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女侯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7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1:12:11

  不过它是白月光系统,不是绑谁谁死的死亡笔记系统,所以系统告诉闻棠:“为了让宿主更好完成任务,您可以选择一项金手指。”

  有金手指,还是可以选择的金手指?这可真是太好了!

  于是闻棠默默听系统按顺序念出可以供自己选择的金手指技能。

  “本次金手指为——历史上著名宠妃技能,宿主可以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一人,成为你的金手指。”

  骊姬——建议选择技能:姿色容艳,挑拨离间。

  戚夫人——建议选择技能:翘袖折腰之舞,耳边风。

  粟姬——建议选择技能:大汉神医之术。

  飞燕合德——建议选择技能:欲擒故纵,能做掌上舞。

  ……

  杨玉环——善……

  系统还没说出全部选项,便听闻棠斩钉截铁道:“我选杨玉环!”

  “杨玉环精歌舞,通音律,姿国色,擅作妆……”

  “这些技能我全都不要。”闻棠拒绝,然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要霓裳曲、胡璇月、长恨歌、还有被动惊鸿曲。”

  系统:“……?”

  “你就说霓裳曲是不是杨玉环的技能吧?”

  “唉……你,我……这……”系统开始cos磕巴,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实在没招了,只好承认,“是。”

  你无敌了,闻棠。

  闻棠迫不及待道:“快快快,快给我杨玉环的技能。”

  “请赐予我力量吧,环环,统子!”

  系统沉默,系统不语,系统屈服,最后憋出来一个字:“行。”

  “你等我几分钟。”它解释道,“我去和主系统研究一下这件事。”

  闻棠:“好的呢,亲爱的统子。”

  五分钟后,听到系统的提示声,她看了一眼储存现代物品的仓库,里面一下子多了好几个格子。

  “恭喜宿主获得杨玉环技能——霓裳曲、长恨歌……”

  “恭喜宿主获得杨玉环语音包。”

  “恭喜宿主获得杨玉环皮肤-霓裳风华、银翎春语……”

  其它都无所谓,主要是其中一个皮肤名为——遇见飞天。

  闻棠:诶嘿,我也会飞啦。

  这样处理完新增四个郡和刺史制度相关的公务,到了刘彻最期待的封禅环节。

  之前设计的封禅用的祭器已经铸造完成,封禅礼仪和流程也让相应官吏演习了好多遍,一切皆已准备就绪,不过刘彻并未着急直接去封禅。

  有臣子进言,认为古时封禅之前要先结束战争,安抚军队,专力于农,向上天展示华夏境内天下太平,民生安定,之后才能专心封禅。

  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再急于一时,于是刘彻采纳了这位官员的建议,打算带领数万军队先去边境巡视一圈,巡游到朔方后解散军队,以此表示自己振兵释旅的决心,然后带领队伍巡游至齐地海边,返回行到泰山时,再行封禅之礼。

  去海边干什么呢,好难猜啊。

  不过既然皇帝已经下了命令,被点到名字的自然是收拾收拾,准备跟着一起出发。

  闻棠就是被点到名字的其中一员。

  太卜择了个良辰吉日,天子仪仗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

  帝王乘坐以黄金为饰,白玉为辂的金根车,六匹纯色骏马并辔前行,左右又有八十一乘跟随,百官公卿,郎官卫士依次追随,旌旗如林,虎贲清路。

  声威赫赫,气势磅礴。

  闻棠:我的遇见飞天早已迫不及待嘿嘿嘿!

第110章 仙言

  天子的军队一路巡游到朔方,轰轰烈烈,大张旗鼓。

  中间在桥山这个地方解散军队,像周武王时那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表示汉境内已成一片海晏河清之象,天下太平,日后将不再用兵。

  实际能办到的可能性为0。

  近几年大汉新开辟了这么多郡县,肯定会有那种不死心想要靠偷袭造反的土人,不过刘彻会卡bug,他认为这种只发动小规模兵力就能镇压住的叛乱不叫用兵,叫平叛。

  只有那种和匈奴对打时,集结十万以上大军,二十万后勤转运粮草辎重的情况才叫用兵。

  在大汉这些对手中,匈奴永远是地位最高的,因为打他们用了老刘家四代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而开辟西域加收回两越西南夷朝鲜一共才只用了四年。

  刘彻在这个地方解散军队是因为黄帝冢就在桥山,那么问题来了,刘彻:“黄帝明明没有死,而是成仙去了,为什么这里会有他的冢?”

  刘彻这次面对仙鬼之事时有了一点思考能力,但很显然,思考的不够,导致依旧被骗。

  有人回道:“黄帝成仙后飞升上天,群臣百姓太过思念他,于是将他的衣冠埋葬在这里,想念他时,就来到这里祭祀,因此便有了黄帝冢。”

  闻棠:表达了百姓们的思念之情。

  然而刘彻对此深信不疑。

  虽然棉花目前还只在京畿地区种植培育,但消息却像野草一样止不住地蔓延,天子仪仗所到之处的百姓都知道朝廷正在培育一种像桑麻一样便宜,但却能制作出和兽皮,羊毛衣一样保暖衣物的植物,以后会将此物推广到大汉各地,努力让最偏僻百姓也能在冬日里保暖。

