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半个月前,胡家村就收到镇上通知,知道今年村里分了好几个知青。
这批知青里有男的,也有女的,更有拖家带口的。
村长听说这事的时候,后槽牙都肿了。
刚从城里下来的知青大多娇气,事多,在村子里的头两年别说挣工分了,做个饭都能将房子点了。
他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想收知青,可他能拒绝吗?
唉,可愁死老胡了。
从镇里回来,老胡村长就更上火了。
单身的知青他们见过,这拖家带口的知青夫妇却是头一回听说。
单身的好说,男的分到男知青宿舍,女的分到女知青宿舍也就完了。可人一家三口下乡,总不能也给分开吧。
再一个,也不知道他们带来的那个孩子多大,若是太小……
转天,村干部就开了个碰头会,村长便将今年的知青情况跟其他村干部提了一嘴。
胡家村这边的口粮都是人六工四的分法。也就是说不管知青干不干活,能不能干活,村里每年都得给他们分六成口粮。多分一个人,就要少卖一份粮食,年底分工钱的时候,每个人都得少分钱。
就问在这种时候,村干部和村民能欢迎口碑不咋地的知青吗?
村里人对城里来的知青,都挺瞧不上的。当然了,知青们也没多瞧得上这些村民就是了。这会儿听说还有拖家带口来下乡的,当即就更不满了。
这占便宜的吃相也太难看了!
先不说那些有的没的,人来了,住你得安排吧。
可住要怎么安排,这又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最终,村委会便决定给那一家三口三个选择。
一是按男女分住到男女知青宿舍,二是看看村里谁家的房子有空余的,让他们出钱买下来或是租下来。三来就是村后面挨着山壁的地方有间茅草屋,要是不嫌弃漏风漏雨,那就住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挨着山壁的那间茅草屋虽然明面上是没主的,但村里有人偷情便都会去那里。
这个在那里点个灯,那个看见了就悄悄摸过去。一通死鬼老娘胡天海地一通,再摸黑离开。
微生他们要是选了那里…怕是会坏了不少人的好事。
←_←
其他省市的知青陆续到达胡家村的第五天,微生三人才进村。在村口打听村长家怎么走,没想到就被一热情大娘领着过去了。
将人送到村长家,那大娘也没离开的意思。一屁|股坐在炕稍,特自在的拿起炕柜下的旱烟盒子,一边给自己卷旱烟抽,一边听村长和明逸琛说话。
明逸琛和宁朝云以为这大娘是村长家的长辈,而以前下过乡的微生却知道,这就是凑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怕是等这大娘离开村长家后,村里能说得上话的人家就都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了。
村长也知道现在下乡的人都是主动申请的,所以看完明逸琛和宁朝云的档案后,村长就不解了。
为啥好端端的放弃城里的工作,非要往他们乡下跑呀?
早在来之前微生和明逸琛及宁朝云就对过词了,这会儿见村长问,明逸琛就真话掺着假话的将下乡的理由说了。
“我们夫妇以前是在大学食堂上班的,如今大学停止招生,学校食堂也用不上那么多职工了。我们家原就是克东这边的人,只当年我爹逃荒出去时人太小,还没记事就又被卖到了地主家当下人。
……我爹临终前心心念念的都是寻根,如今我们俩口子也是年近四十的人了,也和老人一样,都想找到自己的根。”
那热情大娘眼睛瞪得老大,不等村长说什么,她就迫不及待的问明逸琛,“那你姓啥呀?”
明逸琛看了一眼微生,官盐当了私盐卖的说道:“现在姓明,明天的明,以前姓什么,我爹被背卖的时候太小,不记得了。”
村长妻子何淑芳听了这话也问明逸琛,“那他咋知道自己老家是这边的?”
“解放后从买人的管家那里打听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要是还有亲戚活着,这也没法认呢。”
明逸琛点头,“这个倒不怕,我爹身上有胎记。认亲的时候,肯定要对词的。要是连这些都不知道,那也肯定不是什么实在亲戚。”
原来是这样。
村长见问得差不多了,这才说起住的问题。
一听这一家三口可以或买或租村民家空房间的热情大娘,瞬间不说话,知道她家正好有两间空房的村长夫妇也只当没看见一般,等明逸琛做选择。
明逸琛没选,而是转头看向宁朝云和微生。微生想到宁朝云的洁癖,也只看她怎么选择。
然后宁朝云纠结了好一会儿,才决定先看看山脚下那间茅草屋的情况,若是能住人,那他们就先暂时住那里。
不过宁朝云是不会说不愿意一家人分开,也不愿意住旁人家这种话的,而是一脸尴尬的说了一回钱不是很凑手的话。
热情大娘:哼,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
茅草屋确实挺破的,但它的墙也和村里的房子一样都是土坯墙,门窗也都有,不过真想在这里安家,那还得再修缮一下才能住人。
村长:“这屋子原是村里一个老猎户的,有一年上山打猎就再没下来。这屋子离山近,离村里那口井有些远。加之房子小,就一直空着了。”
确实挺小的。
微生进到屋里,目测了一回面积。长五米,宽三米有余,总共也不过十五六平的样子。
看罢,微生心忖:原主那间在湘城的小卧室也就这么大吧。
而且从外面看,这房子好像只需要修缮一下门窗和重新铺一回房顶的茅草就好,但进去后才发现里面的问题也不少。
屋里的火炕塌了,门口的炉子也塌了。
最重要的是屋里面那道墙并不是土坯,而是山壁。
看到这里,即便宁朝云都不得不改变主意了。
要不,还是先在村民家里租间屋子。之后再慢慢寻合适的房子买下为,或是从村里要块宅基地自己盖间房子。
明逸琛就没见过比这里还要破的屋子,而宁朝云更是无法想像自己住在这里要怎么生活。夫妇二人对视一眼,便问村长:村里可有人能现在就将房子整个卖给他们的。
村长摇头,哪怕他没问过任何一个村民,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见村长这态度,夫妇二人都有些失望。刚想说先租房过渡一下,就看见微生已经拿出卷尺,屋里屋外的测量。
明逸琛咽了咽口水,先看一眼脸色并不好,已经陷入焦虑中的宁朝云。随即才喊微生:“阿锦,你在做什么?”
