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木板插在地头,另一块木板插在地尾,上面有提前写上的编号。
这编号会在村委那边做登记,以后两块木板中间的区域就是微生他们家的自留地了。
微生看着前面几块木板圈出来的自留地和他们家一样,便知道这几块自留地都分给了今年新下来的知青,所以都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样子。
胡家村更偏北一些,今年地里收了玉米后,就不会再种旁的作物了。像是冬天家里吃的萝卜秋白菜,则都需要在七.八月间就种到地里去。只有这样,才能赶在十月中旬前收获。
如今已是九月中旬了,种什么都晚了,所以微生家这块自留地也会跟其他知青名下的一样,都会等到明年再开耕。
对了,除自留地外,各家房前屋后还都有菜园子。微生之前圈那么大的院子,就是留出了菜园子和仓房的面积。
话说昨天,将当年从罗家带走的院门安在这一世的新家里,新家的院子就彻底完工了。
看着那扇大门,微生心里还有些小感慨。
原来损人是真的能利已呢!
←_←
分了柴火和自留地,微生又留下明逸琛跟村长寒暄闲聊,自己与宁朝云一人拖了一捆玉米杆子回了山脚下。
先将连着东屋这片火炕的地锅点上,锅里加满一大锅水,一边烘炕,一边也能将洗澡水烧出来。
前两天,宁朝云推着自行车去村井那里打水,费了好半天的劲也只带回两桶水。
现在只是吃水就这么费事了,等回头浇菜园子的时候,岂不是更糟心?
微生瞧着那点水,再瞧瞧费的这个时间和力气,便将打井的计划提到了日程。
微生打井那天,村里人都去地里收玉米了,然后微生直接将明逸琛和宁朝云支到了镇上。等人都走了,她直接从空间里拿出20根2米长的钢管和移动电源,电钻机,电钻头出来。
微生准备在院墙下面搭了凉棚,夏天的时候就在这里做饭,不过现在屋里还没折腾完呢,也不着急弄*明天夏天才会用到的凉棚。不过搭凉棚的地方却已经留好了,这会儿微生便直接将水井打在了那里。
先用电钻往下钻洞,之后再往洞里下钢管,下不动的时候就拿出千斤巨石将铜管砸进去。
一根钢管下进去了,再将另一根钢管与前一根焊接上,然后再继续往里下。
电钻,巨石轮番上阵,反反复复下了十五六根管子,一直下了地下三十多米,这口水井才彻底见到水。
之后就是不断的抽水放水,直到井水变得清澈,微生才将压井水把装上。
说真的,微生有电钻和巨石都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若是没有这些,光是人工开井,指不定要几天呢。
想到明逸琛那身板抡着大锤一下一下的往下捶钢管…微生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一脸后怕。
怕是他们明年这时候都吃不上这口井呢。
开好了井,微生又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花点时间将凉棚搭出来。
凉棚好搭,木方啥的空间里都有。
量好尺寸在空间里裁出来,之后再用电钉枪将凉棚固定到一起。
等大致形状弄出来了,再在凉棚顶上铺一层塑料布,塑料布铺好后,再铺一层有些重量的钢板。
钢板有重量,当棚顶的同时还可以稳固凉棚,让凉棚更结实。
不过雨水落在钢板上也挺吵的,但微生空间里还真就没有那种成片的茅草,于是退而求其次的在钢板上糊了一层水泥……
从空间里出来,微生先将凉棚移到指定区域,之后又在这片区域里铺上地砖,铺好地砖后再用水泥将凉棚的四根柱子进行彻底加固。
于是等明逸琛和宁朝云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小院里不光有了压水井,还多了个凉棚。
看到这个凉棚和压水井的时候,宁朝云是最高兴的。
无他,因为她最近几天做饭都是在空地上弄的,做饭的时候总担心风会将尘土吹到锅里。加上打水不方便,她一直压着她那重度洁癖,别提多难度了。
……
时间回到盘炕这里,微生盘完了东屋那一片的炕后,才开始盘她西屋的。
而宁朝云则是最后又确认了所有的炕和矮火墙的尺寸,准备再去一趟镇上订购几张席子。
明逸琛能帮忙的有限,微生便让他去收拾园子,用院子里堆的篱笆将菜园子围出来,再用那堆地砖铺院子。
然后又让宁朝云去找村长老婆何淑芳。
他们家按这边的规定可以养三只鸡鸭,一会儿去找何淑芳,看看村里谁家卖鸡。
买成年的母鸡,最好是那种已经开始下蛋的。
宁朝云听罢还问了个让微生特别怀念的蠢问题。
‘只买母鸡,不买公鸡吗?’
