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女侯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7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1:12:11

  他要是真能接受汉越两边一直保持这样尴尬的关系,就不会修建昆明池了。

  闻棠:背诵稿件,调理心情,冷脸等待老板点名。

  果然,不久之后,刘彻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点名闻棠,询问她有何想法。

  闻棠起身回道:“启禀陛下,和诸位同僚相同,臣也以为南越国此举有示好之意,但……”

  她顿了顿,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大汉之边,岂有别姓之国?”

  前面那句是赵匡胤说的,后面则是她自己加上的话,但对于殿中这些人来讲没什么区别,都是第一次听说,也都挺震撼的。

  “南越王虽然一心向汉,但南越国民大部分都是些椎髻凿齿,断发纹身执民,更何况以吕氏为主的原住氏族并不亲汉……”

  打南越这个决定真不能怪刘彻穷兵黩武。

  当年赵佗攻下南越后没几年中原就开始大乱,先是天下反秦,而后又有楚汉之争,赵佗便趁着这个机会闭关锁国直接称王了,因为中间隔着茫茫五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与汉通,没有源源不断的中原文化输送进来,肯定还是本土文化更占优势啊。

  再加上几个南越本土氏族的撺掇,现在整个南越国中也就是大王赵婴齐最亲汉了,普通百姓对待大汉的态度要么仇视,要么厌恶,或者漠视,反正……都不怎么好。

  吕嘉这个丞相当得和中后期的曹操没什么区别。

  虽然秦朝时给南越带去了中原的技术、粮种、农具等,但南越天气热,不太需要布料,气候温暖,有川泽山林之饶,食物常足,就算不种地,也能去山林里当个野人摘香蕉t,反正怎么也饿不死。

  南越居民的骄傲在于,他们对上大汉时并不怂,天朝上国又咋了,我还笑你们吃不饱饭呢,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啊!

  所以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用到南越身上更合适。

  闻棠说完自己的想法,正准备听听那些大臣们又能说出怎样的话来反驳自己,没想到这次秒跟团的人变成了刘彻。

  “闻卿之言有理有据,恰好切中汉越双方关系的要害。”刘彻道,“数年前朕曾派使者出昆明以通大夏,昆明之地民风险恶,善寇盗,曾数次截杀汉使,今又赶上南越之事,对越昆双方用兵皆需水战,我大汉不善用船战逐。”

  诸位大臣额上莫名冒出汗珠,总觉得陛下又会想出什么新的幺蛾子!

  果然,刘彻直接说出自己目的:“故朕决定发天下故吏伐上林苑中棘木,造一座三百余顷,能容纳下百艘装备戈矛,设有瞭望台的楼船大水池给士兵们练习水战。”

  陛下,您这么任性的吗?

  邻居给你送来俩宠物,你要凿池子去干人家?

  闻棠:“陛下此举甚好啊!”

  诸位大臣:?

  不是,广牧君你……

  从前没看出来,你居然还有当佞臣的潜质啊!

  刘彻口中的这个大池子应该就是未来的昆明池,建造它的确很劳民伤财,现在资金紧张,如果刘彻要建造个什么柏梁台,建章宫之类的,那闻棠肯定阻止,但这个昆明池它不光能训练水军,还有别的作用。

  “在长安西南边的沣水和潏水之间开凿此池,建成之后,不仅能教习水战,还能用来蓄水,保证长安城中供水,解决干旱时水源不足的问题。”

  嘶,此时刘彻和大臣们脑子里同时冒出问号。

  天子只是说要凿个池子,你连地点都替他找好了吗?

  不过……这个蓄水的功能,听起来的确很有用。

  闻棠继续助攻:“若风调雨顺,并无战事时,此池还能用来养鱼,以给诸陵祠,其余放到长安东市上卖,又能为国库填上一笔。”

  别说了,别说了,再说下去的话我们都要倒戈陛下了。

  不过这样看来,陛下确实英明,原本他们以为这次是还想从前一样想要大兴土木,没想到居然能从三种不同方向来考虑问题。

  闻棠:“陛下圣明。”

  诸位大臣:“陛下圣明。”

  刘彻:……/

  刘彻陷入迷茫,就很难绷。

  历史上他是明年才开始建造昆明池的,因为明年长安会有大旱,为了蓄水和练兵才建造的昆明池。

  但是现在,今年夏天并没有旱灾,他开凿这个的初衷只是用来练兵的啊,

  至于那个什么卖鱼填补国库之法,那是汉昭帝刘弗陵时才执行的政策,刘彻真是一点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群臣说的没错,朕确实圣明!

  刘彻没有考虑过为什么闻棠能这样快接过他的话题,并贴心地将凿池地点原因都为自己想好了。

  他只是认为这是闻棠和自己很有默契,闻卿懂朕的每一个想法。

  闻卿可是大汉甘棠,是朕的心腹之臣啊。

  实际她的心腹之臣半个时辰前还想拿把加特林突突他。

  这并非是为了刘彻的享受,就算有人不想对南越昆明开战,那总不能连水利工程都反对吧?刻在汉人骨子里想法,但凡要建什么有利民生的建筑,即使勒紧裤腰带也要建,于是开凿昆明池这件事就这样完美定下。

  说完凿池子的事,闻棠又向他报告灌钢厂明日即可开始锻造钢铁这件事。

  朝中有些不灵通的,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听完闻棠的报告后,心中第一反应为:你不是搞农业的吗?现在怎么又研究上冶铁工艺了?

