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上青云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4 KB   上传时间:2025-10-01 21:49:48

  顾胖婶眼看着有戏,赶紧从兜里掏出两钱碎银子递过去:“先收着,事成之后还有谢礼。”

  媒人见钱眼开:这比温家人大方!她帮温家跑前跑后这几趟别说金钱了,就是口热水都没喝到!

  因此她接过银钱,对顾胖婶也和气了许多:“我去跟温家人说,不过我做生意讲究诚信,不会帮你修饰,该是什么还是什么。”

  “只一遭,我得跟你一起去。”

  媒人想想也没什么,就带着胖婶一起去了温家。

  顾胖婶进门就拎着成盒的点心、大兜的果脯,礼节做得很全。

  温家人听说了顾胖婶想嫁进来时都觉得好笑,可还没等他们拒绝,胖婶就赔笑:“诸位想明白了,我可是有两千两嫁妆!”

  这话一出,本来拿了扫帚要将胖婶赶出去的温婆子一愣,手里的扫帚也放了下来。

  眼看着他们松口,胖婶更是将自己的嫁妆说得天花乱坠。

  温婆子虽然心动银钱倒还是心疼女儿:“可你已经45岁了,比我小不了几岁,让我儿子怎么办?”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温举人应当是……不调吧?”顾胖婶理直气壮,“就算是寻个18岁的,也不能生孩子吧?”

  温婆子还在犹豫,旁边的大哥却是动心了:既然两口子不能生,那岂不是就能过继自己的孩子这样自己也能名正言顺占了两千两,这顾胖婶没有娘家,还不是任由自己搓圆捏扁?

  于是他给媳妇使了个眼色,开口劝道:“娘,这年纪大好啊,年纪大的会疼人呢!”

  老二也是这么想,两兄弟一唱一和,居然劝着温家二老动了心。

  反正女人嘛,娶了不如意还能休,可是嫁妆却能一直拿来花用,就算和离了又有什么关系?再娶就是了,而且这顾胖婶没有亲眷,不似寿宁难对付,到时候说不定嫁妆都拿不走!

  因此全家人想来想去居然这么欢欢喜爱换了庚帖。

  待到温安生回家,这门亲事居然已经说定了,爹娘以死相逼劝他成亲,只说娶了个二媳妇年岁大了些,性子却是极好的。

  温安生想起上一桩婚事里寿宁知书达理,慷慨大方,像戏文里唱的仙女一般无所不能,不是出钱就是出力,便也对成婚充满了憧憬。

  待到成了婚,洞房夜才看到比他预期中长了好几岁的妻子,当即傻了眼。

  可这位妻子不惯着他,一上来就以为家庭好的名义代他在书肆里接单了许多抄写的活计。

  顾胖婶说着“以夫君为重,自己不会似前妻一般管着男人”,实际上却用那些活计牢牢占领了温安生的时间和精力。

  他每日里抄写那些书卷从白天到黑夜,别说再去找什么小娘子了,就连正常学业都没用空去顾忌。

  温婆子和温老头一开始还高兴儿子足不出户,以为新儿媳妇拴住了丈夫的心,可日子久了听儿子同窗说儿子功课荒废了许多,这才去质问儿媳妇。

  顾胖婶振振有词:“我都是为了夫君好!”。

  温家人这才发现顾胖婶向来都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半点亏都不吃。

  非但跟丈夫如此,给温家人相处也是如此:她从不拿银子出来给大家花,要是遇到温家人逼要就一口咬死不给,温家人要撒泼,她比温家人还泼辣!

  每日里跟巷口的男人调笑不休,上至老头下至男童,只要是个男的她都向着,被人指指点点,说她是个花痴症。

  而且她还鼓动丈夫分家:“我家夫君是举人,官府送来的米面钱粮,别人投靠来的田地,凭什么便宜其他人?”

