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女侯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7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1:12:11

  被叫做王郎卫的人嘴角扯起一丝苦笑,看起来命苦到了极点。

  “我说什么,说当时以为她是匈奴人派来的奸细,如果没有大将军阻止,就会把她绑住手脚,丢到监狱里严刑审问吗?”

  二人:……

  怪不得卫将军能当上大将军,因为他真的很有先见之明。

  继续翻伐阅簿,众人记得她元朔五年一整年都在窳浑县中为父母守孝,下一个应该是仙人赐下宝镜的功劳……吧?

  嗯?水磐和麦钐?

  原来这两样新农具也是她元朔五年献上来的。

  虽然她的身体在窳浑县没有动,但她的脑子依旧在为全大汉做贡献啊!

  然后是元朔六年,她来到长安的第一年。

  多少儒生学士,有志之人来到长安的第一年都是居住在便宜狭隘的逆旅中,不停地上书,希望能得到天子赏识,待诏金马门,结果她来长安第一年就遇到仙人赐福,搞出了精盐、红糖、马具三件套、酒精、《养马经》等,又捡到了仙人降下来的高产玉黍。

  并且顺便抄了仇人的家家给父母报个仇。

  百官:……

  不用往后看了,这些功劳已经足够。

  封侯,必须封侯,现在就封!

  这上面随便拿出来一条都是五百户的功劳,这么多叠加在一起,足够封侯了。

  倒也不是都在为闻棠着想,主要是如果这样都封不了侯,那他们得建立多大的功业才能封侯啊?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卫霍这样能封万户侯的能力,对于许多能力平平的文臣和武将,毕生的目标就是努力奋斗,致仕前封上个千户侯光宗耀祖,显亲扬名。

  所以闻棠的伐阅簿才只看一半,便都认为以她的功绩足以封侯。

  却也有不同之声,不过不是在功劳这方面讲的。

  有一名来自齐鲁之地,头戴进贤冠,身穿青色深衣的博士认为:“广牧君之所以能有此贡献,不过是仰赖仙人降福罢了,若无仙人梦中授课,她哪里会有这些过人之处?”

  这次就连他们队友,那些贤良文学和五经博士们都没有勇气为他争辩。

  另一位博士用只有周围几人菜能听到的声音,悄声说道:“你这样说,不怕神灵降下惩罚吗,毕竟她可是仙人在凡间的使者。”

  齐地博士也是因为被闻棠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气得狠了,这股气一直憋在心里,无计可施,好不容易有一个发泄的机会,一时口快才说了出来。

  反正话都说出来了,也不能再收回去,他干脆化身死鸭子,就是嘴犟。

  “老夫不怕。”

  话音刚落,屋外头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打雷了。

  这只是一个巧合,雨天打雷,是正常的天气现象,再普通不过了,可这几位博士却心中一惊,额上冒出冷汗。

  “哈哈。”

  殿中响起一阵突兀的笑声,参加过高阙之战的一位将军突然开口问道:“请问这位文学,您能否在七个时辰内跑完八十里路?”

  博士摇头:“不可。”

  “我能坐完八十里的车。”

  他这一把老骨头,跑完这八十里路就能直接去见先祖了。

  将军又问:“那请问您知道在沙漠和草原中辨别方位的方法吗?”

  博士依旧摇头。

  “我知道如何在海中辨别方位。”

  将军又问:“您能和匈奴勇士对砍吗?”

  博士:“你若是想要老夫死就直说。”

  他现在的体力最多只能和羊搏斗。

  那位将军不再言语,武官这一列却发出笑声,刚开始只是轻笑,后来越发认为有趣,有些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可广牧君当初就是这样砍完匈奴勇士之后,在草原上狂奔数十里也没迷路,才成功将地图送到大将军手上的啊。”

  被误伤的李广:……

  闻棠:……

  不要传谣好吗,我没有和哈尔达对砍,是偷袭啊!

  众人看向这位齐地博士,表情中带着微微嘲笑,似乎在说:“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又有一名议郎将一张巨大的图纸卷开放到博士面前,这是新型水轮的图纸。

  “请博士赐教,”

  看到图上密密麻麻受力分析、各种零件、刻度比例、角度等,这位文科博士眼前一黑,感觉自己的脑子好像离家出走了。

  这一堆密密麻麻线条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啊,自己怎么一点都看不懂?

  博士:好晕。

  议郎道:“这大概就是仙人不赐给你们这些腐儒机缘的原因了,因为放到你面前你也看不懂。”

  闻棠封侯一事几乎是一边倒地通过,零星几个反对者也没蹦跶起来,评议末尾,众人写好赞同文书,上奏天子,天子以朱笔批奏,秩曰:可。

  桑弘羊:这么简单就结束了吗?

