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微生[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外乡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4 KB   上传时间:2025-09-26 17:12:48

  爷爷奶奶上了年纪故土难离,爸爸妈妈也未必愿意背井离乡。她在省内上大学,一是离家近长辈放心,二是将来毕业分配工作了也不会分到外省去,如此也能更方便的照顾长辈们。

  微生给出来的理由非常强大,至少微蓝和微磊就完全反驳不了。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他们还有寒暑假,那会儿一年能回家两趟。毕业分配工作了,虽然手里有钱了,可以经常往家里寄钱寄东西了,可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过年那两天能回来,然后呆不上三五天就又要离开。都说养儿防老,他们却……

  想到这些,姐弟俩瞬间就生出了浓浓的愧疚。

  ~

  中洲农业大学就在寿云市,而寿云市距离青瓦镇就只有四百多公里,坐火车也不过六.七个小时。

  等将来火车提速,又修了高速,用时也会更短。

  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剩下的就是确定陪读人员了。

  周瑞雪的裁缝铺生意极好,微蓝在上海经常给周瑞雪邮寄服装杂志和成衣样子。若她去寿云市陪读,那就得关掉裁缝铺子,家里也会少一份收入。

  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最终,由爷爷奶奶陪着微生去寿云市。

  填报好志愿,微蓝和微磊又乘火车去了一趟寿云市,原本姐弟俩是想要帮忙租间离学校近一些的院子给爷爷奶奶和老疙瘩住的。

  没想到租房子的时候正好遇见有人要卖房,姐弟俩里外瞧了一回,当即便咬牙凑钱将那套房子买了下来。

  那房子的位置极好,不光屋子大小合适还有前后院。

  从前门进去,先是一处五十多平的小院,院子最里面是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从正房的后门出去就是后院。

  后院不大,也是五六十平的样子。院子里除了两间仓房外便什么都没有了。

  让姐弟俩觉得好的是前院距离中洲农大极近,步行不过十来分钟。而后院有院门,更是直通另一条街。

  而那条街上不光有商店,医院,还有菜市场。住在这里不光生活方便,若是将来老疙瘩真要开什么兽医院,也是极好的位置。

  这会儿房价不高,寿云市虽然是省会城市,但到底不是什么发达地方。加之他们姐弟俩过来的时候,家里就给他们拿了钱。他们自己再填一些,买下这个院子还真没花多少钱。

  不过这一回下来,姐弟俩这几年攒下来的工资到是用了个七七八八。

  微蓝觉得自己是长姐,有孝顺长辈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微磊则认为自己是长子,家里唯一的儿子,孝顺长辈,照顾姐妹原就是他份外的事。若不是他拿不出来那么多钱,他都不会让微蓝出钱。

  同时,姐弟俩都认为小妹妹留在省内,其实是在替他们姐弟尽孝。他们做兄姐的多出一些钱,也是应该的。

  其实自从考出去后,姐弟俩就从没想过还要再回到农村乡下生活。他们也曾考虑过将来发展好了将爷奶爸妈都接到大城市。但就像微生说的那般,故土难离,爷奶爸妈未必愿意跟他们离开。

  而且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地域语言文化饮食等等的差异在那里摆着呢,他们年轻人刚去的时候都觉得哪哪都别扭,何况上了年纪的老人了。渐渐的,他们心里也就明白了让爷奶爸妈远离故乡去大城市生活,于他们来说也未必习惯。

  但青瓦镇和寿云市相隔不过几百里,又是在同一个省,说不定爷奶爸妈更愿意在这边生活呢。

  但不管怎么说吧,买下这处院子后,他们做哥哥姐姐的就觉得自己尽了份心,心中的那份愧疚也轻了许多。

  姐弟俩出门的时候是带了户口本的,这会儿买房子落户了,便直接落在了微生名下。

  买了几把锁,先将新院子的门锁都换了,后又将屋里院外都收拾打扫了一回,等柴米油盐也都置办齐全了,这才锁门回青瓦镇。

  因只请了几天假,忙完这些事姐弟俩就分别回了上海和西安。

  微生笃定自己肯定考上了,所以也不像其他考生那般焦急忐忑。平日里不是留在村子里,就是呆在周瑞雪的裁缝铺子里。

  这两年家里买了拖拉机,有拖拉机帮忙耕种,能节省不少人力和时间,不过每年春耕秋收的时候,周瑞雪仍旧会关了裁缝铺去地里帮忙。

  不过微生就不需要了。

  做为家里最小的崽儿,她只需要在家里大人照顾不到她的时候,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这一世,微生除了学习好一些,没有暴露任何曾经学过的东西。不过她仍旧会定期给家里人用安神香,然后半夜的时候给家里人诊一回脉或是将他们分别弄到空间里的医疗楼做各种体检。

