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见状,一边往里走,一边说着‘好好好’回应那些叫她嫂子的小战士们。等进了医务室,微生发现里面的情况更严重。
将自己的医药箱递给一旁的小战士,微生第一时间检查病床上已经陷入半昏迷的病人。
先看眼睛,再看口舌,之后才开始把脉,一边诊脉,一边又问了一回军医具体情况。
夏清已经忙得满头是汗了,微生医术好,在驻地这边也极有口碑。这会儿见微生进来,整个人都松了口气。
她这边的病人太多了,人手严重不足。往市医院打电话,却又因为不少医生休息时没办法第一时联系上他们,实习医生也没什么经验,除紧急调了一回药,也没找到什么帮手。
路上的时候,罗新就跟微生提了一嘴,这会儿见了夏清,结合自己的诊断,微生可以判断是吃了不新鲜的冻鱼导致的食物中毒。
今天除夕,中午的时候不管是食堂还是家属区那边都做了统一采买的冻鱼。
西省紧临戈壁滩,物资匮乏,没有海,也没有太大的湖泊,所以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鱼。
上个月后勤那边听说供销社进了一批冻鱼,让人去家属区那边统计了一回,便统一采购了一车回来。
都是一坨一坨运回来的,到了驻地便由着炊事班和家属们自行分了。
这种统一采购的事情在驻地这边很常见,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批冻鱼有问题。
冻的时候看不出什么来,收拾好了再加醋和辣椒那么一炖,就更瞧不出什么来了。
家属院那边一家一家的出事,驻地战士们则是有吃鱼的,也有不爱吃鱼的,两相一对照,便锁定了那批冻鱼。
针对食物中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催吐和导泻。身体好的扛得住,身体不好的却真心抗不住这种折腾。
而在微生来之前,已经有不少人经历了好几次上吐下泻,可情况仍未有多少好转。
微生挨个把了一回脉,之后打开自己的医药箱,从‘里面’拿出一整瓶用灵泉水配置的排毒丹,叫了跟进来的罗新,让他给所有中毒的战士发一粒。
罗新捧着药瓶问微生:“只给士兵发?”
“对,士兵身体素质好,还可以用导泻的方法。”微生一边从药箱里另拿一个药瓶出来,一边示意医务室的卫生员打些温水过来,然后再一边与罗新和满屋子的病患解释:
“家属的身体普遍不及士兵好,老人和孩子还是得用另一种方法排毒。发完药,你就带着他们去公厕吧。若有情况不对的,再立时送到医务室来。”
“是。”
罗新明白的点头,对着微生应是。士兵们有听到微生这话的,便都自觉到罗新那里排队领取排毒丹,然后再朝着公厕走去。
只这一下子,医务室这边就少了三分之二的人。
微生找了一瓶补血益气丹让卫生员先给老人和孩子服用,之后又拿出银针极为小心的为孕妇排毒和保胎。
好在孕妇嗅觉灵敏,鱼吃的少,不然这么折腾一回,孩子保不住,大人也有危险。
一时卫生员将温水拿了过来,微生又背过身借着往里面化丹药的动作,加了好些灵泉水进去。
需要先止泻的用银针止泻,不需要止泻的,则先让他们喝些加了丹药和灵泉水的温水。之后再与军医和卫生员们一块给部分病人们打针输液……
从下午三四点钟一直忙到半夜,微生给所有人吃过鱼的,不管是出现症状的还是没出现症状的战士和家属们都把了一回脉,确定情况暂时稳住了,这才松了口气。
说起来,李团长让时冬至带回去的东西里也有一坨冻鱼。但微生借着给人修机械的机会,悄悄从空间里拿了两条活鱼出来。
李团长和高政委一直守在这里,这会儿见到时冬至时还问了一回那鱼你们吃了没。
时冬至摇头,若真吃了那鱼,怕是也来不了了。
不过他们家今天中午也吃鱼了,但吃的的却是活鱼做出来的浇汁鱼。
对了,吃饭的时候,苏氏还问时冬至胡杨市这边什么时候开化呢。
胡杨市的冬天虽不及他们北方冷,但也没暖和到哪儿去。家里的冻货啥的,最怕突然升温。提前知道一回季节变化规律,也好提前将那些冻货吃了,或是腌熏腊制上,也省得浪费食物。
话说,苏氏之前还问过微生要不要将李团长他们送的那坨鱼晒成鱼干,回头蒸着吃呢。
╮(╯▽╰)╭
微生要在驻地这边多留两天,等这波食物中毒彻底成为过去式,她才会回城里。
为了方便应对突发|情况,高政委直接让人将医务室的隔壁给微生收拾出来了,之后又让人去后勤领了被褥水壶等物。
时冬至见微生这边安置下来了,就回了自己宿舍。翌日一早,时冬至又让罗新去了趟出租屋。一来跟苏氏说一声这边的情况以免她担心,二来则是让苏氏帮微生收拾些东西带过来。
知道儿子儿媳妇没啥事,苏氏还真不怎么担心。不过这些日子她与家属区那边的家属都处得还不错,于是又将家里的小米找了十几斤出来,然后跟着罗新去了部队。
在苏氏的理念里,米汤冲的鸡蛋水最有营养,小米粥则是养胃的好东西,拿小米去探病,真就是诚意满满。
一时到了驻地,看过了微生,又瞧过了那些家属。将带来的小米分别给家属们留上一些,剩下的就让时冬至拿到炊事班给那些小战士们补身体了。
原是留她在驻地住两日,回头跟着微生一块回去的,偏她不放心家里,还说得回去喂鸡喂猫啥的。
于是见天色不早了,苏氏便自己骑着自行车回了出租院。
微生在驻地这边一连住了六七天,等士兵和家属们都无恙了,才由时冬至送回去。
这一次,虽然也是义务帮忙,但从上到下就没一个不感激微生的。若不是微生,那位年轻军嫂的这一胎肯定保不住,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不死也要丢掉半条命。
只可惜时冬至还不能让微生随军……
不少人都知道时冬至得闲了就做练习题,问了一回才知道他要报考军校。
一部分人不是很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觉得多此一举。一部分人则隐约猜到了什么,竟也默默的复习起来了。
时冬至:…就瞬间多了好些竞争对手!