  猜到会有人反对闻棠封侯,他一个商人昨夜特意翻了很多史书,还打算用大汉第一位事功侯萧何的例子反驳,准备了很长时间,结果就这么结束?。

  甚至他连说话的时机都没找到,有一种一身才华无处施展的感觉。

  不过也没有白准备,至少他翻完史书后,学到了知识。

  大臣们的文书刚写完不到一刻钟,长吏再次从帘幕中走出,手中换了一份诏书,正是刘彻写给闻棠的封侯诏书。

  一刻钟的时间哪够写这些啊,陛下分明就是评议开始时就已经写了。

  长吏自己先默念一遍刘彻的诏书,看看有没有生僻字之类的,这可是陛下写的封侯诏书,万一读错字了,那自己这辈子就都和官场无缘了。

  读完之后,长吏心中有数,随即张口朗声读道: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t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

  “今广牧县君闻棠承神明之灵,秉汉之醇德,思民之劳苦,献戎图而定农具,精盐铁而医糖酒,使桑织增产,玉黍降世,又有定策之功及建言之劳。为国家兴利,百姓欢欣,有非常之功,可称社稷之臣,朕甚嘉之,当裂土受爵。”

  “故以六千户食邑封棠为博昌侯,当禀国之钧,再立功勋。”

  这还没完,除了侯爵之封,还有富贵之赏,刘彻又赐给闻棠黄金二百斤,帛两千匹,茂陵田庄一座,钱两千万。

  闻棠行礼,接下自己的册封诏书:“下臣多谢陛下恩典,日后定当勤勉己身,砥砺奋进,不负陛下皇恩浩荡。”

  李蔡:陛下,爱与不爱真的很明显,您当初写给我的封侯诏书上字数还不到博昌侯的三分之一。

  这些嘉奖的话,您从未对我说过。

  至于其它流程,那要等到她封侯的典礼仪式上才能进行。

  至于具体的典礼日期,也不是随便哪一天都可以的,需要太常卿们占卜之后,选一个好日子才能举行。

  这闻棠倒是不急,反正诏书和赏赐都已经下了,板上钉钉的事,她的侯爵之位根本跑不了。

  半月后。

  今日天气晴好,微风轻拂,浮云淡薄,仿佛天宫之上的神灵也在为博昌侯庆祝。

  百官聚于清庙中,来参加闻棠的封侯礼。

  由谒者来组织仪式的进行,闻棠坐伏在殿中,金石之乐响起,谒者将光禄勋引导至她面前,闻棠一拜。

  随后光禄勋开始读闻棠的册封诏书,读完之后,闻棠二拜。

  而后举行三授礼,就是将象征列侯的龟钮紫绶金印、一剖为二留下左半部分的符节,以及丹书铁券这三样东西授予闻棠,而后她进行第三拜。

  最后一拜,起身拜天子。

  至此,册封礼成,酒宴开始。

  闻棠正式成为了汉武一朝拥有六千户食邑的列侯。

  筵席之上,许多人朝她敬酒,说些祝贺恭喜的话,闻棠都微笑着一一回应。

  看她这幅鲜衣怒马,风华正茂的模样,许多人心中感叹,十八岁的六千户侯啊,这是多少人羡慕的身份。

  却不知,她的野心不止于此。

  她还那样年轻,那样强壮,还能建立起更大的功业,六千户已经到手,万户侯还会远吗?

  继续开启下一征途,她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成为长安的第三位万户侯。

第69章 匈使

  元狩三年,对于关中和山东地区来讲是不幸的一年。

  尤其是山东地区,灾难突发,使他们辛苦耕耘了半年的庄稼被大水毁于一旦,房屋被淹,百姓流离失所,但好在官府及时派遣官吏来这里赈灾救济,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官府不光开仓放粮,为了防止疫症,还带了许多医师,医师们每日除了治病救人,手里总是拿着一本小册子,为这些灾民科普卫生知识。

  有些灾民抱有侥幸心理,心想灾后物资本来就匮乏,柴薪更是珍贵,他们觉得自己身强体壮,哪里有册子上说得那样娇贵,便喝了河里的生水,结果没过几天就开始腹痛难受,肚子鼓得像怀胎八月的妇人似的。

  据医师所言,这里面是胀气和虫子,也是他运气好,广牧君给的《疫病防治手册》中有类似病例,若是再早几年,像这样灾后不听官府和医师话的人,估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事教人,一次就能教会,见他这种情况,灾民们都被吓出心理阴影了,再以后宁可渴死,也不喝生水。

  毕竟渴死的尸体是完好无损的。

  因为地处黄河下游,再加上这几年经常对匈奴用兵需要征调民力导致漕渠废弛,山东地区经常发生水灾,十几年或几十年一次,长此以往下来,这里的官府对于救灾颇有经验。

  不过今年最有经验!

  尤其是那个小册子,有认字的人借来看了,里面不仅有防治疫病的知识,还有如何保暖、搭建暂时庇护所等逃生技巧。

  说是等朝中人手足够时,会将这些知识散发到各郡县,再由乡中三老教导科普。

  百姓们:期待。

  除此之外,他们那些已经长到郁郁葱葱的麦苗是救不回来了,但朝廷也不可能再继续养这些灾民们好几个月,于是灾后又派遣使者来督导受灾地区种植宿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女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