。

  声音不大,只有周围数十人能听到,歌声中丝毫没带悲伤,那股子欢喜劲儿都要溢出来了。

  是一位汉军士兵唱的,他家在边郡,十数年前边郡百姓和匈奴互通关市,用兽皮牛羊等交换盐布和粮食,所以他也会一些匈奴语,后来双方不再通商,这对汉人来讲虽有些麻烦,时间长了也能适应,可匈奴却只能饿着肚子过冬。

  于是他们就来边境抢劫、践踏庄稼,俘虏百姓。

  这名士兵就有亲人被俘到草原上,直到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所以他在冲锋陷阵时像是被打了鸡血,杀掉一个匈奴不亏,两个则赚,现在曾经践踏他们的人成了汉的阶下囚,自然要出一下这股气。

  这种歌曲,自己唱,会觉得很悲伤,很难过,但要是从敌人口中唱出来……

  一位匈奴贵族直接被气到口吐鲜血。

  歌声还在继续,“亡你单于庭,烧你匈奴城……”

  他们这才意识到汉人的恐怖之处。

  居然连军队中最普通的一个小兵都会攻心之术!

  汉军恐怖如斯!

  实际上这名汉军并不知道什么叫攻心之术,他只是觉得这样唱歌会让匈奴人很生气而已。

  这叫……天赋。

  军队进入汉朝边境时正好赶上秋收时节,入目所见皆是农人在田里劳作的场景,和亲团有一种回到家的安心感,看到那一片比麦稻还要高几倍的植物,刘媞心中疑惑,开口询问:“将军,田间这些是何作物?”

  卫青回道:“回公主,这作物名为玉黍。”

  玉黍?这是何物?

  她从未听过这个名字,问完之后又觉得有些后悔,四十年时间足够大汉发生很多变化,也不知这个问题是否会让人觉得自己很无知。

  卫青却是耐心为她解答:“是天宫之中的仙人降给大汉的高产粮种,亩产可达……”

  刘媞了然:“原来如此。”

  军队回到长安,早已不复记忆中的景象,却比之前更为繁华富饶,鼓乐号角声起,场面无比盛大,天子亲率百官相迎。

  闻棠也在其中,随大流走完整个流程,天色渐晚,未央宫中早已为凯旋而归的勇士们备下酒宴。

  刘彻已经从卫青的军报中得知和亲公主和使团们归来的消息。

  刘媞按照记忆中的样子朝刘彻行了一个汉人的礼节,九拜之礼,是很重的大礼。

  “多谢陛下恩典,和亲公主刘媞归汉,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身后使团同样照葫芦画瓢,按照刘媞的样子行礼:“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公主之言,寥寥数句,如此质朴,可周围官员听后却无不为之动容。

  刘媞出塞后十几年,汉匈关系就破裂了,虽然没明言,可众人却都想象到她在塞外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红颜出塞,白发归来、

  一滴泪从闻棠眼角滑落。

  这是她的眼睛为勇士唱的赞歌。

  公主仍未起身:“刘媞和亲无状,有负圣恩,请陛下降罪。”

  刘彻当然不会天真到认为一个女人就能缓和两国关系,真正震慑敌人使其臣服的,是强大的国力和精悍的士兵。

  他亲自扶起公主,好话宽慰。

  汉朝的封建程度还没到后世那样深,什么和亲公主归来后被人排挤,被人在背后蛐蛐,没人给好脸色之类的场景,西汉人看到这些都会忍不住吐槽几句“封建”。

  历史上一位叫做张翁的使者在调查解忧公主刺杀乌孙王这件事时,虽然乌孙王确实是刘解忧计划刺杀的,但他在调查中对刘解忧态度不好抓她头发,随后这件事被上书到长安。

  并没有出现类似“为了两国的关系你就忍一忍吧”之类的窝囊事,汉宣帝直接召回张翁,把他给砍了。

  就算是那些最讲究礼教的儒生对此事都没什么可说的,和亲这件事是他们提出来的,这个时代的儒生的老脸还没厚到能抨击和亲公主二嫁三嫁的程度。

  刘彻赐给如今已经五十九岁,落叶归根的刘媞大量的田宅奴婢金钱,恩礼有加,所享有的待遇和礼仪比肩公主,至于和亲使团中的其他人,皆有丰厚奖赏。

  刘媞欢喜谢恩。

  和亲公主归国,其余有功的将领士卒也都获得了自己该得到的赏金和爵位,一派皆大欢喜的场面。

  刘彻愁并快乐着,和基建相比,他给出去的赏赐还算少的,要发兵去处理右北平和漠南这些已经没有匈奴人影子的地盘,马匹更是损耗了不少,桩桩件件,都得用钱啊!

  这笔巨大的花费让刘彻又双叒叕没钱了,短时间内只能降低自己饮食标准,爱享受的猪猪也不享受了,只好解乘舆驷、节衣缩食,拿出皇家府库和国家仓库里的钱财缓解支出。

  刘彻心疼自己的小钱钱,但该花的时候真一点都不含糊。

  刘彻在长安穷成这样,而我们的冠军侯此刻依旧在草原上策马狂奔。

  天子收到消息的顺序是这样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女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