正好这会儿微生已经量过这附近的土地了,见明逸琛问,她便笑着朝他和村长所在的地方走过来。
“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其实明逸琛更想问是:这个想法是微生自己有的,还是转述她奶的。
微生没理会明逸琛的纠结,笑得好不可爱:“我想问村长阿伯,如果我将这茅草屋推了重建,那这一*片算是村里分给我们的宅基地吗?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将屋子盖好了,村长阿伯再将它们分给别人。”
“那不能。”村长见微生这么说,直接摇头,“那种缺德事,咱们可干不来。你们家要是确定在这里盖房子了,那这块地就算做你们家的宅基地。”
微生看一眼明逸琛和宁朝云,然后做主道:“那行,我家就要这块地了。”
明逸琛/宁朝云:这一刻,他们除了沉默,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村长见微生这么决定,明逸琛二人竟也没反对,心里有些稀奇这家人的相处方式,但还是按惯例问了明逸琛和宁朝云的意思。
好吧,这里他主要问的还是明逸琛的意思。
明逸琛能说什么,自是全力配合微生的话,接手宅基地的事。
而那位跟着来看热闹的大娘,看看宁朝云,又看看微生,再看看与村长说宅基地的明逸琛,不由问道:“盖房子可比租房子还要费钱呢。”
微生:“租房子再省钱,也没盖房子合适。我们家以后就要在这村子里扎根了,有间自己的房子才是过日子嘛。”
“那倒是,可这房子也不是说盖就能盖起来的,眼瞅着就秋收了,回头天越来越冷,怕是也没时候盖房了。”
是呀,就算要盖房子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有的。房子盖好前,他们是不是得先租几个月的房子应急?
微生见宁朝云也是这么想的,当即就对她摇了摇头,“不用租房子,最多五天,这房子就能盖好。”
热情大娘:怎么可能呢!
第69章
别说那热情大娘不相信,就是宁朝云也没办法相信。
不过她比那热情大娘‘知道’的多,所以她这会儿就只以为这话是她那不着调的婆婆让闺女说的。
婆婆能将他们家的那些家当都带着走,想必也能给他们弄套像样的屋子吧。只是五天……这不明摆着告诉人家这里面有‘鬼’吗?
哼,还是真鬼。
另一边,明逸琛已经跟村长谈完宅基地的事,这会儿便要跟村长去村委大院做个登记。何淑芳和热心大娘也要跟着一块走,微生见状又连忙说道:“咱们要盖房子,肯定要动后山的山壁。爸,你登记的时候记得将这一条也写上。”
村长觉得没必要,但明逸琛却知道他闺女(他娘)不会无的放矢。于是这会儿只看向村长,村长说写不写都行,不用那么小心。
于是明逸琛又看了一眼微生。父女俩对视一眼,明逸琛明白微生的态度后没反驳村长,但一会儿登记的时候肯定会在登记本里填上这一句话。
村长临离开前又问了一回房子盖好前他们要怎么住。明逸琛看微生,微生则是想也不想的回道:“我家行李里有帐篷,先支几天应应急。等过几天家里的家具家当都送过来了,房子差不多也就盖好了。”
房子可没那么快就盖好。
算了,先让他们住几天帐篷再说吧。
村长见微生一家要一意孤行,他也就没再劝。又见明逸琛不光大事要听微生的,这种小事竟然也照听不误,就觉得明逸琛俩口子太惯孩子了,还笑着说明逸琛这样可不行。
明逸琛是要体面的人,但却不是那种特别爱面子的人,从他会主动与宁朝云分担家务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男人都强了不少。
这会儿听到村长这么说,当即就笑着告诉村长他们家里,闺女最大,然后是媳妇,最后才是他。
村长一听这话就笑了,“大老爷们的,咋还排最后了?”
明逸琛:“我媳妇不容易。她跟我结婚,就是为了好好跟我过日子的。听她的准没错。”
‘不是我娘不容易吗?’
村长在村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凡是婆婆和儿媳妇闹起来了,大多数老爷们都会劝媳妇‘我娘不容易’。咋到了明家,就变成他媳妇不容易了?
村长不解了,疑惑了,于是问明逸琛:你媳妇哪不容易了。
“我媳妇从小到大没吃过我家一粒米,没喝过我家一滴水,长大后嫁给了我偏要将我娘当成她亲娘侍候。还要给我生孩子,洗衣做饭,操持家务。
她自己有工作,有工资有积蓄,不吃我的,不喝我的,但她挣了钱还要花在我和我闺女身上。若我再视而不见,理所当然,那我成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