  从前的高产粮种和代田法是吃饱,现在又有了能让人冬天穿暖的新东西,虽然要再有两三年才会推广到边境郡县,但百姓们最不怕的就是等待。

  所以即使刘彻这次巡游阵仗很大,道路堵塞,经济负担,修路搭桥等给百姓带来不少麻烦,但一想,再过几年就能有暖和的衣服穿,反正天子也就出行这么一次,忍忍也就过去了。

  各地百姓(表面):喜迎天子jpg

  再往东走,走到一个名叫缑氏的地方,出现的怪象可就多了。

  啊不,神仙的事情怎么能是怪像呢,应该是叫仙象。

  有人说在缑氏城中看到了仙人的脚印,还有一个像山鸡一样神奇的仙物往来于城上,刘彻闻言亲自去城中查看脚印。

  作为天子心腹,朝中重臣,闻棠有幸被天子邀请同去,于是在城中一处角落看到了石板上的三枚八十码大脚的脚印,能看出制作假迹的匠人没什么想象力,除了尺寸更大,还有点扁平足之外,神仙的脚印看起来和凡人的脚印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就连刘彻这么热切于求仙的皇帝见到后都有些质疑,不敢相信,但又不想不相信,处于一个很矛盾的状态。

  来都来了,刘彻干脆登上太室山上祭祀,祭祀到一半,闻棠等人突然听到山下似乎有人高喊万岁,这声音很大,每个字尾音都拖的极长,叫得直击人心灵,层层叠叠,前呼后拥,接连喊了好几声,这才作罢,万岁之声停后,余音又响了一段时间,听得刘彻大喜。

  等到祭祀完毕,他派人问山上的随行官吏,官吏们都说没有人喊这些,又t去问山下的百姓,百姓也没人承认。

  我们用排除法,不是山上人喊的,也不是山下人喊的,那就只能是天上人喊的了。

  具体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甭管真相如何,但现在摆在明面上的就是这么个结果,反正最后天子百官高兴了,太室山下的百姓也得到了赏赐,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汉武帝时期的方士们那可相当热闹,什么长陵神君,又有李少君、少卿,栾大等人,各种人才登台角逐,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只留下一个公孙卿进入决赛圈。

  公孙卿这个人,被后人贴切称为地球皮肤改造大师,因为他的目标就是使劲儿忽悠刘彻建造高台和祭祀宫殿。

  整个人身上只透露着一种气质:我升不升官不要紧,一定要把天子给忽悠了。

  导致刘彻在晚年被他忽悠的十次东巡海滨,八次亲临泰山,六次封禅,祭祀了嵩山、常山、天柱山等各种山和河流,祭天又祭地,祭鬼又祭神,建了大大小小无数宫殿和神祠,办了无数典礼,结果连神仙影子都没看到。

  因此,万岁声后,公孙卿又再次发言:陛下,不如我们再建立一个祠庙祭祀黄帝吧!

  闻棠:……

  她现在有点怀疑公孙卿身上也绑了个系统。

  祸国殃民之类的系统,要不然不能天天除了造假就是撺掇刘彻建宫殿。

  不过刘彻这次变聪明了,他没有听从公孙卿的撺掇,只是划分了三百户人家,将他们的租税款作为太祠山祭祀时的费用。

  然后车队继续游行到齐地。

  幸好刘彻百分之七十的成仙脑中还带了百分之三十的事业脑,寻找神仙的同时也不忘观察齐地百姓情况。

  早在姜太公时期,齐地就带山海,膏壤千里,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又宜桑麻。这里的纺织技术很发达,有“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的谚语,这里不仅拥有许多重要纺织原料,而且纺织种类也多,纱绫缟纨绮罗等种类多达十几种,先进到五百年前的齐桓公就会用丝织品打贸易战了。

  听起来这里的百姓过得很富有很幸福,实际却并非如此。

  齐人没有从历史中提取经验,渤海郡依旧风俗奢侈,喜好经商,不重稼樯,这样的习惯若遇丰年还好,吃穿不愁,能赚到丰厚家财。

  可若遇到灾荒之年,百姓们自己尚且无粮可食,又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卖给别人?即使盐价便宜到一个钱一碗,百姓也不可能一天三碗盐当饭吃,更何况以如今的技术水平,盐价绝对不会这么便宜。

  就会导致百姓饥馑,盗贼并起的恶劣情形,人饿到极致,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真到这个地步了,即使是官府派高官带着军队也无法完全镇压。

  刘彻自继位以来,天灾接连不断,虽然今年无事发生,但难保齐地明年就不会发生个水灾旱灾之类的,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啊。

  闻棠合理怀疑刘彻疯狂找神仙其中一个理由是他在位时期天灾太频繁了,所以想要找到神仙证明这些天灾并非是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不好。

  当然主要还是为了修仙求长生。

  渤海郡官衙中,刘彻开了个小朝会,询问诸位爱卿对于齐地这种风俗有何治理之法。

  即使出差,也要工作,诸位官员纷纷献策,各显神通,这种紧张感和在宣室殿时没什么区别。

  “闻卿有何看法?”

  刘彻依旧没有忘记他的闻啦A梦,无论有事没事,不管是不是闻棠管理范围内的,都要cue她一下。

  闻卿还真有看法!

  这真是照着答案发问题。

  历史上汉宣帝时期渤海郡发生过一场大灾,一位名叫龚遂的循吏治理当地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方法很简单,无非就像拆解乱绳子一样,是急不来的。只能少安抚,多镇压,官吏带头厉行节俭,劝导民众务农种桑,令每一口人都至少种植相应数量的粮和菜,还要每家养两头母猪和五只鸡,视家庭富裕情况而增减。

  同时因地制宜,多多储存菱角、芡实之类的果实,现在可以在选项中再加上玉黍和南越的甘薯。

  闻棠刚说完自己文抄公的想法,刘彻已经开始在脑子里选择治理人选了。

  这种亲身躬至,体察民情的方法非常适合一个人。

  一个本该退休的人!

  就你了,汲黯!

  汲黯从前当东海郡太守的时候,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现在将他调到渤海郡,定能将渤海郡治理的更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女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