  闹着将温家分了家。

  温家日子如今很是艰难:没有了儿媳妇带来的嫁妆他们全家就回到了从前那种困窘的状态,为了谋求生机只得重操旧业,贩卖起了骆驼。

  原先他们家靠着顾家的权势贪便宜次数多了,现在故技重施却引得生意伙伴极为不满,新仇旧恨叠加在一起,直接联手将他们狠狠揍了一顿,逐出了市场。

  温家大哥被打断了一条腿,没有钱看郎中,只好去求顾胖婶,胖婶却冷哼一声关上了门,还一把拧住丈夫不许他救济。温家大哥伤口加重,不治而死,妻子见状立刻收拾行李带着孩子回了自己娘家,她还想着再嫁他人呢!

  温家二哥看见了大哥的遭遇,也不知道什么脑回路,居然去勾搭胖婶,他觉得胖婶能看上自己兄弟就能看上自己,何况他可比兄弟强!

  果然顾胖婶中招,两人勾搭在一起,被温安生撞见,顾胖婶还振振有词:“当初我偏向你就已经说明我不是那等正直公道人,你还指望我能有什么好?”。

  温安生气得生生吐了口血,温父更是被气得一口气吸不上来,活活气死了。

  二嫂气得直接去寻了顾胖婶前夫家,不知是她运气好还是怒火中烧的女人战斗力格外旺,居然被她顺着蛛丝马迹找到了顾胖婶前夫家的宗族,直接托人写信告密。

  宗族气冲冲杀到了太原府,直接将顾胖婶继承来的财产尽数都收走,还告了官,查出自己亲人当初死得蹊跷,直接将顾胖婶送进监狱。

  二嫂报了仇,拿着宗族的谢礼直接和离,带走自己孩子,还觉得不解气,索性拿钱找了地痞买通后让他们狠狠将温二哥揍了个半死。

  温二哥瘫痪在床,日夜要温老婆子照料,家里还有个已经被气得痴痴傻傻的温安生。温老婆子天天给儿子端屎端尿,一边悔不当初:“早知道当初何必气走寿宁?又何必那么不知足?”

  如果她和丈夫不是那么贪心,而是知足常乐,说不定寿宁还是愿意救济他们,日子即使没有大富大贵但小康总也使得,何必沦落到今天这一步?

  退一万步,就算是在寿宁跟家里断绝关系的时候幡然悔悟也来得及,善待儿媳妇,儿子是个举人,家里怎么会这么落败?

  只是事已至此,她后悔再多也没用,只能哭着每日后悔。

  没几个月她就绊倒在冬夜的冰雪里,家里无人照应活活冻死,二儿子无人照顾而被饿死在床上,至于自己最爱的小儿子已经完全疯傻痴呆,只知道在街上奔跑捡泔水吃,偶然没头没脑冒出一句:“我好后悔。”,却只被街头上的顽童取笑。

  对于这一家的遭遇寿宁一概不知,她和离之后就安安稳稳在家里做回了乖女儿。

  每日里写字作画、跟姐妹们聊天作诗,日子忙得不亦乐乎,渐渐地心思也恢复了婚前的平静。每日里最大的烦恼变成了新买的笔洗不好用。

  大太太看她这般安闲也终于放下心来,亲自去求了顾家祖父祖母,只求能让女儿终老于家中:“她若是想招赘就招赘,若是不想招赘,我已经求了二房的弟妹,说是三房的两个堂弟能照看她一生,这辈子就让她不要再嫁出去了。”

  顾家两位老人自然不愿意让寿宁在家里做老姑娘,祖母是想到自己嫁出去的女儿:“凭什么我的独女要嫁出去,你的女儿就能留在家里?”,可想到寿宁是自己最疼爱儿子的一点骨血,心里就又软和下来:“还是叫她招赘或者过继个孩子吧,也算给老大留一点香火。”

  顾老爷子更在乎顾家颜面:“家里有好几个孙子,哪里还要孙女招赘的?旁人家招赘是家里没有男丁了再招赘,我们招赘的话,家里男丁的财产不就要分薄了?”而且多丢人,他一辈子都是太原府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哪里容忍招赘?