  如果发现问题,那就尽早施针或是不动声色的喂他们些药吃。

  对了,微生有给家里的四位老人用灵泉水,定期排个毒啥的。

  因微生做得很隐蔽,老微家自己都没发现就更别说旁人了。于是村里和镇上的人便都以为老微家是子女出息孝顺,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才瞧着身体健康,血气充足。

  这日,微生呆在裁缝铺里给一条裤子锁边时,庞洲就和他妈妈来了裁缝铺。

  庞妈想要做一条连衣裙,样式就裁缝铺窗前模特穿的那个款式。

  周瑞雪起身给庞妈量尺寸,一边量还一边说一回这种裙子有多流行。“……全是上海那边的新样式,都上了杂志呢。”

  庞妈听了,更觉得自己眼光好,完事又让周瑞雪看她带过来的料子。

  庞洲对这些不感兴趣,要不是知道他妈要来裁缝铺,他也不会跟着过来。这会儿到了地方,又见微生果然在这里,就又凑到微生跟前说话,“我听说你今年也参加高考了?考的咋样,能考上吗?”

  跳级后,微生不再是庞洲的同桌,而是与庞洲的三哥庞河成了同学。庞河到是挺好学的,就是在学习上有些没天赋。

  今年两人一起参加高考,微生是笃定自己考上大学了的。而庞河却是自从考完就一副患得患失样,最近不光嘴角起了一溜水泡,还各种便秘。

  而微生呢…反正在庞洲看来还是那么白白净净,各种好看。

  此时听到庞洲这么问,微生没说实话,而是非常谦虚的对他摇头:“不知道,应该还行吧。反正我还小,考不上明年再考呗。”

  “那倒是。”

  庞洲想到微生比他还小两岁的事实,到是非常认同微生这句话,“我爸妈也是这么跟我三哥说的,不过我爷说,要是我三哥考不上,就让他去技校。像我二哥那样,学点手艺。”

  微生没说什么,毕竟是别人家的事,不过她还是用闲聊的态度问了一回庞洲是不是要考高中了。

  庞洲对着微生翻了个白眼,带点小不满的说道:“亏咱俩还是同桌呢,我开学上几年级你是真没放在心上呀。诶,你还不知道吧,咱们这初中改成三年了。”

  微生眨眨眼,略带同情的看向庞洲,“我听说,以后高中也要改成三年呢。”

  庞洲:“……”

  庞洲就感觉自己这学上的糟糕透了。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眼瞧着要升初中了,咔嚓一声,小学从五年改成了六年,他又多上了一年小学。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初中又从两年改成了三年。若是等他上高中的时候,高中再改成三年…不说跟微生比了,就是跟他三哥比,他都比他三哥多上三年学。

  你就说说,这都什么事嘛!

  ╮(╯▽╰)╭

  庞妈与周瑞雪说了一会话,就留下布和工钱,叫上庞洲走了。

  等庞洲离开,周瑞雪还随口问微生与庞洲都说什么了,咋庞洲走的时候跟个霜打的茄子似的呢。

  微生知道周瑞雪就是话赶话的闲聊,并不是掌控欲强到想要探知什么。于是见她问,便将刚刚与庞洲说的话学了一遍。

  不是很明白国家为啥要这么改的周瑞雪又问了一回庞河的在校成绩,想知道那孩子能不能考上。

  微生歪头想了下,最后对周瑞雪摇头,可能性不大。

  果不其然,在微生成为中洲高考省状元的那天,庞家也知道了庞河落榜的消息。

  1987年时,除上海是自主命题外,其他地方都是统一试卷。等到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来时,微生不单是他们中洲省的状元,还是全国高考状元。

  成绩一出来,微生便先给远在上海和西安的哥哥姐姐们发了电报。

  ‘成绩已出,全国第一。’