  农业、纺织、冶铁、医疗、军事、还要兼职当仙人的使者,分析神仙想法,平日里策论也没少写。

  广牧君,要不你请两天假吧,否则会显得我们很没用。

  啊不,不能请假,一天都不能请。

  因为朝中文武找不出人来接替你的工作。

第58章 新器

  钢厂的具体事宜都被闻棠写到奏疏上了,准备等下朝之后和其它臣子的策论一同交予刘彻,但一些重点事项还是要在朝会上报告给刘彻的。

  朝会上其它臣子也都纷纷伸耳凝神,听闻棠讲她新研究出来的这个什么灌钢法的原理。

  冶铁的发展可不像什么饮食、衣裳之类的,根据不同风俗,短时间内能出好多个花样和风格,这玩意那可是几百年才改进一次。

  百官(挺胸骄傲):大汉不才,十几年前刚刚发明出了新的冶炼方法,名为“百钢法”

  可比暴秦时的冶铁法子好太多了。

  专业对口的闻棠讲起这些那简直是滔滔不绝,一点不带卡壳的。

  百钢法,顾名思义,就像各种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将烧得通红的铁块或者铁片用锤子反复捶打加热。

  这样做是因为生铁中含碳量高,又脆又硬,掉到地上都有可能会碎,用铁锤敲打产生的冲击力会把铁里的碳成分去除,经过千锤百炼的生铁就会变成钢,但是吧,它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延展性虽然变好了,可质地会变软。

  而所谓的灌钢法原理很好理解,就是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这个特点,将入火好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中,就像能同时有两个优良形状的杂交水稻一样,这个法子锻造出来的钢铁质地又硬延展性又好,而且调整好生铁熟铁的配比和熔炼时间,还能大大缩短冶炼周期。

  诸位官员听啊听,表情逐渐从O.O变成了o.o。

  听不懂,有点困。

  东方朔(读万卷书版):诶,我不是博通经籍,三冬文史足用吗,怎么也听得迷迷糊糊,仿佛仙家之言呢?

  哦对,这本来就是仙家之言。

  冠军侯(行万里路版):有些不解,但毕竟事关军中,还是等闲暇时亲自去钢厂探寻一番吧。

  桑弘羊(只专注自己的科研方向版):此法炼出来的钢和精盐一样,更有利于收归国有。

  终军:广牧君叽里呱啦说啥呢,不想听,但还不得不听,否则以后给她写文章没参考文献。

  而我们天子则是一如既往地敏锐,善于从各种犄角旮旯中找到重点,他本来还想问问什么是杂交水稻来着,但看闻棠言语间兴致太高,就没问。

  打算下了朝会再问。

  这叫调问。

  对于这灌钢厂,刘彻是非常重视的,按照闻棠所言此法锻造出的兵器更加尖锐锋利,即使不考虑能在战场上起到多大作用,多杀多少敌人,单从刘彻喜好这方面,那也是完美的拿捏了他。

  他未央宫中就藏有许多宝剑,其中最珍贵的便是当年高祖在骊山斩杀白蛇的那柄宝剑。

  即使剑在鞘中,光芒也能照射到外面,宫中有专门的匠人每十二年磨炼一次宝剑,因此即使过了将近百年,剑刃也光亮如霜雪,是刘彻最喜爱的一柄剑。

  喜爱归喜爱,可因为这把剑意义重大,只可挂在殿中赏玩,不能真拿到猎场上真刀真枪地去砍猎物。

  万一一个不小心给这剑砍出个缺口,刘彻晚上做梦肯定会被他爹他爷爷他叔叔们噼里啪啦一顿揍。

  唯一一个例外大概就是刘邦了吧,邦子:诶嘿,乃公不在乎。

  所以他还是很期待闻棠用新法子锻造出来的兵器的。

  不仅是兵器,用这法子锻造出来的农具也比会比以前更耐用更锋利,做农活更快更顺手。

  因此灌钢厂开业时,挂名厂长亲自来到这里剪彩。

  鼓风箱呼呼地喘息着,肌肉强劲的打铁工人在铁砧上反复敲打一块炽热发红的铁片,叮叮当当的声音经久不息,火星四溅,还未落到地上便很快消失,不到一刻钟便已打好一柄宝剑。

  当然不可能了……

  十五分钟打出来的宝剑,即使士兵敢用,闻棠都不敢交差。

  刚才只是让他象征性地看几眼,总不能让刘彻一个皇帝在这热死人的钢厂里一直等到工人锻造完毕吧,因此这宝剑早就打好了,就等着今天呈现给刘彻呢。

  是典型的汉剑结构,剑柄较长,剑镡很小,这剑甫一出鞘,便感到一股剑光寒气扑面而来,菱形切面,平滑锋利,没有任何繁复精巧的装饰,但玩了多年冷兵器的刘彻一眼就能看出,这绝对是一把好剑。

  但具体有多好,那就要真刀真枪地来试试了。

  大汉天子决定亲自动手。

  谁可为朕试剑?

  答案是:猪!

  这可是汉军未来的新式兵器,一定要详细记录各种数据,肯定不能用什么木头、石头、砖瓦之类的来试剑,但他又不t是昏君,更不会随便找个官吏大臣站到面前等着他来砍,最优解就是用猪肉来代替了。

  试剑之后,还能放锅里炖了吃肉,一举两得。

  手下官吏动作很快,刘彻面前很快就摆了整整齐齐一排猪。

  不是半扇半扇的,而是一整只猪,骨头都没剔的那种。

  这还没完,在闻棠的指示下,官吏们又开始给架子上的这排猪……穿铠甲。

  穿得是大汉最普遍的铁札甲,甲片细小,被漆成黑色,灵活性和防护性都很好,一套只有身甲和披膊的铠甲上甲片数量就能达到三千片。

  围观的诸位大臣:真是世风日下,人心难测,这个世道猪都能穿上战甲了!

  刘彻持剑,朝着穿有战甲的猪身上砍去,他一身的牛劲儿,再加上锋利武器的buff加成,这一刀下去,甲开肉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女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