  最后还是寿宁自己做了选择:“我愿意领养个孩子。”她算是看明白了,婚事并无任何用处,这辈子绝不会再打算嫁

  人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晚上有望回家,啊我一定要重新调整格式

第84章

  还是太太去寻顾介甫说了这件事,顾介甫原本是竭力拥护老太爷任何想法的,但是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看法:他对侄子们的读书很上心的,所以看他们功课想要t考校几次,结果发现侄子们学问也不过尔尔,倒是寿宁的学问极好。

  他便生了爱才之心,去寻老太爷道:“家里子侄们读书都不好,倒不如趁着儿子在,设立家塾,教导子弟们学问。”

  老太爷点点头:“只担心你一人教不过来这许多人。”

  顾介甫就循序渐进:“说起来,大哥在就好了,大哥在世时于《尚书》很有见解,大嫂陪嫁里又有一本《春秋左氏传》的注解,都被寿宁继承,我亲自考校过她,学问扎实不输大哥,只可惜了是个女孩,唉,爹,不如就让寿宁帮我搭把手,在私塾做夫子。反正都是自家子弟,也不算抛头露面。”

  提及自己早逝的大儿子,老太爷也面露恻然,再加之他对这个出息最大的儿子自然是很支持:“就依你。”

  顾介甫欣然允诺,挑了个安静些的院落,挑选了吉日,设立了顾家私塾,让自家子弟来读书,寿宁也受聘成了家塾的夫子。

  姐妹几个闻言,自然是要贺喜寿宁,顾一昭带着宋时的细白瓷瓣形水丞、四娘子带着几刀上好的珊瑚鱼笺,六娘子带着黄铜的兽面环耳水盂、七娘子带了云纹方案墨床,八娘子和九娘子合着送了紫砂壶砚滴。

  寿宁收了礼物就笑:“几个妹妹倒是给我凑齐了案头之物。”

  顾一昭隐约是二房的话事人,就替几个姐妹解释:“我们想着寻常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姐姐肯定是备齐的,所以都买了别的小玩意。”

  像水盂、水丞、墨床、砚滴也是书房必不可少之物,别看她们送的都是小东西却都价值不菲,这就是世家子送礼的学问了:同样的预算,与其买大物件不如买奢侈的小物件。一万块拿来买表只能买到低等货,但拿来买施德楼或万宝龙的钢笔,或是买一对百达翡丽白金袖扣,就算是很不错的小礼物了。

  “都好看,我很喜欢。”寿宁摆脱了旧日阴影后今日面色舒展,神采奕奕,“说起来如今能在书房里做学问,真是恍如隔世,还得多谢谢二叔呢。”

  “你们都是财主,我的不算什么贵重东西,大姐姐勿怪。”四房的盼宁带着母亲方氏亲自绣的花她亲自缝的书袋来贺喜,此时拿着书袋略显窘迫。

  大家都知道四叔是个老实人,因此四房比旁家日子过得拮据些。

  “哪里就会怪你,这都是心意。”寿宁接过书袋,将自己珍爱的书籍装进去,“正好。”

  顾一昭则抚摸着书袋上的图案,正中绣着松鼠捧松果,头顶还有几个喜鹊盘旋,周围绣着火纹太阳纹,她惊讶道:“好漂亮的纹路,好精巧的心思,平日里蝶恋花、鱼闹莲、喜鹊登梅,甚少有这么活泼的图案。”

  盼宁骤然被夸奖,脸因为激动而红彤彤的,开口道:“是我觉得大姐属鼠,若是寻常绣花不好绣,所以才想了这样的图样。”

  眼看着她素日里不怎么看得起的盼宁被夸,三房的常宁哼了一声:“不过是乡巴佬,跟京城的时兴样子都不同。”。

  四娘子眉头一皱就要抬杠,却被顾一昭赶紧拉住,倒是六娘子嘴快:“总比你什么都没带强吧?”