  原本微生是可以打电话的,但想到这是喜事,发电报过去可以让在单位上班的微蓝微磊得到领导的关注,于是便发了电报。

  没两天,电报就分别送到了微蓝和微磊的工作单位。然后这个好消息便一路从收发室传遍整个工作单位。

  在大学生的含金量还很高的年代,高考状元的含金量也非常高。借着自己的高考成绩帮哥哥姐姐刷一波存在感,也算是手足间的互动了。

  发完了电报,微生又心眼极多的穿着五套她自己设计,周瑞雪缝纫的新衣服拍了五张相片。

  自己在空间里拍的,然后再自己用电脑精修一回,确定无一处不美,这才放大洗印出来。

  再之后又用零花钱买了几个相框,将放大的相片挂在裁缝铺里。

  微生原就长得玉雪可爱,穿上附和她审美的新衣裳再精修一回,整个人就跟电视里的小童星似的。于是自打相片挂出来了,周瑞雪的裁缝铺就迎来了订单旺季。

  不过开学在即,哪怕周瑞雪接了不少订单,她仍旧与微世安一起将爷爷奶奶和微生送到了寿云市。

  五个人拿了很多东西去寿云市,然后又在火车站那里雇了辆驴车去了新家。

  屋子是之前微蓝姐弟收拾过的,虽然又落了一层灰,但收拾起来却极为容易。

  微世安和周瑞雪帮着家里的二老一小安置下来后,又陪着微生去学校报到。

  因这会儿上大学还不需要交学费,所以办理入学也比较简单,等微生开始上课了,微世安才和周瑞雪回了青瓦镇。

  中洲农大并不强制要求学生住校,又因微生年纪小,家里又有长辈特意来陪读,倒是由着她走读上下学。但她年纪在那里摆着呢,所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对她也多有关心。

  另一边,虽然现在吃菜买肉都不用可着供应劵来了,不过爷爷和奶奶自来了寿云市,便将前后院的空地都开出来了。因季节不对,所以后院全种了白菜萝卜,而前院则只种了些生长期比较短的青菜。

  不光如此,爷爷和奶奶还在院子里养了五只母鸡。

  十月一日国庆节,学校有两天假,但前一天却只有半天课,于是微生与爷爷奶奶便在那天下午乘火车回了青瓦镇,准备和微世安周瑞雪一起过节,再顺便帮忙秋收。

  虽然也没干多少活,但这份参与感却挺让人满足的。

  假期结束也没用人送,他们老的老小的小便自己坐火车回了寿云市。

  元旦只放了一天假,但过了元旦就是期末了,于是爷爷和奶奶便决定等微生参加完期末考试再回家。

  微生有兽医基础,加上医术都有些相似的地方,所以学起兽医专业课时,也让那些担心她年纪太小的人老师教授们放心了。

  等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就更让老师教授们放心了。

第213章

  微生是1987年上的大学,国家是从1989开始对部分高校试点收取学杂费的,而直到1997年全国所有高校都开始向新生收取学费。

  然后微生是1991年大学毕业,1996年6月硕博连读毕业。国家则是从1996年1月时颁布大专以上毕业生不包分配办法的,但一直到1998年才大规模施行,直到2000年才正式停止分配工作制度。

  也因此,像微生这种高学历人才,仍旧在政策下来的当年分配到了工作。

  不过这会儿要是本科或是专科那就不一定了。

  微生是12岁上大学,16岁本科毕业。因16岁还是太小了些,在分配工作上不占优势,这才决定继续读硕博的。

  对于工作,微生仍旧更喜欢留校任教,好在这一次仍旧没让她失望。

  因为上学早,又因为跳了级,所以微生每一步都踩在了政策的底线上。

  高中改三年时,她考上了大学。大学开始向所有学生收取学费时,她又正好大学毕业了。等国家开始不分配工作了,她又踩着时间线硕博毕业了。

  相较于微生,按部就班上学的庞洲却是苦不堪言。

  七岁上小学,偏就赶上了小学从五年变六年。之后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他都赶上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考上了大学,偏上大学又开始教学费了。行吧,一年二三百,虽然不少但于老庞家来说也不算什么。四年一千多,但出来就有正式工作,这么一想,也挺划算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微生[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