这个问题,好多年前微生也问过,也是直到那时候微生才知道没有公鸡,母鸡也能照常下蛋,只是下出来的蛋不能孵小鸡罢了。
宁朝云还是买了只公鸡回来,不过那是准备给全家人改善伙食的。
鸡骨架剃出来煲汤,再切下一切鸡胸肉做捞汁凉菜,剩下的鸡肉让做荤菜好吃的明逸琛炖……
微生将要用到的砖头和地砖都放在空间里,用的时候就直接移到指定地方,不用搬也不用抬,省时又省力。
干活干出经验后,微生又将和好的水泥和黄泥这些也都放到空间里,需要的时候只要心念一转就能将它们按量‘剂’出来。
如此一来,干活的速度就又上去了。
弄好了所有炕,剩下的就是不停的烧火烘干它们,同时也用屋中的热气烘干其他闻隔墙。
这期间,微生还将整个山洞的地面都用地砖铺平,又用水泥固定缝隙。
到了这一步,新家就差入住了。
村里人其实都挺关注微生他们家的,但即便明逸琛和宁朝云都是极好说话的性子,但架不住他们家有个真能上房揭瓦的熊孩子。在熊孩子眯着眼睛表示暂不欢迎的时候,村里的人就都止步了。
当然,也有那不信邪的。可在微生设陷井弄了只野猪进村,并且还当众用臂弩将其射杀后,村里的人到是再也不琢磨怎么捋虎须了。
那么大的一头野猪,又是在村里当众射杀的,所以微生家按规矩分了三分之一的猪肉,剩下的都分给了村民。
村民们先得了省钱版电灯,心里对他们挺有好感的。等这会儿又分了猪肉,哪怕心里仍旧对微生打怵,也因着拿人手软吃人嘴软而口下积德,没再说什么难听话了。
微生会设套射杀野猪,不单单是再一次震慑村民,杜绝溜达窜门的行为,也是因为家里的荤油见底了,她也想吃红烧肉了。加之村里秋收后就会分口粮,提前拿肉堵一回事逼村民的嘴……
等宁朝云将用盐腌起来的猪肉一条一条挂在凉棚里时,他们家的新房也终于在一天24小时不停的烧炕和通风下彻底烘干了。
新房烘干了,家具就可以进场了,之后又是一通收拾。然后他们又等了两天,终于从住了十三天的帐篷里搬出来了。
不过这顶帐篷并未收起来,而是移到了院墙边上,挨着凉棚做了他们家的临时仓房。
当初说五天就能盖好,确实,盖这处山洞房只用了两天半,之后又盘了一天半的炕,剩下的时间就都用在了烘屋子和找细节上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终于在六千里外的北方农村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盖好后,微生又学以前看过的视频在院子里弄了个面包窑给会做面包的宁朝云使,而明逸琛则在挨着旱厕的地方弄了个鸡圈。
哦,旱厕也是他盖的。
担心到了冬天这些鸡会被冻到,明逸琛还学微生盘炕的样子,在鸡窝里弄了个一米见方的小炕。
微生不管他怎么‘作’,不过在明逸琛想在旱厕里也搭个小火墙的时候连忙出声阻止了。
就算在外面上旱厕会冻到屁|股,她也不想大冬天的看着那些排泄物发酵。
宁朝云没好气的瞪了明逸琛一眼,随手就将喂鸡和收拾鸡圈的活全丢给了他。
十月,微生一家的生活彻底在胡家村安置下来了,而胡家村也要准备给社员们分口粮了。
第72章
这几年为了不激化村民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村里都是分两次给社员们分口粮的。
第一次是分‘人六’那份,也就是社员的基础口粮那部分。
这部分是所有人都有的,到时候按家按户点名上前领粮。
剩下‘工四’那部分则会再晚些时日,一般都是等到天冷了,水上冻了,人站在屋外冻得斯斯哈哈的时候再分。
分的时候就在村委大院那边的小办公室里,办公室小,坐了一屋村干部也就进不来多少人了。
这部分的工分是全要粮食还是都换钱,也或是一半一半,都由社员自己决定。分的时候也不点名,而是采取先来后到,自觉排队的方式。
早来的排前面,晚来的排后面。屋子小,领完自己那份就离开,想要看热闹就站在院子里看去。
虽然从没想过保护村民的个人隐私,但此举却是大大降低了村民间的各种分歧是非。
口粮分人六工四,微生他们家来的晚,除了明逸琛教全村人制作土豆灯时村里给了二十个工分外,他们家今年就是领基本口粮。
因基本口粮按户口点名上前称取,微生他们也没往前凑,都站在后面等着。
明逸琛脾气好,对人对事都非常包容有耐心,他虽然不像其他知青那般跟村民接触的多,但很明显,他的人缘却是这批新知青里最好的。
宁朝云跟村里人买过鸡和菜,也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这会儿他们一过来,就有相熟的人叫他们过去说话。微生看看明逸琛,再看看宁朝云,最后谁都没跟只挑了个地方靠边站了。
然她就是站在那里,也是一会儿看看这二人,一会儿再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神色打量这处村委大院。
院子很大,正中一座正房,左右两边各一排厢房。正房有两间办公室,一间农具杂物间。
左边厢房是村里的公库,里面堆了满满一仓库的粮食。右边的厢房也不小,听说那里原先是大集体时的社员食堂,不过现在是村民们开大会和学习各种精神的地方。
两边厢房再往下,一边是村里的驴棚和驴车,一边是村里的拖拉机库房。
微生围着村民大院转了一圈,又想到了一个挣工分的主意。
他们家不可能不出工,但让明逸琛和宁朝云这两人去出工,估计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几个工分。既然工一定要出,工分也一定要挣,那不如另辟蹊径呢。
“我听说,你叫阿锦。我叫春妮,杜春妮。”
就在这时,在镇里上高中的杜春妮一边笑着跟微生说话,一边还朝微生招手,示意她过去。
微生看向杜春妮身边围着的年轻姑娘和年轻小伙们,有点不太想过去。但又有些好奇她想干什么,便也无可无不可的走了过去。
走到杜春妮面前,微生也不说话,就歪着头看她。
反正她是熊孩子嘛!
“我听说咱们村现在用的那个土豆灯是你想出来的。”
是的,就是微生想出来的。
微生告诉明逸琛和宁朝云,现在形势还不明朗,这种出头的事都交给她这个熊孩子,也是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