这个时代的爱情普遍有两种,一种是先婚后爱,一种是先爱后婚。很明显,时冬至就是前一种。
被长久灌输的思想影响,时冬至一直认为结婚就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回家探亲,然后去相亲,姑娘年轻漂亮,性情温婉,时冬至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一直到这一次的探亲,他发现记忆中的妻子竟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先是由内而外的自豪,随即就是由外至内的自卑。
为了喜欢的人,让自己变得更好。
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让自己配得上自己喜欢的人。
感觉是一个意思,又感觉哪里不一样。但感觉却告诉时冬至,他喜欢的人…更喜欢后一种说法。
喜欢一个人,你就会注意到她所有的喜好和小习惯。
她不爱吃菜里面的葱姜蒜,但她自己做菜时仍旧喜欢加一些,之后再在吃饭的时候一点一点挑出去。
但她又喜欢吃砂锅里整颗煸熟的蒜和切得碎碎的蒜末……
她喜欢吃玉米饼子下面那层焦壳,也喜欢上面那层皮,所以妈烙的玉米饼子都变成了那种细长且薄的。
她很爱美,睡前总是往脸上拍各种东西,闻起来香香的,看起来润润的。
她也很爱干净,睡前一定要洗漱泡脚。若是自己回家住,不像她一样洗漱泡脚,虽嘴上虽然不会说什么,但行动上却会跟自己拉开一点距离。
她不怎么爱笑,即便会经常对着人笑,偶尔还会笑得眉眼弯弯的,但仔细看却会发现她的笑容不达眼底。
她不笑的时候,浑身上下都带着几分冷漠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冷着一张脸吩咐事时,气场非常足,让人不自觉的听令行事。
对了,别看她经常治病救人,但她的心却并不柔软。不管是多重的伤,也不管是怎样感人的生离死别,好像都不能让她真正动容。
那日文工团来驻地演出,时冬至瞧见三营长与一个年轻姑娘在角落里说话。张营长紧张局促,小姑娘也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
那一刻,时冬至就在想他喜欢的那位姑娘有没有这般青涩的时候。
好像相亲那日,她也是这副羞涩模样。只是记忆里越来越模糊的第一面,已经渐渐被眼*前人取代了。
现在的她,淡定,从容,冷静,仿佛泰山崩于顶也会面不改色……
时冬至珍惜每一个被微生辅导功课的机会,也一直很努力的想要让微生看到他。
一个努力上进,一个又愿意辅导,于是1973年春天,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还真让时冬至在部队内推后的笔试中,拿到了进入军校学习的名额。
从李团长那里拿到通知书时,距离去军校报到已经不足十天了,于是李团长便直接给时冬到放了假。
时冬至交接完工作,便带着行李回了出租屋。
收音机就放在院子里,里面播着一段没头没尾的评书。
苏氏正在侍弄小院里种的各色青菜,微生坐在院子里用剪子将摘下来的豆角剪成丝。
白爪子的狸花猫露着肚皮躺在屋门口,时不时的还会用小爪子去抓门帘。
门帘是用糖纸,纸壳和曲别针一个一个缠出来,再穿成串挂上去的。颜色鲜亮好看,还能防蚊虫。
从院门缝隙往里看,有那么一瞬间,时冬至是不想破坏那一室宁静安逸的。
不过小猫好像听到了他的动静,一个翻身就站了起来。歪着圆圆的小脑袋,睁着圆圆的眼睛看了过来。
‘人,你打猎回来了,为什么不进来?’
对上那双猫眼,时冬至仿佛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疑惑。
就在小猫踩着猫步一步一步朝院门走过来的时候,时冬至才一边摇头轻笑,一边敲响院门。
听到敲门声,微生看了一眼蹲在那里摘西红柿的苏氏,一边放下剪刀,一边起身去开门。同时又朝院门的方向喊了一声,“谁呀?”
“我!”
“是冬至!”
时冬至只说了一个‘我’,苏氏就听出来了,而微生则已经伸手打开了院门。
四目相对,时冬至又紧张又期待的将通知书递给微生,“我,我考上了。”
第205章
微生真心为时冬至开心,仔细看了一回更类似调令的通知书,微生还特意在时冬至没注意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手机拍了两张相片。
高考恢复前的军校通知书,太有留念的必要了。
为了庆祝儿子考上军校,苏氏还使唤时冬至杀了一只下蛋鸡,完事她自己又将冬天时炸的扣肉切成薄片与外婆菜蒸了一盘。
微生和了面团,又去小菜园里割了一把韭菜,准备用面包窑烤一炉韭菜鸡蛋馅的馅饼。
面包窑是去年夏天,微生指挥时冬至弄出来的,平时烤个什么别提多方便了。
厨房两个地锅,一个炖了鸡,一个蒸了肉和米饭。
苏氏手脚麻利的将两个地锅都用上了,之后又去小菜园里摘了两根黄瓜两个辣椒,将黄瓜和辣椒切丝再加一大把葱丝用昨天炸的瘦肉酱一拌,就是一道超简单的下饭小凉菜。