  常宁略有些不自在,但很快面色就恢复如常,她娘说了,大房后继无人,大堂姐又是个和离弃妇,没什么交好的必要。

  寿宁当然不会因为礼物就跟妹妹们吵架,她摆摆手,转移话题:“说起来我在私塾里的书房摆了一座紫檀屏风,是我娘的陪嫁,上面还镶嵌了上古时候的树叶虫子剪影,格外有趣,带你们去看看。”

  “好啊!”顾一昭一听就知道这是化石屏风,格外感兴趣,拍拍手要去看。

  于是姐姐妹妹们互相招呼,簇拥着大姐姐去看屏风,笑嘻嘻亲亲热热。

  只余了常宁一人被遗留在原地,孤零零。

  她跺跺脚:“有什么了不起?!迟早有你们哭的时候!”

  因着寿宁的事大房与二房关系近了不少,而且因着崔氏出主意都是暗地里,所以三房并不知道两房关系走得近。

  常宁跟亲娘告状,三太太并未当回事:“这算什么孩儿气?倒是你应当跟二房走得近些,你二伯是家里最大的官,往来无白丁,说不定你的婚事就有着落了呢!”

  说起婚事常宁略有些向往,只不过她自幼被娇惯不愿意承认错了,还犟嘴:“既然要讨好二房,为何娘在吃食上给她们捣乱?”

  “祖宗!”三太太唬得一把捂住她的嘴,“这话都能说出来,你不要命了不成!”

  她提心吊胆四下打量,眼看着院里也没有仆妇,这才松口气:“我们院子浅窄,人多嘴杂,要是传到二房的耳朵里,这不是白布置了!”

  “知道了。”常宁不耐烦拖长了嗓音回话,辩解道,“我也是好奇嘛——”

  三太太自己也纳闷:“说起来也的确奇怪,那二房怎么就是没动静?”

  她还想拱猪呢!鼓动了二房去争夺管家权,怎么二房没动静?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大太太管家,三太太却管着厨房,三房一心想鼓动二房争夺管家权,于是趁机将给二房的菜单全部换成了面食。

  三太太早就想好了,若是二房抗议,她就苦着脸哭诉因为大太太给的预算有限,她只能安排面食:“再说太原府上下都习惯了这一口面食,二嫂吃惯了江南精致小菜,恐怕不适应我们家乡风味了。”,顺便还能在婆婆跟前暗戳戳留下二房忘本的印象。

  可谁知二房根本不按照常理出牌,她也送了两个月面食了,可就如泥牛入海一般,二房愣是没半点反应。

  这又是为何呢?二房搬进来时没有设置小厨房,跟着大伙儿一起吃大厨房,按道理他们娇生惯养,顿顿吃面食,也该上火便秘了,怎么硬是没闹起来?

  二房。

  太原府的老宅,放眼望过去,是数不清的梁枋、斗栱、砖木、石雕,即使雕刻得很精美,但还是遮不住铺天盖地而来的窒息感。

  太太看着桌上一水的莜面栲栳栳、剪鱼子、高粱面鱼、饸饹、猫耳朵、稍梅,不由得失笑:“端下去吧。”

  四娘子在旁嘟嘴:“又是面食,一桌的面食!这厨房到底是干什么?”

  顾一昭自然明白其中的端倪:“我们这几个月都按兵不发才是正经,免得上了三房的当。”,刚来时就觉得三房不对劲,仔细探查一番果然如此,于是她给太太出主意,高卧钓鱼台,且看三房还有什么招数。

  二房虽然没有另外开设小厨房,但太太早在搬来时就买了顾家老宅后门处一座小宅子,开辟了厨房,每日里都从小厨房送饭过来。

  大厨房送来的面食她们都当做主食就配菜吃,吃不完就赏给下人们,反倒觉得这些面食滋味都不错。

  正说着,忽然听外面禀告:“三太太来拜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上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